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富人思維,究竟指的是什麼?
上周和朋友出去一起玩,我們幾個坐的一個朋友的新車出去兜風。於是,大家就開始聊關於車這個話題。畢竟也是工作好幾年了,生活上沒有什麼大花銷,買車的錢還是有的。
我說我看中了一款車,不過要是付8萬的首付,分幾年的貸款,每個月也要還好幾千,還了貸款都不夠生活的了。
開車的朋友說,全款買啊,像我這輛車,我之前買的時候直接提著16萬現金去的。
我們問,不是有24個月分期付款,不算利息的嗎?
他說,反正都一樣要花那麼多錢,不如一次付清。再說了,分期付款哪有提著一口袋現金霸氣啊。
別人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只是對於這種消費觀念我並不贊同。因為朋友這種全款買車的做法,讓我想到了以前看的那本《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提到的很重要的一點——現金流。
「富人」他們擅長去借別人錢,增加自己的流動資金。很多地方都有可以賺錢的機會,只是需要一點原始資本讓其運轉起來。
網上炒得很火的「富人思維」,很多人都在講述自己見到的富人的行事風格。可是,世界上掙錢的方式不止一種,人的性格、思維也是千差萬別。除了個人實力,還有很重要的時代機遇問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讀書和生活的經驗告訴我,與其說是「富人思維」,倒不如說是富人比普通人有更的理性的金錢觀。
能更理性的看待事情本質,更理性的消費觀,和更理性的人生態度。
就正如我前面提到那位朋友,他覺得拿出幾年積蓄去買車,這樣不用背債而且很大氣。
儘管他住的地方離單位步行只需10分鐘,辛苦工作每個月收入也只有幾千塊。之所以要買車,只是想出行更方便,周末自己開車出去玩,有面子。
因為把工作的積蓄全部花掉了,那麼以後他只有更加賣力地工作賺錢去養車。而我們都知道幾年以後,這輛價值十幾萬的車的價值會直線下降,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可以注意留心觀察一下那些真正的富人,他們永遠都是克制自己,有著理性的消費觀。絕對不會因為一個衝動就馬上掏錢,他們的決定都是有經過深思熟慮的。
因此,我們只有學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秉持更理性的金錢觀,才能漸漸成為有錢人。培養理性的金錢觀,我認為可以從這5本書中獲得很大啟示。
1. 《非正常的傻瓜》
「正常」的決策者往往做著「傻瓜」的決策,而他們自己還蒙在鼓裡。這些傻的錯誤在許多決策中會出現,包括購物、投資、用人、擇偶等。
很多人的做法符合常理,也很正常,但卻是錯誤的。這本書基於獲得諾貝爾獎的行為決策學,又基於作者10餘年的管理教學經驗,幫你揭示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視無睹的決策誤區,並教你如何糾正。
人們都不自覺地會在把自己的錢劃入不同的心理賬戶,其實只要是你賬戶上的錢,這些都沒有區別,不應該把它們劃分到專門的賬戶里。
還有關於「沉沒成本」,你買了一張1000塊的演唱會門票,結果不相信丟失了,這個時候你是去呢還是不去呢?
很多人會選擇,不去,因為去的話還要再掏1000塊錢。而實際上,丟失的門票不會再回來,那1000塊就是沉沒成本,我們過分關注於此,就會做出正常但錯誤的決定。
2.《鄰家的百萬富翁》
作者是托馬斯?J?斯坦利。哲學博士、作家也是社會調查研究家。從1973年開始致力於富人狀況的研究。
本書內容主要圍繞著典型案例展開,並且常常採用正反典型對比的手法。隨著主人公生活經歷的進展,論述步步深入。主人公的經驗教訓常常以珠璣般的語彙表達出來,發人深省。
本書從百萬富翁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理財投資、積累財富、衣食住行、子女教育,以及遺產分配等各種麻煩問題,展示了百萬富翁的現實生活圖景,告訴我們真正的富人如何生活。
它也是一部生活教科書,我們可以從百萬富翁獲得成功的經歷中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訓。
看完本書你會發現,富人並不是花錢如流水。相反,他們對待金錢的態度格外謹慎,他們也會貨比三家,秉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理念,每一分錢的去向都會做到心中有數。
聚沙成塔,金錢沒有大小之分,只有該花或是不該花。
3. 《小狗錢錢》
《小狗錢錢》講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有一天,吉婭發現一隻受傷的獵狗,並把它帶回了家。可是有誰會想到,這隻普通的四腳動物卻是一個真正的理財天才呢。吉婭和小狗成為了朋友,並從它那裡得知,原來所有的願望都是可以實現的。
從這個童話故事裡,我們可以了解一些金錢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資、理財的辦法。
(1).通過為別人解決難題來賺錢
(2).把精力集中在已知的,已會的,已擁有的東西上(3).寫成功日誌設定目標,加強自信(4).把錢分成日常開銷、夢想目標和全鵝賬戶三部分
(5).投資
金錢有一些秘密和規律,要想了解這些秘密和規律,前提條件是,你自己必須真的有這個願望。
太多的人做事猶豫不決,就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完全弄懂一樣東西。而真正付諸實施要比純粹的思考要聰明多了。
有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完全明白這種方法為什麼有效,也不必管它是怎樣起作用的,關鍵是它有效!
4.《管道的故事》
絕大多數人都是靠著每個月打到卡里的工資過活,工資一到手就出門買買買,他們的觀點是工作這麼辛苦,當然要好好犒勞下自己了。
所以,即使他們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僅僅只能維持收支平衡。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在錯誤的認識中執行著錯誤的計劃,以致墜入了金錢的陷阱中。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錢,干一個月的活領一個月的工資,始終沒有擺脫貧窮的鐐銬。無論你是月薪幾千的小白領,還是年薪幾十萬元的精英,你仍然是用一份時間去交易一份的金錢。
如果你因為被解僱,或有了疾病,或受傷等原因而不能工作了,那麼你的工資收入也就停止了,生活馬上就會陷入危機。
要擺脫用時間換錢的陷阱,只有通過建造能帶來持續收入的管道,這樣你只需要一次性的工作,就可以不斷的得到報酬。
一條管道,勝過一千張工資單。管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為你產生收益,無論你是否仍在工作。
建立自己的金錢管道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精力,這也需要我們剋制自己的慾望,培養理性消費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理想的財務保障。
5. 《學會花錢》
就連作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也坦言 :「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在金融的世界裡,一個錢包變成了三個錢包——「消費、投資、投機」
消費錢包——就是我們平時為了滿足慾望的買買買行為,吃飯、打車、旅遊都屬於消費錢包的一類。
投資錢包——報名參加培訓班,購買理財產品就屬於投資。投機錢包——則是抱有僥倖賭博心理的消費,例如買彩票、賭牌之類的。試著把自己近段時間的記賬情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支出部分變得清晰。
投機是最不可取的,爭取把三個錢包變成兩個錢包,除去剛性消費,那一部分作為儲蓄,另外再拿一部分用來投資。
如果把我們的收入財產比作一個蓄水池,那麼我們掙錢的能力就相當於是進水管,要保持進水源源不斷,也就是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那麼你才能越積越多。
同時,我們的日常開銷就是出水管,如果留出太快太多,我們永遠都不會有積蓄,也就永遠不會成為富人。
生活中有這樣典型的例子:
A每個月的收入有一兩萬,他喜歡買最新潮的電子產品,吃穿都用很貴的名牌產品,隔幾個月就要出國旅遊一趟……
在外人看來就是很會享受的人,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月光族。
B月薪不及A的一半,平時生活上開銷盡量節制,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除去必要的開銷其餘的錢都積攢起來。
看起來很摳門兒,可是,一直攢錢的習慣讓他的賬戶有了不少積蓄,抗風險能力很強,遇到了合適的投資機會,馬上就能抓住。
我想,「富人」與「窮人」的區別就在於,「富人」對待金錢的理性態度。
金錢是把雙刃劍,擁有正確的金錢觀,你終將會過上富足的生活。
而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看待金錢,那麼就算他出生在富豪家庭,也會因為揮霍金錢而變成窮人。
======================
作者 戴蒙德
讀書公眾號【daimengde22】
推薦閱讀:
※職場筆記
※在工作中換個角度看問題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話說你有個遠房富豪表叔突然掛了
※5年前的今天,一個小小的部署錯誤,讓美股最大交易商墜入深淵
※如何評價《加註吧!大牌》這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