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真的有那麼好嗎?

隨著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定期做健康體檢」的理念。大家寄希望通過體檢發現健康問題的小苗頭,從而把疾病扼殺在搖籃里。但健康體檢真的那麼有效嗎?

普遍人群行普遍性篩查有必要嗎?

我們知道一個事實:任何檢驗都會有一個所謂的正常參考值。但參考值可以截然區分健康與不健康嗎?

某些情況下這是可以的。比如你是否罹患慢性乙肝。檢驗陽性就是有病,檢驗陰性就是沒病。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有或者無」(YES or NO)的關係。但很多時候,這並沒有那麼截然區分。比如,檢測血壓。常規的血壓正常參考值是140/90mmHg。達到或超過這個數值被認為是血壓高,而低於這個數值不被認為高血壓。但這個參考值卻並不是「有或者無」(YES or NO)的關係。不是說高過這個數值就會得病,低於這個數值就不得病。我們根據「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度分析,發現血壓越高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越高。≥140/90mmHg會增高風險,但不等於低於這個值就肯定不會得。130/82mmHg的血壓比140/90mmHg風險低,但差別不會達到差距極大的程度。這樣情況下,檢驗本身不能截然區分「健康或者不健康」,而僅僅是風險大小的估測。

很多時候並不是YES or NO!

實際上,哪怕那些能一錘定音的「有或者無」(YES or NO)的檢驗也不是那麼可靠。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個檢驗都百分之百無差錯。檢驗差錯可以發生幾率很低,但總是會有。醫學上把「沒有病」正確得「診斷為沒有病」稱之為特異性。而把「有病」正確得「診斷為有病」稱之為敏感性。很可惜的是,沒有任何檢驗可以在「特異性」和「敏感性」都做到100%。能做到雙90%的檢驗都是很好的檢驗手段;能做到雙95%可謂非常好的檢驗手段;能達雙99%那是神奇檢驗手段!畢竟雙方向出錯概率才1%。

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神奇檢驗可以用來檢驗「可能患病」的人群,但卻不能適應健康體檢。

舉例說明。胸部CT檢驗是通過看肺結節來判斷是否有肺癌。對於「可能患病」的人群來說,出錯概率是1%是很好的手段。但如果用來做體檢則難以承受。不信,我們來計算下各10萬人的情況下:

CT根據肺結節特徵判斷是否為肺癌

一,那些「吸煙多年+55歲以上」

假定他們罹患肺癌可能性是3%。10萬×3%=3000人。也就是3000個人有肺癌。

由於有一些人會被漏診,已知漏診率是1%。那麼為3000×1%=30人。共有3000-30=2970人被正確診斷出肺癌。

我們知道誤診率也是1%。也就是(10萬-3000)×1%=970人。

那麼被醫生們診斷為肺癌的人數是2970+970=3940人。其中2970人是真正的肺癌,約24.62%是誤診。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難以接受?更難受的在後面!

二,面對不吸煙+年輕人(小於45歲)

假定他們得肺癌的概率是10萬之20(中國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的肺癌概率是10萬之50,但這是全人群的。)

有肺癌的是20個人。漏診率是1%,則不到1人會被漏診,四捨五入下假定全被確診肺癌。

誤診人數則為10萬×1%=1000人。

那麼被診斷出肺癌的人數為1000+20=1020。只有20人為真正肺癌,則誤診人數佔比為98%!

兩者對比如下:

不同檢驗前概率的對比

也就是說,哪怕你的檢驗很可靠。出錯概率不過是1%,那麼不同「檢驗前概率」帶來的誤診差異極大。當檢驗前可能性越小,則誤診人數越多!當檢驗前可能性偏大,則誤診人數則偏少。

那麼這是不是說:普通的健康人就不要做體檢啦?畢竟,他們的檢驗前可能性很低。

不是的。我們其實可以根據如下因素來選擇「檢驗前概率」偏高的人。比如,癥狀。眾所周知,患病的人都是有癥狀、有體征。這些已經提示了他患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但對於無癥狀的疾病篩查呢?如下因素可以幫助我們判斷:

1,年齡。拿癌症來說,年齡直接決定了很多癌症的風險。

中國女性在40歲後乳腺癌發病率顯著增加

中國人結直腸癌年齡曲線圖,50歲後顯著增加

2,生活方式。肺癌主要見於吸煙人群。所以建議對55歲以上長年吸煙的人篩查肺癌,而不是對一般人群篩查。

吸煙註定肺癌高危

3,特定家族史。比如對早髮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應更早篩查乳腺癌。

特定家族史的人預防方式需要改變

當然,更可靠的檢驗方法也可以減少我們誤診可能。比如,對獻血者的血液標本採取的是「普遍性篩查」。雖然獻血者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很小。但檢驗的差錯率低到0.001%甚至更低下時,篩查也是可行的。但為了減少誤診,初篩後仍需要做確診試驗。畢竟初篩陽性已經提高了第二次檢驗的「檢驗前概率」。

綜合多個試驗、薈萃分析研究了逾18萬人的研究報告證實:在體檢後跟蹤了大約10年,發現參與體檢人群的死亡率、癌症或心臟病發病率並沒有顯著降低。據此,美國普通內科學會(The Society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在2013年鄭重提醒醫生:「不要對無癥狀的成年人進行常規的普通體檢……沒有特別原因而定期安排的普通體檢,包括以『保健』為目的的年檢,在減少發病率、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顯示並無作用,但不必要的檢查卻引發了潛在的危害」!

如果需要體檢,應選擇恰當人群做針對性篩查。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普遍性篩查。後者對我們有害無益!

推薦閱讀:

沒錯,兒科診所的風口已來!
「幫我找個技術好的,有良心的醫生!」
錯級化予證保證醫療培養體系的健康
【循證醫學】你在醫院接受的治療有可能無效?
在國外旅行時生病別害怕,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 妙技

TAG:健康体检 | 逻辑 | 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