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引力波廣播,有科學依據?
「首次發現中子星引力波」引發的刷屏盛況,就不說了,還是撈乾貨——
以《三體》背後的科學原理,說說引力波到底有多大能量?引力波廣播可能實現嗎?
很多人知道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是從大劉《三體》系列小說里看到的。
向宇宙廣播共有四種路徑:
①最低級技術就是沖著太陽發信號,就像葉文潔那樣把太陽當成電波放大器。
②稍高級一些的是中微子通訊,但只能定向喊話。
③更高級的就是引力波廣播,能夠向全宇宙發信號。
④最高級的是大宇宙超膜廣播。
救世主羅輯建立起來的黑暗森林威懾平衡,就是通過第三種——引力波廣播發射台。
後來,聖母程心放棄了威懾控制權,地球三大引力波廣播發射台隨即被三體水滴摧毀,直到萬有引力號星際戰艦啟動引力波廣播,暫時拯救了人類……
講真,科幻中的引力波廣播,真的有一天人類會實現?
先說說引力波到底為何物?
在牛頓眼裡,地球繞著太陽轉,是因為兩個天體之間存在萬有引力。
在愛因斯坦看來,地球圍繞太陽轉,會形成引力波,就像海里互相追逐的海豚帶起的漣漪,也就是說,引力波就是時空漣漪波動。
如果你恰好處在引力波的波動輻射範圍,只要你足夠足夠敏感,就會感覺到自己隨著空間漣漪,來回伸縮、畸變。
就像愛因斯坦這樣子。
但——引力波就跟電磁波一樣,同樣遵守能量守恆定律,引力波輻射能量同樣也會衰減變小。
- 到底小到什麼程度?
根據引力波輻射能量公式計算,地球繞著太陽轉,引力波輻射能量區區只有200瓦,只相當於你家廚房裡的榨汁機。跟偌大的地球相比,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比如,2015年9月14日,人類第一次探測引力波信號源,來自36倍、29倍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合併成一個6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36+29=65>62,還有3個太陽質量的物質跑哪兒去了?轉化成能量釋放出去了,一部分就以引力波輻射能量方式向全宇宙釋放了。
但這麼大的能量以光速傳遞到地球,輻射能量衰減變小到什麼程度,知道嗎?
僅僅能夠讓LIGO激光干涉儀波動10^-19米,這相當於一個質子直徑的萬分之一!而一個針尖的直徑竟是質子直徑的1億倍。
這麼微小的時空漣漪波動,怎麼可能進行全宇宙廣播???
所以,聰明的大劉巧妙地繞開了這種不可能,在《三體·死神永生》寫道:
引力波發射的基本原理是具有極高質量密度的長弦的振動,最理想的發射天線是黑洞,可用大量微型黑洞連成一條長鏈,在振動中發射引力波。但這個技術即使三體文明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簡併態物質構成振動弦。這種超密度弦的直徑僅有幾納米,只佔天線整體的極小一部分,體積巨大的天線大部分只是用來支撐和包裹這種超密度弦的材料,所以天線總質量並不太大……
劉慈欣很清楚:地球上沒有哪一種金屬能夠輻射出足夠大的引力波信號,所以他腦洞大開,跳出地球,神遊宇宙——設想用中子星上的簡併態物質來構造弦。
也就是說,通過弦的振動製造引力波,從而向全宇宙廣播。
- 這種設想靠譜嗎?有沒有科學依據?
首先這涉及到了弦理論。因為弦論尚處在一種假設性理論階段,未被證實或者證偽,還沒真正進入科學殿堂。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探討並非是按照真正的科學依據來衡量。但也只能以一種假說來衡量另一種假設。
按照弦理論推導,弦有兩種:基本弦和宇宙弦。
基本弦是宇宙構造、釋放能量的最小單位。
宇宙弦產生於宇宙誕生的極早期,大爆炸能量形成了無數細長、密度極大、能量極高的宇宙弦,但隨著宇宙膨脹演化,宇宙弦大都變相了,只有極少數保留原樣倖存下來。
按照宇宙弦論推導,這種弦振動就會釋放引力波。當然,也不是普通振動就行的,而是宇宙弦振動時,打結或者形成尖角,才能產生引力波。
事實上,現實世界中的科學家已經正通過研究引力波,試圖尋找宇宙弦了。
這就是說,如果人類一旦發現宇宙弦,就有可能有這個能力製造強大的引力波,至少是可能性的可行性。
- 再來看《三體》里的中子星物質弦,是否可能?
按照大劉的設想,使用簡併態物質構成振動弦,這種超密度弦的直徑僅有幾納米,我們來估算一下這種弦所釋放引力波的強度,(根據弦釋放引力波的功率,正比於牛頓常數??弦張力的平方,計算過程從略吧),得出這種弦釋放的張力,是每厘米只有10^-11克,很顯然太小太小。
如果把這種幾納米的物質弦變粗呢,變成頭髮絲這麼粗,結果會怎樣?計算得出,這種弦的張力是每厘米10^11克,要比上面大了22個數量級,相當於每秒鐘釋放10000克質量的能量,這當然算是宇宙級的功率啦。
至少向整個銀河系進行引力波廣播,應該夠用了!
- 既然理論上可行,可以通過弦振動釋放引力波,進而製造引力波廣播。那麼何時才能實現呢?
也許就在幾十年內,也許需要數百年。
就算弦論被證明成立,製造引力波有了科學理論支撐,但還有一個關鍵,需要找到宇宙弦!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兒。也許就在我們有生之餘,也許遠在下個千禧年。
或者是,人類製造出中子星簡併態物質弦,這對於目前現有技術水平來說,無異於神技術。
這就是科幻與科學之間的跨度。這也是從科幻到科學的迷人之處。
科幻激發你我好奇心,科學負責探索規律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