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後,楊過為什麼要戴面具?
常常戴著面具的人,不止楊過,還有游坦之、金花婆婆、黃藥師,甚至程英也可以勉強算一號。
游坦之是因為被毀容,金花婆婆是為了隱藏紫衫龍王的身份,程英多半是因為相貌太美——見到楊過後也不肯摘下來,畢竟當時已有幾分傾心,在意中人面前,一廂情願的單戀者,永遠卑微至塵。
黃藥師本就特立獨行,不形喜怒,而楊過,原著中已經提到——
他自思少年風流孽緣太多,累得公孫綠萼為己喪命,程英和陸無雙一生傷心,因此經常戴著黃藥師所制的那張人皮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 ——《神鵰俠侶》第三十四回 「排難解紛」
郭襄道:「多謝你啦!」接過金針,說道:「我先說第一個心愿。」當即以第一枚金針還給了楊過,道:「我要你取下面具,讓我瞧瞧你的容貌。」楊過笑道:「這件事未免太過輕而易舉,我因不願多見舊人,是以戴上面具。你這麼隨隨便便的使了一枚金針,豈不可惜?」 ——《神鵰俠侶》第三十五回 「三枚金針」
有人一定很奇怪,所謂「十載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見便開眉」,為什麼楊過會不願見舊人?不願見哪箇舊人——是郭芙?還是郭靖、黃蓉,甚或是程英、陸無雙、黃藥師?
其實楊過的心理殊堪玩味。他跟加繆筆下的局外人默爾索有相似之處,對人們的群居意識總會產生有意無意的疏離,我行我素,但跟默爾索極大的不同又在於——楊過還擁有極端的冰火兩面,他容易迸發出濃烈的熱忱。加繆先生在《墮落》中說道:「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這可太真實了,我們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也不希望變得更好,只是希望在我們的道路上受到憐憫和鼓勵。」
在大部分人眼中,郭靖黃蓉無疑是比楊過偉大的,郭靖以「教父」式的設定,如同楊過於世俗道德的燈塔,但是兩者終究還有抵牾之處。
與楊過交好的人,幾乎都跟他有相似點,陸無雙、程英是可憐孤兒,公孫綠萼「背叛」父母,黃藥師離經叛道不用多言,即便是看似情商最高最討人喜歡的郭襄,也有「小東邪」的古怪一面,至於神鵰俠時期的江湖朋友,更是諸多「歪門邪道」諸多非主流。
楊過有俠義心腸,他喜歡幫助弱小,他幫助完顏萍,幫助相貌不起眼的小黃馬、神鵰,除了仁義,其心理情緒,與其說是對「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志同道合,不如說,更多的還是自憐。
想想很多時候,孤僻的人都有這個毛病,害怕跟所謂熟人言口不由心地寒暄,害怕社交達人的炫目光環,他們在人群中躲躲閃閃,甚至只跟同樣靜默的同類進行隻言片語地交談。四年前有一部電影《她》,主人公情傷之後,陷入了社交障礙,他把自己封閉起來,跟人工智慧薩曼莎成為了男女朋友,每天交談至深夜,即便是白天,他也能閉上眼睛與虛擬的人格談笑自若,無視周遭人潮如織。
楊過也很類似,他雖然神通廣大,人際關係卻常常處得糟糕,「過兒一生孤苦」,既有客觀原因(楊康後人的原罪),也有主觀原因(性情敏感偏激、輕浮油滑)。於是他的人生格言是「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常常記掛著什麼「斷腸崖」、「墮淚碑」,創「黯然銷魂掌」,他寧可跟大雕為伴,浪跡天涯。
楊過這個人,跌宕自如,好惡由我,厭倦繁文縟節的客套,待得年長成熟後,又不想給人臉色。除小龍女外,相見爭如不見,過去的人何必重逢,過去的事何必記掛,往昔種種,生離死別,身殘心創,實在太過痛苦。於是他戴上了面具,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他不見郭芙,可想而知。
他不見郭靖黃蓉,是楊康之事使然。
他不見程英陸無雙,不想再吹皺一池春水。
他自幼在桃花島終南山遭逢不快,教完顏萍使詐報仇,耶律齊、武氏兄弟夫婦,也沒什麼可見。
他戴上面具,封閉了自己,怕傷害他人,也是一種自我防禦。
他不止戴上了面具,他還藏起了名字,自卑又自負的他,不再以楊過身份示人,十六年來,沒有人知道神鵰俠的身世來歷,總而言之,戴上面具,年少時的種種卑怯、狼狽與酸辛,年少時的種種齟齬、污點與爭議,或許,都能一概告別了吧。
楊過這個人啊,是芸芸世界裡的一方孤島,能上岸的,終究只有少數罷了。
可惜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多,能俯身理解他的人,卻寥寥無幾啊。
------------------------------
推薦閱讀:
言少:岳靈珊到死都沒後悔過喜歡林平之嗎,如何評價?
言少:為什麼金庸寫楊過與小龍女16年後再次相遇時寫得那麼不「美」?
更多江湖掌故、武林軼事、小說評論,將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更新,歡迎搜索關注「言少的江湖」(yanshaojianghu)。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