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片子,我關了空調,如墜冰窖
「那你現在想怎麼做?」 「先找到當事人再說吧。」
驚悚片與恐怖片並駕齊驅,一向是國產電影爛片重災區。
小成本高回報,不管質量好不好,撈了一筆轉身就跑,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運作模式已經成為了這一電影市場的常態。
但在今年上海電影節中,國產驚悚片《目擊者之追兇》(以下簡稱《目擊者》)卻讓人眼前一亮。
這部遠高於國產平均水平的類型片,出自台灣的程偉豪導演之手。
熟悉恐怖片的人對這位新人導演應該不陌生,《紅衣小女孩》便是他執導的首部恐怖片,他也憑藉該片獲得2016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目擊者》來自於一個原創故事,經程偉豪多年的打磨和修改最終被搬上了熒屏。
《目擊者》的精彩之處在於劇情的一波三折,故事在不同人的嘴裡翻出不同的花樣。
一個真相的出現被另一則真相折斷,當剝開層層迷霧,呈現在眼前的是醜陋而巨大的蟲在華美的袍下蠕動,帶給人一種窒息般的衝擊感。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在報社工作的記者小齊,因一次報道在新聞界小有名氣,不僅深得人心,還勾搭上了心儀的女神。
可惜好景不長,他被當事人倒打一耙,以污衊的罪名告上法庭,鬧的沸沸揚揚,小齊的人生道路急轉直下。
倒霉的事情接踵而至,一次偶然情況下,小齊發現自己的車竟是一輛經過重組的還魂車。
按捺不住好奇心,小齊通過警察局的關係對車輛進行調查,不想卻意外發現自己和這輛還魂車還有存很深的淵源……
九年前的一個夜晚,大雨滂沱,在人煙稀少的高速路上,小齊目睹了一場車禍,肇事車輛在事發後逃逸。
事發突然,大雨能見度差,儘管拍了照片,小齊還是沒能看清楚車牌號碼。
他連忙下車,跑上前查看被撞車輛的情況,發現一男一女倒在車中,昏迷不醒,雨水落進車內和著血水蜿蜒而下……
天意弄人,小齊的還魂車就是當年的車禍車輛。
如今再看這個案子,新聞記者的直覺告訴小齊這宗車禍並不單純,他下定決心要追查這件九年前的事件。
此時,小齊因報道失誤而從報社離職,他通過查找當年的新聞,發現那場車禍中的女性得以生還,並從一家醫院中搶救後悄然離開。
於是小齊便向自己的女神求助,他們在醫院找到了倖存者的信息,開始聯手調查當年的真相。
一番波折後,小齊和女神找到了隱姓埋名的生還者徐愛婷,可對方並不願意配合調查,表現的很是抗拒。
小齊失望而歸,但他敏銳地察覺到這背後也許另有隱情。
當晚,小齊突然接到了來自徐愛婷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刺耳聲響。
第二天,小齊找到徐愛婷的住處,看見一個黑色身影從衛生間猛然躍出,落荒而逃,小齊連忙上前追尋,未果反而受傷。
然而,就在醫院包紮時,小齊又再次接到了來自徐愛婷的電話,「王先生,救我!」。
從此,徐愛婷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再無消息……
九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徐愛婷究竟去了哪裡?逃跑的黑衣人就是當年的兇手嗎?
小齊彷彿在黑暗中行路,一點一點摸索著走向更深的黑處。
但在尋找徐愛婷的過程中,先是小齊的好友慘死在修車廠。
後是他發現當年肇事逃逸的司機極有可能是邱哥,而兩情相悅的女神實際上是邱哥的地下情人。
小齊的心沉到了谷底,痛苦之餘,他不禁想到,這一切真的都是巧合嗎?
看起來與案件毫無關聯的身邊人,一個一個被扯入到漩渦之中,這一切毫無邏輯的發現背後,彷彿有一雙手將它們捏在一起。
徐愛婷最後一通電話定位在一個公寓樓中,小齊挨家挨戶尋找她的蹤跡,不想,敲開的一扇門後,卻露出了傻白甜小警察阿緯的臉。
誰講的才是真話?所有出現過的人彷彿都有洗不清的嫌疑。
故事進行到這裡,賄賂、偷情、謀殺、逃逸、撒謊、仇恨、恐懼……
人性中隱秘的惡如大雜燴一樣在舞台上翻炒,看起來似乎只有主角小齊是個好人。
然而,好像是在狼人殺中擔任法官角色的小齊,他真的只是出於善良和同情,才想幫受害者徹查車禍嗎?
別忘了在開頭張立委的車禍中,小齊除了新聞的狂熱,便只有對傷者的漠視,像冷血動物般毫無同情心。
究竟九年前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讓看似冷血的小齊走上了助人為樂的道路?
影片出現的三段床戲,一反溫情香艷,模糊的鏡頭下充滿了強烈的壓抑感。
上下交疊的身影,各懷鬼胎,昏暗氤氳的燈光里,彷彿有雙眼睛,於角落中窺探,將肉骨化成水,拖拽入陰謀的漩渦。
當我們覺得一部作品夠好看,是因為我們對它展現的內容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接觸不到電影中那樣多的藝術設計的情節,但普通人無時無刻不與人接觸,不與人性接觸。
觀眾在觀看電影時,也是透過熒幕在審視自己和身邊的人,審視整個社會。
承認人具有天生的複雜性便是真實,由人物自發的合理推動故事情節的完成,便可以說是圓滿。
故事要「真」就要合邏輯,人物要「真」就要有複雜性,好人也有硬心腸,壞人也有柔情絲。
拋開類型片,單純從影視創作角度來看,《目擊者之追兇》也是成功的。
它一開始樹立了無數普通的好人形象,再用一張網精心把所有人織在一起,愛與恨,背叛與保護,原諒與救贖,無畏與自私……
這些複雜的情感被揉成一團,塞進一個又一個人的身體里。
把他們身體中埋藏的複雜動機與情緒引導出來,再一鎚子敲碎,重新澆鑄成一個令人膽寒的故事。
《目擊者》另一個可貴之處在於它赤裸地把現實社會的黑暗面擺放在我們面前。
小齊塞錢送禮,上下打點,從社會底層爬到召集人的位置,從在桌下送禮給警局王sir的熟練手法來看,他疏通關係可謂是自有一套;
女神Maggie,貌美可人,與自己的老師濃情蜜意小三上位,還能多年在人前保持玉女形象,也是心機算盡;
而影片最後小齊的結局則算是導演對現實最大的諷刺了。
正義戰勝邪惡、英雄救得美人,這些傳統的正能量看起來並不是《目擊者》的主旋律。
毫不留情地揭露人性的雙面和現實的殘忍,絕不刻意洗白,它獨特的個性使之從眾多影片中脫穎而出,今年最佳國產驚悚片的小紅花大概是跑不掉了。
在影片的最後,塵埃落定,小齊講了一個看似無厘頭的冷笑話。
笑話中的主人公被警告不要翻到書中的最後一頁,正如這部電影,最好也不要看到最後一分鐘。
因為真相往往讓你無法承受。
推薦閱讀:
※觀影日記2:是門當戶對還是追逐愛情?——李安《理智與情感》
※《機器之血》我以陌生人的身份守在她身邊,也就無欲無求了
※《死在西部的一百萬種方式》,是把你逗笑的最好方式
※《一條狗的使命》在離散與回歸之間狂飈暖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