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算的上大師嗎?五問質疑《敦刻爾克》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敦刻爾克》,連那些研究戰爭的專家們都要出來掛個熱點說兩句,對其導演諾蘭也都大家讚美,彷彿主題熱點跟電影質量成正比似的。只是,至今卻鮮有人就電影本身說上兩句的。
對此,我們打算回到電影主題上,提出以下質疑供大家討論。首先...
1、這部電影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
可千萬別說這是個「關於怎麼活下去」、「關於倖存者」的故事云云,這些是故事背後要表達的東西,而不是故事線,別把兩者搞混淆了。
電影故事是什麼?來看那些經典的戰爭片吧:
《拯救大兵瑞恩》講了件幾個特種兵奔赴戰場拯救母親兒子的故事;《辛德勒的名單》講了件波蘭商人通過工廠用工名單把猶太人從納粹手中解救出來的事;《現代啟示錄》講的則是一個退伍兵被任命去越南前線調查一個瘋子將軍的經歷…還有更簡單的:《英國病人》講的就是一個戰爭中失憶的男人尋找愛情記憶的故事;《巴頓》乾脆就是一個人的傳記!
試問:這部《敦刻爾克》到底講了件什麼事?
有人會說:這是在講一幫英國士兵撤退的故事。那麼:
比起上面那些救人、調查、愛情的故事以及個人生平來說,這個「撤退」好像更像是故事中的過程,成不了一個故事整體吧!
一句話,《敦刻爾克》缺乏一個完整的故事框架!開端、高潮、結局極不明晰!即便是紀錄片,也不該缺乏這些最基本的要素!
說到這兒,我想大概有人會反駁:這個片子並不缺乏故事線的,相反,還有四條呢!只是你沒看出來,怪誰!
如此,那就提出我的第二個問題:
2、四條非時間同步的故事線到底意欲何為?
我想在陳述這個問題前有必要先交代下這四條交叉故事線是什麼:
A、大軍撤退(歷時9天)
B、一個單獨士兵的逃脫(歷時9天)
C、民船救援(歷時1天)
D、空戰掩護(歷時一小時)
電影史上N條線平行交叉敘述的電影不在少數,我們在此舉兩部電影做例:
首先是那部06年的西班牙電影《潘神的迷宮》。電影分兩條線:一條是游擊隊員與納粹的戰鬥線,一條是小女孩兒黑暗的童話世界。兩條線並行交叉旨在產生現實與超現實的對比與解釋作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潘神的迷宮》中的現實與超現實
另一部是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黑色幽默。故事雖由N條不相關的線並行發展,最後卻融匯到一個終點上。其設置突出了一個「巧」。
試問,《敦刻爾克》里的這ABCD四條線交叉並行起到了什麼作用?別說互相解釋或對比了,它能讓觀眾看明白就不錯了!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三條線緊張揪心這一感覺倒是卡在一起了,不過…諾蘭先生,表達驚險緊張非得用這麼前衛的交叉剪輯不可嗎。看看法國先鋒導演伯努瓦·雅克的《再見,我的王后》,同樣講的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的皇宮大撤退,人家沒有任何花哨的剪輯,正常時間線推進劇情。可那給人帶來的緊張和窒息感豪不遜色。
如果同樣是平鋪直敘就能表達出的感覺,幹嘛要搞成《敦刻爾克》這樣?我們唯一可解釋通的是:其他幾條線在彌補大撤退故事的匱乏。
再者,《敦刻爾克》的這種前衛剪輯還帶來一個觀影效果:讓觀眾錯誤地把撤退成因解讀成是那兩三架戰鬥機和一艘愛國遊船的功勞。沒錯,又是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相比這也是交叉並敘的原因之一吧!
這些疑問暫且擱置在這裡,大家知道嗎:我們在談及好萊塢電影體系時,「個人英雄主義」總與另一樣東西形影不離,那就是「愛國主義」。我們不禁要問:
3、這是部愛國教育宣傳片嗎?
沒錯,大部分好萊塢戰爭類電影都在宣揚愛國主義(這一點中國電影倒是跟好萊塢接軌了),這大概也是此類型商業片所脫離不出的意識形態了。
只是那些戰爭電影宣傳愛國主義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呈顯性,有的則是隱形。所謂顯性,就是用演員台詞生硬地說出來;隱性則是運用視覺和鏡頭語言對觀眾進行潛意識植入。後者最典型的電影莫屬《巴頓》了,把巴頓將軍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美國捆綁在一起,這種方法屢試不爽。當然,潛意識移植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像去年的《血戰鋼鋸嶺》,通篇電影甚至都沒出現幾次美國國旗,導演把功勞全都歸屬到「上帝」和「信仰」上,但如此表達卻絲毫不影響宣傳美國的民主自由以及愛國主義。至於那些顯性的嗎。看看腦白金廣告或抗戰神劇就知道了!
▲《巴頓》將「美國」概念植入到觀眾潛意識裡
《敦刻爾克》自然屬於隱性了:雖然影片中幾乎沒有出現一個敵人的身影,但導演卻在始終強化正方的概念:勝利、團結、犧牲、回家、丘吉爾、英格蘭…
諾蘭在採訪中說過:這部片子只是在反應活下去的概念。
這可是個天大的謊言:即便是片中那個想要回家的士兵,試問,他的那個家誰知道是哪條街?哪棟樓?哪個門…傻子都知道,士兵的家是個抽象籠統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大不列顛」!
那個家有多溫暖,看看片中結尾士兵回到英國本土受到的歡迎就知道了;這個家有多無私,看看海軍司令把最後一個人送上船後,自己還堅持留下同法國盟友一同作戰也便知道了。這難道不是愛國主義教育片嗎!?
說到此,有人會反駁:愛國難道不好嗎?!
愛國自然沒什麼不好!但我想好多觀眾在來電影院之前可沒這麼想,他們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歷史知識,感受下戰爭氛圍罷了。那麼,我們到底能從這部電影中獲取多少歷史知識呢?
▲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畫面
▲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畫面
4、片中涉及歷史到底我們可以相信多少?
首先,《敦刻爾克》所涉及的歷史問題極其有限,或者說,電影迴避了所有敏感話題,比如說: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局面;到底作為盟軍雙方的英軍和法軍關係如何;大撤退戰略對二戰其後的影響如何…
當然,照導演的意思:這只是一部關於倖存者的故事。他無心討論政治關係,只想客觀陳述戰爭。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認清戰爭的本質,那麼這個「撤退」又有什麼意義?或者說戰爭本來是否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總不能為了表現愛國和團結而故意去打架吧!
就現有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本身」來說,涉及到它的電影也有不少了。我們拿出幾部來參照:很奇怪,不同電影表達的歷史問題竟然大相徑庭:
《贖罪》中英國人對遠征軍支援法國持的是反對態度;而在撤離過程中,士兵士氣更是消極渙散的;更別說消極中所激發的英法兵之間的矛盾了;還有,《敦刻爾克》中英軍上級命令先撤傷員,《贖罪》則截然相反:上級命令先撤非傷員,到底哪個是對的?
▲《贖罪》中的撤軍場景
69年的合拍片《倫敦上空的鷹》就更不客氣了,它直接把之後倫敦遭德軍轟炸歸咎到「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戰略」上。影片中甚至提到部分德國間諜混雜到大撤退中到了倫敦,裡應外合攻佔倫敦。可見當時的撤軍是多麼混亂!
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組數字:敦刻爾克大撤退轉移聯軍 30 萬人,西線戰場死傷加被俘人卻也接近 10 萬了。
英法聯軍共丟棄了 1200 門大炮、750 門高射炮、500 門反坦克炮、6.3 萬輛汽車、7.5 萬輛摩托車、700 輛坦克、2.1 萬挺機槍、6400 支反坦克槍以及 50 萬噸軍需物資,這些軍資到哪去了?
之後的倫敦轟炸僅死、傷的平民加起來也達 18 萬了。這要怪誰?
這背後的政治關係我們不得而知。至少在《敦刻爾克》中我們找不到任何答案。我們只知道影片結尾的那個強化概念:撤退也是一種勝利。
還有,在《敦刻爾克》的撤退過程中,軍隊所面臨的困難是什麼?畢竟,我們從中看不到敵人背後的部署,看不到天氣狀況,有的只是零星的炸彈、魚雷、幾架敵我戰機…真實情況狂如何,我們再看:
英國軍方總部在 9 天中共派出 2740 架分機,平均每天有 300 架飛機掩護撤退。並大量徵集商業漁船。
也就是說,真實撤退的勝利可不是那一個小時的空戰解決的問題,也不單是幾艘漁船的功勞。無疑,這是個極其複雜的歷史問題。
歸根結底,我們從《敦刻爾克》這部電影中獲取的真實歷史資料極其有限。
當然,電影只是講故事,它的價值不單單在於還原歷史(那是紀錄片)。
我們最後再來看看這部電影的藝術性。
5、這部電影有藝術價值嗎?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電影涵蓋的各元素講起:
首先是攝影、剪輯、服化道(服裝、美工、道具等):
這些沒的說,我相信好萊塢在這方面的能力,設備一定是一流的,工作團隊也一定是最專業的。這些也是我們中國需要長期學習的。(但這屬於技術範疇還是藝術範疇呢?)
▲《敦刻爾克》劇組在水中拍攝
至於編劇上的設置,前面已經提到,暫且不管其動機如何,至少把幾條時間長短相差很大的事件交叉剪輯卡對到一起也算夠大膽,夠創新了,我們姑且記上藝術一功吧!(希望這不是一種故事匱乏的被動補救措施,或者僅僅是標新立異)
再次是電影原聲音樂:
個人覺得《獅子王》、《盜夢空間》是體現 Hans Zimmer 功底與天賦的最佳作品了,當然,偶爾的《黑鷹墜落》、《為奴十二年》也不乏其個性。相比之下的這部《敦刻爾克》,你只能說,那些弦樂中規中矩,找不出瑕疵,除此之外,便什麼沒有了!
影片的思想高度:
對於該片的思想高度,我們就更不敢恭維了!前面已經提到:個人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大團圓式的結局,這都成了好萊塢拍片的公式了。但即便如此,《敦刻爾克》也算不上同類商業電影的上乘之作。故事的缺陷就已經決定了其藝術性的匱乏。
我相信諾蘭本人的能力遠遠在《敦刻爾克》之上,從那部《記憶碎片》便可窺見一斑。只可惜,這種個性化極強的類型電影在諾蘭身上只是曇花一現,之後的《盜夢空間》、《星級穿越》其越發趨向了好萊塢式的模式化創作,沒錯,他成了好萊塢的高級技工。
自然,這也沒錯,人各有志,只是…我們別誤把這些商業片當成了電影的圭臬。僅憑近年來諾蘭的這幾部熱議電影,他還稱不上「大師」!
更多精彩關注公眾號:星期五文藝
推薦閱讀:
※華語片到底有多氣人,看看這些片名和海報!!!
※創作影視劇本時如何估算劇本的時長?
※《南哥》盡顯寫實主義電影美學的精神魅力
※《藍白紅三部曲》:未曾受困於牢籠,則自由無意義
※《愛樂之城》到底好在哪裡,讓那麼多人為它驚嘆為它哭?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