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略說遼朝兵力數量(第三彈):以部落數推算遼聖宗時期遼內部族軍的兵力
原作者:非洲戰象
(本人略作格式整理)
- 以部落數推算遼聖宗時代遼內部族軍的總兵員
所謂遼內部族,即正式納入遼國體制的部落,主要就是契丹(包括戰爭中歸降的部落被另置為契丹部落)和奚部,其數目見遼史營衛志:
「聖宗之世,分置十有六,增置十有八,並舊為五十四部」
總共54部,而其中的大部族有4個:
「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乙室部,在朝曰乙室王府。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已上四大王府,為大部族」(遼史職官志)
「北王府、南王府分掌契丹兵,在雲州、歸化州之北,二王皆坐在樞宻下,帶平章事之上,舊例皆賜御服,節度使叅於旗鼙之南。乙室王府亦掌契丹兵,然稍卑矣,其有居雁門之北,似是契丹別族,其坐在上將軍之上。又有奚王府掌奚兵,在中京之南」(武溪集卷8契丹官儀)
北王府、南王府、乙室王府、奚王府即四大部落。不過除去這4個大部落,剩下的並非50部。其中有2個國舅帳脫離了一般部族編製;而奚王府6部在聖宗統和12年被分置為獨立的6個部落,奚王府名義上仍領6部。(詳見營衛志)
那麼,實際聖宗時代應是51部,其中3個大部落,6個以奚王府分置的部落,以及剩餘的42個小部落。
這些部落大約都是什麼規模呢?
1,曾任趙延壽幕僚的宋琪提到的遼太宗末年的奚部以及遼外各部族:
「別有奚霫,勝兵亦萬餘人,少馬多步,並髡髮左蟊竊為契丹之飾。復有近界韃靼、尉厥里、室韋、女真、党項亦被脅屬,每部不過千餘騎」
2,遼聖宗統和26年出使遼國的宋人路振所轉述的南、北二王府:
「西南至山後八軍八百餘里,南大王、北大王統之,皆耶律氏也,控弦之士各萬人。二王陸梁難制,虜每有徵發,多不從命,虜亦姑息。(此二王事,得之於檀州知州馬壽)」
3,耶律宗福墓志銘中提到的遼興宗初年西北路招討司所統部族:
「西北路之所轄者,節度金吾 二十部,精兵勇士餘二萬眾。地里遙而聲教罕暨,民俗曠而禮讓不興。綏之斯徠,逆之斯仇,猶聚鹿之多駭,群雞之難驅」
燕人宋琪所言的1萬奚兵無疑就是指奚王府,遼太宗時代其它奚人早已被分化置為契丹部落。雖然年代上比聖宗時代略早,不過考慮到與奚王府並列的南、北二王府在統和26年也不過各有1萬兵,所以這裡將聖宗統和年的奚王府兵員同樣定為1萬(戰亂年代部族人口增長極其緩慢)。而乙室王府比南、北二王府」稍卑」,顯然其掌握的人口兵員當不會超過南、北二王府,估且也以1萬計。這樣四大部族的兵員都各約1萬人。其中奚王府6部,則每部平均約1700人。
而從1、3兩條史料來看,遼太宗末年與遼興宗初年的小部落一般也就1千多兵員。不過要注意的是,42個小部落中有22部是遼聖宗以隸諸宮的戰爭俘戶、諸宮和橫帳的奴隸戶、或長期戍衛某地的部民在人口增殖後新組建的部落。如:
「特里特勉部。初於八部各析二十戶以戍奚,偵候落馬河及速魯河側,置二十詳穩。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
「稍瓦部。初,取諸宮及橫帳大族奴隸置稍瓦石烈,「稍瓦」,鷹坊也,居遼水東,掌羅捕飛鳥。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
這些新置的部落規模都不大,如特里特勉部原來只是160戶牧民,稍瓦部更只是些鷹坊的奴戶。42個小部落除去此類性質的22部,就剩下20部。而宋人在遼聖宗死那一年也提到過此時的遼國部族數目:
「分領兵馬則有統軍、侍衛、控鶴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分提失哥、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鈐轄、遙輦、裳袞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節度」(長編卷110)
至少在宋人來看,遼聖宗時代小部落的數量仍是20個,而非42個。而這20部如以平均每部1700人算(奚王府6部的平均數),即總共34000兵員。再加上4個王府計4萬兵員,總和為74000人。
因人口增殖而新置的另外22部,多數應該是在聖宗晚年的長期和平環境下所置的,而非是在戰火紛飛人口增長緩慢的統和年。它們的兵員平均數應該不足1000人,總和這裡暫且計為2萬人(實際可能偏高)。
以下用一些戰役中的零星記載來核實:
「弟迭剌哥圖為奚王,與安端擁千餘騎而至」(遼史太祖紀)
「以樞密使雅里斯為行軍都統,虎軍詳穩楚思為行軍都監,益以突呂不部軍三百,合諸部兵討之」(遼史穆宗紀)
第一條是阿保機的兄弟叛亂,其時為奚王,僅出兵1千多;第二條則是遼穆宗平烏古之亂,作為遼內元老級的突呂不部出兵數為300。
再來看一些宋人記載的相關戰役兵力:
「丁卯,上躬擐甲胄,率兵次岐溝關。東西班指揮使衡水傅潛與孔守正先至涿州,擊契丹,敗之?????庚午遲明,次幽州城南,駐蹕於寶光寺,契丹萬餘眾屯城北」(長編)
「丁卯,北院大王奚底、統軍使蕭討古、乙室王撒合擊之,戰於沙河,失利」、「討古等不敢復戰,退屯清河(幽州城北)」(遼史)
此為宋太宗發動的第一次幽州戰役中的片段。通過對比遼史,我們知道「屯城北」的1萬遼軍包括了北王府、乙室王府、幽州漢軍。也就是說北王府、乙室王府這兩個大部落的出兵總數不過數千人。而且作為敵人宣稱的兵力數字,這總數1萬可能都是偏高的。
再接著看第二次幽州戰役:
「(曹彬、米信)再往攻涿州?????有敵酋領萬騎與米信戰,相持不解」(長編)
「宋將曹彬、米信北渡拒馬河?????詔于越休哥、奚王籌寧、宣徽使蒲領、南、北二王等嚴備水道,無使敵兵得潛至涿州」(遼史)
在往攻涿州的路上,宋人聲稱是與1萬遼軍相持。而通過遼史我們知道,這支遼軍其實已囊括了奚王府、北王府、南王府3個大部族的兵力。因為還有休哥和蒲領的其它軍隊在其中,所以這3大部落出兵總數也不過數千人。
以上幾個戰例中的出兵數字當然不是部落的全部兵員,但也大體可以反映出這些部落的規模。
除了上述51個部落,遼國的部族軍其實還有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遼主自己所居的行宮部落,其包括9宮(聖宗統和時的數目)和各旁系親族帳(遙輦九族、三父房、二國舅)。另外就是由遼主直轄的皮室等部族軍。
關於9個宮的總兵員,最直接的記載就來自兵衛志:
「弘義宮: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六千。
長寧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一萬二千,騎軍五千。永興宮: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五千。 積慶宮: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軍八千。延昌宮:正丁二千,藩漢轉丁六千,騎軍二千。彰愍宮: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崇德宮:正丁一萬二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興聖宮: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五千。敦睦宮: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騎軍五千。」
不過正像我上一篇文章<遼史兵衛志所載遼國軍力考辨>中所指出的,這組數字與兵衛志中許多其它數字一樣是被誇大的。
除了上一篇文章列舉的證據外,其實單從規模來看,這些數據就不可信。這9宮的丁口數量外加隨行的各旁系親族帳、奴隸等,意味著將達100多萬甚至200萬總人口,而與之匹配的牲畜數量也必將達幾千萬頭匹!
諸宮是同在一處伴隨遼主遷移游牧的,故遼史中有遼主一日間走訪諸宮的記載,如:「任午,謁太祖及諸帝宮」。在一處聚有如此數量的人口、牲畜無異於痴人說夢。不要說游牧部落,就是古代屈指可數的大都市也難以達到如此駭人的規模(況且大城市通常都依靠水運大量物資來供養,一旦水運斷絕,饑荒立至)。
這裡為了對這些數字有個更清晰的認識,再附兩條歷史上較可靠的游牧部族人口記載以作對比:
後漢書:「南部連克獲納降,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勝兵五萬一百七十。故事中郎將置從事二人。耿譚以新降者多,上增從事十二人」
蒙古秘史:「此時,成吉思汗已征服了所有居住氈帳的百姓,統一了全蒙古?????成吉思大汗降旨:「輔佐我的有功之臣,為建立國家而效力的勇將,以千人為一戶,委命你們做千戶長,享有千戶那顏的封號」?????成吉思汗冊封八十九個千戶那顏,提名八十九人管理九十五個千戶」
第一個是公元90年漢朝方面對內附的南匈奴戶口所作的統計。在接連不斷的吞併離散的北匈奴部落後,南匈奴總共才有50170男丁,237300總人口。
第二個是1206年鐵木真掃平草原後,對草原各部進行編戶,理論上總共擁有95000男丁。
外加上文推算的遼內51部落總計94000男丁。
這些均是許多個部落相加後的總數,單個大部落當不過幾萬人口。對比之下,遼主的行宮部落即擁有一兩百萬人口無疑十分離譜。
既然遼史兵衛志宮分軍數字靠不住,如何推算行宮部落之總兵員?
遼史營衛志:
「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禁圍外卓槍為寨,夜則撥槍移卓御寢帳。周圍拒馬,外設鋪,傳鈴宿衛」
宋會要蕃夷:
統和2年,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岳州刺史懷浦及薛繼昭、劉文裕、侯莫、陳利用等言:「隆緒所居異帳,相去百許步。衛兵千餘人,膳夫三百人,雜以藩漢女奴。國事皆蕭氏與韓參決」
統和21年,遼國供奉官李信言:「其偽命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內五千六百餘常衛戎主」
遼史營衛志中4000的宮衛數字其實已經把兵衛志里的10萬宮衛騎軍否定了(兵衛志里的兵數和遼史其它章節中的兵數不合已非此一處)。以宋會要所錄統和21年李信提供的數字來看,宮衛總數是5600餘人。而統和2年賀令圖等人所言衛兵1千多人則應當是4批輪換值勤的宮衛之一。
兵衛志宮衛軍數雖說嚴重誇大,但應當是據現已迭失的原始材料加以誇大的(正如」御帳親軍」條目雖把原材料的數字誇大10倍,卻並非憑空編出來的)。假定在未遭誇大的原始史料中,宮丁數字和宮衛軍數字的比例應和兵衛志中現存數字的比例相同。兵衛志里現存數字是40萬宮丁、10萬宮衛,那麼這裡推測已迭失的原始材料中宮丁與宮衛之比也當為4:1。
再以統和21年李信提供的5600名宮衛數字代入,那麼整個宮分軍(宮丁)總兵員即為22400人。此處順便提一下遼聖宗以人口增殖而另外新建的22部,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從行宮部落人口中分離出去建部的。據前文的偏高估計,析出的宮丁總數近2萬。如果考慮到統和22年宋遼講和後人口增速加快,到聖宗晚年完全可能有3~4萬宮丁,析出1~2萬人另建新部落也完全合理。
按此,不計遙輦九族、三父房、二國舅等旁系族帳,統和時遼聖宗的行宮部落即約有22400兵員,10萬多總人口,已算是個超大部落。
接下來再看剩下的皮室,以及遙輦、三父房、二國舅等旁系族帳。
首先是皮室,燕人宋琪的平燕薊十策中提到:
「晉末,契丹主頭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皆精甲也,為其爪牙。國母述律氏頭下謂之屬珊,有眾二萬,乃阿保機之牙將,當是時半已老矣,南來時量分借得三五千騎,述律常留餘兵為部族根本。其諸大首領,有太子、偉王、永康、南北王、于越、麻答、五押等,大者千餘騎,次者數百騎,皆私甲也?????蕃漢諸族,其數可見矣」
這條史料中3萬皮室軍、2萬屬珊軍即是遼史兵衛志」御帳親軍」條目中30萬皮室軍、20萬屬珊軍這組誇張數字的本源。不過這條原始記載中的」皮室」是否真的就是指遼史中所說的那支軍隊呢?
其實從上下文看不難發現,宋琪這段話描述的是整個遼國的軍力:「蕃漢諸族,其數可見矣」。在他的意識里明顯是將契丹兵劃分成了3部分:
- 1,皮室軍
- 2,屬珊軍
- 3,各貴族的私兵
奇怪的是宋琪壓根沒有提到本該是主力的契丹各部落,但後面卻又說到:「述律常留餘兵為部族根本」。可見在他的語意中」皮室」和」屬珊」可能並非僅是指契丹軍隊其中的兩支,而很可能意指所有契丹部落。是否真是如此呢?
先來看這個」屬珊」,按宋琪所述是為遼太祖的宿將舊部。然而,按遼史國語解:
「屬珊:應天皇后從太祖征討,所俘人戶有技藝者置之帳下,名屬珊」
屬珊實為戰爭中的俘虜,並非是太祖牙將,甚至是否為軍事性質都是有疑問的。與皮室軍不同,屬珊軍從未在遼史各傳、紀的歷次戰爭中被提及過。因此不排除屬珊是類似以俘獲工匠組成的聚落,這類性質的聚落在游牧民族中很常見。所以說宋琪所說的」屬珊」和遼國實際的」屬珊」是兩個概念。
那麼同樣宋琪所說的」皮室」是否與遼人所說的」皮室」有出入呢?這要先從皮室軍的職能說起。皮室軍最初為遼太祖所創立的宿衛隊,是後來崛起的宮衛軍的鼻祖。
遼史百官志-南皮室詳穩司條:「初,太祖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餘人,置為腹心部,耶律老古以功為右皮室詳穩」
耶律曷魯傳:「太祖宮行營始置腹心部,選諸部豪健二千餘充之」
太祖時皮室軍數量為2000餘人。一直到遼景宗即位之時,皮室軍始終擔任宿衛行宮的任務:「右皮室詳穩蕭烏里只宿衛不嚴,斬之」。皮室軍不再擔任宿衛,而改由新的由諸宮選出的宮衛軍擔當,這個轉變是在景宗時代完成的。換言之,遼太宗時代的皮室軍即宿衛隊無疑。
那麼,太祖和聖宗宿衛的規模都是清楚的,太祖2000人,聖宗5600人。外加遼史營衛志中記宿衛為4000人(未註明年代)。無論哪組數據都比宋琪所說的3萬人差得太遠了,何以唯獨中間的太宗時代突然變成3萬?這顯然不合情理。
很明顯,這是因為宋琪並不真正了解遼人的皮室軍具體是指什麼,他只是知道遼軍有」皮室」這個稱號,這與他對」屬珊」的理解如出一轍。他可能僅僅是把契丹各部按他的理解歸在他所知道的」皮室」和」屬珊」這兩個名目下。所以在他的整段敘述中都沒有各部落軍的影子,實則這5萬人應當即是指遼太宗時代契丹各部落的兵數。另外加上奚王府1萬餘人,以及各貴族首領的私兵,這就構成了遼太宗時代遼國軍隊的核心主力(當時遼主的行宮部落只是初建,只有3宮,而且主要由俘戶構成的宮丁未必已經成軍)。
那麼也就是說,皮室軍比較可靠的數字實際就是起初那2000餘。遼聖宗時代它已被當作獨立的部族軍四處調遣征戰,在北征蒙古、南征宋朝、東征高麗的戰役中均有其身影。成為獨立部落的皮室部,即便比一般小部落規模略大,至多也就當在數千人,不太可能達到四王府的規模。
其次就是遙輦、三父房、二國舅等旁系族帳。
這些也可以由宋琪的那段話入手。其中的「于越」,宋琪在後面注到「謂其國舅也」,即宋琪所說的于越實際是指國舅(這裡也再次反映出宋琪對遼人那些名號的理解和原意是有出入的)。「永康」就是即位之前的遼世宗。「偉王」、「麻答」是遼太祖的兄弟和侄子(詳細考證見:鄧廣銘<遼史兵衛志中「御帳親軍」、「大首領部族軍」兩事目考源>),其中的偉王安端明確是屬三父房之一的季父房。
這些旁系親屬不另立部落,但都各自有私屬族帳,同居於遼主的行宮部落中(南、北兩院皇族除外)。這些私兵規模按宋琪所言,多則千餘、少則數百。那麼粗略估計遙輦、三父房、二國舅這些族帳可能擁兵達數千之眾。
遼軍另外還有」舍利」、」拽剌」、」群牧」等名目。」舍利」是貴族子弟,」拽剌」為偵候,」群牧」即牧監的牧戶。這些瑣碎的兵員數量不會很多(實際可能已包含在前述的部族軍里),基本可忽略。
最後梳理一下本文推算的遼內部族軍的各組成部分:
- 第一部分:一般的部落,聖宗時代共計51部,總兵員94000人。但在統和年肯定沒有這麼多,其時51部中必然有許多部落尚未建立(明確已知其中1部為開泰4年所建),因此估計總兵員當在7~8萬人間。
- 第二部分:遼聖宗統和時的行宮部落軍,9宮總兵員22400人。
- 第三部分:其它各旁系親族的私兵、皮室、舍利、拽剌、群牧等,具體數目變數頗大,總和粗略計為1~2萬人。
所以本文推算的結果是:遼聖宗統和年遼內部族總計有102400~122400總兵員。
推薦閱讀:
※論:騎兵與步兵一對一單挑,地形開闊平原,雙方武器不限,經驗相同,則步兵勝率幾何?
※古時皇城的守衛也歸禁軍嗎?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
※為什麼西方的火繩槍排隊槍斃戰術,雙方都沒有採用一些防護性的措施(比如鐵板盾車)之類的已減小己方的傷亡?
※為什麼行軍速度快也可以作為將領為人稱道的特點?
※古代東方的劍是否大多沒有西方劍那樣的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