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讀書會筆記[5] - 設計的準則

17° 讀書會第 5 本書:設計的準則

這本小書不是要扼殺創造力,也不是要將其簡化為一堆原則,它並非妨礙好設計發生的方程式,而是希望制止對設計專業複雜性缺乏了解的狀況。大腦應該負責運用合適的方程式去實現預期的結果。

讀前問題

  • 設計中的「準則」起到什麼作用?
  • 作者認為無形因素和有形因素如何怎樣影響設計?
  • 設計的語義、句法和語用分別指什麼?
  • 哪些準則對我的啟發最大?

讀後思考

馬西莫·維涅里(Massimo Vignelli,1931—2014)是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師,現代主義設計的開拓中堅,二十世紀下半葉視覺傳達發展進程中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設計領域涵蓋了包裝、產品、傢具、展示設計到公共標識。

1966年,維涅里同其他設計師共同創辦了 Unimark International,這家設計所很快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公司之一,並為眾多世界知名企業設計了身份標識,如美國航空、美國布魯明代爾百貨公司、福特、IBM等。這一時期,維涅里最著名的設計作品是紐約地鐵線路圖。1971年,維涅里離開 Unimark,與妻子萊拉一起在紐約創辦了維涅里設計事務所,被視為設計界的全能常青樹。

這本書提供了對平面設計中「標準」的思考,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版式設計的基本原理。

設計是一種規則,是帶有其自身規定法則的創造性的過程,圍繞其目標,以最直接且最具有表現力的方式控制著結果的統一性。

跟前面幾本書一樣,維涅里也提出了他對設計的定義。Paul Rand 認為設計是處理關係,原研哉認為設計是對生活意義的表達,Papanek 認為設計是為了達成有意義的秩序而進行的有意識而又富於直覺的努力。維涅里的定義更加帶有「原教旨主義」的意味,認為設計是創造(嚴肅的)規則。

規則是一組自我設定的準則,規範著我們的實踐。混亂、複雜的設計揭露同樣混亂、複雜的頭腦。

維涅里將設計作品中凝練的規律視為最高準繩,厭惡多餘、粗鄙、雜質、混亂。他認為設計如果沒有規則,將是混亂的,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活動,這就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吧~

準則反應了設計師在長期的設計實踐中,對「如何做出更好的設計」的種種試驗和反思:哪些問題重複出現?哪些因素影響效果?哪些做法總是奏效?當設計師在「經驗」和「理想的設計效果」中建立起強關聯,就會將「經驗」升級為「準則」。

維涅里把設計的準則分成無形因素和有形因素。

在有形因素部分,維涅里仔細闡述了平面設計和版式設計中的一些黃金規則,包括書籍網格的使用、字體尺寸、色彩、裝訂等等。他極力主張簡化設計元素的複雜性,通過少量的樣式傳達出意義、平衡、優雅。

在人人喧囂當中,沉默反而是會被關注的。空白空間提供了寧靜——那就是我們版式設計的精髓。

相比無形部分,有形部分的規則多少讓人覺得枯燥而沒有新意。正是這種近似刻板的準則,讓我們感受到維涅里對設計的「混亂」充滿擔憂。他將「隨意」導致的複雜和混亂作為設計的大敵,熱愛那些大道至簡的底層規律。

對於「規則」,受限於歷史、環境、載體、目的等,規則可能不再適用。但是對「什麼是優雅的設計」規律的追求,所有設計師都應該永不停歇。

最後,用書中最後一段話作為結尾:

我愛系統,而藐視偶然的巧合。

我愛模糊性,因為在我看來模糊性意味著多重的含義;我愛矛盾,因為它使事物保持發展,能避免預設某種僵化的含義,也避免停滯與壓迫。

正如同我愛處於變化中的事物那樣,我也樂於看它們存在於一個參照系之中——這種關照方式始終如一地保證了我自始至終是負責每一處細節的那個人。

我愛設計,這就是原因。

17°讀書會筆記[1] - 設計是什麼

17°讀書會筆記[2] - A Designers Art

17°讀書會筆記[3] - 設計中的設計

17° 讀書會筆記[4] -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


推薦閱讀:

7月優秀筆記_鬍子_《失樂園》
文學常識
讀《快樂王子》|燕子、夜鶯與無腳鳥
情傷·關於愛情的重新定義·讀《少有人走的路》筆記記錄
讀加繆筆記(一)

TAG:设计 | 设计师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