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大家的新媒體寫作4個建議!

微信的火爆,也帶火了另一句話——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這句話說得特別好,「再小的個體」,不管別人認不認同,自己認同就好。

隨之而來的是,寫文章的人也越來越多,專業的自媒體也好,偶爾寫寫文章發表看法的也好,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陣營中。

挺好!喜歡寫東西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我也寫文章,不算自媒體,也不爭搶做自媒體,主要是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一些看法。

按之前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給自己的一個自留地。

在我看來,寫文章就是幫我傳達我想傳達的一些想法,幫我表達到我想達到的一些看法,幫別人更好的理解我想傳達的信息。

如果我表達得夠痛快,看的人又恰好挺喜歡,那真是幸事一件。

這裡,木木老賊就給大家分享分享我自己在寫文章過程中的4個想法,屬於個人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伙兒有些許幫助。

1

目標明確,方向清晰

第一個問題,寫一篇文章之前首先就要明確你的目標,你要做個什麼事?

起碼你得知道自己要寫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想要傳達給讀者什麼,這一點很重要,非常重要。

只有這樣,你才知道你要告知的核心是什麼,需要怎麼來寫,這個關鍵點需要佔多大比重,要例舉什麼樣的案例等等。

我們說寫文章比較怕什麼?

怕讀者看完你的文章就丟下一句:這TM到底是想說什麼!

當然,這還不是最怕的,最怕的是你自己看完後,詭異的來了一句:我TM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要是連你自己都沒想明白,讀的人怎麼會明白?下筆之前還是先想好你要傳達什麼吧!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目標明確不只是說確定一個文章主題,而是你要確定你寫這個主題的目的是什麼,比如你的主題是「如何寫好一篇文章」,那目標是什麼?

是告訴別人如何寫一篇廣告文?還是如何寫微信文章?或者你是要教別人如何選題?還是介紹如何寫標題?這些都要考慮清楚。

一旦目標確認,我們就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用一篇文章來完成這個目標、這件事。

所有的論證也好,案例也好,經驗也好,數據也好,配圖也好,排版也好,目的都應該是更好的完成這個目標,讓你想傳達的這個信息越來越清晰。

你也可以天南地北,可以談古論今,但前提是它們其實都在你的掌控之內,都是圍繞這個目標的,最重要是你能收得回來。

另外,在確定目標的時候,最好細分,就像做活動宣傳做產品賣點包裝一樣,目標不要多,多就容易出錯,多就容易亂,一個目標解決好就非常不錯了。

大而全的東西又有多少人能做好!

2

善列提綱,強化邏輯

不是只有做辯論才需要邏輯,寫文章同樣是要有邏輯,特別是很多營銷文案、乾貨分析,都是有很強的邏輯在裡面。

剛開始寫文章的人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寫著寫著就把自己寫進去了,東一鎚子西一棒看完了完全都不知道講的什麼,因為太亂了。

老賊的一個建議就是培養出列提綱的習慣,這絕對是一個速成文章的方法。

什麼叫列提綱?這還得感謝小學初中語文老師教我們的概括段落大意——用簡明的文字把一大段文字精準的表達出來。

列提綱與這個又有點不一樣,概括段落大意是針對現有的文章,而列提綱就是提前概括文章,構思文章框架。

把一篇要寫的文章圍繞主題提前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要寫什麼用一小段話寫出來,如果文章比較複雜,還可以繼續拆分下一層級。

這樣一層一層下去,邏輯就比較清晰,每一部分對應各自的內容,形成一個簡單的文章框架。

對於新手,不至於跑偏也不至於收不回來。

而且,提前列好提綱,也會加快寫作的速度,因為一旦文章框架搭好,你要做的就不是一口氣寫一整篇文章,而是細化到寫好每一個部分。

比如我自己一般開始寫文章前只做2個事:想主題,列提綱。

首先我要做的是確定我寫這個文章的目標,我要知道我到底寫什麼。

接著就是列提綱,我會把要寫的每一部分用一小句一小句列出來,形成一篇文章框架,等有時間的時候就著手開始寫。

久而久之,現在我列出來的基本就是全文要表達的精華了,直接都可以做小標題用了。

當然,前期大夥列提綱多多少少會有偏差,建議持續做下去,時間一旦長了,列提綱這個事基本不用寫出來了,在腦袋裡就直接可以列出來,非常鍛煉邏輯思考能力。

而再往後走,基本也不用刻意去列提綱了,因為習慣已經養成,邏輯力也形成,你別不信,大腦自動就在列提綱。

特別是對於那些感情情緒一到,馬上就要發泄的人,一開寫就突突突根本停不下來,你不可能給他時間列提綱標。所以這種能力就很重要了,要不然就突突突沒完沒了,毫無章法。

最後你確實是淋漓盡致,酣暢爽快,但別人可能都被你搞懵了。

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腦袋裡想到的東西或一閃而過的靈感記下來,如果是想寫的,馬上就列出提綱,可能也就那麼幾十個字,或是幾個小標題。

但當我有時間的時候很快就能變成幾千字。

只要框架列出來了,寫文章是很快的,其實很多文章基本都是在大腦里完成的,可能我寫出一篇文章要2個小時,而實際上有一半或更多的時間是在大腦完成構思的,寫只花了30分鐘或更少.

甚至有時候一篇文章直接就在大腦產生了,最後要做的只是根據記憶COPY出來就OK了。

所以,說白了,鍛煉寫作邏輯也就是在鍛煉你用大腦寫作的能力。最終在車上、床上、廁所、咖啡廳、靜思.........的時候都可以模擬寫作。

3

建立人格,形成特色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的人這麼注重「我」的感受和「我」的需求。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在做出選擇時,更多的從人性最初的動因出發。

而其中一個從來都非常重要的關於「我」的動因就是情感。

現在寫文章,大家都強調要有自己的個性,獨特的風格,該逗逼就逗逼,該惡罵就惡罵,這樣更容易觸碰到人的內心,而時間一長這種表達方法就會變成一種風格。

不過,在我看來,情緒這東西也未必一定是需要那麼衝動,風格的體現也未必一定要用狂放的語言。

價值觀的長期輸出也會形成自己的獨有特色,我就很喜歡吳曉波財經欄目,沒有過激的文字,也沒有很片面的引導,但是價值觀清晰。

雖然這樣的表達形式不如情感宣洩效果來得快,但一個是觸動短時的情緒,一個是影響長期的價值觀。

老賊個人而言,不怎麼會語言過激,偶爾調侃一下,我更喜歡分享真實有價值的內容,可能特色不那麼明顯。

但對於明知道有問題的選題,一般是很難下筆,我是不想刻意隱藏一部分來放大另一部分。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很多東西確實沒必要說得那麼絕對,你憑什麼呢?有可能還反而誤導了別人,給人看的東西還是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

而這,或許也是一種風格特色。

另外一個就是寫文章的人格化,其實這也是風格里的一部分。

我們寫文章,可以說是與讀者交流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和人說話。不是有這麼說的嗎?寫文章就是找對的人說對的話。

既然是說話,那整個文章就需要像和讀者面對面的在溝通交流一樣:「你知道嗎......」、「告訴你一個秘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這個時候,每個人說話的語氣語調、說話方式、表達的價值觀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而這,就是我們寫文章一定要慢慢建立的一個東西——文字人格化。

這是一直在強調,也是所有大V都正在做的,我們不是機器人在說話,而是要塑造一個活生生的人。

你要和人說話,都不像一個「人」,怎麼說呢,對吧?

那這樣就有一個問題了,你的文字要塑造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暖男」,你應該像暖男一樣說話!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雞湯情感專家」,你應該像雞湯情感專家一樣說話!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專業低調的男人」,你應該像專業低調的男人一樣說話!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集合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奇女子」,你就應該像一個集合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奇女子那樣說話!

如果你塑造的是一個「幽默搞笑熱愛段子的老司機」,你也應該像幽默搞笑熱愛段子的老司機那樣說話!

每一個寫文章的人,他的文章「說話」方式都應該是不一樣的,因為背後寫文章的人都不一樣。

可能你文章的「說話方式」人格化好不那麼明顯,但肯定有你自帶的一些東西,而你要做的就是放大它。

當你搞清楚這些了,就可以開始好好「說話」了。

而知道了這些,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堅持下去。寫文章這事,沒有什麼風格是一兩天形成的,也沒有什麼人格是短時建立的。

這需要一個持續的輸出,堅持自己的一個風格和人格,不忘初心,懂得剋制。

4

說人話,別死作

剛剛有說,寫文章就是找對的人說對的話,就像和讀者面對面的在溝通交流一樣。

而開篇也說了,文章就應該是幫助其他人更輕鬆更方便的理解我的想法,所以你傳達出去的信息應該是你的目標讀者容易理解接收的信息。

所以不要多麼華麗的詞藻,不用多麼各種秀文字功底,各種搬弄詞語,可能一個詞,你腦袋裡面有千奇百怪的不同表達方式,你很牛,但是你的讀者腦袋裡面有嗎?

如果沒有,那他就理解不了。你可能驚嘆於自己的文筆,嗨到爆,但讀者看文章可能就一個問題:這是什麼鬼?

所以我的最後一個建議也很簡單,就是不要讓你的文章生澀難懂,直截了當就OK了,文字以通俗為主。

不要總想著用最高級的形容詞,沒什麼意思,現在牛氣的文案都不流行用形容詞了。

不要追求那種文學派的風格,除非你本就是往那個方向發展。高雅的文字和精緻的詞藻很有可能會喧賓奪主,把本應該放在文章內容上的注意力攫走了。

結果本末倒置。

所以說,沒有什麼特別原因,盡量用日常交談中的語言來寫文章,沒必要那麼詩情畫意,也沒必要那麼高深,我們不是賣關子,就是想通過文章來和讀者做一次交流。

既然是交流,生活化文字就好了,就像真的在面對面交流。

我覺得這樣挺好,既能拉近距離,寫起文章來也更加輕鬆,聊天嘛誰不會,而且讀的人一看便知,一聽即曉,直接打動人心,一舉三得!

那如何在文章說人話,如何讓你的文章容易理解呢?

這樣的方法之前也講過很多,老賊這裡給大家例舉一些,個個都是非常好的絕招。

比如使用短句,簡潔明了,易於閱讀。用短句可以讓讀者思緒更清晰,互動性更強。它會讓敘述緊湊,產生不錯的張力。

比如多用口語多用「你」,發揮自然語言的效果。不要過於書面化,更加口語化一點。

比如多打比喻,它會讓你和人的「說話」更加自然、更加有趣。

比如多描述細節,一堆模糊不清、抽象的信息很難讓用戶建立認知。而細節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有畫面感。

比如多進行場景化打造,打造場景是具象的是有畫面的,能讓人觸景生情。

比如多關聯熟悉事物,利用用戶已經理解的事物,來解釋目前還未知事物,能夠讓人短時間理解各種未知事物。

比如多講事實,因為講事實才更顯真實,讀的人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多講故事,講自己的故事,講身邊的故事,講聽說的故事,故事確實有把讀者帶入到場景的強大力量,他會聚精會神的聽你講完。

比如多用動詞和具體名詞,動詞是最容易讓用戶在腦海里浮現畫面的,具體的名詞也是。

但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詞,特別是籠統的形容詞,就很難產生具體畫面。

......

這些方法大家都可以在平時寫文章時多用用,每次就專門只用一個,勤能補拙。

另外,在我看來說人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去幫一部分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說出了他們想說的話。

這是一個很大的需求點,還是擁有非常大的市場,甚至是一輩子都消耗不完。

表達想法是平常我們生活、工作、社交過程中每天都會發生的,而且永不停歇,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能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來影響他人。

別說你不是!

所以,我們的文章也可以去幫助他們表達想法、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而且還要說得非常好,引起共鳴。

而一旦你的文章以說人話的方式幫他們表達了想法、情緒、觀點等等,那麼他們就會自動傳播分享你的內容,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他們的想法,因為他們也要表達。

所以,我們會發現,不管是論壇博客時代、貼吧時代、微博時代、還是現在以微信為首的全媒體時代,能幫用戶說出「想說的話」的文章從來都很吃香。

以後也會如此!

總的來說,寫文章不易,要寫咱就好好寫吧!

OK,一些純粹的想法就分享到這,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分享江南春的一句話給大家:

最終你相信什麼就能成為什麼。因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詞,一個叫執著,一個叫認真。

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

以上。

文 | 木木老賊(公眾號ID:mumuseo)

關注木木老賊,新媒體營銷運營更輕鬆。這是一個新鮮、有趣、有料、有貨的營銷運營公眾號。


推薦閱讀:

新媒源:做自媒體的一些感受。
阿里UC布局多元內容大生態 垂直領域自媒體或可迎來發展契機
屬於遊戲自媒體的2016年 他們即將上演一場「華山論劍」
總結最近玩頭條號和百家號的賺錢收益

TAG:新媒体 | 自媒体 | 新媒体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