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探秘「情緒」——情緒機制的本質是什麼?

內容提要:情緒,是為了應對遠古生活的幾種典型處境而發展出來的快速反應機制。

根據每一個維度都可以對情緒機制進行分類,比如根據「內部進程——外部反饋」維度,可分為在機體內部標記生命運行狀態的的動力性情緒機制,和反映內化到生命行為中的功利價值判斷的反饋性情緒機制

事實上,這兩種性質的情緒機制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動力性情緒機制的活動強度不足,就會表現淡漠;如果反饋性情緒的活動強度不足,會令情緒表現缺少現實性「說明」而顯得盲目。

文化因素對情緒機制的影響並不如人們想像的大,就算是反饋性情緒,也只是為文化因素對情緒機制的運轉施加影響開啟了一個窗口而已,真正決定性的仍是漫長進化的烙印。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可能慢慢具備更自為地利用基本情緒機制來調控複合情緒的能力,但也不大可能直接改變基本情緒機制本身(因為這意味著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性顛覆)。

情緒機制的激發過程中,那些由高級意識活動所塑造的習慣性通道(價值判斷方面),也可能參與進來發揮作用,但是情緒機制本身的運作卻是下意識(甚至無意識)的,當對情緒狀態產生有意識活動時,已經是對情緒機制的反思、對情緒狀態的後續體驗了。

因此,基於特徵性自我和進行性自我的自我意識無法直接控制情緒機制的運行,但可以對其運行結果(和起緣)進行間接的、後續的修正。

情緒,是為了應對遠古生活的幾種典型處境而發展出來的快速反應機制,為了兼顧精確和速度,基本情緒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它們是意識活動的基模。

作為精神系統應對特定環境的一種效率機制,情緒它不能太精確也不能太籠統。越精確,就需要更多類型的情緒機制,分化太多就無法保證反應速度。越籠統,每種情緒機制應對的事件範圍就越廣,就很難保證有效處理每一個環境挑戰。

這是情緒機制本質上的局限性,此外還有一種「不合時宜」的局限性。

形成於自然生態的情緒機制用在社會生活中,因為同樣的事件在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活中,其功利意味往往不一樣,甚至相反,這就是「情商缺陷」的生物性根源

情緒,是意向活動在意識內綜合呈現的一種方式,意識主體通過情緒機制對意向活動的綜合體驗,得以高效方便地調動內部能量為行為提供綜合性指向。

情緒是意識系統控制動力整合進程的測量監察工具,通過這個工具能更有效地實現對意向勢力的自為整合。當形成一個明確的情緒相性,事實上這對整體的意識通道有一個標記作用,使具有相合特徵碼的關聯徑路更易被激活,從而更加強化情緒相性。

情緒機制正是通過這種內部感染效應,來對認識活動施加影響的。

情緒體驗,是生命體過往經驗的動力性體現。情緒障礙,即意識的動力性體驗機制失調,表現為「意識對內部慾望的綜合認知機制失效」,和「意識主體對心理事件的價值判定機制失效」。

所謂「失效」,總是偏離真相(現實)的:前一種「失效」意味著對內部慾望的扭曲性認知,表現為不接受、否認、扭曲性重構;後者意味著評價進程與生活功利要求的失調。

這些基本情緒機制是人類共同的心理機制,當四個維度相同時,每個正常人都有類似的基本情緒反應(否則就成為障礙性的人格表現)。

但是,由於不同的人、不同情緒的形成機制具有不同的貫通程度,所以,就算面對同一處境,會引發不同的情緒組合,再加上不同的認知模式,這才形成不同的情感行為風格。

這36種基本情緒機制無所謂好壞,只要是適當強度(適度)和適應處境(適境)的表現,它們都是正常生活的必須。所謂「障礙」,從來都是適應性意義上而言的。

情緒表現的適度性,取決於「負相情緒」與「正相情緒」兩種機制間的互動(互相轉化);而適境性,則取決於「動力性情緒」和「反饋性情緒」兩種機制間的協調(互相說明)

當然,適應性的情緒活動除了適度、適境, 「適時」是不言而喻的。

043 探秘「情緒」——情緒的功能是什麼?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011 精神系統的結構——精神通道如何激活?
006 精神系統的結構——「自我感」是什麼?
072 心理防禦——防禦行為
007 精神系統的結構——「自由」是什麼?

TAG:情绪 | 心理学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