為何女生之間的姨媽會不約而同地到來?
前言
四名女性明明來自不同地方,
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為何每個月的姨媽
會不約而同地在同一時間段降臨呢?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科學,
揭秘姨媽不約而同的那些事
神奇的姨媽
全世界的妹子似乎都很好奇,
姨媽就像打噴嚏一樣會傳染。
比如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妹子。
不管是住一起的舍友還是不住一塊的同事,
姨媽周期會慢慢接近,直至同步。
大學生朋友們肯定很常見。
大學宿舍籠罩著一股被姨媽附身的陰森之氣。
差不多的時候心情起伏,
差不多的時候請病假。
牽著小手一起上廁所。
幸好古代皇宮夠大,
能夠把那些妃嬪都隔得老遠。
人體是那麼複雜、有趣。
對於這一有趣的身體變化,
科學界一直不斷有研究。
搬個板凳來圍觀:
月經同步論
1971年《自然》雜誌上刊登過這麼一篇文章:
瑪莎·麥克克林托克的研究人員
仔細分析了一所美國高校里135名女生的周期,
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根據她的數據,室友和朋友之間例假的日期,比隨即排列的女性的例假日期,相近度要高。
所以她假設,密集環境中的費洛蒙有可能是導致同居女性例假同步的原因。
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女生的費洛蒙就會相互傳遞,
當一個女生的身體有了變化。
屋裡的其他人也能接收到這一信息,
自己的身體也會受到刺激而變化,
就像「水果催熟」一樣。
原因呢?目前最普遍的說法是,
這同步機制是一種進化優勢。
因為如果聚居的妹子們例假不同步,大家受孕時機不同,那麼一名男性就有可能使全部女性受孕,生育主動權就不在女性的手裡;
如果妹子們的例假同步,大家在一起不能受孕,這樣妹子們可以聯合起來對抗群體里的男性,把生殖主動權掌握在女性群體的手中,保證女性群體不會變成少數男性專有生殖工具。
這一美好設想是具有社會價值的,
但是難免顯得有些牽強。
受孕期趨同帶來的真的是女性對男性的集體反抗嗎?
它同時也很可能帶來交配權的競爭,
因為男性會爭奪最具有競爭力的女性來繁衍。
而錯開受孕期會使競爭力較弱的女性擁有更多選擇,在「空窗期」擁有挑選優秀男性的可能。
這個理論趕上了風雲動蕩的1970年代。
雖說女權運動從20世紀初已經風生水起了70年,
可是直到科技和教育飛速發展的下半頁,
女權才真正得到足夠的實力。
這樣一來,本身只是一個假說,
被興盛的女權運動接受後一發不可收拾。
概率問題
新的實驗研究也否定了麥克林托克的研究成果。
牛津大學的一個大型研究發現,
所謂的「女生月經同步理論」根本不存在。
假設同一個宿舍4個女生,
月經周期都是28天,
每次月經持續7天,
她們每個人來月經的時間錯開的
概率是8/64827≈0.0012%
牛津大學與某經期跟蹤軟體合作,研究採集了360組(共1500名)被試的數據,分析每組女性連續三個月的月經周期變化。
然而樣本數據表明被試中的大部分(273組)並不會因朝夕相處就產生月經同步,相反,她們的月經開始日期在研究後期比前期相差更大了,即隨著時間推移,生活在一起的女性的月經周期更傾向於逐漸分離。
但這不代表組內女性的周期偏離同步。
也就是說,從最開始,女性經期的同步趨勢就是不存在的。
但是,還有很多研究沒有發現例假同步的證據,
同時翻看之前很多研究的結果,
很多漏洞被揭穿。
比如樣本的選擇,樣本的多少,
以及對於「同步」的概念,
何時,多長時間,差距多少算同步等等定義,
都不是很令人信服。
最大的水花在於:
評論發現瑪莎·麥克克林托克的1971年研究,
其實並沒有排除,
隨機性對於試驗的干擾。
隨機論
最近幾年,
有一些研究開始排除隨機性對於這個老實驗的干擾。
最大的一次實驗記錄了一群狒狒六年內的數據,
並且根絕這些數據提出了兩種模型。
第一種就是前文書的「進化優勢」論,
第二個模型是「隨機論」。
最後發現,「隨機論」的符合更大。
不過研究者也說明,
這只是目前數據的結論,
以後還有更多的試驗來證明著兩個模型哪個更靠譜。
後記
雖然月經同步論需要被證實,
但阻擋不了想和閨蜜上廁所的心情。
從少女時期開始,
月經似乎就是每個女生的小秘密,
能和閨蜜分享這個小秘密
更是姐妹情誼中的一部分。
編輯 ▏怡紅院院長
圖片 ▏ 網路
公眾號:mimimi:婦科/有趣/專業
推薦閱讀:
※奸完「娜拉」怎麼辦
※我可以為愛犧牲,但那必須是我自己的選擇 | KY訪談:女性在職場上獨有的焦慮感
※10年過去仍然忘不了初戀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做一個不可愛的女孩子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