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團隊:不要想做個人英雄
導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就有分歧,人越多,分歧越多,對的事,錯的事也越多,這樣的想法也就越多:等你們失敗了,我再說。
1.戲說團隊
我們都知道,團隊力量大於個人力量,但也僅僅只是知道而已,特別是團隊存在某種問題時,實際上,有哪一個團隊敢說自己是完美的嗎? 至少我的記憶當中,並不存在完美團隊,即使有,也一定是極少數的。
有些話,說說,也就夠了,發發牢騷,在網路中吐吐槽,無傷大雅,但若真的「記住」了,真的認真了,你大概就已經輸了,尤其是對於 「圍觀者而言」。
「技術,總是以無法實現為由,不做需求。」
「UI,總是以產品沒有審美為由,更改了你的設計方案。」
「老闆,總是以新大陸為由,增加一堆莫須有的需求。」
吐槽真的太多了,但我發現,原本無傷大雅的吐槽,卻產生了些許的「蝴蝶效應」,有那麼一部分產品朋友,自己尚未被技術拒絕幾次,便快速的掌握了這樣的吐槽,覺得技術是在找各種理由,為難自己,拒絕開發。
我發現,這樣的蝴蝶效應,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了,尤其是對於產品新人,和准新人。
產品准新人,尚未入職,但卻在各個群里詢問,如果開發不做這個需求怎麼辦?而產品新人,卻將這個問題放大了數倍,似乎比資深產品經理更加無法接受被研發拒絕的事情.
我們似乎忘記了,有經驗的研發,自然可以拒絕經驗尚淺的新人,以及拒絕一份並不完善的產品方案。
結果,便是我們將這些很正常的探討,升級到了研發拒絕產品經理,研發拒絕需求的高度,對於產品新人來講。
這樣的認識,幾乎可以算是埋下了「毀滅」的種子:對團隊形成了錯誤的認識。
2.團隊之傷
每個人都會犯錯,這很正常, 團隊協作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因為其他成員的錯誤而受到影響,你一定經歷過不少這樣的事情了,最典型的,便是 「老闆的錯誤」
我們可以確定老闆提出的需求是沒有價值的,但卻擋不住老闆的信念,最終還是要實現一系列的不靠譜的需求,慢慢的,心理積累了若干的怨念。
「既然我的建議,你不聽取,那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你說,我做就行了。」
很熟悉對嗎?
其實不只是針對老闆,與我們平等協作的其他成員,他們的錯誤,也會影響到我們,比如設計師對自身審美的執著。
「行啊,反正我說了,你也不會改,那就這樣做吧,等做出來了,看看誰被罵」
還有開發拒絕實現需求的,以技術無法實現為由。
「這個功能怎麼就實現不了呢,別人不也實現了嗎?行,我去問問你們老大,看看是不是真的實現不了」
作為產品經理而言,我們的身份實在太特殊了,我們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也太特殊了,這給了我們一定的「權利」,我們有資格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有機會自己來將一些想法設計出來。
同時,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危機」,我們比其他角色,更容易產生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這很危險。
在我們指責他人錯誤時,在我們埋怨他人錯誤對自己的影響時,其實是在強調:如果你們不犯錯,那我一定能成功,你們都是累贅,你們拖了我的後腿,失敗都是因為你們犯的錯。
再簡單一點的表達吧,初期產品經理,很難融入團隊,因為這樣的個人主義思想。
3.項目可能會因為一個人而導致失敗
但卻絕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成功
為了闡述這個觀點,我還特意用axure弄了個插畫,大家嘗試理解一下。
或許,因為團隊中某個成員的錯誤,導致整個產品走向死亡,但是卻絕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成功,不管是任何一個產品,均是如此,即便是微信的成功,也離不開一個團隊。
有多少人,因為無法容忍團隊中其他成員的錯誤,選擇了自我逐離,讓自己遊離在團隊之外,出工不出力,每當看著團隊探討或者新的想法時,心理則是冷笑連連。
或者是局外者,或者是消極怠工,或者是直接離職,用不同的方法,將自己放在團隊的外面,甚至自己從未意識到,產品是需要團隊一起完成的,是需要每個成員都融入進去的,即便是產品經理,也不例外。
我們一直嚮往的是一種類似於「唯我獨尊」的狀態,我們認為團隊,就應該以產品馬首是瞻,我提的需求,就是正確的,就是必須實現的,而且是馬上就要實現的。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 正如第四幅漫畫一樣,卒。
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由一個人獨立成功的,我們都很弱小,而成就一款產品要做的事情卻又太多太多。
或許你還不知道,投資圈裡,一直都對 」個人英雄「敬而遠之,甚至只要創業團隊中存在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員時,就需要慎之又慎的對待了。
品味一下這個小四格漫畫吧,雖然只是很簡單的繪畫,但我卻覺得講出了我想講的內容,以至於都不知道還應該補充些什麼呢。
4.融入團隊
融入團隊,是我給大家的建議,不管這個團隊是好的還是壞的,很嚴肅的對待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融入這個團隊呢?
把團隊成員的錯誤,轉變成對自己的思考。
「既然我的建議,你不聽取,那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你說,我做就行了。」
老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想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 有沒有其他合適的辦法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呢?
人們的思考是很神奇的,也是很難解釋的,造成兩個人面對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結果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思考不同,前者思考的是責任,是情緒,後者思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這個功能怎麼就實現不了呢,別人不也實現了嗎?行,我去問問你們老大,看看是不是真的實現不了」
這個功能為什麼實現不了呢?是時間不夠嗎?是開發成本太高了嗎?是不是一定要做呢?有沒有其他可以實現的設計,能達到相同效果呢?
始終不要忘記,是我們依賴著團隊,並非團隊離不開我們。
也始終不要忘記,我們存在的意義在於一個共同的目的,而不是爭執誰對,誰錯。
有時,對錯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面對問題時的心態,以及我們解決問題的決心。
即使是其他成員犯了錯,也不過是一個新的問題而已,解決他就好了,不是嗎?
——————————
9月 公眾號一周年活動
活動一: 入門課程限時降價
9月1日至9月30日
整套入門課程 活動價 399
點此了解入門課程
活動二:讀者交流群限時降價
9月1日至9月10日
加入讀者交流群 活動費用:99
點此了解讀者交流群
活動三:轉發海報,獲得直播答疑回顧視頻
9月1日至9月30日
轉髮指定海報,可獲得8月直播答疑回顧視頻
(累計30個問題,四次主題分享,1690分鐘的產品知識視頻)
活動參加方式
1.關注公眾號
2.與我聯繫(添加我的個人微信)
我的微信ID: zww19900427
推薦閱讀:
※關於前 Google 工程師 Edward Ho 在Quora 回答的 「如何在Google成為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與國內在產品經理職位上的認知相比,差距大不大?
※5 分鐘交互設計指南:對話框
※矽谷之路 56:產品經理之路(三)
※產品經理的面試,是不是一定要刻意強調目標用戶、需求等等這樣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