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就從來不抱怨蘋果太貴

作為代購天堂,很多中國人都一致認為日本超市的性價比應該全亞洲第一,直到他們對著水果貨架上的價目牌,用人民幣進行一番縝密換算過後,才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叩問。

「讀大學的時候,西瓜在我的世界裡還有過兩毛錢一斤的光陰,我總是啃完中間最甜的瓤就扔,從來意識不到這是富庶生活的強有力證明。在東亞島國,你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這麼奢侈的吃瓜群眾。」

在日本待過一段時間的人,幾乎都達成了這種共識。幾天吃不上水果蔬菜是常態,在朋友圈發完整的西瓜照片屬於炫富行為。

就連躺著掙錢的蒼老師都這麼覺得。

關於日本水果的花邊新聞充斥著 「日本拍出天價哈密瓜」、 「一個西瓜100萬元」的報道,感覺他們吃個水果就要傾家蕩產了。

事實上用著本國貨幣在這裡換算生活的留學生更加捉襟見肘。朋友動用數學天賦掐指算過:兩顆青菜6元人民幣,一個蘋果7塊錢,西瓜就算是應季也差不多要100塊一個,他發現自己必須等到水果店做活動才買得起一片西瓜吃。

一片,你沒有聽錯。

  • 可以感受一下雜貨店是怎麼賣西瓜的

去年和家裡人去日本,在我的極力勸阻之下,母親大人買了四個乒乓大小的西紅柿,結帳8000日元,只是皺了皺眉頭。

直到返程當天她又不長記性了,要買點農家自產的水果,隨便挑一家入手半個大西瓜,結帳上車後我和老爸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母親收起遮陽鏡,舉著西瓜端詳起來,「12萬?這是LV還是水果?」

如果老人家對於匯率沒有那麼麻痹,或者稍微關注一下價格標籤就能發現,一顆西瓜的價格比威士忌還貴。西瓜,實屬這個國家的輕奢品。

我的表姐去年嫁進了豪門,姐夫就是個日本人,她每天的日常從曬米其林的鵝肝變成了曬日本的水果沙拉。

她大校的日語外教,剛來中國第一個學期恰逢盛夏開學,大批瓜果上市,這人一個多月里就每天只吃水果,吃壞了肚子進醫院出來,還是不由分說地拿水果當正餐。

  • 我的日語老師也這樣沒出息

他家鄉的水果價錢要跟天朝比,絕對算貴,但要說貴到因為吃掉一個完整的西瓜而百感交集激動不已,還得看吃的是哪種。

日本人在水果的塑形功夫上十分有造詣,看膩了正常西瓜,買個三角形、四方形的,甚至還有心型的,結帳時別眨眼,19800日元,摺合人民幣1220元。

在日本,收藏幾個精心栽培的異國瓜果或許就能讓你變成有錢人。

這裡的拍賣行除了出賣名畫和古董還拍賣水果,是日本收藏界獨創的先鋒領域。

北海道的黑皮西瓜作為世界上最貴的西瓜,年產量只有100個,2008年,一個成色完美的黑皮西瓜在水果拍賣行里拍到63萬日元(合人民幣39000元)。

那裡的甜瓜夕張王,平均價格都要買到上千元,在2013年,一對極品夕張王以160萬日元(10萬元)的競標價刷新世界紀錄。

  • 同為關東圈的千葉西瓜,價格少兩個0,我依舊負擔不起

今年四月七日,一對被譽為「太陽之子」的神級芒果在日本宮崎縣進行拍賣,以人民幣1萬2的價錢在當天售罄。

根據日本官方介紹,只有甜度15以上,重量超過350克並且表面一半以上呈鮮紅的高端芒果才能被他們冠以「太陽之子」的名字。

  • 符合「太陽之子」標準,基本上就1000塊人民幣跑不掉了

日本石川最牛逼的葡萄叫魯迪羅曼,每顆果實尺寸都被嚴格把控,要求和乒乓球差不多大。2010年的時候,全日本只有6串葡萄符合這種標準,2011年則一個也沒有。

直到2013年7月,石川果農在翹首盼望中迎來了一掛3年難遇的魯迪羅曼極品,每顆30克,有高爾夫球那麼大,被賣出4000美元的天價,每吃一顆就相當於花掉110美元。

日本人種個菠蘿也要完美地再現熱帶氣候,為了致敬維多利亞時期的傳統農藝,他們用肥料和小麥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形成完美溫室才開始栽培,對方形西瓜的培育周期更是長達二十多年。

不僅講究種植技術,他們對包裝和分揀也下足了功夫。產自日本的富士蘋果,為了保鮮,每一個都用蜂蜜進行清洗再手工包裝,達到從貨架上拿下來就即可入口的要求才能上市。

每一個水果都精確地標明產地和含糖量,基本上可以保證沒有瑕疵,形狀不完美,乃至有一個劃痕,甜度測試不達標的,都要直接碾碎了喂牲口吃。

  • 外面那層原來是商品標籤,撕開發現裡面印著極其詳細的產品說明,包括產地甚至果農的姓名

得益於嚴苛的產業標準,這些水果的顏值高得就像韓國整容院裡面量產出來的。

去超市買水果,不必挑揀,同一個品牌的菜果口感都是差不多的。

「有一件事你不會出錯,那就是口味,日本水果的口味被世界公認第一。」

「在加拿大買一個甜西瓜就像抽獎,你必須要向父輩請教一種隔著西瓜敲擊感受果肉材質的神技,除了日本人,亞洲人好像都很擅長這個」,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姑娘伊恩·霍利斯已經在東京已經住了兩年,深諳地方特色獨有的社交禮儀。

「在我的印象里,日本的水果與其說是食物,不如說是禮物。」

日本人的送禮文化相當發達,基本上算作構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普遍手段。出去旅個游,回來的時候帶點土特產水果送給親朋好友同事鄰居是日本人保持至今的禮儀習慣。

基本上,你可以把日本的水果理解為跟冷凍牛排和高價紅酒一個等級的饋贈。

「我可以走進一家昂貴的水果店,為一些橘子支付50美元,並將其交給某人作為禮物,你還不會表現得很寒酸。」

在加拿大,如果你把水果當禮物物送人,你看起來就像個loser。

日本有專門用來送禮的水果專賣店,最有名的一家是1834年就開始營業的百年老店——千疋屋。

這家禮品水果連鎖店不僅裝潢看起來像是做珠寶生意的,還成功把水果也賣出了珠寶的價格。

  • 高級禮品的意思就是一個四角西瓜賣到1300元人民幣,一盒櫻桃1058元,一個蘋果140元,一顆葡萄173塊錢

在千疋屋,買個甜瓜也能享受到孕婦產前諮詢式的周到體貼,店員會詢問你具體到哪一天吃它,根據你的預期,再向你推薦那一天里味道即將達到極致的那一個。

日本水果店裡的商業氛圍就像在銀行里辦公務,你甚至可以選擇包裝紙和緞帶,到手的哈密瓜連枝節都要對稱,透露著一種強迫症式的民族嚴謹。

他們觀念中的水果不是我們吃的水果,要一顆一顆地供奉起來,每個角度都堪稱完美。

作為全世界平均水果蔬菜攝取量最低的發達國家,客觀原因就是太貴了,哪怕是以日本人的高收入也不太能夠接受得了。

準確的說,你要不是農民,你就不能像中國人那樣放肆地吃水果,否則小二十幾萬年薪分分鐘吃窮影響生活質量。

中國的農民代表一種社會地位,而日本的農民則代表一種職業。

2006年的《President》雜誌年曾用巨幅文章全面介紹過日本各行各業的收入情況。除了棒球運動員、律師和牙醫,農民是碾壓程序員、公務員和上市企業員工收入的存在。

如今他們的農民早已是生活在農村的市民,過著耗上幾年時間悉心照料一株瓜果的悠然生活。

在中國,集體赴日搶馬桶蓋不算什麼,除了趕死,一切都得抓緊。

我一直搞不懂國內的大爺大媽們,來躺日本搶購青汁又是為了啥,日本人喝這東西就是為了補充平時沒吃的蔬菜水果,我們又不缺維生素。

「這下好了,全世界現在都知道日本人吃不起水果了。」

比起動不動因為天價水果大驚小怪的外國遊客,日本人早就習慣了這種代價昂貴的有機生活。

  • 「這話題怎麼又來了!從國情方面出發誰都給不出正確答案,一陣胡猜之後就放置不管,過段時間又變成了熱門話題」

抗戰期間,住在美國的林語堂曾經寫文章鼓舞士氣,說英國人佔領印度,靠的不是刺刀,而是下午茶。英國人的生活方式領先,所以能佔領印度;日本拿不下中國,是因為他們並沒有下午茶這樣先進優雅的生活方式。

如今斗轉星移,春節期間去北海道的機票漲到一萬,去希臘都只要四千,我們買空了葯妝店,買電飯鍋買馬桶蓋,並且相信日本有一種更優越的生活美學。

殊不知,在追求極致品質的消費觀面前,錢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高溢價捍衛的是以人為本的工匠精神。

每個人都只能從物質上尋求慰藉,獲得自我存在感知的延展載體。

比如放棄養生學,只為了在深夜等待某個電子產品的發布會。

接著搶先曬出某款最新最好最貴的蘋果,凸顯社會關係脈絡,佔領微商群粉絲圈的情緒制高點。


推薦閱讀:

真絲的姆米越大越好么?真絲的分類是什麼?
買的停不下來!讓你剁手不斷的LV、迪奧、紀梵希都是它家的,這個集團究竟有啥來頭
所以Gucci山寨了一件山寨版的LV,碧昂斯還把它穿出來了
芯測評|萬國葡七,男人除了要顏值高、持久,還得活好不粘人!

TAG:iPhonex | 水果 |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