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傷·關於愛情的重新定義·讀《少有人走的路》筆記記錄

關於愛情的作品,從古至今都是一直存在,正如剛剛上映不久的那部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在這裡,關於電影的其他問題,筆者就姑且不說了,何況本文的主要內容也不是針對電影,只是對電影中的情節有點想說的話,即,其中對於情愛的著重描述。

說實話,電影筆者也看了,對於其中那種撕心裂肺的感情糾葛,也確實讓人不由得不為之意動,由此,再從電影,筆者又想到了自身。

其實,關於這部電影,尤其是對於筆者而言,還是有個約定的。記得,就在幾個月前,筆者還與愛的那個她曾約定,若是該電影上映,無所謂好不好看,都會攜手去看的,其實,我個人倒是無所謂,但只要她喜歡,那就去看吧。然而,世事無常,轉眼不過數月,竟然就變成了如今這種永不聯繫的結局了。好吧,或許她都忘了這個曾經也許就是隨口一說的約定,但是,沒辦法,筆者還是忘不了。

愛情,什麼是愛情?筆者用自己的親身感受,的確能夠明白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所以,再看電影,也確實有種別樣的感受。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話是這麼說,但是,也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言的: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凡事,都是矛盾的,也是不矛盾的,或許也正因為矛盾,所以才讓人們為之著迷和不舍,明知這是苦,卻也沒辦法放棄,人性之複雜,也莫過於此了。

筆者也一樣,就是一個普通人,吃穀物雜糧長大,自然也難免落入俗套,為親愛所惑。那種感覺,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有時也不禁想過,若是這世間真有一種讓人吃了就忘卻一切的葯,該有多好啊。但,終歸,這都是不現實的。

筆者也曾經想過無數辦法,或者逃避,或者去勇敢面對,或者,去做其他的事,或者,去愛上另外一個人而忘記那個人。但是,終歸,人性,尤其是對於某些東西的執著,真的是很難讓人徹底割捨的。

有時候,真的就是你自己不去想,但是,你卻沒辦法,總是會在莫名其妙的時候會突然充斥你的大腦。

記得,那個時候我最瘋狂的時候,就是一直寫文章,因為,只有在寫文章的時候我才會徹底把有些東西給忘記,但是,還是很難。我為什麼喜歡寫歷史人物文章,就是因為我想知道人性的極限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人,到底活著是為了個什麼?

直到,本周偶然的機會下,我接觸到了這本書,名字叫做《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怎麼說呢?就筆者看來,是真的很好,極其推薦大家去認真讀一下。

表面上,或許很多人會感到這本書很普通,更有人或許還會認為這是一本網文雞湯小說吧。其實,事實上,這不僅不是一本小說,想反,這還是一本很嚴謹的心理學著作。

是的,沒辦法,很多時候,總是那麼折磨著,也不是個辦法,所以,筆者也就開始接觸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而這本書,也是在上一個網課時,一位老師推薦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國美國著名作家、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大師M·斯科特·派克所著,一共有三本,筆者目前看的是第一本。而關於作者,國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在西洋,尤其是美國,作者可是被譽為當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再說這本表面上類似於我國雞湯之類的書籍,更是一經出版,就在美國最著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二十年,由此也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所以,說了這麼多,就只是想告訴大家,這本書不是筆者一個人說好,而是真正經過時間驗證過的。

下面,就給大家看一下書中是如何用心理學來描述和分析關於男女之情的,講的是真的很好,很有道理(註:下面的內容有點略長,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耐心一點看完,筆者可以保證,只要你能看完,就一定會有很大收穫的):

古往今來,關於「愛」,有過各種荒謬的認識。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男女戀愛,尤其是把墜入情網當成是愛,或者說,墜入情網起碼是愛的體現。墜入情網的人,常常激情洋溢地表白:「我愛他(她)!」這只是一種主觀願望罷了。首先,墜入情網,通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慾望。可想而知,不管我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都不可能與他們墜入情網(除非是在亂倫的家庭)。許多人都有關係密切的同性朋友,但除非有同性戀傾向,不然決不會與其墜入情網。只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性衝動,才會使我們陷入情網。其次,墜入情網的「愛」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愛的對象是誰,早晚我們都會從情網的羈絆中「爬出」。誠然,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再愛對方,不再愛與我們墜入情網的人,可令人頭暈目眩的戀情,終歸有一天會徹底消失,這就如同美好的蜜月,遲早要歸於結束,鮮艷的花朵,勢必要枯萎凋零。

要了解墜入情網的本質,我們必須認識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界限」。不妨以嬰兒的成長為例。嬰兒出生最初七個月,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當他在地板上爬來爬去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跟著一起移動;他感覺飢腸轆轆時,以為整個世界與他一塊兒挨餓;他看見母親活動身體,以為自己也跟著母親一同活動;母親哼唱起搖籃曲,他以為那是他自己的聲音。在新生嬰兒的感覺里,在一切移動和固定的事物之間,在他和周圍的人群之間,在單個個體和整個世界之間,沒有任何界限和差別。隨著嬰兒慢慢成長,認識和經驗不斷增加,於是發現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他感覺飢餓。母親不見得立刻出現,並給他飲水餵食;他想玩耍時,母親未必能及時配合,與他一起玩簡單的遊戲。他的意願和母親的行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的「自我」產生,自我意識開始出現。通常,嬰兒的自我意識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同母親的關係是否融洽。嬰兒失去母親的愛,或母親患有嚴重的性格缺陷,就會使嬰兒和母親的關係遭到干擾,隨著嬰兒長成兒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識就會出現障礙。

當嬰兒意識到他的願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圍世界的願望,他就開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做出區分。他想活動的時候,他的胳膊甚至先於眼睛活動,可是童床和天花板卻沒有活動,於是嬰兒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願望緊密相連,因此胳膊是他的「財產」,而不是別的東西,更不是別人的胳膊。在出生第一年,我們作為嬰兒,就知道了一些基本常識: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我們是什麼,我們不是什麼。出生一年後,我們就清楚地知道:這是我的胳膊、我的腳、我的頭、我的舌頭、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視角、我的聲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覺……此時,我們已能區別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夠認識到身材的大小、體能的局限性,這樣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的認識和發展,持續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後。孩子到了兩三歲左右,更能認識到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儘管他知道,他無法讓母親完全按照自己的願望行事,但他仍然會把自己的願望和想法,同母親的行動混為一談。兩三歲大的孩子,往往是家裡的「小皇帝」,事不順心,就會大發雷霆,甚至鬧得天翻地覆。到了三歲,孩子的態度有所收斂,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腦海里還是幻想如何隨心所欲。這樣的心態只有再過幾年,當他經受到更多打擊以後,才能夠逐漸消失。在此之前,他還是幻想自己無所不能,強大的超人、太空飛俠之類的故事,也最受他們的歡迎。而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少年而言,超人和飛俠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不過,他們卻更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肉體和能力有著多麼大的局限性!他們也隱約意識到,所有的個體都要聯合起來,惟有彼此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他們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卻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這通常使他們產生無助的痛苦。

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只會給人帶來孤寂。有些接受心理治療的「神經衰弱者」,其童年生活通常很不快樂,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對於他們而言,世界充滿險惡,自我界限是保護傘,而孤獨和寂寞反而能帶來安全感。但大部分人還是渴望擺脫寂寞,衝出自我界限的牢籠。墜入情網,似乎能夠使之實現「逃亡」,擺脫孤獨和寂寞(儘管這種擺脫是暫時性的);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流,聲勢浩大地湧向所愛的人,於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們跟愛人結合在了一起!

墜入情網,是情感和心靈的退化現象。與心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彷彿體驗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感覺到強大有力,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實現願望。我們感覺愛無比強大,能夠征服一切,我們的前途充滿光明。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感覺是虛幻的,常常與現實脫節。這種感覺就和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不可理喻。

殘酷的現實,遲早會擊潰兩歲孩子的幻想,也會擊潰我們的愛情之夢。日常瑣事和難題,會使我們產生矛盾和衝突。男人渴望性愛,女人卻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絕;女人想要看電影,男人卻想留在家裡看電視;男人想把錢存進銀行,女人卻想拿來買洗碗機;女人想談談自己的工作,男人卻想談談他的工作。雙方都驚訝而痛苦地意識到,自己沒有跟對方融為一體,慾望、愛好、想法相去甚遠,局面好像難以改變,差距好像無法縮短。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攏,他們又恢復成為兩個不同的個體。幻覺破滅,就可能面臨勞燕分飛的局面。毋庸置疑,若想避免這種情形,他們就必須面對現實,學會真正的相知和相愛。

我為什麼要用「真正」兩個字呢?我想強調的是,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情侶只有脫離情網,才能夠真正相愛。真愛的基礎不是戀愛,甚至沒有戀愛的感覺,也無須以之為基礎。我在本章開頭給愛下了定義,根據定義可以確知,墜入情網算不上真正的愛,原因如下———墜入情網,不是出於主觀意願,不是有計劃、有意識的選擇。不管懷有怎樣的期待,沒有機遇和緣分,就永遠無法體會到戀愛的感覺,愛的情網,也不會為你張開。有時候,它卻有可能成為不速之客,不請自來。你完全可能愛上某個與你毫不相稱的人,甚至不願接受對方身上的缺點,可你卻對對方產生深深的依戀。與此同時,也許另一個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你全身心地去愛,你卻始終不能墜入情網。成年人有時會以理性和原則作為約束,控制自己不顧一切的狂熱行為———比如,心理醫生可能對病人產生戀情,病人也可能不自覺地把情感寄托在醫生身上,但是基於對病人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身份,醫生必須在情感和行為上有所約束,維持自我界限的完整性,不能不負責任地把病人當成戀愛對象。為此,他們甚至要忍受難以想像的痛苦,這是理性和感性較量的必然結果。另外,不管自我約束如何嚴格,你只能控制戀愛進程,卻無法創造出戀愛的感受。戀愛的激情到來時,你可以憑藉願望和意志力做出反應,卻不能憑藉它們創造戀愛的體驗。

墜入情網,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發生暫時性的崩潰。自我完善,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墜入情網卻可能無需氣力。墜入情網的經歷終結,美好時光歸於結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復原狀,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滅,而心靈絕不會因此成長。真正的愛,卻可使自我界限擴充,而且不再恢復原狀,這是墜入情網無法實現的結果。

墜入情網,惟一的好處就是消除寂寞。即便經由婚姻,使這一功用得以延長,也無助於心智的成熟。只要墜入情網,我們便以為生活在幸福的巔峰,以為人生無與倫比,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彼時彼刻,我們覺得心智成熟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前的滿足感。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我們和愛人的心靈其實並不完善,而是需要更多的滋養。可是,在我們眼中,對方近乎十全十美,雖然有缺點和毛病,那也算不上什麼,甚至只會提升其價值,增加對方在我們眼中的魅力。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自我界限暫時的崩潰嗎?在我看來,它與人的「里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動力)有關,或與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關。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產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或者說,墜入情網是人類基因對於人類理性的征服,使我們心甘情願地落入婚姻「陷阱」。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戀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會因想到婚後要面對的現實,而感到張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

墜入情網,可以造成「愛是永恆的」這一幻覺,這一事實推動了婚姻和家庭的運轉。這一幻覺的起源,多半來自童話式的浪漫愛情。王子和公主享受世人的簇擁和歡呼,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一生一世,相親相愛。浪漫的愛情神話使我們相信,世界上每個青年男子,都有屬於他的惟一戀人。每一個青年女子同樣如此。他們認定這是上天註定的,除了對方,他們找不到更適合的伴侶,因此一旦相逢,必定墜入情網。既然我們的相遇是天作之合,就永遠都能滿足對方的需求,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和伴侶有了摩擦和衝突,如果曾經的激情慢慢消失,那麼必然錯在我們當初的選擇———我們可能違背了上天旨意,錯過了最適合我們的人。事實是:我們把初戀時愛的感覺,當成永恆的愛。這是一種錯覺、一種誤會,我們後悔不迭,要麼一輩子痛苦,要麼與對方分道揚鑣。

我說過,墜入情網通常只是幻覺,卻可以騙過大部分世人,使人們神魂顛倒,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因為墜入情網的感覺,跟真正的愛極為相似。

真正的愛,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著密切關聯。陶醉在愛的情感里,我們感覺靈魂無限延伸,奔向心愛的對象。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我們希望對方成長。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迫使我們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樣的激情狀態,稱為「精神貫注」。我們貫注的對象,正是所愛的人或所愛的事物。傾心於自我界限以外的某個對象,就會使之佔據我們的心靈。例如,有的人喜愛園藝事業,他「愛」他的花園,他從嗜好中得到無窮的滿足感,園藝是他的一切。為了照顧好花園,他周末早晨也不肯多休息,很早就起床去花園鬆土和施肥。

他甚至寧願放棄外出旅行,寧可忽視他的妻子。為花園付出的精力之多,使他很快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他了解土壤、肥料、根系、嫁接的知識,清楚花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能夠說出每株花草的特性、花園所處的地形、花園的優點和缺點等。他部分的人格、經驗和智慧,也與園藝事業融為一體。對於園藝的愛和關注,極大地擴充了他的自我界限。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精神貫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會歸於消失,而我們的心智就會成熟,愛不斷釋放,自我與世界的區別也越來越模糊,我們與外在世界融為一體。隨著墜入情網的徹底終結,我們一次又一次產生狂喜,我們與所愛的對象真正結合。也許它不比墜入情網的激情更加狂熱,但它更加穩定和持久,也使我們更為滿足和愜意。以戀愛為特徵的「高峰體驗」,和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邁斯勞所說的「高原體驗」不是一回事,後者具有的高度,既不容易突然顯露出來,也不至一下子消失,但你可以長久地停留在上面,而不會輕易地摔落下來。

性和愛不是一回事,卻可能同時發生。在特定情形下,性愛和自我界限的崩潰有著某種關聯———後者同樣讓人產生狂喜。自我界限剎那間崩潰,我們才可能變得極度忘情,在妓女面前都可能大聲疾呼「我愛你」或「上帝啊」,狂喜過後,自我界限就會恢復原狀,我們重新恢復理智,對對方再也提不起精神來,甚至連起碼的喜歡也談不上。有時候,在人群當中,與他人一道,共同體驗某個快樂時刻的來臨,才能感受到情感高潮的狂喜,而自我界限崩潰而導致的狂喜感受,卻完全可以獨自享受。就在剎那間,我們忘了自己是誰,只感覺靈魂出竅,遨遊太虛。我們消失在宇宙里,或和宇宙合而為一,這樣的感覺,只能持續短暫的時間,甚至只有短暫的一秒鐘。

真正的愛帶來的狂喜。延續的時間更為長久,可使我們和宇宙融為一體,這種情形稱為「人性和神性的結合」。在神秘主義者看來,宇宙原本渾然一體,我們通常說的恆星、行星、房屋、樹、鳥、自我,其實不是獨立個體,而是宇宙有機的組成部分。認為眼前事物是孤立個體,這只是一種幻覺,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將此現象稱為「幻化」。和其他神秘主義者一樣,他們相信放棄自我界限,才能認知真正的現實。把自己孤立起來,感覺自己是宇宙中獨立的個體,就不可能體驗到宇宙的和諧統一。

因此,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認為,尚未發展出自我界限的幼兒,比成年人更能感覺到真實狀態。有的人甚至認為,回歸到幼兒時代,才能體驗到真實的統一感。這一論調,對於不願面對痛苦、不想承擔責任的某些青年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們可能認為:「我不必承擔得太多。別人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時代,拒絕成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聖的感覺。」遺憾的是,他們不能因此而成為聖人,反而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大多數神秘主義者相信,首先擁有某種事物或完成某些目標,才有資格「放棄」它們。嬰兒在培養出自我界限之前,也許比父母更接近真實,但沒有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他們就無法生存,也無法恰當地表達智慧和見解。經過成年人的階段,他們才可能達到至高境界,體驗到超凡的感覺。有的人認為,藉助生理的「性高潮」或服用迷幻類藥物,也可以達到涅槃之境,實際上,那種境界絕非涅槃本身。想達到涅槃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我們就必須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愛,愛的感覺是什麼,並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

在這個意義上,戀愛或性交的「自我界限」暫時消失,可以使我們對對方做出承諾,而真正的愛可能由此產生。由於我們得以藉此提前品嘗到愛的滋味———即幻想中神秘的愛的感覺,所以在愛的激情過後,我們仍醉心於那種美好的感覺。戀愛本身不是愛,墜入情網不是愛,但它卻是愛偉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

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將依賴性當成真正的愛,心理醫生天天都會碰到這類問題。這種情形,多出現在因情感失意而極度沮喪的病人身上。他們無法忍受孤獨,甚至產生輕生之念或以自殺相威脅。他們痛苦地說:「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沒有了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活著還有什麼樂趣?我是多麼愛他(她)啊!」我不得不告訴他們:「你描述的不是愛,而是過分的依賴感。確切地說,那是寄生心理。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而對方是寄主。你們的關係和感情,沒有自由的成分。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才結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以致無法正常生活,這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依賴性」。過分的依賴只能導致病態。當然,我們必須區分病態的依賴和通常對於依賴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賴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強大、更有力的人關心自己。不管我們看起來多麼強壯,也不管我們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無須關心的樣子,但從內心深處,我們都渴望過依賴他人的感覺。不管年齡大小,不管成熟與否,我們都希望擁有稱職的父親或母親陪伴左右。心理健康者承認這種感覺的合理性,卻不會讓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我們的一言一行,控制我們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麼它就不再是單純的渴望,而是會成為過分依賴的心理問題。因過分依賴而引起的心理失調,心理學家稱為「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在所有心理失調現象中,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癥狀。

消極性依賴心理的特徵之一,是缺乏真正的愛。患者童年時沒有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終日與孤獨和空虛為伴。他們覺得沒有資格得到別人的愛。在他們的心裡,世界無情而混亂,別人總以異樣的眼光對待他們。他們對自己的價值深深地懷疑,所以長大以後,他們不顧一切地尋求他人的愛,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他們儘可能維繫同別人的情感關係,寧願犧牲對方的獨立和自由,這樣一來,更容易使彼此的關係出現障礙。

真正的愛和自律性相輔相成。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沒有給予子女足夠的愛,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愛,更不知如何給予別人真正的愛。消極性依賴患者過度依賴的傾向,正是人格失調的一種特殊癥狀。他們不肯推遲滿足感,只貪圖暫時性的快樂,始終不能面對現實。他們從不考慮他人需要,即使情感關係行將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自我檢討和改變。他們不肯為個人成長負責,寧願犧牲最親近的人的感受。倘若情感出現問題,他們就會歸咎他人。他們每每活在失望和沮喪中,而且認為是別人沒有盡心儘力。他們容易忘記別人的好處,單單想到其缺點和不足,並為此感到消沉,產生怨恨。我的一位同事說:「一味依賴別人,是最糟糕的活法。」我很贊同他的看法。是啊,與其過分依賴別人,那還不如去依賴毒品呢!畢竟,只要後者貨源充足,起碼會讓你在相當長時間裡,處於如痴如醉的狀態中。把別人當成快樂之源,到頭來一定備受打擊。為數眾多的消極性依賴患者,其實都是癮君子,有的喜歡酗酒,有的迷戀吸毒。他們有某種「容易上癮的人格」———他們只對別人上癮,從別人身上汲取需要的一切,而且永不饜足。要是遭到別人拒絕,或無法獲得好處,他們馬上就會轉向杯中物或者注射器,將它們作為情感和精神的替代品。

過於強烈的依賴性,可能使我們強烈地親近某個人,表面上我們與對方彼此深愛,實際上,依賴與愛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過分強烈的依賴感,多是來源於童年時期———患者父母缺乏愛的能力,且將不幸延續給下一代。只想獲取卻不願付出,心智就會永遠停留在嬰兒期,這隻會對人生構成限制和束縛,只會給人際關係造成破壞,而不會使情感走向完滿,也會使捲入其中的人跟著遭殃。

過分依賴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和心智的成熟無關。過分依賴者只關心個人的滋養,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過得豐富而充實。他們渴望快樂和享受,卻不關心心智的成熟。他們也不能忍受成長的痛苦、孤獨和寂寞。過分依賴的人,也從不關心別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們依賴的對象。他們關心的,是別人能永遠滿足其需要。我們常把過分依賴當成愛,心智的成熟和進化,則被排除在外。現在,讓我們進一步區分愛與依賴的本質,以便明確一個事實:不關心心智的成熟,愛就不能帶來任何滋養以及任何形式的「精神貫注」,所以,它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愛的對象不僅是人,也可能是無生命的事物或者活動。譬如說,「他愛金錢」,「他愛權力」,「他愛園藝」,「他愛打高爾夫球」,等等。一個人每周工作七八十個小時,一心獲取金錢或權勢,固然也可能有所成就,但金錢的積累、權勢的鞏固,不意味著真正的自我完善。我們還是可能眾口一詞,去指責某個白手起家的企業主,「他其實是個小人,是個目光短淺的吝嗇鬼。」無論「他」多麼熱愛金錢、崇尚權力,都沒有人認為他擁有愛心,這種人的終極目標只是財富和權力。愛的惟一目標,乃是促進心智的成熟,或者推動人類的進步。

培養某種特殊嗜好,是自我滋養的有效手段。要學會自尊自愛,就需要自我滋養。我們也要為心智以外的「自我」提供養分,比如,我們必須愛惜身體,好好照顧它;我們要擁有充足的食物,給自己提供溫暖的住所;我們也需要休息和運動,張弛有度,而不是永遠處在繁忙狀態。俗話說:「聖人也需要睡眠。」合理而健康的嗜好,是培養自尊自愛的必要手段。當然,嗜好或者興趣本身,若是成為自我完善的全部目標,就會偏離人生本質。某種遊戲或娛樂項目大受歡迎,在於它們能夠取代自我完善的痛苦。以打高爾夫球為例。我們可能會注意到,某些上了年紀的人,把餘生的最高目標,定位在提高打高爾夫球的技術上,他們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以更少的桿數去打完一場球。他們想通過在運動方面的成績,「抵消」在做人方面沒有進步的事實。如果他們懂得自尊自愛,就不會自欺欺人,以低級、膚淺的目標代替自我完善。

從另一方面說,通過權力和金錢,也未必不能實現愛的目標。有的人投身政治事業,只是想憑藉政治影響力,為全人類謀求幸福。有的人努力賺錢,只為供子女上大學,或憑金錢購買更多的自由和時間,這樣才有條件去學習和思考,去推動心智的成熟。對於他們來說,金錢和權力不是最終目標,人類才是他們愛的對象。

「愛」是抽象的字眼,有時候,愛的意義太過籠統,由此經常遭到濫用,妨礙我們接觸愛的真諦。我不指望人人了解愛的本意,但相當多的人顯然濫用了「愛」。他們習慣於用「愛」來形容關心的事物,卻極少去考慮愛的本質,也很難恰當區分智慧和愚蠢、善良與邪惡、高貴與卑賤,這是危險而可怕的事實。

愛,不是感覺。

愛是實際行動,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聲稱富有愛心,充其量只是渴望愛的感覺,他們所做的事情,沒有愛的成分,甚至具有破壞性。真正有愛心的人,即使面對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也能表現出愛的姿態,他們心中蘊藏的愛,才是真正的而非虛假的愛。愛的感覺與精神貫注密不可分。後者是把情感與興趣「貫注」在外在對象上,並將其當成屬於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貫注和真正的愛容易混淆,但仍有顯著區別。

首先,精神貫注的對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見得具有心靈的感受。精神貫注的對象,可能是股票,也可能是珠寶,貫注的過程,不見得以愛為出發點。其次,對某種事物產生精神貫注的人,未必會重視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極性依賴症的人,甚至害怕貫注對象成長和進步。那個開車接送孩子的母親,顯然是以孩子為精神貫注的對象。她把個人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卻不重視其心智的成熟。第三,精神貫注可能與智慧和責任無關。在酒吧里初識的兩個異性,可能在短時間內相互貫注。他們事前沒有安排約會,沒有做出過承諾,沒有考慮過各自家庭的穩定性(它們顯然要比性接觸更重要),當事人的情感和需求,僅僅是追求性的滿足。最後一點是,精神貫注隨時都可能消失。性接觸和性行為結束後,雙方興味索然,覺得對方毫無吸引力。換句話說,精神貫注生命力極短,不可能長久維持。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犧牲),不然愛的願望就會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獻,才是實現愛的最有效的方式。病人同醫生建立「治療同盟」,才能實現人格的健康成長。病人尋求心理治療,是為了實現某種改變。他們必須信任醫生,以求獲得足夠的力量和安全感。醫生為建立同病人的「治療同盟」,也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給予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醫生需有無私的奉獻精神。醫生未必有足夠的耐心,去長時間聆聽病人的傾訴,但其職業性的奉獻精神,卻要求他們不論喜歡與否,必須對病人的傾訴洗耳恭聽。

這種情形和婚姻極為類似: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療一樣,雙方都得做出適當的犧牲,把個人好惡暫且放在一旁,給予對方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同樣,當伴侶雙方的求偶本能結束,最終走出初戀的幻覺時,當雙方願意各自到別處呆上一段時間時,他們的愛才開始接受真正的檢驗,彼此之間才能夠發現愛是否真的存在。

在心理治療或婚姻關係中,擁有健康情感的人,也可能產生精神貫注。兩個彼此真愛的人,即便有了穩定的婚姻關係,仍會產生精神貫注,但其間更多的卻是愛。精神貫注或墜入情網的感覺,會使愛具有更多的激情,帶來更大的幸福感,不過,它們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真正有愛的人,不可能單憑愛的感覺行事。真正的愛,來自雙方心靈的意願,而不是一時衝動。真正的愛,是自我決定和選擇,無論愛的感覺是否存在,都要奉獻出情感和智慧。時刻都有愛的感覺,誠然是一件好事,而愛能否持久地延續,取決於我們是否有愛的意願,是否有奉獻精神。例如,我可能遇見一個心儀的女人,我很想去愛她,但這麼做,就會毀掉我的婚姻,危及我的家庭,所以我會抑止這一想法,我會這樣說:「我很想去愛你,可我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對妻子和家庭做過承諾。」同樣,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我就不可能隨便接收新病人,因為我對其他病人做過承諾,而且我的精力畢竟有限。愛的感覺,也許是無限的,愛的火苗,隨時可能在心頭燃起,但是,我們能夠付出的愛有限,不能隨意選擇愛的對象。

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把真正的愛與愛的感覺混為一談,只能是自欺欺人。一個整天酗酒、不管妻兒的人,可能眼含熱淚對酒吧侍者傾訴:「我愛我的家人。」對子女置之不理的人,也可能以最具愛心的父母自居。這種虛假姿態其實不難理解:把「愛」掛在口頭上,或只在腦海里去想像真正的愛,並以此作為愛的證據。這些顯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通過行動去愛卻相當困難。真正的愛,其價值在於始終如一的行動,這遠遠大於轉瞬即逝的感覺或者精神貫注。真正的愛出自自我意願,只能依靠實際行動來證明。「愛」與「非愛」的區別,正如「善」與「惡」的區別,有著各自客觀的、既定的標準。

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好吧,筆者承認,筆者雖然始終未能徹底放下,但是,的的確確是被這本書給說服了。其實,筆者還是有點後悔讀本書,因為,突然發現自己曾經所堅持的一切,是那麼的蒼白無力,是那麼的虛假,真正的是很不舒服,總有一種被人騙的感覺,而更可怕的則是,被自己給騙了。

不過,筆者想了想,還是不後悔讀了這本書,更慶幸自己可以讀了這本書。而要說真正不後悔的理由,其實也是本書中的另外一段著名的話,真正點醒了筆者:

逃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幸,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我們必須尊重事實,儘管這會帶來痛苦,但遠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為重要。我們必須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應該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並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永遠尊重事實,乃至獻身真理。

以上引用內容,其實就只是本書的一小部分內容罷了,其他的,更有價值的,是很多的,總之,再次推薦沒讀過的朋友去好好讀一下。而即使是讀過朋友,也希望能夠認認真真再讀一遍,總會讓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的。

有些事,有些問題,再痛苦,再難受,都要努力去改變,去迎難而上,終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推薦閱讀:

讀加繆筆記(一)
《交辦的技術》教會我的育兒秘籍
[每周讀書 七十七] 張愛玲——《小團圓》
3.31-4.15 如果牆會說話
7月優秀筆記_飯糰子_《阿勒泰的角落》

TAG:心理学 | 爱情哲学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