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走過的日本100城-No.13-京都(中)

京都(嵐山地區)——古代京都富人區巧遇年度盛典

嵐山地區,位於京都市區的西邊,從旅行角度寬泛來講,嵐山、金閣寺、龍安寺、太秦都在這片區域內:

紅色圓圈:嵐山主風景區。

五角星:金閣寺、龍安寺、太秦

而嵐山地區也有兩條比較有特色的鐵路線:

紫色線:就是傳說中的嵯峨野小火車,每年楓葉季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這條線西起JR龜崗站,東到JR嵐山站旁的嵯峨野嵐山。中間只有一站:保津峽。

藍色線:京福電鐵嵐山本線,東起京都市內的四條大宮站,西到嵐山。是京都市內運營的一條很有特色的路面有軌電車。

這篇文章說是介紹嵐山地區,其實上面列的景點,我也只去過嵐山。

金閣寺是旅行團前往京都的「重災區」,說實話它我早就在圖片搜索上看膩了,唯一吸引我的是金閣寺的門票很具有收藏價值。

龍安寺,很多人不去,但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枯山水,就是龍安寺的方丈南庭。

我去嵐山的途徑,就是從這裡,四條大宮站上車,乘坐嵐電。

嵐電和昨天介紹的叡山電鐵很像,只有一節車廂的路面有軌電車,嵐電一路穿行京都市街,其中經過太秦地區,太秦最有名的,就是太秦映畫村,許多日本的時代劇(古裝劇)都是在這裡拍攝的。

嵐山,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是許多日本貴族的別莊所在地,以楓葉和櫻花聞名。「嵐山」這地名原本是專指位於桂川右岸、屬於京都市西京區一部份的嵐山地區,而河對岸、屬於右京區的地區則名為嵯峨野,但近年來許多觀光導覽資料都概括性地,將以橫跨桂川的渡月橋為中心之河左右兩岸周邊地區,合稱為嵐山。

作為著名的風景旅遊名勝,又在遊人超多的京都,嵐山的情況也可想而知。一出車站,我就被滿大街的遊人給嚇到了。

正當我扛著包袱(早上已退房)不知該如何走的時候,前面的人群突然聒噪起來,很快就看到一位車夫拉著一位盛裝的女子路過,女子還頻頻像道路兩旁的人們揮手致意。我一時沒能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兒,還以為是有人舉辦傳統的婚禮。

嵐山最著名的渡月橋上也是人滿為患。這是4年前第一次來到日本的我,還不知道今天其實自己撞大運了,竟然碰上了京都一年一度的盛大遊行活動。

又往前逛了逛,手拿地圖的我覺得嵐山似乎想要花兩三個小時用腿走下來不怎麼現實。於是決定拐回去租一輛自行車,騎著遊覽。

途中看到大叔一個人坐在渡月橋邊望著桂川河發獃,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租了自行車,我就開始胡亂騎了,只不過日本的交通剛好和我們是反著的,當我騎車在車道左側行走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看到對面來車,想要往右邊去避讓。

嵐山其實也分兩片,以兩座車站為中軸線,西邊是風景區,右邊則是居民區。我不知不覺就騎到了居民區,這裡的房子可不便宜。

一邊騎行,我也一邊在找可以吃飯的地方。但今天哪哪都是人,想要找個飯店並不容易。

  • 一路來到了JR嵯峨嵐山站,從這裡坐車可以直達京都站,我一會就會從這裡離開。

    但是有個旗子吸引了我:齋宮行列,是個什麼鬼?

    不管他,繼續前行,往風景區移動。

野宮神社附近的咖啡店,最顯眼的地方掛了一張讓·雷諾的畫像,吸引了很多人觀看拍照。

嵐山的標誌性景點之一:竹林,走過這片竹林,我就能到達野宮神社了。

過了火車,前方就是野宮神社,直到來到了那間擠滿了人的神社前,我們才知道我們今天點有多正,竟然碰上了一年一度的齋宮行列。

  • 一列浩浩蕩蕩,近千人的古裝隊伍從我面前經過,這。。。難道就是齋宮行列?
  • 齋宮行列——日本古代天皇換代時,需以卜卦的方式選出一位未婚皇室女性(稱為「齋宮」或「齋王」)前往伊勢神宮祭祀。被選出的齋宮,會先在野宮神社齋戒三年,從野宮出發至伊勢國的路途即為「齋宮群行」。乘坐在「蔥玉輦」轎中,一路上隨侍的宮女、女官等人浩浩蕩蕩達500人以上,歷史悠久的齋宮制持續了600年以上,在南北朝時代的後醍醐天皇時被廢除。

不知不覺中,我就被這列隊伍吸引了,車也不騎了,乾脆下車推著跟著他們,一路穿竹林,越小巷,一路走一路拍,直到來到了JR車站前,才發現自己已經這麼跟著人家走了一個多小時。眼看就到了要離開的時間了。

告別了隊伍,匆忙還車,在車站附近,還真就讓我找到了一家店,對於今天的幸運,我忍不住想要犒勞一下自己,於是點了這個生的鱈魚泥拌飯。

新打的鱈魚泥,配上生雞蛋攪拌後,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種調料,香氣撲鼻。

犒勞完自己,我就要離開關西前往富士山了。(不過這不是下一篇要講的。。。)

嵐山地區印象:

嚴格來說,嵐山就是京都最大的一個風景旅遊區,平日的時候,也絕沒有我來的這天人多,我只是誤打誤撞,進了齋宮行列的隊伍,一瞬間就穿越了千年。

至今想要一窺古代齋宮行列的面貌,不妨在10月20日至野宮神社,隊伍將從這裡出發,大游嵐山街頭;華麗的平安時代轎輦、考究的古代服飾、悠揚古典的宮廷雅樂,浩大的遊行,讓人看得心神激蕩。

京都(中心城區)——被刻意隱藏的繁華與迷醉

除了JR火車,京都與大阪之間還有兩條很重要的通勤私鐵,

一條是從大阪梅田-京都河原町的阪急電車,

一條是從大阪淀屋橋-京都出町柳的京阪電車。

其實我很想貼上地圖和各位標一下具體的方位,但圖片篇幅限制,還是碼字吧。。。

這兩條重要的線路在京都市內也有交匯,在哪兒呢?看下圖

鴨川的四條大橋,這張照片就是站橋上拍的,畫面中我們看到的,是鴨川北岸的河原町區域,京都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也是阪急電車的終點站河原町站。

而我背後另一側,是京都最知名的祇園地區,全日本最多藝伎出沒的地方,最具古都風情的地方,也是京阪電車的祇園四條站。

OK,因為祇園我放在鴨川沿線了,所以今天向西走,進入河原町地區。

眼前的這條路叫做四條通,京都市中心比較重要的主幹道,道路兩旁都是帶頂棚的商店街,有很多只有在京都才能碰到的特色商品店。

在主路兩旁的小路,如果你探頭進去,你就會看到這樣一番景象。雖然外面挺現代化,骨子裡還是古香古色的。

游京都的秘訣就在這裡,如果你只是悶著頭往人最多的景點鑽,那你一定逛了個假京都。這一條條小路,才是京都的魅力所在。

河原町旁邊,就是京都著名的京極商店街。這裡和大阪心齋橋很像,也是國內遊客在京都主要買買買的地方之一。

據一些朋友反饋,現在京極商店街裡面偶爾會出現一些中國店員坑中國顧客的事件,所以如果在這裡購物,要多長個心眼。

京極商店街裡面,還藏著一個京都知名的小神社——錦天滿宮。

它位於錦市場的起點,相傳始建於1587年,被奉為學問之神,以及掌管商業的菅原道真。

雖然只是天滿宮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分社。但因藏身繁華熱鬧的商店街中,常年香火鼎盛。

而錦天滿宮也很配合,挑掛著很多很多的燈籠,裝飾得十分古香古色,幾乎遊客路過這裡,都會忍不住停下來拍照。

甚至還會投些賽錢,求個御守什麼的。看來日本人就連宗教場所也很會經營。

出了錦天滿宮再往前走一個路口,右拐,就是著名的一蘭拉麵京都河原町店。

一蘭拉麵不用過多介紹了吧?基本上來日本旅行的遊客都會嘗試一蘭。京都的一蘭拉麵距離阪急河原町站和京阪祇園四條站大約有5-7分鐘的步行路程。

我在日本很多城市都吃過一蘭,京都、大阪、東京、川崎、寢屋川等等。。。說實話,一蘭的面,在日本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點,只不過一蘭的環境比較獨特罷了。每人一個卡座,以隔板分開,你甚至連店員都看不到。

但是說到價錢,一蘭一碗面的價錢雖然比起普通拉麵店並不貴多少,但也摺合人民幣將近60元了。

吃完一蘭出來,京都的夜更加迷醉。小巷裡都是微醺的人們,讓我想起來《深夜食堂》那句話:人們都在回家的路上,但有些人,也會突然因為些別的事情,拐個小彎。

說完河原町要說城心區域最大的景點了。早上起床覓食時,看到一群人們在做社祭活動。

在日本吃早餐其實並不是很方便,幾乎很多日本人都是在便利店搞定早飯,買個飯糰、三明治麵包什麼的。其實三大連鎖也賣早餐。

這是松屋的早餐,一碗米飯,兩個煎蛋,一根香腸,半盤子蔬菜沙拉、一小碗肥牛片,一小碟鹹菜,一碗味增湯。算得上是豐富多樣了吧?只要370日元,大約23塊錢人民幣。

京都城心區域最大的景點是什麼?非二條城莫屬。

二條城,京都的代表性城池。

二條城也是我前兩次次京都之行遺落下的主要地點,按理說它的歷史要比平安神宮和八坂神社(改名後)都更加久遠一些。但對於酷愛日本名城的我來說,二條城叫城,其實它不是城,嚴格意義上只能算一個御所。也就是說,這座城不是為了戰爭防禦所修築的。

1569年,織田信長在足利義昭的居處開始興建二條城。天正元年(1573),信長流放義昭後又燒毀了這座城,然後在其它地方另築二條御所,並將之獻給城仁親王。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事變爆發。信長長子信忠在二條御所放火自刃。關原之戰後,得到天下的家康在京都會見豐臣秀賴時重新修築。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元離宮二條城,是由德川家康下令興建的,築城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德川的族人及武將在造訪京都時,有個休憩的寓所。

其實二條城以居住為主要作用,它的裝修裝飾和布局都明顯要優於那些打仗用的城池。

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我都進了,除了那些精美絕倫的隔門和壁畫,最有意思的當屬「鸝鳴地板」走廊。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

而一旁的二之丸庭院也十分具有觀賞價值,水面曲回、泉流清澈,水池沿岸布置有湖石,形態豪華、搭配合度,水庭之中建有三座小島,並在水池的中央布置了三段式的疊瀑。

院內古松古柏豐富,而且據說二條城是以櫻花種類豐富見稱,乃京都首屈一指的賞櫻勝地。

走出二條城,我開始在四條大宮地區亂逛,這裡幾乎是我每次來京都都要來的地方,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家店。

這家西洞院食堂,就位於四條通上,西洞院是四條通途徑一片區域的地名。因為我第一次來到京都,曾在他家連吃了兩天晚飯,結果之後每次來,都要特意拐來再吃一次。

說不上他家的飯有多好吃,但是很愜意的自選模式。他家的關東煮也做得很不錯。

當然,那只是我個人喜好問題,這裡附近吃的也多,商業也多,而且遊客不多。因為附近沒什麼景點。只有一個通往嵐山的車站。

京都站,其實也是京都的主要商業中心之一,但因為我個人不怎麼購物的關係,所以京都站我每次都是經過,10樓的拉麵小路裡面集合了多種品牌拉麵,來京都的不要錯過。

京都中心城區印象:

第一次來到京都,是10月份,當時滿大街除了我和凍不死的歐美人還穿著短衣短褲,很多日本人甚至連羽絨服都套上了;

第二次來到京都,是8月份,這兩次我都住在了四條大宮附近;

第三次來到京都,是11月,反而比第一次是還要暖和些,就住在河原町站旁,下樓就是商店街;

第四次,則是5月,我只來了一天,去了貴船神社。

感覺對京都的感覺正在慢慢消散,來了四次,一次比一次人多,第一次時感覺除了主要景點,其他地方還沒有那麼多的有人,現在幾乎哪哪兒都是人。

京都文化厚重,的確是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但是因為人潮,讓人有些想愛卻愛不起來。


推薦閱讀:

這些年我走過的日本100城-No.15-丸龜
斑馬旅遊:暢遊日本賞楓秘境
為什麼日本法律既不罰嫖也不罰娼甚至不罰店員?

TAG:京都 | 日本旅游 | 旅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