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心理輔導 | 這麼好的助人行為,為什麼收費那麼高?--我的心理諮詢史感觸

原創首發自公眾號:心食解構 | 專註暴食症治療、瘦身、心理成長乾貨分享。 |

閑話心理輔導 | 這麼好的助人行為,為什麼收費那麼高?--我的心理諮詢史感觸

這是一篇長文,講述了心一曾經尋醫治療史,以及成為心理輔導師後的感悟。

視頻:閑話心理諮詢師

https://www.zhihu.com/video/892027197370552320

1 為啥反感收費,你知道不?

心理諮詢的價格,的確不菲。不菲的原因,你可以百度。

朋友發來的信息,讓我覺得,是該好好談談這個問題了。

它是一個利他的事情,那為什麼有人對收費反感?

或許就像那位買燒烤的學員,她沒錢可以請人吃東西(要知道,他們上課人數很多,一頓燒烤下來,也不少啊)。

但如果把這份錢,拿去諮詢,她或許是不願意的。朋友的讀書會是免費的。

這其實可以濃縮為兩點:

一是,缺乏謙虛。

骨子裡的自卑,卻以傲慢的形式表現。

二是,匱乏感。

這些跟完美主義、自卑,傲慢、貧窮心態的表象,息息相關。

不僅跟心理問題有無關,而是直接關聯你人生的格局,以及你的生活品質。

其實跟錢沒有直接關係,但在求助的時候,比如心理諮詢的時候,非常明顯的暴露出來。

而這兩點,我曾經也好,甚至現在依然有。

它們絕對是療愈路上的老虎。不破除這兩點,很難有轉變。

它其實跟要不要付錢去心理諮詢,沒有關係。你並不需要看完此文後,就提著錢去找心理諮詢。

你需要看清障礙,並且去破除。

本人的觀點,也可以不認同,但可以作為參考。沒準兒,還真戳穿了你的小我,還會讓你憤怒呢?哈哈~

2 「救救我吧!如果你是菩薩~」 ?

前兩年的時候,一旦有人加上我,就拚命的講自己的煩惱和痛苦,問你十萬個為什麼。

而且不分白晝,半夜也能找你,因為他煩惱,需要傾訴。

你要是不回復他,他就覺得你不好「我好不容易找到個懂我的人,姐姐你怎麼能不理我呢?我沒錢難道你就不幫我了嗎?」

時間久了,你就發現,你再怎麼費盡口舌,也沒啥用。

當時傾述了,舒坦了,事後該咋滴咋滴,沒啥實質轉變。

更有甚者,對我說:「救救我吧,如果你是菩薩的話.....」真是讓我苦笑不得。

記得前幾天有個諮詢者,加了工作室助理心開的微信後,也開始傾述,想得到幫助,這本身沒有問題。

在諮詢的過程中,她告訴心開,晚上吃多了,好像是吃了兩個煎餅,還有啥,然後說:「你稍等一下,我吃多了,我要先去吐,一會兒再來找你......」

心開立馬回復,沒有回應,因為她催吐去了。其實她的情況,是需要接受幫助或治療的。

這樣的案例,往往會陷入思維的掙扎,她有很多想聊的,很多苦要述,然後會不斷的問:「我想瘦身,難道有錯嗎.....等等」 。

也有極強的情緒波動,即便你不收費,去幫她分析,告訴她怎麼做,她也是難以聽進去的。因為卡在了情緒里。

當時心開建議她來找我,然後因為忙於別的諮詢者,對她後來發多來的一些情緒性表達,沒有給予及時的回應。當她忙到很晚,用心良苦的編了很長的一段建議,發過去的時候,發現對方已經把她刪了。(瞬間覺得打了那麼多字,白打了.....)

我告訴心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往往類似這樣的個案,不是憑藉你的善良,或者你多花時間安撫,她就能好轉的。

有很深的匱乏感,這個才是癥結。

所以導致會掙扎的更久。她們在尋找幫助的時候,首先看的一定是免費,或者是廉價。只有等她們嘗試過,倒騰一圈發現沒用之後,才會願意給出。

這樣的案例背後,很多是因為家庭背景的因素,她們可能成長於並不富裕的家庭,或是父母也非常的平庸。

這種匱乏的的思維模式,導致付出是非常艱難的。

當然,這個案例第二天又加了心開。因為她去了醫院心理臨床檢查,結果是暴食症和抑鬱症,醫生建議她吃藥。然而,她不想吃藥。

我非常清楚,這個醫院的診斷結果,其實就是她想要的。「你看,我真的得病了。」 她的問題並不是暴食抑鬱,是沒法克服困難時的一種退縮保護。

這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也是長期走不來的原因。因為暴食症這個身份,營造了一個假象,你不去面對真正的問題,而是退縮到病症里。

在這裡,就不心理分析了。通常這樣的案例,如果不及時治療,去改善,後期在掙扎過程中,暴食的花費,算起來,都已經足夠去諮詢治療了。

而因為匱乏感,往往又錯過了很多時間,一拖可能又是幾年。

3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其實我決定收費,開始是因為諮詢效果,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做的是「隨緣」的收費形式。

但是後來我發現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

不付費或付很少費用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心理問題沒有任何改變。

這些人中我記得有一個美女,輔導了近一個月,使了大勁,給我轉了40元錢,哈哈哈哈……她是翻譯,月收入5千以上,每天找我聊很多,總是說很多感謝得不得了的話......

還有一個案例,輔導了很久,她自己已經也有了很大轉變。因為是強迫症,我說你太關注自我,有些自私,所以需要多在意別人,為別人付出。

當時只是為了幫助她打開癥結點,我說就從我開始吧。你給我發個紅包,去感受一下給出去的感覺,多少都沒關係。

她給我發了5塊2毛錢,然後告訴我:「姐姐,我發現我發紅包的時候,捨不得,不想給.....」 她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家境還可以。

但這種匱乏感,感覺內心好像是蜷縮起來的,是不會輕易敞開的。

當然,因為她的好轉,加上對我的信任,才會告訴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後來直到現在,兩年過去了,我們都不怎麼聯繫,但她會突然冒出來,感概幾句,發個紅包。

就像這樣的,這是前幾天發的:

我唯一可以觀察到的,就是她最近去泰國的旅遊照,苗條了,不再胖乎乎的。我也告訴過她,以後不要找我閑聊,有問題,付費過來諮詢。

還有一個奇妙的現象,就是:直接付費來諮詢的人,他們在諮詢前,話很少。他們好像忽然就冒出來了,正式諮詢前,不問別的問題,會問諮詢流程,怎麼收費,只是約時間,然後付款非常的利索。

這樣的個案,諮詢效果往往都非常好。諮詢過程中,對自己癥狀的前因後果描述的非常明晰,態度很謙虛,提的問題更實際、具象化,諮詢結束後,她們真的會非常認真的去執行。

當然,她們不是從天而降,或許是默默觀察了很久,看完了我所有的文章,並且自己早就去實施文章中提到的方法,發現真的有效果。

等找到我諮詢時,便很快進入狀態,開始實踐。

有時候我們同行聊天,會打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去摘那些熟了的紅果子,不要費勁去摘生果子。」

所謂的熟了,主要是求助者的意願。這是所有的療愈,最為關鍵的。

這些案例或許久經掙扎,所以此時的意願強大,這時你只要一伸手,你所用的方法和技術,能全面用上,同時做功。

諮詢師就像是一陣風,對著熟果子吹過去,它自然就掉下來了。但任你風再大,你都沒辦法吹下那些青果子。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你去找諮詢師的時候,或許他們並不是特別熱情。這有點像你去學開車,如果你也考過駕照,相信你對駕駛教練深有體會。

如果你觀察過,你會發現一個現象:那些看起來比較凶,也沒啥好脾氣的教練,他學員的通過率,往往比一個慈眉善目、沒脾氣的教練,高得多。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曾經是非常事兒的人,想得也非常多。在2010年的時候,為了三個月內拿到駕照,於是我花了五千塊(高於駕校的價格),找了私人教練。

開始教練對我挺滿意,以為我很聰明。他覺得這孩子好教,於是對我和顏悅色。然而第三次我去學車時,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叫我打方向盤(一圈/一圈半),我就會去想車的輪子會拐多少度角,什麼原理.....

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非常不聽話。因為我總要想為什麼,我一定要知道為什麼。

教練無數次的告訴我:「我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什麼都不要想,你先把駕照拿到手,先通關,上路了,開車了,你自然就會了......」

開始我是做不到的,而且總是挨罵,我心理還不悅,覺得教練一點都不和氣,咋跟收我學費時態度不一樣呢?

但既然錢也花出去了,把證拿到手才行,於是就怪怪聽話,也不想了。慢慢的,教練也不吼我了。

等我拿到駕照,我們學員請教練吃飯,他給我們講了很多,我才真的知道他的用心良苦,關鍵是,我真的在短期內拿到了駕照。

而且就像他說的那樣,我一上路,開著開著就順了。而且因為他教得嚴格(教練30多年駕齡,開過各種車),我開車習慣良好,至今都換過一本駕照,卻從未扣過分。

4 意識保暖:你知道得太多了

平時也經常有我的朋友,在他們解決不了遇到的問題時,來找我交流,尋得幫助。

他們中大部分都是高學歷,具備心理學基礎,有好多都學習過身心靈,也上過不少課程。所以他們懂得很多,不管是心理學,還是身心靈。但遇到問題,又解決不了。

典型的意識保暖,知識豐富。

有一個普遍現象,往往是懂得越多的人,越是我慢,自我就很強,越是不會低下頭。

每次有問題,找你聊聊,疏通一下,但問題還會不斷的來,因為只是意識層面很懂,無法真正突破。也有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非常謙遜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

記憶非常深的,是一位快60的阿姨,因為謙虛,教她的方法,她就真的像孩子一樣老實去做了。

讓我意外的是,沒過幾天,她告訴我二十多年的偏頭痛好了,因為她在做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了某一個心結,導致了她頭痛,心結開了,頭痛也好了。

5 我的第一次 去醫院心理諮詢

如果你有看我早期的文章,或許你能發現我還有些許的傲慢,比如說,看不起心理諮詢師什麼的。

如果你耐心的看完前面的文字,恭喜你!

接下來我要爆料,曾經我不願意承認,卻實實在在影響我好好生活、影響我人生格局,以及導致我久病不愈的部分。

好久沒講故事了。「陰暗面」回憶,真是不容錯過。

如果你也有,請拿出來,曬太陽,這對你的治癒起到關鍵作用。

我的第一次心理諮詢是在高三的時候,去找我們縣城人民醫院唯一的心理諮詢師。因為我是學生,給我打了折,記得是30塊錢一個小時。

我的整個高中,甚至後來大學,我都很少買衣服。因為我的生活費,都花在食物上了。

我對吃,卻格外大方。但我捨不得花錢衣裝打扮。

我常常花很多錢暴飲暴食,但在其它花錢上面,卻是斤斤計較的。因為我農村出生,家境並不富裕。父母從小教我節儉,所以我真的很節儉。

因為當時我確實無助到了極點,又快要高考了。所以,我是豁出去的態度,去找了心理諮詢師。因為實在沒辦法了,才捨得花那30塊錢去找了諮詢師。

是的,就是那樣的心理。或許我暴食一頓就幾十上百,但是花30塊錢去諮詢,是很捨不得的。

我總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但一次次的,輪迴在暴食中,我仍然捨不得花錢去諮詢。

一是我本身也沒多少錢,學生嘛,只有生活費;第二,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不用付錢給別人尋求幫助了。

其實一直在大學,我都是這種思維。我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錢,拿去大吃一頓,但要讓我付點費用找誰諮詢,我是不願意的。去找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的確是因為是免費的。

也因為免費。我可去可不去。實在難受了去一下。跟老師聊聊。雖然人家是心理學碩士,但我心理並沒多尊重她,也不覺得她比我牛。

因為我看了太多心理書籍,有太多理論了。因為諮詢是她的工作,學校發工資,跟外面的心理諮詢不一樣,她也不會到點就結束,經常我就拖著時間訴苦很久,總是強迫性思維的,糾結來糾結去。

效果呢,其實不能說沒有效果,也是有效果的。比如聊一次天,可能改變我某個觀念,我就覺得那塊通了。但實質性的轉化,好像沒有。

6 我的第二次 去北京心理諮詢

真正開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是在我大學畢業後,工作第一年。

當時的收入還不錯,屬於月入萬元戶。所以當時我並不缺錢,但是我並沒有想過花錢去找心理諮詢師,我太熟悉心理諮詢的套路。

其實骨子裡是深深的傲慢。

所以我不相信他們。至少,不會輕易折服於某個心理諮詢師。

這跟自卑、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傾向有關。是的,你沒有看錯,自卑跟完美主義並不矛盾。

而這,又跟我要講的第二點「匱乏感」,息息相關。

這種匱乏感很早就有,即便長大事業成功,很有能力,內心深處的自卑,依然不乏拔除。

這樣的人,有兩種特徵:

一種是,寧願別人欠自己的,也不願欠別人的。

就是我可以幫助別人,但我接受別人的幫助,就會彆扭,難受。不願意求助,凡事自己挨著忍著,也自己扛。不願意示弱。

一種是,太想出人頭地,證明自己。

那時我的情況很嚴重,出門見人都很緊張。我的一位哥哥,他是教育世家,人非常的好,因為經常對我的思想進行引導,加上我的家人對他很信任,所以那時他幫助我,花錢送我去北京做心理輔導。

輔導我的吳博士,當時是中科院心理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因為跟我哥哥的私人交情(在汶川地震當自願者時,我哥是醫療隊長,吳博士是隨隊的心理干預人員),而且對他在心理學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

那一次諮詢,我的家裡人都知道,雖然他們不懂我出了什麼問題。因為當時我在公司的業績數一數二,深受領導重視,但是因為心理原因,我不得不請假。於是,他們同意了我去北京。加上我自己並沒有出錢,所以我就去了,就當作是去玩。

我哥當時直接買了機票,然後我在北京住了四五天。吳博士當時已經是美國心理協會的會員,性格非常儒家,所以在他面前,我沒有絲毫的彆扭,也不緊張。

他每天給我做一次諮詢,聊一到兩個小時,其它時間就讓他的學生帶我到處玩耍。(當然,吳博現在已經是廈門大學的一名副教授了)

當時除了他幫助我以外,還有另外一個也是我哥哥的朋友,一位年長的女心理諮詢師,三十六七歲,實際經驗比較多。我就記得當時諮詢完以後,抱著她痛苦了一場。

他們都很好。吳博士會講他的隱私,比如跟父親的關係等等,他自己小時候受傷的事件、陰影,非常的坦白和真誠,目的就是讓我打開心結。

諮詢回來後,我心裡還是壓著一塊重重的石頭。去北京之前,我是帶著期待去的,可是,我見了厲害的人,依然也沒有太大變化,我以為諮詢了他們,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我很失望。

其實作用是有的,它不是一下子就讓人豁然開朗,而是後來生活中,可能遇到問題了,當時諮詢的一些要點,就會自然被回憶起來,派上用場。

我禮貌的對他們表示感謝,但心理並沒有真正的感恩之心。因為,那次諮詢的所有開銷,都是我哥給的,我並沒有付出什麼。

回來之後我哥哥就對我說,這兩個老師,說我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唯一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很傲慢,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

因為有一個舉動,就是:當時我們三個人在吃飯的時候,我接電話,直接就下了飯桌,沒有招呼,就自己在那兒吧啦吧啦電話了很久。

人家為了輔導我而來,我因為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就暴露了自己的不尊重。其實當時我哥這麼對我講時,我是很生氣的,因為我不承認,很多年我都非常的不願意承認。我覺得那沒什麼啊。

直到我越成長,越來越懂得。

我才發現了自我的傲慢,阻礙了我的正常發展。

可能你表面很謙虛,但心氣很高,心理看不起別人,這都是傲慢。而且往往不容易察覺。

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障礙。

因為你覺得自己就是很優秀。而且深度的自卑,和優秀的自我好強,同時並存。

7 我的第三次 去南京心理諮詢

第二次正式諮詢,是2010年的時候,我還是沒有辦法正常生活。

我去了南京,當時是因為看了那個老師的三本書。他是一個心理研究所的所長,書上的案例都太好了,於是我是提前打了電話,預約了那他們的心理諮詢。

那時候他收費是500塊1個小時,而且我過去等了幾天,才輪到我面詢。第一次諮詢,基本上那個老師沒有跟我說太多的話,他一直在做筆錄。

我一直在說,而且語速飛快,因為500塊錢一小時,不便宜呀,我得趕緊說。

諮詢結束後,他當時給了我建議,如果我要繼續治療,先在南京找工作,安穩下來後,再下一次諮詢。這就是花了500塊錢,我當時覺得沒收穫,就只得到一個建議。

實際上,他的建議是在行為層面上的,因為給我講再多道理,都沒有用。只有去行動,才可能改變。我當時一個人待在南京,很孤單,暴食也很嚴重,很快我就回家了。也沒有再繼續去諮詢。

但那次諮詢,讓我付出了成本,整個旅程花費了幾千塊錢,雖然覺得沒多大幫助,但我聽了他的話,回來後繼續工作。也就有了後來的去搞心理研究工作,以及2010年末去考駕照等自我充實、自我成長的機會。

雖然一開始我是咬著牙堅持的。因為我發現,好像沒人能真正救我,最好的諮詢師,也只能幫我引一條路。

暴食開始有了好轉。後面幾年,暴食基本是處於過食的狀態,也沒有大學時期上癮的程度。

心理恢復的過程中非常大的阻礙,一個就是自我的傲慢,而匱乏也導致你不願意付出。

好強的自我,讓你想自己搞定問題。

就算很嚴重了,你依然不會放棄。

就是因為這種自我很強大,才導致暴食症的恢復,難上加難。

因為你的自我強大,你就會不斷的掙扎,然後你就會試探不同的途徑,但是,你就不柔軟,永遠在跟自己對抗。

匱乏的原因就是很多從農村出來的家庭,他們讀書的目的可能就是要成功,甚至帶著家庭很大的期望。

他暴飲暴食,花很多錢,他會覺得把錢都花來浪費是在食物上了,所以對父母有虧欠的感覺,但是他又無法改變。

為什麼好強,說到底,也是因為匱乏。

一個真正的心理的健康的狀態,是願意平等地去接受別人的幫助,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他也會願意伸出手。

能夠帶著感恩之心,坦然地接受別人幫助,這本身就一種自尊的能力。

這兩點甚至都不是那麼容易能夠改過來的,而是你不斷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慢慢地把自我降下來, 變得柔軟。

一旦你學會了自己降下來了,你就跟自己沒有了抗爭,你開始多了很多包容和接納,不論是對自己的包容,還是對別人的接納,你自然恢復正常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接納。

8 付出與得到成正比

後來我沒參加過心理諮詢,卻在12年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很有修為的老師。

持續了長達一年多的高強度心靈課程,可以說是真正的開始了自我成長。

也就是在那時,與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作為同學,共處一個課堂跟老師學習。

課程本身是免費的,只需要出場地費,每個月的機票 酒店 食宿費用,也讓我的工資所剩無幾。這便是我在金錢方面的實際付出。

當一個人沒有付出,或付出很少,或低於他的付出能力時,實際上都不能珍惜自己的付出,也對心理諮詢師沒有尊重和珍惜,心理諮詢師對他們的幫助會最小。

當然也有個別改變很困難的個案,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沒有放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在起作用——我不能白花了這錢!

心理諮詢,不過就是購買別人的時間、經驗、技術,以此來節省自己的時間,儘快讓自己達成目標。

它在本質上,跟你付錢購買商品,是同一回事。

我覺得自己掙扎,成長,也是一種方式,一旦你自己看破,你就不是簡單的轉變,而是蛻變,但這並不容易。

任何一種方式,不過是一種選擇。

當你非常需要的時候,付出一些,比如說願意付費去諮詢,讓自己更快的改變,不停留在癥狀裡面,你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當中。

收費本身也是治療的一個部分。

以前我會根據情況,實在困難的,就給打折,後來我發現這樣對他們並沒有幫助。

比如今年找我諮詢的好幾個個案,她們曾經都找過其他有過暴食經歷的人幫助(有的是減肥導致暴食,然後學心理學的;有的是營養師之類的)比較便宜,短期內也有些效果。但很快又退回原點。

也有一種情況,最開始找過我,覺得價格貴了,於是找了便宜的,後來發現沒用,又回過頭來找我。

所以,我拒絕分期付款,拒絕打折,有時候其實需要「狠心」的。因為那個來訪者可能真的很困難,她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兩千,還要生活,而諮詢費一個月就要三千八,她的確是有壓力的。

但是,一旦打折,諮詢效果,一定會打折扣。當她竭盡全力,想進辦法,湊到那筆錢來諮詢時,也就是生果子變熟的過程。

有的個案因為缺錢諮詢,就會努力去工作,而在工作的過程中,因為忙碌和充實,病症也自然治癒。

越是改變願望小,他們對於心理諮詢的收費越是不能理解,也越是抗拒。

一個人的付出與得到必定是成正比的。

心理諮詢也是一樣。

- End -


推薦閱讀:

【申老師帶你讀榮格】榮格的家庭背景及個人成長
媽媽更年期嚴重,在家幾乎天天挨罵?
153意識障礙——性魅障礙——為何男女不同?
清流的 Live — 真實的關係 2:親密關係中的依戀與溝通

TAG:暴食症 | 进食障碍 | 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