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別相信互聯網金融?
當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傳統金融倍受冷落的時候,黃奇帆的講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黃奇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官員中懂經濟又有個性的人,最新爆料他的雷人雷語「不要搞P2P的互聯網金融,別相信互聯網金融這一類的……」互聯網金融哪裡觸到了黃主任的痛點?互聯網金融真的一無是處嗎?事實上,互聯網金融是金融創新的結果,只是好經被少數人念歪了,如果就此就一棍子打死顯然不公平,功過是非客觀評價才對。
產品是好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就有存在的道理,可是大家一擁而上,全國一下子開了6-7千家,這就有點亂了。為了短期盈利,有的產品吸收資金成本12%以上,放貸利率20%甚至更高,誰會使用這麼貴的資金呢?一定是資金極度緊張的人或企業,想想看,對資金需求者來說,成本20%以上,哪些行業承受得起?一定是暴利行業,可是現在的經濟形勢還有多少暴利行業?這就進入了一個悖論:並不存在的暴利行業卻爭相去求貸那些只有暴利行業才能夠承受的資金,結果就是企業的成本加倍提升,最終,必然是讓這些企業加速死亡。或許,黃奇帆的結論由此而來。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3日,62家已接入互金協會的平台,披露2016年財報數據,34家平台實現盈利,28家虧損,甚至營收過億的平台有3愛凈虧損,分別是信而富、紅嶺創投和點融網。我們有理由相信,互金行業洗牌遠未結束,但前景未必象黃主任所說的那麼悲觀。
任何創新行業,無論如何轉換思路,客觀規律是無法改變的,信貸的本質就是投資,既要執行政策、法規,還要堅持規律,規律沒有寫在紙上,卻有可能記在心裡,比如「眾所周知的事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的事實」。新聞幾乎天天有案例報道,大媽被騙呀,碩士入傳銷呀,向陌生人匯款呀,都是受人的自私本性所害,貪便宜心理所害,動不動年回報30%,年回報55%—都是成年人了,也該動一下腦筋,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這麼暴利的事輪到自己頭上,卻寧願相信,萬一是真的呢?僥倖的好運最終沒輪到自己頭上,卻落得個佔小便宜吃大虧。
推薦閱讀:
※怎樣審查銀行流水
※為什麼說民間借貸是一個坎兒?
※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FRM的尷尬
※從「一女多嫁」看資產調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