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指南(5):控制日常開支,創造穩定收支│脫苦海
上車的另一個理由,就是控制日常開支。有無想過哪種開支比重最大?所謂衣食住行,用名牌、上飯店、買靚車都可以豪花,但反過來講也能夠節衣縮食搭公交車。居住成本,只是一間普普通通的樓,無論你租樓抑或供樓,都已經是一大筆錢。
中原地產定期公布「供樓負擔比率」,簡單講就是供樓占家庭收入的百份比,由2005年起私樓住戶的供樓負擔比率連續六年長期維持在35-40%水平。2010年10月份以P按為基準的供樓負擔比率為41.6%。
http://hk.centanet.com/icms/template.aspx?series=281&article=28561
數據源:中原地產
換言之,大體來講一家大細要用四成幾的收入來供樓,如果這家人要將兩成收入做儲蓄,那麼支出占收入八成,大家一計就知:供樓佔了他們總支出的一半。
租金開支約家庭開支三成
如果租樓會不會好一點呢?政府沒有一個官方數字去統計租金占收入的百份比,但是政府統計處在編製消費物價指數時,租金開支占的比重約為三成,反映租金負擔大約是一般家庭的三成開支。惟實際上由於目前屬低息時代,雖然說「供平過租」,供樓都佔一半開支,而租樓更會超過一半開支。
但真正的重點是計算的方法,供樓負擔比率是用現時的供款與現時的收入比較,不過,實際上好多人間屋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廿年前買入,他們是用目前的收入去供以前的樓,當時樓價便宜時買下的人現在正享福,可憐接火棒買入者,的確慘過現在買。
但是租樓就不同,多數人都是簽一年生約一年死約,大部份人會用目前的收入去交一兩年前的租,表面上都有著數,但問題是未來一年半載又要續約,到時租金又要追回這一兩年的升幅,而且和供樓不同,你在事前無數計的:因為你不會知道業主是大發慈悲(多數都不會)還是大發神經。
排除樓價或租金的升跌,僅從控制開支預算的層面來睇,供樓的確是比租樓容易計數,至於是不是真的著數,最要緊不要買貴樓變成供貴樓。
節錄自拙作:《上車置業全攻略》 (2011年)
相關資料夾:脫苦海分類:房地產
推薦閱讀:
※買房指南(7):買樓是不是做樓奴│脫苦海
※買房指南(10):買央行不能製造的東西?│脫苦海
※如果我們買不起房,我們還能幹嘛?
※問雅君 | 是繼續留在北京拼搏在郊區買房,還是帶著尚可觀的積蓄去一個安逸的小城?
※買房指南(6):鎖定市場風險│梁隼
TAG: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