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贊三嘆獨樂寺丨北魚·礎技

薊縣獨樂寺山門、觀音閣與背後的燕山山脈

獨樂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逍遙自在,獨自坐落在薊縣。薊州也者,是幽雲十六州最東面的一州。在渤海退潮、關錦寧通道形成之前,這裡就是山的盡頭海的開始,歷來屯駐重兵,真可謂是滄海桑田,金戈鐵馬。而獨樂一寺,建於984年(遼統和二年),如今已經是一千零三十四歲的高齡了,是遼構的扛把子之一。我在無數的建築書籍中多次遇過她老人家,久有登臨之志,但延宕年久。這個周末終於有空,從北京東站坐了一列慢悠悠的火車,抵達薊縣。

北京東站,從直線距離上講,是緊鄰CBD的,是離京城最高樓最近的火車站。然而卻藏在百子灣的一片民房之中,要沿著一條深深的衚衕走進去。這些民房,青磚都在掉灰,感覺像紙糊的一般破。我先在衚衕口喝了一碗豆腐腦吃了根油條,然後往裡走,正好碰上出站的人流,差點被擠回去。車站連個像樣的候車室都沒有,候車室里放個安檢儀就沒地方了,人們都在門外的雨棚下候車。自動取票處直接就是露天的。站房粉刷成黃色,用水泥抹出站名,用紅漆刷得鮮紅,是文革時的語錄宋體。月台是矮的,上火車還是要用爬的,人人擠出一身臭汗。怎麼講呢,十分懷舊。

上了車,還沉浸在這種離奇回憶中不能自拔。車行到三河以東,漸漸看到燕山山脈了,心情略緩。

薊縣的這座遼代古建,目前留存了一座山門和一座觀音閣是遼構。一行人抵達薊縣,開始拿出單反拍照,對,這次出來還特意拿了相機,背了光角和長焦兩個鏡頭。其實,後來寫作的時候發現,自己拍的遠不如網上找方便,最主要原因是,現在殿內不允許拍照了,只能從網上找老圖。

寺前的街道是很典型的90年代縣城大街,不寬,街面上是平房或小二樓。兩段不高不矮的粉刷了灰泥的磚牆把寺廟圍起來,只露一個窄窄的門,像一截灰布別扯咧了一個口子。裂口後面露出瓦檐一角,曲線優美,這是規格很高的廡殿頂山門。很有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感覺。如果資料準確的話此門建於984年,如今已經是一千零四十三歲了。山門上掛著一個匾,寫著三個字「獨樂寺」,傳說是嚴嵩嚴閣老題的,並無落款,但筆體相似。觀音閣的二樓掛著一個牌,寫著四個字「觀音之閣」,傳說是李白題的,這回倒是有落款了,在角落裡擠著兩個行書字」太白」。

總的來說,獨樂寺山門氣象端莊,曲線優美。採用了廡殿頂,結構特點是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寬大優雅的屋檐像一隻巨大的鳥兒張開雙翅,真的是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山門闊三間,深兩間,柱網結構為分心斗底槽。因為梁架結構是徹上明造,可以清楚地看到,四椽栿上用駝峰斗拱承平梁,平粱上用叉手、駝峰、蜀柱上承脊槫。正脊為覆磚狀,兩端鴟尾,尾部為魚形,吻部為龍形。

獨樂寺山門 立面

獨樂寺山門 剖面

觀音閣則線條硬朗,面闊五間,進深四椽。採用了歇山頂,從外面看分上下兩層,從裡面看,卻是三層。第一層屋檐與第二層平座之間有個空間,在兩層明層之間形成了一個暗層。屋宇用九脊歇山頂。立柱銜接用叉柱造法,上下立柱之間各收分半個柱徑。立面上,盡間的立柱側腳明顯,從明間到盡間,立柱高度緩慢生起,檐口形成一條平緩的微笑曲線,側腳與生起,令鋪作層獲得了一個向心力,被重力緊鎖在一起,同時也牢固地把柱網結構約束住了。柱頭卷殺明顯,曲線彈性十足。鋪作層的高度近乎柱高的二分之一。再說最明顯的部分,出檐。上層屋宇的總檐出是1.95米,角部出檐3.32米,下層屋宇總檐出1.87米,角部出檐3.16米。上檐比下檐還要寬闊,這是上層斗拱用了下昂的原因。這個特點令觀音閣顯得張翼欲飛,在硬朗穩重之中增添一絲飄然之氣。

總體來說,整個立面法度嚴謹,比例得當,像一幅精美的唐楷書法作品。梁如橫,壁硬如豎,屋宇飄然如撇捺。

獨樂寺觀音閣 立面

獨樂寺觀音閣 剖面

我曾去過晉祠聖母殿,這是宋代天聖年間的建築,按道理與觀音閣也差不了多遠。但是柱頭無卷殺,立柱也僅有生起,而無側腳。這個殿閣,是我第一個見到升起、側腳、卷殺俱全的大型構築物。平遙鎮國寺,是五代建築,也有側腳與生起,而且還老一些,但終究是座三開間的小殿。而觀音閣這樣一座五間雙層的大傢伙活生生擺在你面前,震撼力還是相當大的。遼承唐制,此言不虛。

觀音閣的柱網結構是典型的金廂斗底槽,最高等級的殿堂式結構。內槽柱與外槽柱高基本相等,這一點與廳堂式建築區別顯著。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內外槽柱雖說大致相等,但也有些許差別。這個小差別帶來了斗拱的變化。外槽柱中最矮的明間柱子高4.06米,最高的角柱高4.20米;內槽柱通高4.29米,且內槽柱網多用一層普柏枋,形成了10-20公分的高度差。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層鋪作層中,外槽與內槽的高度差一跳的原因(外槽第三抄內伸可以成為內槽第二抄)。

第一層外槽斗拱與內槽斗拱的聯絡關係 並注意跳數差

觀音閣的斗拱值得書寫一番,用料碩大,形式多樣,分工明確,疏朗有秩。

在詳細敘述觀音閣斗拱之前,首先對我的敘述做一個說明。陳明達老先生在敘述觀音閣斗拱時,用如下語言:下屋外轉七鋪作出四抄,里轉出兩跳。上屋外七鋪作雙抄雙下昂,里轉出一跳。如是,陳老先生自然是泰斗,用詞精鍊準確,我輩只有學習的份。然而,我這次做此筆記,為的是讓自己搞明白外槽斗拱與內槽斗拱的聯繫,搞明白整個鋪作層的聯繫。因此,就不得不大膽地用一種不太規則的語言為自己記錄。陳明達先生對下屋斗拱的敘述,也即第一層外槽斗拱,其里轉出兩跳,也即是意味著外槽斗拱的里跳,在出兩抄之後,就結束了。然而,我卻是注意這兩抄之上承接的明乳栿(栿跨兩椽為乳栿,明造,為明乳栿;栿跨一椽為劄牽,跨四椽為四椽栿),實際上與外跳的第三抄有直接聯繫,該明乳栿又與內槽斗拱里跳的第二抄有直接聯繫。該直梁之上兩都端的斗拱,外側即是外槽斗拱外跳第四抄的向里延伸,內側即是內槽斗拱里跳第三抄的向外延伸。如果要使自己搞明白內槽斗拱與外槽斗拱的有機結合,恕我駑鈍,我不得不把該明乳栿看做是是鋪作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得不用斗拱的語言來敘述它,來說明兩槽斗拱的聯繫方式。對第三層斗拱的敘述也同此例。說明結束。

第一層的外槽柱間只用闌額,不用普柏枋,櫨斗直坐柱頭。第一層的鋪作,外槽柱頭鋪作為四抄七鋪作,隔跳偷心。內槽柱頭鋪作為三抄六鋪作計心造。外槽的第三抄橫越槽間,作明乳栿(直梁),伸入內槽,跳出作內槽柱頭鋪作的第二抄,連接內外槽柱網。一層的補間鋪作不出跳,只用於枋間的聯繫固結:僅在柱頭枋上刻畫拱的形狀,枋之間墊以斗,作一斗三升狀,為伏壁栱。下用蜀柱,立於闌額。因此,第一鋪作層顯得空間疏朗。

觀音閣第一層斗拱 出四跳華拱的為柱頭鋪作

觀音閣第一層斗拱 補間鋪作 伏壁拱

觀音閣第一層外槽斗拱 柱頭鋪作 里跳

平座斗拱是除盡間的補間鋪作外,都是三抄六鋪作計心造,內槽鋪作是三抄六鋪作偷心造。外槽鋪作的第三抄橫越內外槽,作明乳栿(直梁),伸入內槽,跳出作內槽鋪作的第三抄,連接內外槽柱網。盡間的補間鋪作施用一朵雙抄五鋪作,下用單斗蜀柱來補足高度。因此,平座層顯得規矩嚴謹。

觀音閣平座層與頂層鋪作 外視

頂層鋪作更是形式多樣。外槽柱頭鋪作直接由立柱承重,因此多出挑兩層,用了最隆重的雙抄雙下昂七鋪作,令拱直承替木,上承橑檐檁。下昂昂尾直插草栿下。內槽柱頭鋪作為四抄七鋪作隔跳偷心造。外槽鋪作的第二抄,橫越內外槽,作明乳栿(直梁),伸入內槽,作內槽鋪作內跳的第二抄。內槽的第四抄外伸,橫越槽間,作乳栿(該栿一半在平棊格內),伸入外槽,作外槽鋪作的華頭子,承下昂。這兩者是內外槽柱網的連接。補間鋪作因為下面是枋,因此要承重少些,於是少出挑兩層,用了雙抄五鋪作,上承第二道檁。在櫨斗下方施用單斗蜀柱來補足高度。盡間不用補間鋪作。因此,頂層鋪作層顯得分工明確,錯落有致。

頂層內槽柱頭鋪作里跳 四抄隔跳偷心造

頂層內外槽斗拱的聯絡 第二抄貫通槽間 即圖中直梁(明乳栿)

內槽第四抄外伸 橫越槽間 即圖中緊貼平棊枋之梁

三層轉角鋪作之對比

下層的轉角鋪作,十分規矩,只在正面、山面、沿檐角方向有出跳(橫出、正出、角拱)。山面柱頭枋延伸過來成為正出的華拱,前檐的柱頭枋同樣延伸過去成為橫出的華拱,而斜拱則各出屋角內外。

而上層的轉角鋪作,櫨斗呈」米」字形開口,正面、山面、沿檐角、垂直於檐角等的內外方向都有出跳(橫出、正出、角拱、抹角拱)。因此,無論從正面還是山面看,都呈現左右出斜跳的樣子,如花朵綻放般複雜。令拱為十字拱加斜出一跳,十字拱,上承橑檐檁;斜出一跳,上用寶瓶,承大角梁。

上層轉角鋪作,出抄與柱頭枋的關係如下層。且昂下的華頭子,也一如此類:山面柱頭枋延伸,作正出的華頭子;前檐的柱頭枋延伸,作橫出的華頭子,契合《營造法式》卷十八中「華頭子,兩隻,身連間內方桁」的規定。

(數據資料:觀音閣通高23米,外檐柱18根,明間柱高4.06米,次間柱高4.10米,角柱高4.20米,角生起0.14米,山柱三根同高4.15米。柱側腳正面0.13米,側面0.1米,每根柱直徑0.5米。柱頭卷殺收為直徑0.43米。各間柱頭間施闌額一根,連成外圈柱框。里圈柱10根,等高4.29米,柱徑及樣式同檐柱。內柱間施內額一根,柱頭上施「普柏枋」一根。山門高10.1米,柱直徑0.5米。柱頭卷殺收為直徑0.46米)

(觀音閣及山門的材栔制度:觀音閣的用材並不統一,而是很靈活。上層、下層皆用二等材,平座層用三等材。具體如下(單位:cm):上屋材高寬26*18、栔高12.5、足材高38.5;平座材高寬23.5*16、栔高11.0、足材高34.5;下屋外檐材高寬27*18、栔高11.5、足材高38.5;下屋身內材高寬25.5*18、栔高13.0、足材高38.5。山門用三等材,具體:材高寬24*17、栔高12.5、足材高36.5;陳明達先生研究後判斷,設計觀音閣時,標準單材高25.5,標準栔高13;為二等材。建築實測的不同幾組數據,是施工時的因料定材,靈活使用的緣故。山門標準單材高為24,標準栔高12.5,為三等材,符合《營造法式》中「門屋用材減殿身一等」的規定。據陳明達《獨樂寺觀音閣、山門的大木作制度》)

觀音閣平面長寬比近於3:2,這是採用廈兩頭造(歇山頂)的一個原因。山門平面長寬比近於2:1而稍小,這是採用四阿頂(廡殿頂)的一個原因。

梁思成先生判斷,觀音閣至遲於貞觀年間已有始建。另據韓嘉穀的《獨樂寺史跡考》所說,近年在觀音閣的三層暗層內,發現了遼時重建觀音閣時用了大量原建築構件。

這次沒有觀察到柱子是如何叉入到下層斗拱之中的,是一個遺憾。也未能辨別該構築物是用了何種木材,用了幾種木材,也是一個遺憾。另外,觀音閣內從沒用過半駝峰,這是與唐構佛光寺大殿相異之處。

我驚嘆的是,山門的橫面第二道槫,與山面的第二道槫,兩者的結合處,下面竟沒有用樑柱來承重,而是巧用斗拱。具體來說,用梢間的補間鋪作,內跳作四抄偷心;山面的補間鋪作,內跳作四抄偷心;轉角鋪作的內跳作五抄偷心;三者結合一處,共同承受兩檁的重量(跳數有差別,是因為補間鋪作下有單斗蜀柱,起點比轉角鋪作高)。省卻一根柱子或一條斜梁,一贊。

兩檁的交點之上,再承角梁。角梁細小,與明清時粗大笨重的老角梁、仔角梁甚是相異。

山門內轉角 三朵斗拱共同支撐兩槫交接點

觀音閣一層內轉角 注意多一條斜梁(枋) 並注意內槽的普柏枋

還有就是觀音閣,因為其柱網結構是金廂斗底槽,這個結構有個特點,槽心是空的,無一根立柱,也不必用栿作縱向連接。有很大的空間靈活性。觀音閣利用這一點,將三層的樓閣連開兩個中庭,上下貫通,放下了全國最高的木胎泥塑觀音立像。二贊。

上面講了許多,都是物質的。下面講講精神的。之前說了,獨樂寺有兩塊牌匾很有意思,一個是山門上掛著的獨樂寺之匾,一個是觀音閣上懸著的觀音之閣的牌。

獨樂寺這三個字很有意思,字據說是嚴嵩寫的,名據說是安祿山起的。

獨樂寺雖然現存的建築是遼構,但據說此寺早在唐代就有了。安祿山是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駐守薊州。他起兵反唐,「漁陽顰鼓動地來」,就是從薊縣地一路南下,而此地就是誓師地。安祿山給此寺命名為獨樂,也是意味著一人之樂勝過天下人之樂。具體是不是,不好說,只在薊縣人中口耳相傳。但安祿山在大唐境內所向披靡,朝廷倚重節度使,精銳盡在邊境,一時間竟無人能敵。從此之後盛極而衰,令人唏噓。一嘆。

嚴嵩與蔡京、秦檜,歷來被認為是人奸字善的代表。嚴閣老的字,我在孔府見過。孔府門上題了一個「聖府」,孔林前的石牌坊上題了一個「洙水橋」,尤其是洙水橋這三個字,當真是至剛至陽,切金琢玉。六十四代衍聖公孔尚賢是嚴閣老的孫女婿,孔府恭請閣老為自家祖墳前題字,即看著熱乎親戚,又看著世族與當權者的結盟,還看著這老頭的字寫得實在是好,一箭三雕。當嚴黨倒台之前,據說嚴閣老曾跑到曲阜,想見一見老親家。孔家把閣老晾在門房旁的板凳上晾了一天,愣是沒見,站住了立場,劃清了界限。等到嚴家大勢已去,高樓塌倒之後,按道理,孔家更應該徹底切割,但還是留下了祖墳前的那座牌坊,並沒有把字鏟去。估計,還是覺得這字寫得實在是好吧。北京如今也有幾處嚴嵩的題字,其中寫得最好的,是東大橋附近東嶽廟前琉璃牌樓上的「永延帝祚」,至今被一些人大半夜跑過來膜。除了為國家重要建築、著名景點題詞之外,嚴閣老還親手為六必居、鶴年堂等百年老字號做了logo,手藝是一等一的好,為大明商業的品牌戰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試看當今官場,官員愛題字,搞得到處是墨跡,而一旦被帶走之後,群眾響應反腐的動作就是,搭梯子鏟字。落馬官員在秦城感慨人走茶涼之餘,不如反省一下自己,書法造詣上有沒有達到嚴閣老的高度。二嘆。

觀音之閣那四個字,真是李白的字嗎?李白沒有什麼墨跡傳世,有一副《上陽台帖》,是草書,然而究竟是不是李白的真跡,也難有定論,只是傳說。但各地的古迹,倒是有幾處聲稱是李白的題詞。比如山西懸空寺前,石碑上有兩個字「壯觀」,聲稱是李白寫的。至於薊縣的這四個字,是不是李白,真的難說。但重點並不在於誰寫的,而在於這個語言結構,用一個之字補足四字格。宋代之前,牌匾題字都是四字格,城門,比如說朱雀門,要寫成朱雀之門;此地的觀音閣,就要寫成觀音之閣。日韓等地,都還習慣用四字格來題寫。然而到了宋代,程普題寫城門,朱雀之門。宋太祖問,之字做何用?程普回答,語助。宋太祖冷笑一聲,說,助得甚事。從此之後,牌匾題字就多用三字格了。本來,四字格的題寫方式,是發展的一貫式。但就被君王一句「助得甚事」改變了,三嘆。

此次同游者是小魚,高宇。我們仨花了兩個小時看過獨樂寺,然後我和高宇告別,和小魚一起坐火車離開了薊縣,前往天津市區辦事。坐的仍是綠皮車,車廂很空,開得極慢,一路上是碧綠的田野。對坐著聊聊天,挺舒服的。

於是聊到了北京與天津的相異之處。早晨從北京出來時,那真是一種奇特的體驗。堂堂東站,是該修一修了。然而北京的發展飽受城中村困擾,這個地方還在CBD的旁邊,想拆也拆不動。我說,天津就好很多,天津站廣場是讓你願意呆著的地方,遛彎、散步都行。北京的任何一個站前廣場你都不想多呆一刻,北京站前響著的是發票發票,北京北前響著的是八達嶺居庸關,北京西站前就更亂了。上海也亂,南京也亂。唯獨天津站。小魚歸結於天津太小。我倒也認同這個觀點。不過還有一點不可忽略,天津也好,上海也好,是享受過近代城市文明的。北京不然,二環里是太老的老城,被工業化一頓摧殘;三環外呢?又是從大村莊被直接拖入現代城市的急劇擴張。這幾個環之間,稍微發展慢點,就形成了城中村,煮成夾生飯。拆不好拆,繞不能繞,十分頭疼。

聊完之後,小魚開始玩單反相機,我繼續陷入沉思。

按道理說,觀音閣的這個出檐深度,在唐與遼宋時代,是很多見很正常的。但到了明清,就顯得出挑太遠了。乾隆年間修繕觀音閣的時候,擔心出挑太遠,撐不住,特意給四個檐角加了上下兩層一共八根承檐柱。簡直是自作聰明,杞人憂天。

去掉清代檐柱的觀音閣畫像

任性而無知的力量,對它所不懂的東西指手畫腳,經常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古迹是重災區。清代的改造,對觀音閣來說,好歹還是增添,雖然是畫蛇添足,總不至於毀壞。但應縣木塔就沒有這麼幸運了,1930s,當地縣長拆掉牆,換成槅扇,為了美觀,又拆掉斜撐(解放戰爭中,木塔還遭受過炮擊)。直接導致了木塔失穩。那可是建於1056年,是世界最高的純木結構建築啊!這都是對結構不了解的緣故。

明清建築有很多一望而知的退步,最明顯的就是梁的斷面。宋代營造法式規定,斷面的寬高比近乎1:2,符合力學規律。但到了清代,演變成1:1,費材而減用。大概除了滿足強迫症的正方形需求之外,毫無益處。再有就是老角梁的增大增粗,毫無必要,它又不怎麼承重!說白了就是增粗一點的椽,受力點還是在槫上面!宋代把老角梁叫大角梁,然而還更多的名稱,比如觚稜』、『陽馬』、『闕角』、『梁抹』,一看就是纖細靈巧的風格,這是對角梁的力學作用的正確認識。

這一點上,梁思成堪稱吐槽大師。他在考查了獨樂寺之後,感慨:「宋人力學知識,固勝清人;而遼人似又勝過宋人一籌矣!」粱公除了對清代的智商進行吐槽外,對審美也不放過。清代修繕獨樂寺時,對粱、檁、斗拱等重新彩繪,梁公吐槽到:「彩畫之惡劣,蓋無與倫。畫匠對於建築各部之機能,既毫無了解。而與顏色圖案之調配,更乏美術。」

要知道,這次修繕可不是什麼縣城水平,而是典型的國家行動。乾隆在此駐蹕,建設行宮。劃為皇家寺廟,親自題寫對聯。後來,咸豐帝還寫了一匾,就掛在觀音閣的一層——李白的手跡之下。寫的是『具足圓成』,不過,這四個字也遭到了後世的宗教工作者的吐槽,大家一致認為要寫的應該是具足圓通——皇上筆誤了。不過人家一言九鼎,哪會有什麼寫錯的情況,那叫當場欽定新詞。

今天,我主要想談一談斗拱的退化。

開頭,首先重申一下之前我的論點:對宋、清兩代對斗拱稱謂的變化,而體現出的思維差異。

宋代對斗拱的命名,是演繹法的。工程施工時,一鋪櫨斗,二鋪跳數,三鋪耍頭,四鋪令拱。為何從櫨鬥起算,到令拱為止?因為櫨斗坐柱,下面是柱網結構;令拱承撩檐枋,上面是屋宇結構。鋪作層是柱網與屋宇之間的一個結構,故如此算(如何區分耍頭?耍頭無出跳,昂與抄皆有出跳)。因此,一跳的,多是四鋪作。雙抄的,是五鋪作。最隆重的雙抄雙下昂,是七鋪作。但是,一跳的,都是四鋪作嗎?不是。有個簡單斗拱,叫鬥口跳,沒有耍頭也沒有令拱,只是一鋪櫨斗,二鋪跳,充其量是個兩鋪作。

雙杪雙下昂七鋪作 分解圖

清代把斗拱從鋪作,改稱科。柱頭鋪作叫柱頭科,補間稱平身科,轉角叫角科。稱呼也變成了歸納法。把內外的出跳數加起來,再加上最下面的坐斗,合起來的數字,叫幾踩斗拱。細小的清式斗拱常常能出五跳,於是就造出了最隆重的清式斗拱——十一踩斗拱。但懸挑程度,能達到宋式斗拱的五鋪作就不錯了。

這裡體現的,宋人對斗拱的認識,是基於製造過程,時刻想著其原理。清人對斗拱的叫法,倒好像一個外行跑到樓下數數字叫出來的。

原來我是堅定的唐遼派,但主要是從美學上考慮。唐遼的鋪作,結構作用明顯,碩大、優美,符合『結構即裝飾』的美學標準。都說,建築的審美,應當是在所設計的結構能夠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學特性基礎之上、對該結構的審美。比如石砌建築時代,對拱券、穹頂、立面雕鑿的審美,首先,是這些結構可以充分利用石料受壓的特性,然後,人們對該結構進行力與美的統一,形成了崇高範式、集中構圖的拱券穹隆的審美。又比如,鋼筋混凝土時代,橫向長窗的出現,也是基於鋼筋容易受拉的力學特性。鋼材比鑄鐵的性能優越,因此結構就可以大大簡化了。於是從埃菲爾鐵塔的蒸汽朋克式審美演變為一種對嚴絲合縫、簡潔的審美。具體到木結構,因為木料的力學各向異性,因此,出現了斗拱這種以複雜取勝的懸挑結構。斗拱的複雜,本質上是為了適應木料的各向異性,而進行的複雜力學設計。因此,形成了一種繁複審美。

蘇州全晉會館 利用斗拱的懸挑、組合

形成了輕盈的翹腳與繁複的藻井

穹窿頂建築代表 拜占庭風格 聖索菲亞大教堂

形成了巍峨雄渾的外部形象與寬闊宏博的內部空間

鋼筋混凝土建築代表 薩伏伊別墅

形成了輕盈纖巧的外部形象與舒適靈活的內部空間

然而,哲學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形式,無論是政治、藝術、社會結構,都會發生異化——由內容形成的形式,進一步發展異化之後,反過來綁架了內容。

明清斗拱,尤其是清代斗拱,基本喪失了結構上的必要性,唯獨留下了繁複審美習慣。越做越小,越做越密,雕花、鏤空,翹做成龍頭,昂做成天鵝頸,彷彿成了木匠的炫技場。全是計心造,披上藍綠裝,彷彿是一節一節的蜈蚣。只留下複雜,沒留下美。

我之前對清代斗拱的反對,主要是基於以上的思考。

但後來有個人指出了清代木結構的進步一點。即,弱化斗拱的結構作用,強化樑柱的結構作用。

我們知道,柱網的穩定性,在下方,全靠柱礎固定,在上方,就要靠粱枋了。

在唐宋建築上,上方的約束主要靠鋪作層來實現。清代用增粗的枋,加高的內柱,實現了柱網穩定。枋增粗,堪比檁槫,直插柱間。樑柱間形成了一個穩固的整體。有效地約束了柱網。

我們知道,唐宋人,在力學結構上,是典型的藝高人膽大。愛好用各種瘋狂複雜的結構來實現跨度大、懸挑遠、用料省等建築意圖。比如宋式亭子的攢尖頂等。回到用鋪作層來約束柱網這個問題上,唐宋人是利用升起、側腳等設置,把重力轉化為向心力來約束柱網,同時實現懸挑。

唐構 佛光寺 內外柱高相等 鋪作層繁複

清 太和殿 斗拱變小 梁枋增粗

明 長陵 祾恩殿內景 柱高不相等

那個人的論點是,用簡單代替複雜,就是好的。最起碼,簡於計算,易於施工,便於推廣。因此,笨拙的清式是最終勝出的。

唐好,還是清好?在這裡,複雜與否,我們先不考慮,我們只驗證哪個約束更有效。這裡需要做一點定量分析。如果唐宋式果真比清式約束效果好,那麼無論唐宋式樣多麼複雜難造,清式多麼簡單易懂,我們也只好哀嘆技術與智商的退步了。如果反之,那麼我們就只好歡呼粗糙的勝利了。當然這最終還是一個綜合問題,起碼要考慮到用料問題。當然還有用工問題。於是就牽扯出了當時的木價、工價問題。

關於用料問題:清代的梁枋約束柱網,梁枋有可能收拉,因此對梁枋的長度有要求,必須是一整條長梁,短梁銜接則不可,銜接處收拉脆弱。宋式鋪作層約束,因為側腳與升起的緣故,鋪作層整體上是受壓的,因此內外槽柱網間,可以用短月梁與兩槽斗拱相銜接,銜接處受壓穩定。

關於用工問題:加工大斗拱與加工小斗拱,孰費孰省?又是一個麻煩問題。

總體來說是個非常複雜的課題,足夠做一篇論文了。

說實在話,我在感情上是傾向於相信清代結構自有其進步性的,主要原因是我不敢相信一個民族竟然會一直退步。然而,清代的枋斷面,如此不合力學,又實實在在打人臉。難道一個內卷化的帝國,只有衰敗一途嗎?連技術記憶都可以完全忘卻嗎?

不太敢想。

然而,這篇文章的三嘆,又在提醒我。且不說外敵,就單說國內,如果有安祿山這樣野心勃勃的反賊,滌盪一番;有嚴嵩這樣的奸臣,一意媚上,對下鐵石心腸,蹂躪一番;有太祖這樣任性的君主,一句話頂一萬句,憑個人喜好更改歷史習慣;有趙普這樣不敢力爭,唯唯退讓,即阿倫特所謂」平庸之惡」的存在;當四者齊下,攪動風雲之時,社會發生什麼的退步、人民發生什麼樣的忘卻、結構出現怎樣荒謬的改變,都在想像之外,可能之中了。

以上就是筆記的內容。

2017年7月15日遊覽

7月17日作

獨樂寺 山門 北視

獨樂寺 山門 南視 (景區正門)

獨樂寺 觀音閣

閣中觀音立像

觀音閣背面 及韋陀亭背面

觀音閣 山面 斗拱

山門內 門神之一

薊縣縣城的觀音閣與背後的燕山山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梁思成?
為何楊廷寶的知名度遠不如梁思成?
梁思成寫給林徽因的信中的 drewbelming 是什麼意思?
從北京的現狀來看,新中國建立後蘇聯專家和梁思成等人提出的兩個城建方案哪個更合理?
金老贈梁思成對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時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

TAG:中国古建筑 | 斗拱 | 梁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