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作為女性,在伊朗你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可能是……

自伊斯蘭革命爆發以來,伊朗女性一直被要求在公共場合佩戴頭巾,違者將面臨輕則罰款重則監禁的懲處。近日,洛杉磯時報的報道稱,對於女性在私家車中是否應該戴頭巾的問題,伊朗司法機構表示,汽車內屬於外部可見的公共場所,女性必須戴頭巾。一些反對者則認為,汽車內是私人空間,不應該受到法律約束。

看到這則報道,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在伊朗經歷的那些與頭巾有關的故事。

在伊朗開車的外國女性也要戴頭巾

來源:AI Arabiya English

「這裡是伊朗」

「女士,請把你的頭巾戴好,不然一會警察要過來了。這裡是伊朗。」

我在伊朗搭乘計程車時,常常被司機們這樣提醒。其實我們並不是有意甩落頭巾,而是作為在中國長大的漢族女孩,我們不懂得如何繫緊頭巾,所以頭巾總是在無意間滑落,露出被稱為「誘惑」的頭髮。在被提醒注意著裝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這裡是伊朗。」

「這裡是伊朗」既是一句嚴肅的警告,又是一句無奈的嘲諷。因為這裡是伊朗,所以外國客人必須注意入鄉隨俗,遵守伊朗的規定,不可隨心所欲;但也因為這裡是伊朗,所以請你們諒解我們國家「荒唐無理」規定。

學校和宿舍的守門人,同時也是學校的「風紀委員」,男女各一名,負責監督學生們的穿著,規勸和警告穿著不符合規定的學生。對於女生,約束則尤其多,上衣過臀還不夠,必須過膝蓋;褲子必須穿寬鬆的。「這裡是伊朗」則是這些「風紀委員」的口頭禪。

我們外國女學生總是害怕遇到這些穿著黑罩袍的女風紀委員,由於害怕被批評,有時不得不與她們玩起「貓捉老鼠」的遊戲,但後來發現,監督我們雖然是她們的工作職責所在,但她們也很無奈。

她們雖然總是板著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心裡卻比誰都明白,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著不同的衣著習慣,所以有時對於外國學生,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作為外國人,入鄉隨俗是做客之道,但對於伊朗人來說,他們從社交媒體中了解到諸多外界信息之後,也會對本國的諸多禁忌產生不滿。

作為首位訪問伊朗的非伊斯蘭國家女總統,朴槿惠也入鄉隨俗

圖片來源:美聯社

年輕一代伊朗人的訴求

總統魯哈尼曾多次表示,希望能使女性著裝更加自由。2013年10月,魯哈尼曾呼籲警察們在關於女性頭巾的問題上要沉得住氣,保持容忍的態度。他還曾多次強調,警察沒有權利「將鼻子伸進人們的私生活里」,並且強制人們執行他們認為真主認同的生活方式。

伊朗媒體人蕾哈娜(Reihane Taravati)說:「這就是當初我們給魯哈尼投票的原因,現在輪到他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如果可以回到國王時代該多好,可以遵循自己的意願選擇戴或不戴頭巾,女性可以和男性在同一片沙灘游泳。」

我的伊朗朋友瑪麗婭姆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作為新一代年輕人,她抱怨現任政府過多束縛了他們的自由,甚至表示非常希望移民。

「《古蘭經》也說:『不要讓你的弟兄們欺負他人。』為什麼我們在真主的眼中是平等的,卻在男人的眼中是不平等的?」

「伊朗最大的問題在於教士掌權,那些既得利益者控制了話語權,才給我們的女性製造如此多的束縛。如果說國家是一座房屋,伊朗這座房屋就沒有保護它的女主人。」

「在這樣的政府統治下,女性權益和宗教無法相容。挑戰宗教話語,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會受到侮辱、嘲笑和威脅,但我們不能放棄鬥爭,如果我們沉默不語,就是在默認這樣的方式是合理的。」

雖然稍有偏激,瑪麗婭姆還是說出了大部分伊朗青年人的心聲。

但有一類人為頭巾而自豪,認為戴頭巾不僅是維護女性尊嚴的必需,還是抵抗西方文明的行為。

伊朗教士阿亞圖拉·穆罕默德·莫瓦哈德·克爾曼尼說:「聽說有些女人在車裡根本不戴頭巾,1935年國王曾頒布禁止婦女佩戴面紗的法令,如今的你們不戴頭巾,就是在破壞國家的獨立。我非常感謝國家,讓我們擁有了能強制婦女戴頭巾的法律。」

參加「阿舒拉」節遊行的女性

同時,伊朗政府正在以越來越嚴格的「性別隔離」意識教育下一代。

我的伊朗朋友將自己4歲的女兒送去上學前班時,小女孩由於被要求戴上統一的馬格納埃(magna』e,一種將頭髮和頸部都包圍起來的三角形頭巾,常見於學校等公共場所)而哭鬧,老師便哄騙她說:「你要是不把頭髮遮蓋起來,真主就會拉著你的頭髮,把你拉上天空。」

伊朗國內存在的分歧非常嚴重,融入國際社會的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伊朗人民想要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人性不能永遠被壓抑,走向開放是時代的必然趨勢。當掌權者的雙手捂住了他們的眼睛,他們便追尋縫隙中的光亮「開眼看世界」。

伊朗對中小學實行男女分校制度,圖為穿著校服的女學生

來源:新浪微博

如果沒有頭巾,真主會接受我嗎

「私家車內部空間是否屬於道德警察的管轄領域」成為伊朗的熱議話題,本身就是伊朗走向開放的標誌。

要知道,在30年前的伊朗,若道德警察看到一男一女同坐在一輛私家車中,會要求他們出示結婚證。若他們無法證明兩人為夫妻關係,就會被嚴厲處罰。至於公開討論「私家車是否與家一樣屬於私人領域,不可侵犯」這樣的話題,簡直不可能發生。

與其爭論「私家車是否屬於公共場所」,是不是可以更加大膽一點,討論一下政府能否賦予女性自由著裝的權利。

我的朋友瑪麗婭姆說,伊朗人的民族特性里有「兩面性」的特點。這是自嘲,但除此之外,確實沒有什麼詞能更好地表達當代伊朗年輕人的狀態。他們在父權和政教合一政體下,表面上乖乖聽話,實際上卻通過各種方法,力圖更豐富地表達自己。

「我們是表面上的穆斯林,我們穿戴頭巾,我們的衣著合規,我們遵守教法,但我們內心非常迷茫,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真主是誰,不知道為什麼要做禱告。只知道,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懲罰。」

「我們的朋友曾去過許多國家,德國、法國、土耳其,那裡的穆斯林女性可以不戴頭巾,但她們遵從真主的指引,她們真誠、善良、助人、公正,她們是真正的穆斯林。」

「我非常支持穆斯林女性自願地選擇是否戴頭巾,但他們強制所有進入伊朗國土的女性都戴頭巾,我堅決反對。」

是否戴頭巾,也許只是個人選擇問題,甚至不能說戴頭巾比不戴頭巾更顯得虔誠。

我們認為,伊斯蘭教引導人們向善,鼓勵人們誠實,但如果一個穆斯林,穿罩袍、做禮拜,卻同時盜竊、欺騙、殺戮,這樣的人即使遵循了諸多表面的規範,也不會得到伊斯蘭的認同。

不管我們是否信教,不管我們跟從什麼宗教的指引,不管我們生在中國還是伊朗,尊重、誠信、公平等,都是我們一致認同的美德。

畢竟,那些贏得了我們尊重的人,是用他們的品德而非衣著。

今日主筆 唐藝芸


推薦閱讀:

庫爾德人 | 中東第五大民族的坎坷旅程
佛系、道系、法系、儒系……哪一行能拯救埃爾多安的「庫爾德焦慮症」?
靠一種學說指引,長期流散的猶太民族回歸先祖故土並取得了輝煌成就
「伊斯蘭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我在摩洛哥跳肚皮舞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