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喜歡/討厭你,是因為你的身份,還是因為你的觀點?

為什麼現在的美國,比歷史上很多時候都更「撕裂」?關於「情感極化」的研究,或許能解釋這個問題。

針尖作者/康思勤

圖片來源:TIME

自從川普上任來以來,美國精彩劇情不斷:從備受爭議的反移民政策,退出巴黎氣候公約,近半的幕僚被替換,到川普面對夏洛特維爾的種族主義衝突,表現得模稜兩可……但令人詫異的是,不少共和黨選民仍然堅定支持川普。學者們對「情感極化」的研究或許可以部分解釋這個現象。

「情感極化(Affective Polarization)」在美國政治的語境中,指的是選民們對自己所屬黨派以及他方黨派的態度差異持續擴大的現象。情感極化程度越高,公民們對己方和他方黨派候選人的評價差異越大。而對候選人的態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人們支持誰、把手裡的票投給誰。

近年來,研究者們發現「情感極化」有擴大趨勢。Webster和Abramowitz發現,人們對對方黨派的好感從七十年代末,到2012年,大大地下降了。這導致人們對對方黨派候選人評價的變化。

Iyengar等學者用「民主黨人(派)/共和黨(派)讓你覺得冷漠還是溫暖」,「如果你有個兒子/女兒要和共和黨/民主黨人結婚,你會感覺怎樣」,「請描述共和黨/民主黨人」等問題,測量情感極化程度。平均來說,人們對己方黨派的感受幾乎沒有變化,對他方黨派的感受卻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08年,大幅降低。而且,大家不僅不喜歡他方黨派,還越來越不喜歡他方黨派的人。

在1960年,僅有5%的共和黨人,4%的民主黨員會為自己的下一代同對方黨派的人結婚而不快。而到2008年,27%的共和黨人和20%的民主黨人對下一代和不同黨派的人結婚而感到「非常沮喪」和「有些沮喪」。

結果很嚇人。原因是什麼呢?學者們眾說紛紜。

Iyengar等人的解釋是,黨派身份本身所帶來的對黨派的感受,導致了情感極化。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並不是一個問題。

他們用兩個研究結果證明這一點。

首先,如果意識形態差異導致情感極化加劇,那麼,自由派(liberal)的民主黨人和很保守(conservative)的共和黨人就會相較於意識形態上更溫和的人,對對方黨派的感受更極端。但事實上,這部分人和意識形態上更溫和的人的感受,差別並不大。

然後,他們測量了人們對社會福利政策(如政府是否應該更多支持醫保),和文化方面話題(墮胎,同性戀)的態度和他們對不同黨派感受的關係。他們發現,總體來說,「對政策的偏好」對「對黨派的喜好」的影響很有限。

接著,Iyengar他們又抓來了兩組數據來分析。最後,他們的分析發現:原來,是更負面的競選宣傳和人們對這些宣傳的接觸,導致了程度更強的情感極化。

但是,Webster和Abramowitz看到Iyengar他們的論文就不幹了——他們覺得其實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擴大,導致了情感極化的加劇。他們通過做實驗的方式,證明這個因果關係。兩位研究者描述了一個假設的他方黨派候選人的意識形態,然後問人們對這位候選人的感受。結果是,意識形態差距越大,人們對候選人的感受越負面。比如,民主黨人對一個極端保守的共和黨人的感受,總體來說低於對溫和的共和黨人的感受。

他們也分析了全國調查的數據,結果顯示,在社會福利問題上,人們意識形態的差異,和人們對他方黨派和他方候選人的感受有很大關聯。他們發現,從七十年代到2012年,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意識形態上,差異越來越大。也有越來越多的支持某個黨派的人,覺得他方黨派候選人和自己在意識形態上差異大。比如,自由派的人,對奧巴馬的感受,要比保守派人的,「溫暖」6倍!

Webster和Abramowitz的發現和Iyengar他們的死磕到底——Iyengar他們宣稱,看競選宣傳對人們情感極化有影響;Webster和合作者則得出分析結果:這沒啥影響。學者們得出不同的結果有可能是因為,Webster用的數據是2012年的,Iyengar他們的數據是到2008年。這兩個不同結論也反映出值得注意的趨勢。

和Webster他們一樣,Rogowski和Sutherland也發現,政治人物在意識形態上差異的擴大,導致了情感極化程度增強。同時,他們提出,個人特點會影響到這種機制的效果——一個人對意識形態越投入,對政治越有興趣,就越會因為政治人物在意識形態上和他的差異,而增強情感極化程度。

總之,研究者們都證實了:這幾年,美國人民對黨派的情感極化程度在增強,而且幅度很大。至於原因,有的說是因為身份歸屬不同;有的說是因為意識形態差異。也有人指出,負面的競選宣傳加劇了情感極化。人們的情感極化程度,也根據各自的意識形態特點而有差異。

如果Iyengar等人的結果在現在成立,人們在給總統選舉投票時,有可能就是以身份認同,而不是以具體政策來決定投給哪個黨派的候選人。另外,從Webster他們的分析結果看,即使大家不是真的因為候選人是其他黨的就討厭,他方黨派的政治人物和個人的意識形態差異也在擴大。

兩個結論都值得注意。很多學者認為,現在的美國,比歷史上很多時候都更「撕裂」。「情感極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來看待美國正在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Iyengar, S., Sood, G., & Lelkes, Y. (2012). Affect, Not Ideology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Polariz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6(3), 405-431.

Rogowski, J. C., & Sutherland, J. L. (2016). How ideology fuels affective polariz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38(2), 485-508.

Webster, S. W., & Abramowitz, A. I. (2017).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Affective Polarization in the US Electorate.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Vol 45, Issue 4, 2017

.

本文首發於針尖

轉載請聯繫webmaster@cnpolitics.org獲得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那麼多的瞬間,希望身旁站著的人是你
好朋友一起聲嘶力竭地大哭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見過的最漂亮的打臉是怎樣的?
男友父母不同意結婚,我和男友都想結婚怎麼辦?
關於過去這幾年的感悟?

TAG:情感 | 种族主义 | 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