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站:達累斯薩拉姆【cooperation】
大熱電影《戰狼2》中非洲港口的喧鬧景象,喚起筆者許多回憶,那就讓鄙船橫跨印度洋,到坦桑去一窺熱帶風情。這裡也是當年絲綢之路鄭和船隊所到的最遠處,隨著中國抉擇開拓海陸並重的戰略格局,這條和平交流之路亦有望重現下西洋時代的貿易往來,且更顯輝煌盛景。
從海上進入東非第一大港達累斯薩拉姆,所見景緻是令人愉悅的。較為清澈的良好港池,西岸是頗有設計感的高樓大廈,加上色彩豐富的零散建築群,以及精美的教堂和熱鬧的集市,儼然給人一種進入歐洲現代化港口的錯覺。
但實際上,除了沿海地區一圈花邊式的建設以外,整個達累斯薩拉姆的規劃乏善可陳。商業區和生活區界限模糊,海邊景點和各區中心附近有些人氣,其餘地方都呈現出一副隨心所欲的模樣,忽而蕭條,忽而雜亂。坐在車上一路穿越城市,但見一片住宅樓後接著一片空地,光禿禿的路邊突然冒出巨大的廣告牌,工廠外密布的線路下排滿賣水果的攤販。或許下圖能描述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行駛在城市道路上,旁邊平行的小路上排著貨車、私家車和載客的突突車、計程車,擋在貧民窟和樓宇之間的是綿延的熱帶植被。處處都顯示出,這個東非城市卻遠遠還沒有走完現代化的進程,城市建設還需要商業發展、海量投資和重新規劃。
如此一來,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和坦尚尼亞攜手深度合作,提供技術、資金和智力支持,在這個進程中互利共贏呢?現任總統馬古富力把目光投向自身難保的西歐,又轉過來看看閉關鎖國的美帝,搖了搖頭,想到了遠在東方的老朋友。
2014年,坦尚尼亞民調顯示,中國首次超越美國,稱為對坦「最具影響力國家」。我們和坦桑千里因緣,40多年前,我們自己勒緊褲腰帶,輸出了這個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5萬多國人響應號召,遠渡重洋來此築成1860多公里長的坦贊鐵路,也架起了和非洲人民的友誼橋樑。會當此時,中國也靠坦桑等黑兄弟抬著進了聯合國,落下日後星辰大海的第一步棋。
走進寬敞明亮的達累斯薩拉姆火車站,看到大廳懸掛著中文的坦贊鐵路全線鳥瞰圖和老腔調的標語、往屆中國領導人的老照片,會有一種回到舊年代的感覺。只不過,背著甘蔗或拎著塑料袋叫賣的、悠閑的工作人員都是服色鮮艷的老黑們。雖然標誌性的火車站風光依舊,但實際上坦贊鐵路從九十年代起就名存實亡了,技術工人流失、倒賣國家資產、機構效率低下…不但貨運完全癱瘓,連人員交通也被其它線路瓜分,上圖若沒有來自於一個中國旅行團的人流,則是門可羅雀。
坦桑其實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各項產業都有極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就目前境況來說,諸多產業都發展的不太順利。海運目前也很不景氣,我進港時在港外只有寥落的船隻拋錨,可是前些年來時,那可是一長溜的貨輪等著進港卸貨。這主要是因為坦桑新政府近年來一直對海船課以重稅,甚至是寅吃卯糧地收,以至於貨船紛紛避開此地,前往馬普托、德班等更南的港口。
就算解決了稅費的問題,達累斯薩拉姆作為東非最大的港口,港口處理能力和貨物預設吞吐量也不夠相稱。比方說集裝箱卸載,在歐洲發達國家港口或者中國青島、黃埔港,十幾二十秒就可以完成,這裡需要好幾分鐘,碼頭工人的裝卸水平和卸貨流程都有改善的空間。
從礦產資源來看,「坦桑藍」是蜚聲世界的精美寶石,僅產於乞力馬扎羅下一片山區,預計2020年資源就要枯竭,因此價格年年漲高。泰坦尼克的「海洋之心」聞名後,坦桑石更受歡迎,本大有文章可做,但產量的大頭被美國人拿走,大批量的開採和銷售基本被印度和英國所把控,本國能夠參與分紅的部分就很少,坦桑政府現在還在做干預努力,儘可能把資源盤到自己手裡,這就必然會導致整個行業的重新洗牌。
還有金礦和銅精礦,黃金目前探明儲量達2000多噸。坦桑的礦石生意一直是歐美公司承包的,商人逐利,一向有估低每單位(集裝箱)礦砂中金屬含量的習慣,與坦政府部門多年來形成默契。豈料馬古富力不按套路出牌,突擊檢查港口封禁船隻,測得礦石含量遠高於報關數值,公司報的是3公斤,而馬古富力工作組查驗達近30公斤。阿卡西亞公司已經在坦桑開採了十多年,和數屆政府簽了協議,馬古富力對內開始整治貪腐,對外要求阿卡西亞公司數千億的天價賠款,這個價碼把整個公司賣了都填不進去,目前陷入僵局,也對坦桑的政局和經濟環境產生了極大動蕩。
漁業資源上,年漁業生產20多萬噸,水產業集中在桑給巴爾島,都是廣東人在做。我在海鮮市場上看到不少中國人熱愛的水產,例如龍蝦、海參(質量比不上大連)等等,價格比較低廉。如果投資搞大型捕魚船,直接在海上對外交易,那是毋庸置疑的暴利。
自然資源上,坦桑有一千多萬畝允許進行商業採伐的天然森林,木材資源極其豐富,黑木、烏木最為有名,色澤純凈,質地綿密,入水即沉。中國人講究實惠,喜歡採購原木用來打傢具,或是比較大塊頭的象、鹿、牛雕像,西方人則喜歡精細些的木雕、面具等工藝品。在達累的烏木市場,黑人們普遍都已經操起生硬的漢語來招徠顧客,顯然中國人的購買慾更為旺盛。「來看一看,不買沒關係」、「嫌貴,那你說多少錢」…連討價還價的造型都同國人如出一轍,實在是聽得人捧腹,不買也被他們逗樂了。
烏木市場是由一排排小店鋪構成的,前店後廠,穿過狹窄的牆隙轉到後面,所見場景多少有些令人心酸,黃髮垂髫,坐在簡陋的工棚里,穿著襤褸的衣服,人手一截木頭擺弄著,為這難得的生計盡心竭力。但這些勞動者並不需要同情,他們有手藝,這些工藝品有充沛的想像力和獨特的美感,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他們需要的是更加寬闊的產銷渠道。當地的加工業水平可想而知,採伐和運輸能力也很差,都迫切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投入。
在坦桑更為偏僻的內地,常有西方驢友僱人當導遊,甚至村子裡的年輕人都會過來幫忙做事,只為了幾美元的報酬。非洲的主要勞動力都還留在農村,而且年齡結構也偏年輕,即使是有收入的年輕人,工資水平也只有國內的1/10到1/5,相當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水平。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是國家走勞動密集型道路發展經濟的先天優勢,任何國家都要經歷一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過程,英國在18世紀末產業飽和,就要逐漸向西歐、北美轉移,日本在戰後實現高速增長,大量的產業就向海外轉移,亞洲四小龍就深受其惠。
【這是一株果實已被盡數採摘的猴麵包樹。它粗壯的樹榦具有在雨季期蓄水的能力,其果實不但猴子愛吃,非洲人民也經常採摘食用以度饑饉年月。當筆者年幼時,曾通過《十萬個為什麼》知曉這一神奇植物,時隔多年終於現場見識到。】
坦桑的主要旅遊資源當然是自然環境,肯亞邊境的乞力馬扎羅山和大大小小的國家公園裡遍布的獅子、斑馬、長頸鹿等等,是遊客們來此的主要嚮往。達累斯薩拉姆作為最大的海邊城市,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基本上沒有開發,僅城市北邊有個Kunduchi水上公園。北邊的馬薩薩尼半島有著熱帶海邊的獨特景緻,海景和原始叢林結合在一起,Slipway碼頭是歐洲人聚集的地區,有酒店和比較像樣的工藝品店,價格也比較貴。從這裡坐渡輪30分鐘到無人小島Bongoyo,全是茂密的原始叢林,適合獵奇和浮潛。另外Mbudya島是著名的海豚觀測地,桑給巴爾是附近最大的島,可以找到馬達加斯加的感覺。
當地人去得最多的牡蠣灣可可海灘,沙白浪大,僅有一家像樣的海邊餐館,水上項目只有一個黑人擺些充氣筏和滑板。我們在國外遇到條件好的沙灘,常常是同樣的感慨:這麼好的資源都沒利用起來,如果交給中國人…喏,這邊搞個酒店,那邊搞個度假村,再開發幾條水上活動專線…嗯,平均IQ高的民族天生是奸商。
在達累市區,時時處處可見簡陋的路牌和電線杆,設計不合理的路徑,聊勝於無的綠化帶和路基,基礎設施相當薄弱,自然也有相當大的市場。而如今的中國,既擁有充足的儲備貨幣來轉移過剩產能,又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能力有目共睹,公路、鐵路、橋樑、隧道、電力、水利等方面有豐富的建設管理經驗,對雙方認可、條件成熟的項目應當儘快實施,國企先行,帶動民企聞利而動。而對發達國家進行投資輸出產能,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競爭力,在非洲的話相對壓力要小一些,關鍵是進行論證效用。推進海外投資必須穩妥進行,儘快見利,形成正面的反饋。中國商人在柬埔寨的檀香生意就是失敗的反面典型,許多個體商的態度就是撈一把,來了後通過賄賂官員買地,買完地將樹砍完倒運,甚至回國製作大量偽劣產品反銷,現在柬埔寨的街市裡檀香假貨充斥,當地人對中國商人非常反感。
中國式的「走出去」不可能也不應該沿襲歐美式的掠奪性經營,合作雙贏是唯一的模式。安哥拉內戰後,因為輸給了蘇聯支持的派系,西方國家沒有提供一毛錢的重建資金,中國以貸款換石油獲取了資源,安哥拉獲得了資金,擺脫了負債國的身份,這才是靠譜的合作方式。坦尚尼亞的華人已在各行各業奮鬥多年,有人靠做汽車、房地產等日進斗金,更多的人則是起落磕碰,畢竟異鄉為客諸多不便,如今卻可能因「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而獲得更多的機遇。這個政策說白了戰略上就是產能轉移,就是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去,創造更大範圍的就業和資金流動,從「悶聲發大財」轉變成「帶小弟一起發財」。
但是發財不是想當然的事,如上文所提,在哪投資和發展經濟都要注意相關國家內部的政治環境,政權的穩定性,政治機構和經濟政策更迭的趨向,改革現狀、法治力度和經濟自由度等等,實話實說,坦桑以前不是個好地方,現在也不夠好。但是,作為政權相對穩定、社會相對和諧的非洲國家,她比南非、剛果、甘比亞之流好太多了,前景無限寬廣。
【坦桑國家博物館收藏作品】
中國想借帶路來打開非洲市場,必須要正視當地的需求和貿易合作動力。絲綢之路為什麼會有那麼漫長的歷史?不是因為中國本身有去維護的願望,而是因為古羅馬長期保持了對絲綢的旺盛需求。非洲人現在有什麼需求呢?除了基礎設施以外,當然是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更全的日常用品。房地產的發展就說明了這一點,先是受挫折的,因為坦桑人原來是接近於西方那種獨門獨院的居住理念,不喜歡中國人這種集中的居民樓模式,現在也開始慢慢改變。畢竟不能一步到位,那麼與其留在破窩棚里,還不如住進衛生條件和建築質量高的多的樓房裡。所以,中國在對外兜售產能時,要多賣必需品,少賣奢侈品,不但賣產品,也要賣價值和文化,通過消費產品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認同感。
風雲激蕩的三十年帶給中國人民從未有過的自信,相信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會越來越強大和富裕。但是隨著三大紅利逐漸消逝(人口、資源和制度),經濟奇蹟開始降溫,持續的動力只能向外去尋找。《人類簡史》著者尤瓦爾·赫拉利有言,身處瞬息萬變的21世紀,我們沒有試錯的機會。從今往後中國的每一步,都再不允許像20世紀後半葉那樣頻繁去試錯了,走錯一步,斷送的就是大國崛起的夢想。
推薦閱讀:
※北京的人口將來會增加還是減少?
※如果現在的五大流氓整體穿越替換冷戰鼎盛時期的那五個國家,那麼會發生什麼事?
※鄂州這個城市未來發展的前景如何?
※停滯、分化、動蕩、衝突的世界經濟新格局
※如何評價外資系統撤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