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事!今日頭條挖角知乎大V背後,問答產品再次迎來大爆發?

今日頭條與知乎迎來了正面交鋒。

今日,名為「惡魔奶爸」發布的一則關於「今日頭條簽下300多個知乎大V,且是獨家協議」的內容迅速在網路上傳播開來。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轉發了該消息並附以「江湖有事」四字評論。

隨著事情的發酵,兩方平台分別做出了回應。知乎聯合創始人張亮在知乎最近上線的新功能「想法」中說道:高質量的分享無法被流水線化定價,好的對話氛圍更不可能被粗暴遷移。

另一邊,悟空問答市場總監劉晨表示,其平台簽約答主不止300人,但從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發布內容,「現金是對知識分享的獎勵,予人玫瑰者,手裡不應該只有餘香」。

時間倒回至去年4月7日,今日頭條正式推出「頭條問答」時,就被外界認為是在向知乎等問答分享社區發起挑戰。緊接著,今年6月份,「頭條問答」正式更名為「悟空問答」,且被獨立出來,可見今日頭條對其重視程度。

如果說之前今日頭條與知乎的關係更像是隔空對壘,那麼此次的挖人事件則將二者的競爭赫然擺在檯面上。

  • 今日頭條的內容擴張

今日頭條拉攏知乎大V進駐今日頭條的平台,而且簽署苛刻的排他協議,擺明了是要跟知乎進行「搶人大戰了」。

據公開消息,今日頭條跟知乎大V簽訂合作協議,給出了高報酬,據了解,簽約報酬在每月一萬到三萬不等,要在悟空問答上完成一定數量的問答,同時每條問答要滿足一定的字數。還有消息稱這些大V的簽約價格是20萬每年。

在今年年初,悟空問答就開始簽約一些頭條號進駐,並給予頭條號每條回答在100元到500元不等的報酬。

今年6月,今日頭條將旗下上線一年多的頭條問答獨立,正式升級為悟空問答,同時推出悟空問答獨立App和網站,給悟空問答的定位是立足獨立產品探索更多社區專有功能。

「悟空問答」與知乎隔空打擂台。但是據兩個平台都進駐的某大V稱,雙方的問答定位還是不一樣,知乎更顯高端,悟空問答更有煙火味。

但不可否認的是,悟空問答背靠頭條問答的平台,有著更加可觀的數據流量。截止今年6月,悟空問答公布的運營數據顯示,有5000萬用戶先後入駐問答社區,包括景甜、柳岩、黃健翔、羅永浩等。悟空問答的用戶在社區分享他們所擁有的信息、經驗、知識和觀念,每天提問數超過1萬個,回答數超過10萬條,獲得超過1.5億次的閱讀量。

同時,今日頭條對於內容的投入更加「豪氣」,多次投入都直接用現金的方式進行補貼。

2015年,張一鳴宣布頭條號將推出「千人萬元計劃」:未來一年內,頭條號平台將確保至少1000個頭條號創作者,單月至少獲1萬元的保底收入。對於入選標準,不單單以閱讀量為考評,特彆強調內容的質量。但那個時候,今日頭條並不採取「排他」策略,並稱希望多方共同扶持,讓創作者的收益得以最大化。

同時,今日頭條副總裁趙添則宣布,頭條號平台也將鼓勵垂直的內容創作者組織起來,成立小型編輯部,共同穩定、成規模地生產某個品類的內容,例如乒乓球、馬術等。對於這類「群媒體」,今日頭條的扶持力度會更大:今日頭條將在未來一年內重點扶持至少100個「群媒體」,單月將至少獲得2萬元的保底收入。

除了保底收入,入選「百群萬元計劃」的頭條號,還可以獲得普通帳號沒有高級功能,比如,可以給自己的「粉絲」定向推送Push彈窗、甚至上到頭條客戶端的導航頻道等,充分分享「今日頭條」的紅利。

除了現金補貼,今日頭條也對內容創業者進行了大力扶植。今日頭條宣布了「新媒體孵化器計劃」:將為中小團隊提供孵化服務,將提供低價高質的辦公場所,並且幫團隊提供法律、財務和版權保護等資源支持,降低創業者在發展早期的額外成本,同時還將為內容創業者引入SIG、、IDG、貝塔斯曼、創新工場、真格、險峰華興、無穹、淺石和峰瑞在內的多家知名風險投資基金。

2016年3月10日,今日頭條成立2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內容創業投資基金,同時啟動「頭條號創作空間」,並邀請了一批知名大號入駐。

再加上這次直接去知乎上去搶大V,與知乎大V簽訂入駐協議,今日頭條在內容擴張的步子越邁越大。

  • 知乎的「堅固」與「脆弱」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知乎第一次遭遇挖角。

今年上半年末,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就以三年合同的簽約形式拉走了知乎上200左右個大V,這些人每回答一個問題100-500元不等,且每個檔位的人價格也有差別。

今天,在知乎「如何看待今日頭條一口氣簽了300多個知乎大V的傳聞?」的問題下面,作家大V張佳瑋分享了更多細節:每個月的文章,只要滿500字,在頭條問答首發,就算計酬回答,每個月發滿15篇,每篇計酬之外,還可以獲得稅前1000元的酬勞,最高等級酬勞,是單月500x20=10000……

事情發生後,外界紛紛猜測今日頭條此舉是否會給知乎帶來重創?至少目前來看,影響似乎不大。

首先,正如張佳瑋所說,今日頭條這個性價比實在不高,對於知乎上的頭部大V而言,他們一般都有穩定且不菲的主業收入,零星的補貼很難構成影響力。另外,像另一位知乎大V謝熊貓君認為的一樣,寫東西對他們來說是種休閑娛樂,要簽合同,還要對數量、字數以及其它一些方面做限制,就變成工作了。

最重要的是,知乎通過七年時間所打造的社區氛圍並不是那麼容易突破,也不是靠幾個大V就可以照搬過來的。

在自媒體人羅超看來,知乎已經形成網路效應,大V在知乎是因為讀者在,還有社區氛圍,悟空問答至少暫時還未形成高質量的知識分享氛圍,社區氛圍是由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一起決定的,而不是大V。

「就算有些知乎大V因為錢,賣身頭條,賣身契到期還是會回去知乎的,頭條會一直給錢嗎?顯然不可能。」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今日頭條從快手挖走MC天佑,據說,後來天佑又回到了快手直播。社區氛圍中沉澱下的粉絲,也成為大V們無法「輕輕地走了」的牽絆。

張佳瑋說,「許多話,在其他網站懶得說,在知乎就容易說出來——某些提問和回答是火刀火石,容易激發你的敘述欲。這是許多人留在知乎的原因。」

對於此事,創新工場前投資總監,辰海妙基金創始人陳悅天在朋友圈表示:頭條200億美元的公司要搶知乎的內容創作者只說明一件事情—知乎的估值太便宜了,應該對標頭條,最起碼100億美元。

而實際情況,今年年初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的知乎,估值水平只是超過10億美元。100億美元與10億美元的差別背後,折射出的也是這家「慢」公司的問題所在。

深度問答成就了知乎,但其更偏向長圖文的問答內容也成為了其掣肘,因為這種形式更適用於PC端,導致知乎在移動端的進程上步履維艱,要知道,對於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其平台消費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我們看到,知乎最近推出了類微博,或者類朋友圈的新功能「想法」,降低創作門檻的同時,也提升內容消費。

還有,知乎內容質量的水化也是被人詬病所在,而擺在知乎面前的,還有商業變現難題。

但可以預知的是,各大互聯網平台越來越相像了,比如今日頭條推出「微頭條」「悟空問答」,微博推出微博問答,知乎推出「想法」……

也許正映證了微博CEO王高飛那句話:互聯網上半場是各做各的,下半場不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後等到發現適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

另外,過去分答、值乎掀起的問答風口,大有捲土重來之勢,不難發現,各大巨頭也都加入到問答產品的戰爭中,或許好戲才剛剛開始。

「都是在未雨綢繆,肯定免不了一戰。」陳悅天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作者:阿寶 李忻融)


推薦閱讀:

知乎的回答偏向於複雜化,是否會降低獲取知識的效率?
手把手教醫學女博士做知乎營銷
關於如何處理產品故障的危機事件,知乎給了我們一份很好的示範

TAG:今日头条应用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