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米其林沒有驚喜 大家也不用盲目追星
去年以黑馬姿態摘取米其林一星的鵝夫人,過了一年我依然沒有去吃,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我會光顧的餐廳,還有榜單上像迷一般存在的迷上海……同樣是江浙滬小菜,我寧願去新大陸,雖然沒有星星,但上海味道出手精準,家常菜落胃又貼心。
代表正宗本幫菜摘星的老牌餐廳我也去感受了一下,出品請大家來感受下:
草頭圈子,腸壁是硬的;
紅燒划水,姿態有點僵;
蟹粉豆腐,這樣擺盤和勾芡真的好嗎?
最後的八寶飯變成了迷你雙寶飯……
哎,有些老字號,提筆就是傷害。
喜粵8號去年為了發吃心特地人肉訂位去吃,寫完稿子便再也沒有去過,畢竟懶得排隊取號……如果你去澳門再吃一輪,便會真正理解「好吃又便宜」粵菜的真正含義。
新上榜的甬府我之前也寫過,如果不是服務員一味地推薦四千塊錢一斤的「野生大黃魚」、結賬的時候算錯498塊一份的小龍蝦,它可能會是一間合格的寧波菜。
逸龍閣,典雅如常——上海半島麾下有兩家米其林餐廳,以三星成績傲視滬上,就看明年明閣能否為朗廷酒店集團斬獲一二,至於唐閣……不想再提。
家全七福仍維持著老派的港式格調,周末若是不忙,就趕早場去飲茶,舉目都是熟客,它對於我來說就是「論武功,俗世中不知別個高;待我心,世間始終你好……」
Jean Georges去年沒有上榜,簡直要叫人懷疑米其林的公正性,JG做的是教科書般的法餐,上海這間店新裝修後更是高雅,如果它在外灘的鄰居、米其林摯友Bombana和Robuchon都拿了,他沒有理由落下,今年總算昭雪。
泰安門去年摘星後經歷了涉嫌無照經營的軒然大波,另擇新址重開,套餐菜單幾乎每個月都會更新,我去吃的時候是第5版,轉眼已經出到了第11版,德國主廚真是越挫越勇。
福和慧依然代表了中餐最好的前進方向,每一季的套餐都保持精進。
春天一道手剝筍,充滿的儀式感;
夏季用澳洲黑松露,用煲仔飯烘出香;
紅黃甜菜根配覆盆子和百香果脆片,尖銳的酸度衝進甜菜根柔和的甜度,是很妙的衝突。
不管幾顆米其林星星,陸家嘴民工加完班一身疲憊還是來雍頤庭晚餐,嗯,開胃小食又換了新款。
不想點了不起的大菜,只是喜歡新出的三色冷麵,花生醬的調味叫人心歡喜,麵條處理得又滑又爽,就趕在下檔前再來吃一次。
一份韭黃鱔絲拌面,鱔絲新鮮而異常柔軟,條縷服帖地盤作澆頭,拌在面里鮮美極了。
簡簡單單兩碗面,我們吃得好舒服,不用社交應酬,也不是為了寫文章,只是與最親愛的人在熟悉的餐廳享用妥帖的晚餐。
當我們選擇一家米其林餐廳,不僅僅是為了摘星,也不是為了發朋友圈炫耀,而是愉悅地落座,安心享用食物四季變換的細緻味道,更重要的,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與傾訴,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吃飯的時候手裡只拿餐具,不拿手機,為了發吃心會多帶一台相機,但我珍惜每一餐與人相處的寶貴時光。
今天上午米其林在上海發布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躍入泳池——總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吃不胖?每天游泳一小時便是答案。
從池子里出來,剛剛好榜單揭曉,沒有出乎意料,都是安全的選擇,感慨時光飛快,於是草草寫了這一篇。
米其林的起家是輪胎,它寓意著出發與遠行、去探索未知,我想,吃心還是會繼續挖掘上海本地好吃又可愛的餐廳……特別是天氣涼快了,可以開始吃小麵館了,我也會不斷啟程,去探索更多美味的目的地,各地的街頭風味和名廚餐廳,所有與食物相關的美好,與你一同分享。
上述的米其林餐廳以及數百家上海本地的餐廳和麵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片吃心」,在吃心主頁的小菜單里都可以找到,我就不一一鏈接了。
更多美食與生活,也可以關注微博「吃心一片兒」!
推薦閱讀:
※上海哪裡可以吃到好吃的餃子?
※江浙地區哪些地方有吃辣醬油(Worcestershire sauce)的習慣?
※八寶飯里最關鍵的是哪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