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讀書會筆記[1] - 設計是什麼
17° 讀書會第一本書:設計是什麼 - Michael Kroeger
讀前問題
- Paul Rand 是怎麼理解設計的?
- 他為什麼會這樣理解設計?
- 這對他的作品和經歷可能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 對比自己之前對設計的理解,跟他差在哪裡?
- 他對設計新人提出了哪些建議?為什麼?
- 哪些建議對我來說很有啟發?
- 改變了過去什麼樣的觀點?可以怎麼應用?
- 從刻意練習的角度出發,如何從 Paul Rand 身上學習?
讀後思考
Paul Rand 保羅·蘭德(1914-1996),美國最傑出的商標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他為 IBM、ABC、UPS 所設計的商標無人不識,堪稱經典,喬布斯稱他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設計是什麼?
Paul Rand 在多次與同行、學生的交談中,闡述了他對設計的理解。
Design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設計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表達。內容就是想法,形式就是你如何處理想法,你怎麼做它。該用顏色?或用黑白?大一點?小一點?三維還是平面?用時髦流行或是嚴肅的素材?
設計就是關係 (Design is relationships)。設計是一個關係系統。這裡的關係涵蓋了一個問題的所有面向,包括你和畫布間的關係,你和美工刀、橡皮擦或繪圖筆的關係,還有設計元素之間的關係。設計也是一種比例系統,指的是尺度大小之間的關係。
這就是做設計的起點。你得去建立一種關係,必須以某種方式和某件事情產生關聯,好讓你從中得到某個線索。每樣東西都有關聯,這永遠是問題所在。在你把某樣東西擺下去的那一刻,你就創造了一種關係。這類關係沒有止境,這正是設計很難臻於完美的原因之一。因為你做的每一項動作,都有無窮無盡的犯錯可能。
Paul 對設計的定義體現了一位平面設計師的特質。作為一名平面設計師,內容總是設計的核心對象。平面設計重在處理平面系統內多種要素的關係:屬性關係、比例關係、距離關係等等。出現在平面內的任何要素之間,會衍生出交錯的關係,如何處理這些關係,是優秀作品的關鍵。
這種思路,如果遷移到其他設計領域,是否適用?
如果把平面這個載體換成用戶界面,會發現平面增多了,在不同場景和時間點上,有不同的「平面」,需要處理更多元素之間的「關係」,而且,還要處理使用者和元素之間的關係 —— 因為元素不再是靜止不變的,它們很可能由使用者的行為觸發,根據使用者的行為和選擇呈現不同的形式。
在這個前提下,設計是關係的定義依然起作用。但是,它更為複雜了,既需要應對隨時變化的情境,又需要處理更多維、更多元素之間複雜交錯的關係。按照 Paul 的定義,設計師越來越難應對問題的複雜程度,或者說,難以滿足交互的特性。
好的定義為什麼重要
回想以前自己對設計的定義,跟書中提到的「設計是一項計劃」類似。Paul 批評這種定義缺乏行動的指向性。定義必需可以把你帶向某處,它必需能激發某種東西。
得到定義並不難,我們可以使用很多種不同的描述。不過,每件事情都是相對的,某人覺得濕的東西,對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乾的。如果僅僅闡述,或者做一些同義反覆的文字遊戲,意義何在?真正有意義的定義,是提供一個新的框架,賦予系統內的要素一種有機、有意義的關係,並且能夠觸發行動 —— 不僅提供理解,而且知道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做點什麼。
設計不止是一種態度,它應該創造出一些新的秩序。在 Paul 看來,甚至藝術也不僅僅是表達。他很認同 John Dewey 對藝術即體驗的理解,我們不應該把藝術從它應該在(或產生)的地方隔離開來,藝術應該在卧室里、廚房裡,而不是只在美術館裡。
美學和設計是同樣的東西。美學是設計的研究,是關係的研究。
讓自己有所作為,去解釋和理解你正在做的事,而不是光讀書。
在 Paul 的基礎上,我嘗試把「行為」也納入到設計需要處理的要素當中。更進一步,在更為宏觀或者說模糊的設計語境下,我認為設計不僅是關係的表達,而且是一種求解過程。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系統,我們之所以要提前做出設計,是因為想找出在當前情境,也就是在各種要素的關係和限制之下,問題的最優解是什麼,並且把它呈現出來。
基於以上,這個階段我對設計的理解是:
設計表達內容、形式、行為之間的關係,解決它們之間的衝突,是找到和實施當前最優解的過程。
於是,對我而言,設計是問題的求解過程。
給初學者的建議
Paul 給設計新人最重要的建議是:思考。
在談話錄中,他提出一個又一個犀利的問題,把回答者步步推向更接近問題核心的地方。
思考是設計過程中的第一要務。去思考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設計本身。設計是思維的產物。
Paul 對當時的設計教育表示不滿,因為教育者並沒有引導學生思考更為本質的問題。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提及工具問題,Paul 認為,會用電腦,會操作所有系統和軟體,這和你身為設計師,了解自己正在做什麼這個問題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學設計時,最需要的是清晰的頭腦和清晰的思路。
從問題開始,忘了問題,讓問題自己浮現或讓解決方案自己浮現,然後重新加以評估。這就是設計的過程,或者說,創意的過程。
一旦真正思考到問題的本質,我們就會發現,設計沒有過時的問題。
如何持續練習,做出改變
Paul 的這些建議,我們可以怎樣運用呢?
關於學習和思考
- 學習任何一個領域,先思考本質問題,找到一個可以指向行動的定義
- 用步步逼近的問題引導自己思考
關於做出好的設計
- 一開始就把設計看成系統,不僅包括設計的對象和元素,還包括使用者、載體和設計工具
- 抽象出系統的要素,仔細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識別衝突和矛盾
- 要逐漸形成自己對「最優」關係的理解和判斷
- 不要沉迷於工具,先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問題是什麼
- 多多實踐 Paul 提到的設計過程:提問-醞釀-解答-評估
- 多多思考那些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而改變的問題,因為那才是設計的本質問題
最後,用 Paul 的一句警示作為結尾,提醒自己,作為一名設計師應該有的責任和追求:
重點不是離開,重點是待在裡面而且把事情做對。人會想要離開,是因為他們待在裡面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