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典《化書》:智慧的極致,是逆行天道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化書》:窮極造化的奇書
《化書》這部被收入《道藏》的道教之書,一眼看到就是吸引了我的。了解之後也深深覺得,世人只知易、老、庄等寥寥幾部源初經典,是多麼可惜。很多後世之書,其精彩和深邃程度是一點也不差的,《化書》毫無疑問就是其中一部。不同的只是,沒有那些源頭經典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書,這書卻在源頭經典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地發揮、發掘和發微,同樣具備巨大的獨創性。
這是一部本於黃老、通於老莊而將儒釋道熔鑄一爐,最終歸於天道根本的奇書。
《化書》的旨歸如其名所示,是講「化」的,一切皆化,萬事萬物的根本就是個化。化是變化、轉化,也是化成、化去。易經講化,老莊也講化,可從來沒有一部像《化書》這樣專門講化、並講得如此全面透徹的書。化之所來,化之所去,化之中間脈絡,化之在於天、地、人、世,原理是怎樣又該怎樣去做,全都講到了。可以說,化道是中國文化之道的眼目所在,《化書》則堪稱描睛之作。
所以明代學者謝肇淛在《文海披沙》中言:「《道德》、《南華》之後,此其翹然者也。」心學宗師李贄更是說:「若關尹子之《文始真經》與《譚子化書》,皆宜隨身者,何曾與釋迦差異也!」
《化書》的作者,一般認為是五代十國時道士紫霄真人譚峭。而最初的署名則是宋齊邱,乃當時南唐一個政客。與譚峭同為道教內丹學派鍾呂系統第四代傳人的同學、著名高道陳摶,則告知弟子張無夢真正的作者,乃譚峭授之宋齊邱而被竊為己有,實是譚峭見宋齊邱仙風道骨而託付卻看走了眼,後被張無夢弟子陳景元記錄下來。鑒於此書的深邃精徹、對道教內丹修鍊的諸多涉及、陳摶老祖之言的可信性,以及歷史上的宋齊邱只是個品行不佳的官僚,譚峭說顯然更能成立,為後世所認可。
《化書》分道化、術化、德化、仁化、食化、儉化六卷,110章,形式類似《老子》,章節短小卻玄旨甚深。其中開篇的「道化」卷24章乃全書的綱領,道盡旨歸所在,其他五卷皆是在此綱領下,在內丹修鍊、道德修養、經世致用等方面的具體詮解和發用。所以要把握全書的究竟精義,道化卷是重中之重。
可惜這樣一部在中國思想史和道教思想史上有著很大影響的著作,如今不僅少為公眾所知,也不為學界重視,連一部當代學者的正式譯註都沒有。下面本人就試著對道化卷做一個全面深入的解析,期冀能讓大家對此書的主旨精義有個了解和把握。
總結起來,《化書》在根本層面告訴我們的就是:天道生化的四大氣脈、三大氣機和一大氣門。
四大氣脈:天道至深的運行機制
《化書》言化,到底是怎樣的化?概括起來就是四種。
天道之化
道化卷首章《紫極宮碑》開篇就提出一種根本的生化模式:「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這便是天道之化,萬物莫不在其中。
這個模式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它還有內藏的東西。
虛對形,便是虛實。天道變化,就在虛實之間。天道之化從虛開始,是因虛為道性,道體則是變,道性之虛就含蘊體現在道體之變中,「實」則是變中的一環,只是暫有、暫實。變化永恆而虛性常在,所以虛實的無盡轉換就是必然,而成道的完整展現。從萬物之內看,道便是亦虛亦實;跳出萬物看,則就是非虛非實。《紫極宮碑》章所以說:「虛實相通,是謂大同。」《形影》章所以說:「無實無虛,可與道俱。」
神對氣,便是神氣。神為氣之性,氣為神之體,一為靈性一為物性,萬物皆基於神氣而生。《神道》章言:「太上者,虛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異者形。」氣上,也是一樣。
神氣對有形,便是內外一體的完整。神氣是虛性的展現,有形是神氣的展現,所以無論神氣與有形又皆歸本於虛。萬事萬物就是這樣以虛為本源和始終,以神氣為中轉和流通,而處在有形的無盡循環變化中。
生道之化
萬物皆本天道而化,人當然也是一樣。道化卷對於人身的生衰變化,給出了最完整的過程演示。
《死生》章言:「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為虛,虛復化為神,神復化為氣,氣復化為萬物。化化不間,猶環之無窮。」
這看上去似乎是常識,卻同樣不像表面看來那麼簡單——你有沒有發現,氣所化之後一直到死,全部可歸於天道之化的「形」之中?這便是玄機所在。我們可以看到,這有形的一系列變化是落在生死的輪迴內的,而虛、神、氣則至簡而永恆。那麼出離生死、擺脫輪迴要從哪裡下手,也便很明白了。
所以《死生》章接著說道:「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死,形可以不生。」其中既有天道的不可違,也有人之所能為。能為的就是「虛而乳之」,以虛來哺育自己,便是入不生不死的路。
道教稱修仙之成為羽化,便是一種虛態。肉體能不能修成如此且不說,精神必是可以的。能不能長生不死且不說,可益壽延年是一定的。
世道之化
人身小天地,人生小世間。世間又是如何依天道而化的呢?
《大化》章言:「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顧盼,顧盼化揖讓,揖讓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別,分別化冠冕,冠冕化車輅,車輅化宮室,宮室化掖衛,掖衛化燕享,燕享化奢盪,奢盪化聚斂,聚斂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亂,悖亂化甲兵,甲兵化爭奪,爭奪化敗亡。其來也勢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
從形化精開始,便是具備了慾望的底子,其後的一切生化便一步步奔著愈加墮落而去,從知禮到爭奪,是一條顯明的敗亡之路。於是我們就能真正明白老子所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基於如何深刻的洞察。
一個社會是如此,一個人也是如此。人之所謂追求,遵循的也正是這個路徑;人所追求的一切東西,都是這個鏈條中的某一環。其實質為何,其終點通向哪裡,便很明白了。這就像我們說一個人很精,他的下場一般就是好不了的。《化書》對這整個過程完整、細緻的發掘,讓我們真正得以看清其中的因果和脈絡,是多麼珍貴。
形化精如同一道分水嶺,是守住形之前的東西,還是落在精之後的一切,正是凡聖的真正區別所在。
靈道之化
以上三化都屬天道演繹,不算神奇,且屬於漸變。除此之外,《化書》還提到了一種神奇的突變的化,這化看上去無稽,其實極盡玄妙。
《蛇雀》章言:「蛇化為龜,雀化為蛤。」《老楓》章又說:「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自無情而之有情也。賢女化為貞石,山蚯化為百合,自有情而之無情也。」蛇可以變成龜,雀入海可以變成蛤,老楓樹可以變成仙人,朽爛的麥秸可以變成蝴蝶,賢女可以變成堅硬的石頭,山中的蚯蚓可以變成百合花。總之,不僅無情物可化無情物,有情物還可化有情物,無情物還可化有情物,有情物還可化無情物,而且是突變為截然相反的另一種存在——蛇曲速與龜圓拙、天上雀與海中蛤、朽麥之丑與蝴蝶之美、賢女之軟與貞石之硬……其中所蘊含,首先是陰陽感通之道。
但這聽上去是神話,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聽過的。有人將《化書》、《國語》、《抱朴子》等書中都提到過的這種轉化,解釋為前科學時代的蒙昧,就像朽麥化為蝴蝶,生長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腐爛的麥秸堆里的確容易生蛾子,看上去的確像是爛麥秸變成的。現在我們則知道,那是因為蛾子在爛麥秸里產了卵,所以最後變成蛾子。
可是僅僅如此嗎?能這樣用科學解釋的恐怕只是小部分,不能解釋的則恐怕是大多數。別的且不說,就說生物進化,地球最初以及很長時間內是沒有生命的,從沒有生命到有生命,不是從無情物化為有情物又是什麼?就是從生活經驗看,雖然不明白其中道理,但常常感覺只要有了生存的條件,有些生物就會出現,就像是突然出現的,比如下雨後原來乾燥的地上出現一汪水,這水裡就會出現各種水生物,不知從哪裡來的。
我們不必糾結在科學非科學之辨,《化書》這裡真正要說的、也是那極盡玄妙處所在,是萬物有靈。這點卻是靠得住的,但需要靠靈性去把握,就像那些老物件我們都會覺得有靈氣,活得久的動物我們都覺得會成精。大蛇渡劫、黃大仙討封等民間傳說不論真假,那都是從這種靈性中生髮出來的。而連人都有靈性,造化又怎不會有、怎會不顯現於萬物?
無論如何,相不相信、足不足夠有這種靈性,是判斷一個人道根深淺、悟性高低的先決條件。這就像我們小時候聽鬼怪傳說會相信,而那時我們的心是悠遠的,與天地萬物有著最緊密的貼合,因而與道無比親近。反而成年所謂理性、懂事後,越來越割裂、狹隘、逼仄、淺薄。
所以《老楓》章接著說:「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虛無所不至,神無所不通,氣無所不同,形無所不類。孰為彼,孰為我?孰為有識,孰為無識?萬物,一物也;萬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三大氣機:造化之本、萬物之根
一切皆化,這化遵循的法則又是什麼?《化書》的解答,指向三處。
道性:萬法歸虛
首先當然是「虛」。整部《化書》所本,便是這個虛字。《游雲》章云:「太虛之中無所不有,萬耀之內無所不見。」《天地》章說:「天地盜太虛生,人蟲盜天地生,營虰盜人蟲生。」人有元精,虛則就是萬物的元精所在。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虛呢?最堪參照者,正是道家的無,所謂虛無,《道德經》言:「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及佛家的空,所謂虛空,《涅盤經》言:「猶如虛空,無處不有,如來亦爾,遍一切處。」對於萬物本性,無和空則都不如虛準確,因為明確指向一種非有非無的性質,而不會有任何歧義和傾向。
無和空又是什麼?萬物皆變、永無休止,變即非實,所以是從烏有中來、到烏有中去、顯烏有之性,這就是無;一切都是因緣假合,聚散無休、暫有還無、終無實處,空性始終氤氳其中,這就是空。無和空本無兩樣,都是一種幻的性質,是萬事萬物的底色和根基所在。
說白了,虛就是道之性,天地萬物所內蘊的根本性質。性無形而非無,故說虛;性在一切事物內而承載和主宰一切事物,故說無所不在。萬法虛中生,也終復歸於虛。
道體:齊同為一
虛生萬物,何物生虛?便是萬物之「一」。虛為一之性,一為虛之體;虛則一之象成,一則虛之性顯;二者是互生和互成的關係。對兩者關係最完美的表達,正是老子那句分量最重的話:「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虛極靜篤便是虛,並作而復便是一。
一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化書》的一,明顯的來源是莊子的《齊物論》。《齊物論》的主旨就是萬物齊同而歸一,因為一切都是相對,一切與更大的比無不是大、跟更小的比無不是小,處在忽此忽彼的不斷轉換中,壽夭、美醜、善惡、是非等無不如是。那麼一切放在時空無限的背景中考量,便是消泯一切界限而齊同一體,終歸於《齊物論》的主旨一句:「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世人的分別,皆因看不到這無邊的整體和相對的實質,而落在了局限中。
道化卷又是怎麼說的呢?《梟雞》章舉報曉公雞以晝為晝、以夜為夜,晝伏夜出的貓頭鷹則以夜為晝、以晝為夜的例子,說明昏明相對的道理,得出「能齊昏明者,其唯大人乎!」的結論。《四鏡》章直言「無大小、無長短、無妍丑,無善惡」。《鉛丹》章更是明確說「一有無,一死生,一情性,一內外,則可以蛻五行、脫三光」,三光就是日月星,這是說能得齊一之道,便能出離得脫於二元對立的困縛擾亂、循環不休,這就是所謂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是一之理。這理概括起來就是《大含》章所說的:「聲導氣,氣導神,神導虛;虛含神,神含氣,氣含聲。聲、氣、神相導相含……。」萬事萬物是相互含攝、相輔相成的一體。
此外還有一之境。
《齊物論》的最後是「莊周夢蝶」,夢見變成蝴蝶的莊子,醒來後分不清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而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分,這就是與物同化之境。
道化卷又是怎麼說的呢?《形影》章說:「以一鏡照形,以余鏡照影,鏡鏡相照,影影相傳……是形也與影無殊,是影也與形無異。乃知形以非實,影以非虛……」用一面鏡子照形,用其餘的鏡子照鏡子里的影,鏡鏡相照、影影相傳,所有鏡子所照出的都是一樣,形有其影、影有其形,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一切真真假假而混同莫辨。
照形之鏡便如同莊周,照影之鏡便如同夢蝶,莊周與照形之鏡是完整有了虛實混融之象的初始,都是那種混一之境的本源象徵,而推演於無窮。
「一」的兩大內涵於是就很明白了——萬法的歸一,和本初的混一。混一之意又有兩重,混同不分和如如明覺。莊周夢蝶所喻的是前者,莊子《應帝王》所謂「中央之帝為混沌」;照形之鏡所喻的是後者,《應帝王》所謂「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原理與境界,都在其中。
所以《正一》章說:「太虛,一虛也;太神,一神也;太氣,一氣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則四,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元初是混一,萬法終歸一。
道成:陰陽沖和
「一」的達成,內以混同,外以相對。但這還沒有觸及內核。
混同是什麼的混同?陰陽。相對是什麼的相對?陰陽。又是如何混一和歸一的?交感沖和。陰陽沖和,正是那個內核。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正是一之象。不和便是分裂、對立和衝突,便是二。
所以《龍虎》章云:「龍化虎變,可以蹈虛空,虛空非無也;可以貫金石,金石非有也。有無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終。」在道教丹道思想中,龍為陽,虎為陰,化變自然就是陰陽交感沖和,所以能行履於虛空、貫通於金石,而成有無通融、物我一體、無始無終,這便是歸一。
儒釋道三家共同的根本都是中道,究竟什麼是中道、以及如何才是中道之行?最完整、明確而概括的回答,正是:陰陽沖和,明陰陽而行沖和。萬法皆在陰陽內、皆依陰陽而運化,並以感應交通為法則。從事物中察知陰陽之所在,察之真切則自能生感應,能夠感應則自能生交通。依此而行便是行中道,所得的那個東西便是中道本身。
總而言之,陰陽沖和而歸一,萬象歸一而虛顯。欲明化道,這是要把握住的根本法則和氣機。
一大氣門:逆行天道
明道之後,又當如何入道?《化書》從至高法則、根本心法到核心法門,為我們推開了那扇玄奧的大門。
至高法則:逆行天道
張三丰《無根樹》中說「順為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這到底是為什麼?答案正在《紫極宮碑》章開篇那句完整的話里:「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
道之委就是道之順,道之用就是道之逆。順對於天道誠然是化生之用,對於化生出的我們則意味著愈趨表面、與道日遠的滯塞不通。只有逆之而行回歸虛的本源,才能像天道運行那般體用暢通,成為一個小宇宙的系統,反而才是真正的效法天道。這就是全部的道理所在。
順為凡,正是陷於慾望追逐的芸芸眾生的寫照;逆為仙,正是一切真修行者之所通行,一切的修行都是為了回歸本源,都需要靠逆行天道。順為自取滅亡之道,逆為長生久視之道,正如順境毀人、逆境成人,就是因順境通往貪取、逆境通往放下。《蟄藏》章所以說:「是以大人體物知身,體身知神,體神知真,是謂吉人之津。」
了解道教的都知道,內丹修鍊的五大階次正是:築基煉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從有形之煉開始,逆行至虛無之道結束。
根本心法:以忘養道
如何煉?《化書》的根本心法,就是一個字:忘。
《紫極宮碑》章接著說道:「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通過忘,從形的境界深入到氣的境界,從氣的境界深入到神的境界,從神的境界深入到虛的境界,然後既然是從實處逆修而來,又自然能得虛實相通的大同境界。大同境界就是圓通境界,就是道的境界。
什麼是忘?這個心法的來源,也是莊子。莊子《大宗師》反覆提到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相忘以生,無所終窮」……特別是「坐忘」——「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直接說到了修法,也告訴了我們忘是一種層層深入的悟境,其實質是逐層出離表象,逐步超越有形之局,這需要通過不斷深入精神來實現。入的越深則出得越遠,則與大通道境越近,直至完全化入。所謂的忘,不過是不受所困、不為所動、不落心上,猶如片羽浮於太空、滴雨落於海上,而不是真的忘了。
孩童無憂,智障常樂,狗咬完架很快又能一起玩耍,皆因能忘。所以他們比平常人更接近於道。局內則迷亂,局外乃清寧。
核心法門:凝神入道
又如何忘?
《陽燧》章說:「……外視者昏,內視者明。是故載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長存。」明確指出「內視」之法。
內視讓人想到佛家的內觀,是如如覺察觀照而不作意,則「慧」起。「用神合真」又讓人想到佛家的止法,是制心一處而使萬念自然俱息,則「定」生。內視之義,當跟這兩點都有會通,天道是一,一切正道必歸於一處,一切正法必歸於一脈。無論觀還是止,需要的都是一份明覺的專註,用道教的說法,便是「凝神」。
南宋高道白玉蟾將內丹修鍊分為鍊形、鍊氣、煉神三關,入手處則正是凝神。他在《玄關顯秘論》中說:「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鍊形,鍊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丹成,丹成則形固,形固則神全。」凝神,正是開啟天道逆行通道的那把鑰匙,把住凝神一法,其他一系列功用都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專門的鍊形、鍊氣不是不可,但都不是根本,都是為通往根本。
凝神就是守一,守一是關鍵,守於何處則不重要。氣息也可,丹田亦可,其他均可。
結語:道成即術成
《化書》道化卷之外的五卷,重點放在經世致用,所以它不是專門論道、專講修鍊的書,而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導向的,也就是入世。
入世需要用術,《化書》對術的態度是怎樣的呢?「仁義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術,以至於亡國;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術,以至於獲罪……蓋拙在用於人,巧在用於身。」用於人就是把仁義忠信這些修養只對別人講,用於身就是用於自身的修鍊,拙與巧是為其定性。這明白告訴我們,修道養德,就是最大的術。
所以《紫極宮碑》章的最後說:「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合之為太一,放之為太清。是以坎離(陰陽)消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竅。」機巧之徒熱衷於習術,好用權謀手段,其實恰恰落在下乘,乃自取滅亡的旁門左道。大術和妙術則是自我修鍊境界的發用,方可通於變化、隨機而應,則變化萬千、神鬼莫測。無論王陽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還是岳武穆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說的都是這個。
道有了,術自然就有了,哪裡需要專門學術。迷於術的,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所以《清靜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以德為基,最大的德就是清靜寂然,則萬物皆備於我矣。
如此之術,方能快而穩,方能遠而高。有道即有術,道成即術成;大道大術,小道小術。奔跑在小道上的,是大多數;行走在大道上的,往往獨行。
推薦閱讀:
※桑棗滿山枝
※被天師府官方群莫名拉黑,請問討論因果,是否觸犯道教禁忌?
※大道廢,仁義出;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方諸宮服日月芒法·新年賀歲篇·道家吐納
※孔子在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