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看懂當代藝術,因為你也不配成功

京東新廣告《你不必成功》,想用溫情牌把我們 ,規訓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真夠變態的。

最早是讀書無用論,兩年前是逃離北上廣,前段時間則是許知遠對談馬東,這兩天又是京東的毒雞湯廣告《你不必成功》。這一股誓要把我們拽進無能的泥沼中的力量從未停歇,還愈演愈烈。這讓我好奇,到底是什麼人想要閹割我們的智力?

我們看不懂當代藝術!

我總聽別人抱怨說,他看不懂當代藝術。誠然,當代藝術本身良莠不齊,而那些經典作品也不是普通人能隨隨便便看懂的。但看他說話的口氣,好像帶著些情緒,不消片刻他必會談到藝術的墮落、資本的骯髒、洗錢、錢權交易,還勸我趕緊放棄,不要深陷泥沼而不自知。然後拿出手機擼一盤王者榮耀,告訴我他的排位有多高。

這話要是不懂藝術的人說出來,我也不會驚訝,可惜它總出自學美術的朋友。在我印象里,但凡看過幾本當代藝術的介紹,就能知道這玩意兒不簡單,看來他們對這些「冒犯了」崇高藝術的東西也沒那麼關心。

這讓我很好奇,因為現實情況是當代藝術被看成一股潮流,美術館、畫廊也歡迎青年當代藝術家,而他們為何看都不看一眼呢?肯定不是笨,肯定還有其他原因。而這個原因在歷史上甚至毀滅了一個國家的藝術

科爾托納《神聖的凱旋》

巴洛克之後,義大利藝術就走向衰亡,到現在都沒回過神來。就連巴洛克也被看成文藝復興的輓歌,除了卡拉瓦喬,貝里尼,還有誰能與後來的普桑、委拉斯貴支比肩呢?但當時的義大利藝術家渾然不知,他們很高興地接受了法國人授予的桂冠。因為自1663年到1968年期間,由法王路易十四設立的羅馬獎,一直把法國最傑出的藝術家送到義大利朝聖。這就像毒死拿破崙的砒霜,一點點地侵蝕著義大利藝術的創新環境。

不僅是大眾和外國人稱讚義大利的巴洛克藝術無人能比,就連宗教領袖也大加讚賞。可是,這些藝術家只是被蒙蔽了,他們以為是耶穌會發來邀請,讓他們繪製大套大套的壁畫,但其實那是世俗贊助人的要求,耶穌會迫於無奈才對巴洛克風格保持著永不疲倦的興奮。

薩爾瓦多·羅薩《聖安東尼的誘惑》

那不勒斯人薩爾瓦多·羅薩(Salvador Rosa)曾感嘆,人們只求他畫的小幅風景,他真想把這些畫畫壞了,這樣人們就只記住他是一位傑出的歷史畫家。但他逃不過命運的戲弄,就連歷史畫也不過是身居高位的人對他的要求。

科爾托納和卡納雷托的作品

巴洛克藝術被後人稱為「迷醉靈魂的甜蜜舞會」

在這背景下,其他藝術家如科爾托納(Cortona)和卡納雷托(Canaletto)則樂於滿足訂畫人和大眾的期待,一如既往地創作飽受嘉獎的作品,從不改變,就像在不斷複製自己。

因為大家都這麼畫,僱主也希望這麼畫,所以義大利藝術就難以革新,難以發展。受到限制的義大利藝術家,在後來也很少做出能與法國藝術名家媲美的作品來。而這個情況也正阻礙了我的朋友們,他們不敢超過別人的預期去發展自己的藝術,而是退回多數人堅守的陣地,對新藝術不斷發難,卻從不想了解一下。

這種從眾心理不僅侵入了他們的創作,還影響著他們的生活。當我問:「何不看點書了解一下當代藝術時」,他們卻認為和朋友打排位更重要,因為大家都在玩。並且,不管是對當代藝術有所了解,還是在傳統藝術上更加精進,都會讓自己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受到兩方的夾擊和取笑。所以,他們情願回到平庸的泥沼中。

更有人說,他只願意做一位「業餘」畫家,類似於文青那種。因為只有這樣,畫畫才是快樂的,才能在微博、貼吧里受大家仰視,太過出色的人總顯得格格不入

這個想法和京東廣告里的那句「不必放棄玩音樂,不必出專輯,也不必放棄工作」一樣可笑。庸眾試圖把希求成功的人拉回平凡的狂歡里,而精英又在百般勸慰往上爬的人成功之路有多痛苦,所以他們選擇從眾,成為別人希望看到的樣子。這才不是什麼活得個性,要知道所謂的個性生活早就成了濫觴

可能他們還會說:在等十年,等我們90後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也正是如此,號稱個性新潮的90後終將淪為了他們眼中不會使智能手機的許知遠,還一定比他更糟。

扒掉波洛克的新衣

Cecil Beaton在波洛克作品前拍的時尚大片

如何把高雅藝術世俗化?其實只要用它拍一張時尚大片,並刊登在雜誌上,就能戳破高雅藝術的皇帝新衣。1951年,時尚攝影大師Cecil Beaton為Vogue雜誌拍攝照片時,讓模特站在波洛克的滴畫前搔首弄姿,讓現代藝術的最新成就淪為了時尚和商業的背景板。就在那一瞬間,一切深邃的理論、技術上的革新都不值一提,觀眾需要想的只是好不好看而已。

在今天,我們遇到了更嚴峻的困境。兩天前,小顧的新書又出版了,這位藝術史普及界的黑馬像京東廣告的作者一樣,把成功拆碎了給我們看。他以給著名畫家起綽號出道,用「大奶畫家」,「基佬畫家」一類的吸睛辭彙奪取了大眾對藝術的熱忱與興緻,讓藝術史淪為用藝術包裝的八卦史

幾乎所有廣受好評、傳播甚廣的中國藝術普及者都樂於把藝術簡單化和八卦化。他們所謂輸出的藝術知識,其本質和快手上的奇聞悍事毫無差別,只不過換上了藝術史的迷人濾鏡罷了。儘管學術界對他們做過抨擊和抵抗,但無可避免地早就形成了一座娛樂化的階梯金字塔,一層比一層野蠻,一層比一層亢奮。自上而下,是社會精英、文化明星對底層人民在精神生活上的層層剝削,這不比血汗工廠善良多少。

我的學生中也有人讀過小顧的書,我問他們為何不讀稍專業點的藝術史專著,他們卻說,那些書太無聊了。誠然討論技法、歷史的專業書籍幾乎不提藝術家的八卦,也不可能非黑即白地給藝術家扣上戲劇化的帽子,但現實生活本就如此,真正的歷史本來就不是多麼動人或有趣的故事。

在小顧之上,一些文化集團輸出的展覽也常令人大跌眼睛。他們打著最全、最好、最美的名號大肆斂財,把藝術展覽變成時尚潮人自拍的背景板,或是文藝青年必須簽到的花名冊。具體看了什麼不重要,學到了什麼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參加了這場活動,是否拍出了能分享在朋友圈裡的大片,是否能在梵高的原作前潸然淚下,是否能獲得吹噓一段時間的談資。

從展覽策劃者到文化作者,再到第一批讀者,藝術家的故事越來越走樣,越來越八卦。一位熱愛小顧的學生總在課下和同學分享他讀到的故事,在那些故事裡,藝術家們比小顧筆下的形象更加臉譜化,也更低俗下流。但他卻洋洋得意,滿足於自己從一個稍顯公允的文本中提煉出了最吸引人的內容,還獲得了朋友們的羨慕和崇拜。

雖然是無心之舉,但同樣是上層人對下層人的精神生活的污染,是一種不尊重他人智力的舉動。在這個只能用低俗故事博眼球的時代,人們才會驚嘆於大師的隕落。並且依靠對嚴肅內容的低俗改造,生產低智內容擾亂視聽,也能更穩固上層文化精英的地位,而他們卻在今天發出了每個人都無法成功的哀嚎。

你不必成功,你也無法成功

如果玩音樂不是為了出專輯,那麼他所追求的成功是什麼?我們看出京東的這則廣告《你不必成功》同其他污染大眾的精神產品一樣,宣導著一種反精英、反專業的價值觀。言下之意,玩音樂只是慰濟無聊人生的一顆藥丸而已,追求個性也只要有一點點不同而已,太專業的人就落入了世俗成功的陷阱之中,成為了精神世界的叛道者。

在這裡,我們需要加一個括弧,努力成為專業人士的青年在他們看來是精神(勝利法)世界的叛道者。這種把人向下拽的力量,不止出於庸眾的從眾心理。上層精英的層層設防更加可恥。

半年前,有個編輯找我寫一本書,他希望我把中國藝術史上的名家臉譜化,挖掘一些撕逼、弒父、亂倫、出軌、逛窯子的故事,把中國藝術名家庸俗化,甚至醜化中國文豪和藝術家,以此與教科書上的正人君子形象形成強烈的反差,提高書籍的銷量。

我義正嚴辭地拒絕了他的邀請,一來也是沒能力做這些工作,二來也不恥於做這樣的事。但他給我的回復,是那麼熟悉:沒錯,你不必拉下臉寫這些,但你也無法成功,真MB假清高

在我有限的視野里,文化產業頂端的資本投機性,展覽業的庸俗化,出版業的低智化,文化作者的底線淪喪,爛書讀者的自我炫耀,形成了一座剝削精神生活、閹割大眾智力的金字塔模型。在這裡,越野蠻就越有價值,越故作姿態就越有市場。文化是什麼,對裡面的人並不重要。

在42個「不必」之後,男人走向海邊,停住。我以為他想自殺,既然什麼都不必了,也就不必活在這個世上。可惜他只想說,我堅持失敗著就是他堅持要看的結局,真夠變態的。

不過,儘管如此,我仍堅持失敗下去,因為那是我要的成功。我願意做現代堂吉柯德,因為即便與羊群戰鬥,即便最終無法成功,我與羊群終歸是不同的。

??

如何避免庸俗的3個方法:

走出舒適圈,研讀很難看懂的專業書籍

做每件事時,都要想著做到完美

不相信雞湯,也別信毒雞湯。

最有趣的生活方式,就是做好每件事。

你渴望成功嗎?請在留言區告訴我你的夢想

----------------------------

「幾冊」開啟深度閱讀的藝術公眾號,花五分鐘讓世界重新上線。

微信搜索公眾號「幾冊」或 ID「 jiceart 」,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微信成為博物館藏品,但不是你唯一用過的藝術品

揭秘古法造紙術的秘密,在家即可動手體驗

當我們談論精緻還是粗鄙時,他們談的是高雅與媚俗


推薦閱讀:

抄襲者,你們為了賺取利益,願意做任何猥瑣的事情
芭蕾塔下看演出,塗鴉街漫步,做個地道墨爾本文藝人
??[反饋與總結]Timothy Wang的 Live -- 如何建立攝影項目
如何參觀美術館?

TAG:文化 | 艺术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