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一個距離河西很近的地方
有人說江浦很小,去哪兒都只是計程車的起步價;
也有人說江浦很大,因為從這兒走出過書法大家林散之、藝術大師陳丹青。
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江浦人來說,這裡是家、是童年、是生活,是初見這個世界的窗口。
1
江浦背倚老山。珠江、湯泉、星甸、永寧、橋林、石橋、烏江,圈起了老山腳下最宜居的一隅。
除珠江鎮外,其餘的六個鎮每天都有直達的公交,往來於縣城和鎮上。而珠江鎮就是江浦縣城的中心,這裡住著一群老江浦人。
江浦浦口橋北,在外人看來永遠分不清。但對本地人來講,這根本就是常識。
簡單說,從大橋(或3號線)過去是橋北,下關輪渡過去是老浦口,隧道(或10號線過去)就是江浦。
2002年,江浦撤縣併入了浦口區。江浦這個名字一下子就從南京版圖上消失了。但江浦人依然堅持稱自己是江浦人,稱浦口區人叫浦口人,稱到市區為ki 南京。
2
要說江浦最繁華的地方,讓老江浦人脫口而出的肯定就是金浦。
第一家蘇果超市,第一家肯德基,性價比最好的電影院……在金浦,熱戀中的男生,時常去肯德基排隊給心愛的姑娘買蛋撻,然後牽手一起去五樓看電影。
回憶起80、90後的青蔥歲月,誰沒在金浦有過一段浪漫甜蜜的往事呢。
大潤發沒來之前,作為縣城唯一一家大型超市,蘇果光榮的承擔著全縣人民買買買的重任。
無論是打折時的瘋狂搶購,還是過年前全家出動的大換血,蘇果一直都是金浦商場繁華的延續。
3
和每天人來人往的金浦一樣,中聖街的大菜場,讓人看到江浦的另一個側面。
背靠文創路,毗鄰鳳凰大街,清晨的熱鬧往往是從菜場開始:
攤前擺放著當季新鮮蔬菜的菜農;sa著拖鞋來買菜的年輕媽媽;戴金鏈穿制服坐在路邊熱到汗直滴的城管;還有開著三輪車出來賣葡萄的大爺,構成了江浦夏日清晨的日常。
菜市場周圍的一排排小店。從水果攤到雜貨鋪都是應有應有,老闆熟絡的跟往來的老鄰居打著招呼。熱鬧的像是在趕集。
在沒有淘寶的年代,菜場二樓是個無所不能的世界。最時髦的裙裝、最漂亮的涼鞋,最流行的T恤……
這股時尚之風,不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引領著江浦的潮流,甚至從江浦一路向北,吹向星甸、湯泉、石橋、烏江。
在90後的記憶里,小時候聽大人們說要去菜場二樓逛,總要興奮的蹬起塑料涼鞋,把襪子拉的老高,牽著父母的大手一起開逛。
對於孩子來說,菜場最迷人的地方,是因為有無數讓人不停咽口水的美食。
公安鍋盔、葛老五炒貨、吊爐烤鴨、陳平包子……一旦來了菜場,你就沒有兩手空空回去的理由。
4
在江浦人的美食地圖上,阿珠麻辣串、談俊小吃都是兩位大咖級別的存在。
江浦人好客,有朋友來江浦玩,絕對會拉著他到阿珠麻辣串大快朵頤,然後滿懷期待地聽朋友誇讚:「不錯不錯,這個味兒正!」
這時一個吃貨的自尊心,方能得到一個大寫的滿足。
阿珠麻辣串原本開在鼎業那裡,一開二十多年,見證了旁邊電玩城變成鼎業國際的歷史進程。後來鼎業開了,阿珠就搬到了對面。
在阿珠家,如果你是沖著麻辣串去吃的,可能會有些失望,因為他們家主打的其實是鴨血粉絲、牛肉粉絲。
熟客上門,通常對著老闆娘吼一嗓子:一碗鴨血粉絲+鍋巴,再來一瓶冰鎮酸奶。
注意!在這裡,你最多不要個香菜,要是你連鴨肝等等都不要,老闆娘肯定會嘀咕你:什麼都不要,還吃什麼哦。
不用多功夫,一碗鴨血粉絲就好了:鴨肝、鴨胗、鴨腸、豆芽、黃的豆腐果、綠的香菜,滿滿當當的鋪在了粉絲上。
淋上些醋,挖一勺辣油;粉絲和配料搭配的雙重口感;吃在嘴裡,就像是俘獲了一個大寶藏。就算是吃得鼻尖冒汗,也要一口接一口地往嘴巴里送。
嫌一碗粉絲不夠飽的朋友,就會開點阿珠家的麻辣串。
他們家的做法很重慶,串好的麻辣串直接進鹵鍋里涮,然後裝盤、淋上甜醬、辣醬,送入食客桌上。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乾淨利落。
除了阿珠麻辣串,談俊小吃也是讓江浦人愛的瘋狂的一家店。
早上賣蒸包,下午賣煎包。兩者相比,後者煎包則是更多吃貨們的心頭好。
酥皮的香脆和發麵的鬆軟恰到好處,裹上韭菜的內餡兒,絕對可以讓一個因天熱,食慾不佳的人瞬間治癒、胃口大開。
喝著白米粥,咬著煎包,吃兩口鹹菜,讓你不分時段,都倍感幸福。
5
除了引以為傲的吃食,而把鏡頭搖向江中,江浦的故事就多了些書卷氣質。
每一個江浦人家中,都有一個從江中畢業的親人。
作為一個縣優質生源最集中的地方,江浦縣中位於白馬湖旁,安靜的盛產著學霸。
由於頂著「江蘇省」高級中學的名號,江中從不參與市區各大高中的爭霸塞、排位賽,反而把目光投向了遠處的蘇北四市、南通。
「試題,我們只做如東的。」
「早上6點,晚上10點。堅持三年下來,竟然發現葯不能停!」
在江中,除了日復一日緊張而忙碌的學習,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就是每年10月的校運動會了。
孩子們在放完一個國慶長假後,難得迎來的不是月考,而是熱鬧非凡的運動會。
三年下來,班上的每位同學,幾乎都在班長的威逼利誘下參加過短跑、長跑。以至於畢業多年後,依舊會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
跑鞋帶起的後塵輕揚,陽光透過操場上的白楊樹,把斑駁的光點投射在風中飄揚的白襯衫上。
6
在沒有D7、10號線的年代,作為縣城最忙碌的地方,幾乎所有街巷都最終通向這裡——江浦客運站。
每天僅靠漢江線(現叫510)就能穿串聯起與市區的所有聯繫。
每年9月,車站迎來了它一年中最鼎盛的時刻。從江浦、星甸、湯泉、石橋、烏江考上大學的孩子們從這兒出發,來南審報道的外地孩子則在這兒落腳。
這裡,是江浦人踏上四年大學征程的第一站,也是未來他們歸家的最後一站。
生活在江浦這樣的老城,環顧四周,高聳入雲的大樓,也沒有酷炫迷人的地標。甚至談不上「高端」和「洋氣」,但卻讓人感到無比自在。
老年人樹下下棋悠然自然,孩子們廣場上溜冰、嬉鬧,方圓五里的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直徑。
江浦最迷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種類繁多的美食,還在於這些彼此交錯縱橫的小巷與街道里,流淌著悠閑的生活狀態。
隨著長江隧道、10號線的開通,江浦與河西無縫對接。作為江北新區發展的中心,江浦的房價從千元時代向著三萬一平高歌猛進。
江浦人依然保持著他們不緊不慢的節奏。在他們眼中,江浦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域概念,而是全部的生活。
攝影/ 屋頂的蝸牛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南京文藝花王上線,約個薔薇啊?
※你是否也曾在板倉街,仰望紫金山?
※浦口大馬路,雪藏的舊時光
※南漂啟示錄: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柳洲東路賣花爸爸的故事,有了溫暖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