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讓你變得更受歡迎?

文/吳顯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美國青春電視劇里通常有這麼幾種人設和劇情套路。

首先一定要出現一個啦啦隊隊長,腿長胸大,一頭金色的長捲髮,小麥色或者白色的皮膚都可以,臉上經常掛著略假的微笑,並且期待每個人說一句「女神你真美」。

但是有一個人是例外,這個人就是橄欖球隊隊長,一般是球隊的四分衛或者跑鋒,反正就是很出風頭的角色,廣泛受到各種女生的傾慕。這個啦啦隊隊長和橄欖球隊隊長通常會發展出一段校園模範情侶的故事。

這兩種人是美國高中社交圈的核心。這兩種人之外,一定還要有一個相貌平平的女生,不過心地善良,學習成績不錯但也不拔尖,可能還是少數族裔,一般被各大運動男神忽視,可能退學了都沒幾個人意識到。

另外男生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書獃子(Nerd)。這種一般戴著厚厚的眼鏡,神色木訥,半年可以不跟女生說一句話,看到啦啦隊隊長這種人物會神色慌張、不能自處。他的成績優異,特別擅長數學,在自然類課程里以科學怪人的形象高頻率地出鏡。

還有一些可供選擇的人物,比如說外形帥氣但是不合群的藝術氣質型男,還有橄欖球球隊隊長的若干個小嘍啰,有時候加一個知性溫暖的女學姐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故事可以這麼來寫:啦啦隊隊長和橄欖球隊長戀愛,不過橄欖球隊隊長又突然對相貌平平的女生多看了幾眼,引起了啦啦隊隊長的不滿,於是向相貌平平女挑釁,於是後者和自己的書獃子朋友們商量對策,和啦啦隊隊長鬥智斗勇。

在這個基礎上不斷修改,你可以看到從《成長的煩惱》到《歡樂合唱團》,甚至《閃光少女》的影子。

實際上這個模板透露出美國高中的經典社交生態。在大部分美國高中,受歡迎程度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最關鍵標準,父母也會教育給孩子「朋友非常重要」的觀念,甚至大家會覺得「學習不好不要緊,總是失敗不要緊,只要有朋友在身邊就好了」。

這種價值取向深刻地影響了美國人,甚至在戰場上也不例外。比如,一項針對美國士兵服役表現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心理學家從這些士兵的戰爭經歷、智商、教育、社會經濟地位、與父母關係、被侵犯歷史等各個角度進行了分析,發現影響他們服役表現的因素出乎意料:最大的因素竟然是士兵在小學的受歡迎程度。

另外一項在普通民眾之間的研究發現,童年的受歡迎度這件事比智力、家庭背景、母子關係等更能預測一個人是否能快樂的成長。

甚至受歡迎度這件事也能影響總統選舉,比如小布希經常被看作是美國歷史上最不聰明的總統之一,當年他的競選對手艾爾·戈爾(Al Gore)雖然公認比他聰明,還在環境問題上頗有建樹,但是兩者相比,小布希當時要討喜很多,所以他還是成功當選了美國總統。

其實不光是美國,全人類幾乎都有獲得認可的慾望。舉個簡單的例子,幾乎所有的社交媒體上都有這麼一種設計,叫「贊」,具體表現形式可能是個大拇指或者愛心。其實所有的社交模型的基點就是在於此,人們分享照片、文字、語音都希望獲得其他人的「贊」。大家就很羨慕發布一個動態點贊眾多的人,這代表TA非常受歡迎。很多人發完朋友圈後,都會眼巴巴地盯著屏幕,一有通知就點進去看是誰點了贊,就好像吸毒上癮一樣。

你看,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設計,支撐起了無數社交公司的龐大市值,所以說,「贊」背後這種獲得關注,希望變得受歡迎的想法可以說是一種近乎本能的慾望了。

2017 年 6 月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新書《受歡迎:在一個注重身份地位的世界裡何其重要(Popular: The Power of Likability in a Status-Obsessed World)》為我們剖析了「受別人歡迎」這件事本身以及可能帶給我們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是米奇·普林斯汀(Mitch Prinstein),他 1997 年在邁阿密大學獲得了臨床心理學的博士學位,此後分別在布朗大學、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後和助理教授的工作,2004 年以後他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擔任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作者在研究中發現,受不受歡迎這回事的影響非常深遠,因為我們人類畢竟是一種群居動物,比如說,少年時代受到同輩歡迎的那些人,長大以後的收入水平要顯著好於那些不受歡迎的。

但是在受歡迎的人當中也有不同的分化,其中有一種人雖然在少年時代受到關注和歡迎,但是日後生活的幸福度並不比一般人要高,甚至還低於一般人。其實分類也不多,主要是兩種。

第一種人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身份」的緣故。比如咱們上面說的啦啦隊隊長,正因為她「啦啦隊隊長」的身份,在美國校園裡大家迫於壓力,不得不向高傲的啦啦隊隊長靠攏,而實際上,很多時候啦啦隊隊長其實脾氣不小,愛搞一些欺凌行為。所以說一旦她離開啦啦隊隊長的位置,大家對她的態度驟然就會發生變化。

比如在美劇《歡樂合唱團》里,啦啦隊隊長奎恩因為未婚先孕被迫離開啦啦隊,瞬間被眾人排擠,還被自己的父親掃地出門。比如說在大學學生會裡的核心成員,可能驕橫跋扈,卻擁有一堆小跟班。這種依賴「身份地位」而受歡迎的情況,一旦失去「身份地位」,前呼後擁的狀況會陡然消失。所以這種落差可能會扭曲一個人的心態,併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第二種人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們招人喜歡。簡單來說,上一種人受歡迎是因為人們想要討好他,而這第二種人受歡迎是因為人們覺得他值得信任,和他相處能讓人覺得開心,所以願意和他相處。顯而易見,這種狀態是更持久的。

比如說《人民的名義》里原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被車撞了以後昏迷不醒,侯亮平這個正派的大主角來給他當代理局長,卻依舊引起了反貪局裡各位的不滿,這說明平時陳海不是靠著官職來迫使他人追隨的。

所以結論很明顯,想要受歡迎沒錯,但是最好是以招人喜歡的方式來提高歡迎度。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實驗,1982 年,杜克大學心理學家約翰·科伊(John Coie)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創性研究。他找到一個低年級班級,給孩子們分別發了一張班裡同學名字的名單,並且問了他們兩個問題:

1. 你最喜歡誰?(Who do you like the most?)

2. 你最不喜歡誰?(Who do you like the least?)

然後把「喜歡」和「不喜歡」分成兩個維度形成一個坐標系。你可能會問了,「喜歡」和「不喜歡」不就是一個坐標軸的兩邊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冷漠』」,所以,其實「喜歡」和「不喜歡」的反義詞都是「忽視」,如下圖。

所有人根據名字在調查中被提及的次數分別落在不同的象限里,四個象限被分成五類人,分別是:

1. 被接受(Accepted)的人,這個人被提及「喜歡」的次數高,「不喜歡」次數低,表明大家喜歡他的比較多。

2. 被拒絕(Rejected)的人,表明不喜歡他的人比較多。

3. 被忽視(Neglected)的人,壓根就沒人想起來要寫他。

4. 有爭議(Controversial)的人,表明一部分人很喜歡他,一部分很很不喜歡他。

5. 一般人(Average),顧名思義,就是特徵不明顯的那些人。

接下來的跟蹤實驗發現,即便是換了學校,換了同學,這些人在新群體中的定位幾乎是沒有變化的,除了一類人,就是「被忽略的人」,這種人在群體印象中像一張白紙,所以改變定位會更容易,在實驗觀察中,結論也是如此。

所以作者的觀點可以說很可怕,受不受歡迎似乎是我們早已被決定的事情。等你到了能閱讀這本書,知道歡迎程度很重要後,再改變就已經晚了。因為與人,特別是管理與多人的關係,是一件很難調整的事情,不像學習編程或者鍛煉身體,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路徑和反饋。而如果你想提高「受歡迎度」,你可能要從語言習慣、思維方式、消費觀念等等多個層面進行調整。

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自我定位不是特別受歡迎的人,那麼你需要經歷一個必需的自我懷疑過程。舉個例子,如果你和朋友對話的時候,在一句話不經大腦就想說出來之前,先有意識地忍一忍,思考一下這句話說出來會對別人的情緒造成什麼影響,多刻意練習幾次,你會發現你在與人溝通的友好度上會有所提高。

思維方式的提高重點在於培養自己的「同理心」,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他的倫理學著作《道德情操論》開篇就論述了「同理心」的重要性。如何培養自己的同理心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問題,這涉及到你人生的寬度和廣度,而你所能做的就是開闊眼界,多和不同的文化進行碰撞,慢慢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味。

有時候你會發現,不同消費習慣的人很難相處。當然這個消費觀念的事情要從兩方面來看,首先不必強行去買自己負擔不起的東西來適應其他人的習慣,其次學會接受一些順應時代潮流的消費習慣。比如有的人只存錢不花錢,其實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不是太有好處。

有時候,改變自己讓人不免覺得特別複雜和被動,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了其中相對簡單的一條路,就是提高「身份地位」,這個比全面改變自我要稍微簡單一些,所以很多人發奮圖強,希望當官或者出任 CEO 來獲得這種「歡迎度」。但是話說回來,想要提高身份地位,也是和受歡迎這件事分不開的。

但是,我覺得這個世界存在一個方法,能讓你用極簡的方式完成語言習慣、思維方式、消費觀念等方面的改變,那就是讀書。讀完了一本又一本好書以後,你也許會發現,你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新而更受歡迎的自己。


推薦閱讀:

《芳華》:佛系好人三種常見的死法
社交時總給人距離感,如何解決?
描述改不了????
如何有禮貌地結束別人的喋喋不休?

TAG:社交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