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是中年男人標配?朕不服:這是我們的時尚
——————以下為視頻文字部分——————
前陣子,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的保溫杯火了。
保溫杯怎麼了?
其由頭是一位網友講述自己攝影師朋友的經歷。
「一個中年謝頂的攝影師朋友,年輕時候玩過搖滾。前段時間他去給黑豹拍照,回來甚是感慨:『不可想像啊!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之後,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在微博上「認」下了自己的保溫杯。
這一事件被迅速地和「中年危機」聯繫在一起,不少人表示「記住,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絕不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
李不知在《你知不知》第四期節目中,就來給大家講講中年危機武器——保溫杯的故事。
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保溫杯里泡著枸杞。
提著保溫杯向你走來的不只有搖滾青年,還有束著長發穿著長袍的古人。
保溫杯的前身是戰國時期的陶杯、陶罐,而真正的1.0版是宋代的暖水瓶——AKA暖水釜。
11世紀的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寒冷的。降雪不斷,凍死甚眾,有時大雪連月,連飛鳥都凍死了。
臨安城裡,大雪紛飛,仍有半夜「提瓶賣茶」的商販。
商販們所用的瓶,就是保溫的暖水瓶啦。
有錢又任性的宋徽宗喜歡奢侈品,人生信條:奢侈則長人精神,有事沒事買買買。
討巧的工匠拿著貴到沒朋友的玻璃,做了一個暖水瓶討得徽宗歡心。
這種保溫瓶由兩層玻璃內膽製成,夾層兩面會鍍上水銀,皇帝還將它賞賜給出嫁的公主。
在此之後,暖水瓶一躍成為宋代時尚單品,漸漸在民間流行起來。
蔡襄在《茶錄》說:「凡欲點茶,先須令熱,冷則茶不浮。
有了暖水瓶,冬日三更後的夜市。除了點心水果,杯中沸騰的不止茉莉和枸杞,還有各種茶。
點茶、鬥茶、茶百戲等IP茶葉產業鏈由此形成。
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和丈夫都是茶道中人,兩人經常「賭書飲茶」。
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後,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答中者先喝。
誰說保溫杯喝茶是中老年標配。明明是撒狗糧必備良器好嗎?
除了保溫杯,宋代人還設計了一款環保節能的保溫雙層碗 ——溫盤。
溫盤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
注水孔是在盤子兩側的頂部穿一個或者兩個圓孔,不用爐盤燒炭,直接往夾層里注水就可以喝上開水了。
據記載,這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才智的飲食器皿,尤在北方官宴中得到好評,這一系列還有溫酒壺、溫碗、溫盅等。
國人之所以喜歡用保溫杯,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喝熱水的習慣。
雖然在其他國家人民的眼中,直接飲用熱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由於國人愛喝茶,所以老百姓都習慣使用開水。
另一方面,喝開水的口號是在50年代伴隨愛國衛生運動遍布全國,當時 ,暖水瓶還成了一些農村結婚時的嫁妝、彩禮。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考慮到健康問題,號召全民飲用熱水,並且為沒有條件燒開水的居民區建造了很多鍋爐房。
「多喝熱水」表示關心,這一典故從這裡開始流傳。
就連在中國待久了的外國人,也會發現,熱水真的是萬能的——痛經,喝熱水;感冒,喝熱水;疲倦,喝熱水......
之後,保溫杯因為更私人也更方便攜帶才漸漸崛起。成為朋克養生必備。
所以,「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就意味著中年危機到來」。這鍋保溫杯不背,人也不背。
別嘲笑保溫杯了,願上帝保佑端著保溫杯的人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