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非洲幹得過中國嗎?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你身邊的人都在悄悄關注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印度在非洲幹得過中國嗎?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248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印度與非洲的故事
文字:亨利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進入2017年7月以來,印度政府一直在中國西南邊陲搞事情,不斷指責中國「侵略」其領土,試圖把事態擴大。一些西方媒體跑得很快,也藉機炒作所謂的「龍象之爭」。中國政府則一再強調印度不要作大死。
面對這樣緊張的局勢,大部分國人可能認為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的衝突僅僅存在於兩國邊界。
但事實是,隨著世界一體化的進程,全世界範圍內的大國對抗都在升級。
印度一直在試圖與中國展開全面競爭,其中的一個重點區域就是與中國和印度都有著密切關係的非洲。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印度如何在非洲這片大陸上如何擴張自己的勢力。
香料與季風
▼
從2000年起就開始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讓印度一直耿耿於懷,於是分別在2008年、2011年和2015年,印度與非洲各國也舉行了印非峰會,邀請非洲各國首腦和印度領導人一起坐下來談談生意。
中非合作論壇logo
▼
莫迪在峰會上講話
背後是印非峰會的logo
大家要不要噴印度人畫的國界?
▼
其規模和級別從開始的門可羅雀發展為高朋滿座:在前兩屆峰會每次僅有不到20個非洲國家元首出席,而在2015年的最近一次峰會中54個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都來到了新德里。
第三屆印非峰會大合照
▼
同樣眼饞中非經濟論壇的還有日本
日本在非洲幹得過中國嗎?地球知識局
▼
不僅如此,印度也到處推銷印度版本的「一帶一路」計劃——「香料之路」和「季風計劃」(Spice Route and Mausam Project),試圖進一步加強印度與印度洋所在各國之間長久以來的經貿、人員和文化交流。
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與位於印度洋西側的東非沿海國家之間加強合作。
印度人眼中的「印度的洋」
索馬利亞由於戰亂,恐怕印度人看不上
▼
印度政府希望通過一系列行動把自己打造成非洲人眼中可信賴的夥伴和朋友,而並非掠奪者。
印度政府積極搭台,與非洲之間領導人進行多次互訪,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張。
訪問南非的莫迪
▼
印度在經濟方面也頗有建樹:印度各公司也在非洲拓土開疆,積極開展業務,已經把觸角伸到了非洲的各個領域。能源、礦產通信、黃金珠寶、金融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都是其中的重點。
▼
根據印度石油部的統計,從2001年至2013年,印度石油消費量從1億噸增加到了1.6億噸,並且其預計到2021年將會增加到2.5億噸。
作為龐大的石油消費國,印度80%的石油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其中又有約20%來自於非洲地區。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同時避免西亞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印度將眼光放到了包括安哥拉、奈及利亞和蘇丹等在內的各非洲主要產油國。
排除北非的產油國們
蘇丹、奈及利亞、安哥拉
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石油三強了
▼
其他經濟部門的合作則包括:
曾推出世界上最便宜小轎車的印度巨人級跨國集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在2015年初宣布將在非洲投資17億美元,提升當地的汽車和酒店業;
印度大型礦產和有色金屬公司吠檀多集團(Vedanta Resources)宣布其在非洲礦產行業已經投資超過了40億美元;
吠檀多集團logo
▼
作為印度通信領域的巨頭——印度巴帝公司(Bharti Airtel)分支機構的Airtel Africa公司麾下的分公司在17個國家進行電信運營。進入2017年後,在非洲有將近8000萬名Airtel Africa用戶;
Airtel Africa的雄心壯志
▼
印度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切割與拋光中心,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消費國,每年消費的800噸黃金佔全球需求總額的20%左右。
▼
為了與世界鑽石與黃金的原產地建立起更密切的聯繫,印度與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及迦納等非洲各國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能培訓,幫助其發展珠寶黃金產業,並希望能夠建立合資企業。
這對於這些全球最大的原石與黃金生產國而言大有益處,同時身為最大消費國的印度也會受益匪淺。
印度企業在非洲進行發展除了得到經濟上的利益,也讓當地人的生活與印度的產品和服務乃至更深層次的國家形象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中國人不可小覷。
印僑與槍杆子
▼
在人文方面,印度則更是將其在非洲地區特有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非洲的印度人早已超過300萬人,其中約有一半生活在南非。
德班被稱作「印度之外最大的印度人聚居區」,連聖雄甘地也曾在南非戰鬥過。
印度總理莫迪在2016年7月開始非洲四國之行,被訪國包括莫三比克、南非、坦尚尼亞和肯亞,除了莫三比克僅有2萬左右的印度人外,坦尚尼亞和肯亞都有10萬以上的印度「非漂」。
莫迪在南非還專門拜訪了甘地先生
▼
被稱為「因名字而被忽略的十大神劇」之一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之中,在電影中屢屢被阿米爾·汗飾演的男主角所戲弄的反派角色——「消音器」查杜爾(Chatur Ramalingam)就是被設定為一名生於烏干達的印度人或印僑。
因名字而被忽略的神劇
特地找了中文版海報(迷之微笑
▼
已經融入了非洲各國的印度後裔更是不計其數。位於東南部非洲的中國遊客新寵——模里西斯和塞席爾,大部分居民都是皮膚是淺黑色的印度後裔,並且這兩國的貨幣分別叫做模里西斯盧比和塞席爾盧比,與印度官方貨幣——盧比同名。
模里西斯盧比,一盧比硬幣
▼
除了數量巨大外,非洲的印度後裔在質量上也毫不遜色:在2015年非洲版福布斯排行榜中共有4名印度後裔上榜。
這些長期在非洲居住生活的印度人和後裔對於印度企業在當地開展業務十分有效,可以幫助公司建立當地的業務聯繫。
印度政府在對非洲軍事方面也有所作為,主要是通過參加聯合國軍的形式涉足非洲。
三種不同的面孔
三哥表示想站在前面
▼
根據聯合國維和行動官網介紹,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印度目前共有7676名軍事人員,其中有760名警察、67名軍事專家、6849名士兵在維護各衝突國的和平。這一總數高居各國第二名,比位居第十二的中國藍盾(2515人)多出三倍。
聯合國在非洲地區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維和行動約佔總行動的一半左右,影響力非常深遠。印度政府通過配合聯合國在當地行動,以保護當地和平的官方姿態進入非洲,使得各非洲國家百姓對印度有更佳的印象。
印度維和部隊士兵在剛果
▼
以聯合國南蘇丹共和國特派團(UNMISS)為例,印度籍聯合國官兵共有2413名,是目前特派團在當地駐紮的維和人數最多的國家。當然這樣的兵力配比背後是印度的經濟利益。印度公司在2家南蘇丹石油公司及一條輸油管道擁有25%的股權!合作的背後
▼
印度在非洲進行苦心經營的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首先,非洲的市場潛力巨大,包括印度在內的各世界大國或地區大國都想來分一杯羹。
非洲領土面積廣大,同時人口眾多、平均年齡小且出生率極高,在各類資源上都是富裕的。
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導致非洲各國普遍工業發展水平差和經濟滯後,曾被稱為「上帝遺忘的大陸」。
左邊是燈光,右邊是人口
非洲的人口只對應了極少的燈光
▼
非洲給人留下的另一種刻板印象
資源大陸、野生動物大陸
▼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面對全球其他市場日趨飽和、資源匱乏的現狀,非洲又被稱為「地球上最後一片熱土」。
隨著聯合國的介入和經濟的增長,非洲各國政局漸漸穩定、衝突減少經濟發展迅速。
如果經營得當就會在非洲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善於做買賣的印度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其次,印度與曾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非洲各國淵源頗深,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語言以及法律,便於印度企業進入非洲。
大英帝國曾在非洲東部地區佔有廣泛的殖民地,即所謂的雙C計劃——從開羅到開普敦。
英國人宏大的雙C計劃
▼
關於雙C計劃的更多內容
英法帝國爭奪非洲,誰是最後贏家?地球知識局
▼
當時為了維持非洲殖民地的穩定,印度走出了許多赴非洲當兵、做雜役和做買賣的印度人。他們的後代大部分都留在非洲,成為了特殊的非洲人。和平年代也有許多印度人來到非洲討生活,與老一代印度裔構成了非洲土地上的許多印度社區。
再次,印度所在的「四國聯盟」(包括印度、日本、德國及巴西)希望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增加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話語權。作為聯合國中最大票倉的非洲佔有50個以上席位,不得不為印度等國所重視。
聯合國五常與「四國聯盟」
▼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印度一些民粹主義者認為印度洋就是印度的洋。在包含非洲東部地區在內的印度洋及其附近地區事務都應該由印度來進行主導而排除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大國勢力。加強地區合作,在精神層面也對印度有著現實的意義。
印度洋是印度的洋么?
▼
▼
印度在非洲的強悍競爭力,由於不為國內媒體重視而消散在國人的視野里。
要和對手公平競爭,就必須首先了解對手,這一點中國對印度做得還很不夠。事實上,我們西南側的這個勁敵已經悄悄布局多年,有了強大的基礎。這一點,中國不可不察。
當我們還在感嘆非洲兄弟與中國情深意長時,中國人也必須意識到,非洲國家的戰略導向仍然是利益至上的。對於中國龍與印度象在非洲的爭奪,非洲各國政府非常樂於在兩個之間同新興的大國之間周旋而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保證所有的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要想建立以中國為樞紐的新全球經濟網路,印度不得不防。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END
推薦閱讀:
※何小鵬:內容是印度的下一個風口,UC要做印度最大的內容分發和服務平台
※雲市場軍備競賽拉開;O2O熱度未減 | 印度創投周報
※人民正變得富有,奢侈品牌應如何把握印度市場?
※印度人民不應該抵制中國貨,應該先抵制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