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性」淺論

「空性」作為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其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多提。而要對其內涵有一個確實的把握自然是難上加難。這裡我僅僅談一下我對其粗淺的理解,且做是自己閱讀佛經感悟的一些總結。

《心經》和《金剛經》最大的不同點,除了篇幅以外,主要就在於前者主要是對「感受性」實體的斷除,後者更多則是對「概念性」實體的超越。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是《心經》所要起到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斷除煩惱。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故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是《金剛經》所言闡明的道理。也可以說,是揭示諸法實相。

那麼,什麼是佛法?什麼又是「空性」?

佛法就是「非一切法」即「揭示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其自身」。空性,便是對於這個道理的認識與「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其自身」本身的呈現。

一切存在都有其局限,當然也就都是相對的;只是一種緣起法的結構性「建構」,而不是「實體性」的「當然」。

那麼什麼是「實體」?實體就是無意識的接受。他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種「癥狀」。即,凡是對作為認知基礎的一切,無明確辨析就盲目接受的態度,統統可以稱作「實體」。

你認為桌子是「桌子」,但只要你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桌子是「桌子」,桌子對於你來講就是實體。你認為「我」是我,但只要你不能明確了知為什麼「我」是我,「我」對你來說就是實體性的。

只要你去思考「桌子為什麼是桌子?」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只是一種功能性的指示或基於某種目的的「設定」,世間萬法莫不如此。「我」當然也一樣。認識到「我」不過是一種指示與設定。便是對實體性「我」的破除。

然而,只要是反思與分析就是佛法嗎?不一定。你只要停下腳步,滿足於將桌子或「我」解釋成另外的「什麼」,這個「什麼」對你來說就是「實體」。但凡有所成立,便不是佛法,這便是《金剛經》所要說明的道理。

概念與感受當然不是截然可分的,對於兩者關係的探討,便是「法相」「唯識」一脈的主要工作。通過對於兩者的辨析,發現二者的同一。這是通達「空性」的必經之路。

《金剛經》中所言的「心有取相」,這「相」便是從感受到概念之間的過度。

「人我執」「煩惱障」其實所指同一。 「法我執」「所知障」只是角度不同。

《心經》主要是行者用來觀修的綱領,所以自然是由內而外,說的主要是感受,重視的是「得」,是「心證」。

《金剛經》則是要確立「佛法」真義、通達諸法實相,所以主要是以剖解名言為主。重視的是「解」,是「識證」。

心和識,是佛教理論與佛法觀修的主要立足之處,諸多法門之異趣、派別之林立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就取決與對於兩者側重的不同。

不論是從感受入手去斷除執著,還是從概念入手去通達實相,兩者最初的緣由和最終的歸處都是一致的。

一切都在變化,所以任何一物都非其自身,唯有變化恆有。

一切都不是自身,在以對象化作為基礎的意識中,唯有「不是自身」可以不是「不是自身」。

一切本身的非一切性,和任何一物的非一性,兩者間的同構是我理解的空性。認識到這理解僅僅只是「我」的理解。想明白,我為何會如此理解?如果不如此理解又會如何理解?歸根到底理解本身為何會出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解構「作為實體的桌子」很容易,但破除「對桌子的認識」和「對這認識的反思」兩者的實體性執著卻太難、太難。

還有很多的問題:對於空性的把握,本身是否具備空性?如果一切都不是自身,那麼因果本身將如何安放?善惡又從何區分?這些問題,還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需要在進一步閱讀和修證的過程中去明了。有機會再進一步分享吧。


推薦閱讀:

龍樹菩薩是不是把中觀徹底到頭了,本來無一物是不是也是一物了,都多餘了?
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這個世界還有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悉達多王子所說的緣起性空?
為什麼諸法的實相是空性的,就擺在那裡,時時都在體驗,可是就是很少有人能理解呢?
金剛經中說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不是描繪的真實的涅磐的自在清靜?
空性是佛說法的核心,為什麼某些小乘行者聽聞空性後,會瘋掉?

TAG: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