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對病態的著迷

心理學有很多研究方法,其一就是案例研究。儘管單個案例的研究結果很難延伸到群體中,但是歷史以來,通過深入研究某個病人或者某個個體的人格,行為,和大腦,心理學家獲取了很多影響深遠的,有關人格,記憶,以及語言等,寶貴的知識。今天的認識認知就向你闡述幾則故事,帶你了解心理學對病態著迷,以及這種著迷對心理學理論發展做出的貢獻。

1. 菲尼斯 蓋吉 (Phineas Gage)& 人格

外國人的名字都比較繞口,我們就叫他蓋先生吧。蓋先生是一個鐵路工頭。有一天,他準備用炸彈炸開石頭,但是炸彈提早爆炸,其爆破力把一根鐵棍插進蓋先生的左臉臉頰,從頭頂穿出來,然後掉到了蓋先生身後幾米遠

然而,他並沒有死,只是失去了左眼。在經過一段治療之後,他行動自如,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是,他身邊的家人朋友都說,他不再是原來的蓋先生了。他原本是個紳士,機智,關愛他人,但是受傷之後變得沒有禮貌,撒謊,容易和人起衝突。

為什麼呢?

一開始人們並不知道,1860年的人也沒有意識和資源好好保存蓋先生的大腦組織,不過他的頭骨和那根鐵棍倒是很好的保存在了哈佛的醫學院。

後來科技發展之後,科學家用電腦模型模擬出了蓋先生頭部受傷的角度和位置。而且隨著人們對大腦的認識加深,科學家認為根鐵棍損壞了蓋先生的大腦某個部位:額葉

雖說大腦的分區論(localization)從現在看來非常有爭議(科學家舊時認為大腦的每個部位對應著相應的功能,但現代更傾向於認為大腦每個部位都或多或少的參與每個行為和任務中),額葉一直認為和人格、道德判斷等聯繫在一起。額葉的正常運作能夠讓你在做一件事之前,在實施一個行為之前,你可以預知這個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從而幫助你做出對的決定,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道德良知。蓋先生的不幸便成為了腦科學家驗證觀點的案例。

2. H.M. & 記憶

接下來這位病人很出名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一定都聽過。

H.M. 原先是一名癲癇病人,後來希望通過做腦部手術,切除和癲癇相關的大腦部位,從而達到治癒癲癇的目的。在這次手術中,他的兩邊大腦的海馬結構合被切除了。

圖左是正常人的大腦,圖右是H.M.的大腦,直線箭頭指的部位就是海馬體。

在手術之後,雖然H.M.的癲癇病情的得到了控制,但是他的記憶出現了問題。他還記得小時候發生的事情,還記得怎麼騎單車,還記得怎麼說英文,但是卻無法記得近幾年發生的事情,也無法記住剛剛發生的事情。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心理學對於記憶的定義和研究。記憶的其中一種分法就是:非自動化記憶(情景記憶,語義記憶),和自動化記憶(機械記憶)。非自動記憶是指每次你都需要用力回想的經歷和事物,比如你記得今天早餐喝了牛奶,中國的首都是北京;而自動化記憶就是很自然而然就想起來的事情,通常和肢體運動有關,比如騎單車,講普通話,開車,這些都是一學會就不會忘的。

所以,H.M.的自動記憶還是完好無缺的,久遠的非自動記憶也是保存的不錯的,然而卻喪失了形成新的非自動記憶的能力。在這之前,心理學家以為大腦是把記憶存儲在皮層各個位置的,而並沒有一個特別貢獻的腦區。但由於H.M.這個案例,心理學家開始把大腦的海馬結構合和非自動記憶(語義記憶、情景記憶)的形成聯繫在一起。H.M.這個案例研究大大提高了科學家們對記憶和大腦關係的認識。如今,H.M.的大腦被切片保存起來,對他對記憶研究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敬意。

3. Victor Leborgne/ 譚先生 & 布魯卡區 &語言

這一位叫做譚先生,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可以理解別人說的話,別人卻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他只會說一個字:tan

在譚先生去世之前,心理學家一直以為控制說話、產生語言的部位分散在大腦皮層各個地方。在譚先生去世之後,一位名叫布魯卡的神經學家切開了他的大腦,發現他的左額葉有嚴重的損傷。由於布魯卡是大腦分區論(localization)的最早擁護者之一,他因此聲稱這個受損的左額葉就是掌控產生語言的腦區。順便給他起了個名字,就叫做作布魯卡區

4. 小艾波特 & 條件反射

這是我大學期間印象最深的案例。你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相信都聽過John Watson,華生,但這裡的華生不是福爾摩斯身邊的摯友,而是一個行為學派的心理學家 (behaviorist)。而華生就是行為學派中最為激進的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類是沒有自主意識的。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行為,僅因為外界的作用而存在,並不是由我們自己產生的。例如,華生會認為,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老師教我們這麼想這麼做的,「好好學習」這種行為會受到獎賞,而並不是因為我們想學習。為了證明他的理論,他做了一個實驗,叫做小艾波特實驗。小艾波特是一個嬰兒。

在小艾伯特八個月大的時候,華生給他幾件物品:小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燒過的報紙等等。此時小艾伯特並沒有對任何一件物品有任何積極或者消極的情緒

兩個月後,華生做了一個類似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華生把小白鼠放在艾伯特身邊,每當艾伯特摸小白鼠的時候,華生就在他身後用鐵鎚敲擊鐵棍,發出聲響,然後小艾伯特大哭,表現出恐懼小艾伯特把恐懼和響聲以及小白鼠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小白鼠--->恐懼的條件反射

自此之後,小艾伯特只要看見小白鼠,即使沒有觸碰小白鼠,沒有聽到聲響,也會害怕恐懼。再過一段時間,這種恐懼的情緒嫁接到其他物件上。只要是白色的,毛茸茸的東西,比如兔子,猴子,有毛髮的面具,都會讓小艾伯特不安,嘗試離開房間。這是條件反射的泛化

華生通過這個實驗,嘗試告訴人們,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包括恐懼,都是無中生有,在外界作用下培養出來的。我們的一切都是被教育,被授予的。人類並沒有自我、自由意識。至於小艾伯特在實驗之後怎麼樣,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查了。當然,這樣違反道德的實驗現在是不會被通過的。

SC

2017年9月9日


推薦閱讀:

國內外有哪些內部控制做得十分嚴格的案例?
偷車自殺是否構成盜竊罪?
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TAG:心理学 | 案例分析 | 认知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