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的醫療科普:居家旅行必備之「快速有效止血法」

非典型醫院の不正經醫生,自幼膜拜景仰「扁鵲」秦越人的大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風采,開啟本專欄,致力於向非醫療從業者宣傳科普推廣:醫療常識、健康生活方式、急救處置原則、慢病監測隨訪等醫學知識,希望能把好入路、關口前移、提早控制、避免加重、延緩發展,做醫患間的橋樑,為國民健康事業略盡綿力...

引子

居家生活中,難以避免會遇到出血的情況,而迅速並有效止血,是延緩失血、拯救生命的重要技能。

本文簡單介紹快速有效止血的方法。

【預警】本文部分內容有鮮血、肢體、器官圖片,對上述過敏者請及時右上角X鍵避讓~

一、出血

1、動脈性出血

顏色鮮紅,一股股流出或持續噴出,流血極多極快,靠身體自我保護的生理性止血是止不住血的,需儘快止血後送往專業醫療機構進一步處理損傷的動脈。

下圖左圖示內鏡下腸道動脈出血,水槍一樣往上噴,右圖下一個夾子夾住就不噴了~

難以置信吧?下圖更可怕!下圖示手術中動脈出血,決口一樣往上涌...

可怕吧?還有更嚴重的情況呢!在120車上和急診搶救室的時候,都遇到過鬥毆一刀扎穿頸動脈或心臟的,醫生用再快的速度趕到現場,也大多沒辦法救回來,大動脈出血實在是太快了,分分鐘人就沒了...

腦補一下戰爭片、械鬥片里的場景吧,不放圖了~

2、靜脈性出血

顏色暗紅,出血較多,但能夠自愈,沒有固定頻率,隨出血者身體運動而流出。

沒找到經典的靜脈出血的圖...

往往磕傷了,隔幾天皮膚青紫,一部分是靜脈出血,一部分是毛細血管出血,隨著出血壓力增大,靜脈逐漸被旁邊的肌肉組織擠壓止血,已經流出的血儲存在皮下組織之中的血腫,從外面看呈淤青/紫。

3、皮膚、毛細血管出血

皮膚結構損壞,毛細血管出血,顏色鮮紅,呈滲出狀,流血不多,一般傷口能自行癒合。

下圖示常見的皮膚破損出血

二、止血

1、原則

(1)儘快止血!

(2)有效止血!

(3)避免缺血性損傷!

(4)儘快送醫,進一步處置!

2、生理性止血

(1)人體是很精密的,出血後會自發產生「生理性止血」以保護自己。

生理性止血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統、抗凝系統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共同完成。

(2)機制

損傷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縮,使血流暫停或減慢;

激活血小板和血漿中的凝血系統,血管收縮使血流暫停或減慢,利於血小板粘附與聚集 ;

凝血系統被激活後,血漿中可溶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不溶的纖維蛋白多聚體,形成了由纖維蛋白與血小板共同構成的牢固止血栓,有效地制止出血。

凝血系統被激活的同時,血漿中也出現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動與纖維蛋白溶解活動,以防止血凝塊不斷增大和凝血過程蔓延到這一局部以外。

三、常用止血方法

根據出血量、損傷血管的種類,選擇不同的止血方法~

1、包紮止血

(1)創可貼

將自粘貼的一邊先粘貼在傷口的一側,然後向對側拉緊粘貼至另一側。用於微小、表淺創口包紮。

(2) 敷料包紮

將敷料、紗布覆蓋在傷口上,要有足夠的厚度,覆蓋面積超過傷口至少3cm。

2、加壓包紮止血

與普通的包紮止血相比,需要給更大的壓力以壓迫止血。

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用敷料或其他潔凈的毛巾、手絹、三角巾等覆蓋傷口,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緊緊包紮,達到止血目的。

下圖示軍用三角巾,讀書時,三角巾的使用就聽了一節課,實戰使用又練習一節課,可謂戰創傷利器神器!

下圖示民用三角巾,越野/登山者常備

3、指壓止血

通常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的動脈,將中等或較大的動脈壓大骨的淺面。

此法僅能用於短時間控制動脈血流。

下圖示常見動脈出血指壓止血點,侵刪

後文會詳細介紹各部位的指壓位置

4、止血帶止血(建議醫務工作者使用,自救有風險需慎用)

用於四肢大血管損傷,傷口大、出血量多時。

止血帶位置應接近傷口(減小缺血組織範圍)。

但上臂止血帶不應縛在中1/3處,以免損傷橈神經。

前臂及小腿因有兩根長骨使血流阻斷不全,不適用止血帶。

【注意】

止血帶止血效果很明顯,但是徹底止血帶來的弊端就是沒有血供,有可能引起遠端缺血壞死!

如需使用時,必須在旁邊用馬克筆以顯著顏色和字型大小,標記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每次松止血帶的時間,以供後續醫務工作者判斷!

用止血帶總時間不超過3小時!

如必須繼續阻斷血流,應每隔間隔40-50分鐘鬆開一次,每次2-3分鐘,並標記時間!

以下兩種方法可自救使用

(1)橡皮止血帶

在上臂上1/3或大腿中部墊襯墊,固定一端,拉緊止血帶繞肢體兩圈,而後將止血帶系在一起;

避免使用過細的繩子、電線等,儘可能使用粗一些的橡皮筋

下圖示醫用止血帶,這東西的學名叫「壓脈帶」,跟我念一遍,「ya!mai!dai!」,不要拖音,不許顫音,想歪的自己牆角面壁去...

(2)氣囊止血帶

在上臂上1/3或大腿中部墊襯墊,將止血帶纏在肢體上,襯墊兩端要寬於止血帶各1cm,加壓至300mmHg(上肢)、600mmHg(下肢),關緊充氣閥,記錄時間及壓力值。

下圖示氣囊止血帶

下圖示血壓計,家中沒有專業氣囊止血帶時可用血壓計袖帶加壓打氣臨時使用

以下兩種方法為專業醫務人員使用,不建議自救使用

(3)錶帶式止血帶

在上臂上1/3或大腿中部墊襯墊,將止血帶纏在肢體上,一端穿進扣環,並拉緊至傷口不出血為度,記錄上止血帶時間。

下圖示卡扣式止血帶

(4) 旋壓止血帶

在上臂上1/3或大腿中部墊襯墊,將止血帶纏在肢體上,旋轉小棍,加壓至傷口不出血為度,將小棍的一端插入扣中固定,記錄上止血帶時間。

下圖示軍用/救援醫用旋壓止血帶

5、填塞止血(建議醫務工作者使用,自救有風險需慎用)

用無菌棉墊、紗布及其他材料,緊緊填塞在傷口內,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紮,鬆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

用於肌肉、骨端等滲血,或中等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還可直接用於不能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下圖示醫用膨脹海綿

原來說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止血不夠徹底,且增加感染機會,但是現在救援/軍用設備越來越先進,我箱子里有個注射用吸血膨脹海綿,捨不得打開包裝,打到體內能堵住槍傷創口,之前不做外科手術根本沒辦法,現在真是一針靈~美軍和歐盟已經廣泛使用,給拯救生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四、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鼻出血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

鼻腔內血管分布豐富,除因鼻腔本身疾病外,也可因鼻腔周圍或全身性疾病誘發,各種病因作用下均可導致鼻出血的發生。

下圖示鼻腔動脈解剖結構

多數鼻出血為單側,亦可為雙側。

可間歇反覆出血,亦可呈持續性出血。

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涕中帶血、數滴或數毫升,重者可達幾十毫升甚至數百毫升以上,導致失血性休克。

1、指壓法

可用手指捏緊雙側鼻翼或將出血側鼻翼壓向鼻中隔約10~15分鐘,也可用手指橫行按壓上唇部位,同時冷敷前額和後頸部。

此方法適用於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患者在家中發生鼻出血可採取此方法。

下圖示鼻出血按壓位置

2、前鼻孔填塞法

傳統的止血方法,多數鼻出血患者填塞後可止血。

使用衛生紙、棉球等塞住~

上述兩種方法自救後仍鼻出血不止,需儘快到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進行進一步處理!

五、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

1、上肢——肱動脈

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中段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摸到動脈搏動後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

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段的出血。

下圖示肱動脈的按壓位置

2、上肢——橈、尺動脈

橈、尺動脈在腕部掌面兩側。腕及手出血時,要同時按壓撓、尺動脈才可止血。

簡單講,就是環形捏住整個手腕。

下圖示橈、尺動脈按壓位置,位置是對的,美感有了,就是握得不夠緊~

3、上肢——指動脈

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的動脈,用於手指出血。

下圖示指動脈的按壓位置,簡單講,就是捏住出血手指頭的兩側根部。

4、下肢——股動脈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壓。用於大腿、小腿、腳部的出血。

下圖示卧位的按壓位置

下圖示站立位的按壓位置

嚴肅點!別笑!下肢動脈一旦破損,出血速度極快的!不儘快止血是要死人的!儘快止血,生命第一,形象第二~

5、下肢——腘動脈

用拇指在腘窩橫紋中點處向下垂直壓迫。

用於小腿和足部出血。

下圖示腘動脈的按壓位置,簡單講,就是膝蓋背面腿窩窩

6、下肢——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

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踝關節處(足背動脈),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後動脈)。

用於足部出血。

下圖示足部出血的按壓位置

下圖示足部出血的按壓位置

尾聲

出血很可怕,不懂得儘快止血有效自救更可怕!

掌握「快速有效止血法」,是您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為了您和身邊人的健康,推薦熟悉掌握!

呼籲

血是寶貴稀缺的生命之源,健康時獻血,能救他人,也有可能救未來的自己!

拋個磚:本人的獻血證,達到終生免費用血資格了~

希望能引起更多善心人士的「玉」!

辛苦8小時成文,如未經允許轉載,視為同意向作者支付一套維曼監護除顫呼吸機價值的知識產權費用~

知乎專欄·【師兄的醫療科普】

《師兄的醫療科普:索引》


推薦閱讀:

母親過世,深深內疚,求解!?
如何勸導一位因長痘而想自殺的好友<女>。?
「急救,是一場跟死神的賽跑」——談談針對少年兒童的心肺復甦及其他相關急救處理
「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急救包里,該放些什麼?」——談談加拿大兒童安全指南和家庭急救包的「正確打開方式」
對著破皮帶電的電線撒尿,會被電著嗎?

TAG:医学 | 急救 | 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