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當年的「成功」,你曾下過什麼苦功夫?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勵志故事,看到過的勵志書籍成百上千。在這些勵志故事中,主人公既努力上進,又尊師重道。道理很簡單,勵志嘛,肯定是要一個完美的人來給我們勵志了。這其實也得自於儒家的價值理念——人之初性本善。

既然每一個人都是善的,那麼,這些道德楷模也自然而然是正面英雄。

這樣的勵志理念不能說它錯,但至少不完整。每一個天才藝術家又同時是道德楷模嗎?不見得吧。

藝術家會不會也是充滿嫉妒和瘋魔之氣,為了成功拋卻基本的人倫情感,進而因為追求藝術而作惡?《爆裂鼓手》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天才架子鼓鼓手安德魯為了成為大師,玩兒命地練習,常常一手獻血噴濺到架子鼓上;而站在他身後的老師弗萊徹,既是他的知己,但同時又成了他的怨念物。

(請注意主角安德魯手上的鮮血)

——————————————

《爆裂鼓手》這部影片的片名為Whiplash,原意是「鞭打」、「鞭策」,影片分為三條線。

第一條線,為了成為大師瘋狂練習架子鼓的安德魯。

他的瘋狂程度遠超過聞雞起舞、頭懸樑錐刺股,甚至於,跟他比起來,我們高考前吃的那點苦都不算什麼。透過這條線,觀眾能想到的是:大師到底值不值得一個人為之付出這麼多?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本來代表的是快樂,這種扭曲了人性、沒有絲毫快樂可言的「音樂」還值得嗎?

(安德魯進行了自虐式的瘋狂練習,這是他的手)

第二條線,安德魯為了架子鼓拋棄愛情,拋棄正常人的痛感。這部分其實講了功利追求對人的扭曲。

安德魯跟自己喜歡的女孩兒分手了,只因為跟這個女孩貪戀愛會耽擱自己的練習時間。

安德魯為了趕上一場音樂競賽,不惜瘋狂飆車,連被車禍撞得滿頭血也絲毫不顧及。功利的追求已經扭曲了他正常的痛感。

(車禍後的安德魯沒做任何處理,沒有絲毫停留,跌跌撞撞趕去音樂會)

第三條線:安德魯和老師弗萊徹之間的對決。

(安德魯與老師弗萊徹之間的「對決」)

從一開始,弗萊徹就是一個樂隊暴君,瘋狂地謾罵、侮辱樂隊隊員,甚至毫不顧忌地動手;但在另一方面,他又確確實實能開發出這些隊員的潛力,助他們走上音樂家道路。

(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大師誕生)

這樣的情景也值得反思:為了別人(也包括自己)的成功就可以剝奪別人的快樂,踐踏別人的尊嚴嗎?

——————————————

影片最後給出的結尾令人脊背發涼。

我們一直以為師徒之間一開始惺惺相惜,後來形同陌路,最終可以一笑可以泯恩仇,但事實上,音樂家、天才的嫉妒可能比一般人來得更洶湧,更可怕,於是,自始至終弗萊徹都不曾原諒安德魯,直到最後。

(弗萊徹把大殺招留到了最後,故意不給安德魯曲譜)

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中國的《百鳥朝鳳》,同樣是練習一門樂器,同樣討論師道尊嚴問題,但《爆裂鼓手》更真實,也更殘酷。

為什麼中國的嗩吶匠越來越少,而架子鼓依然在世界流行,大概可以從這部影片裡邊得到啟發——敢於面對人性之惡,敢於面對大師背後血淋淋的事實,敢於反思,才能永葆一種樂器、一門技法的青春。

通過這些,你大概知道《爆裂鼓手》好在哪兒了。

《爆裂鼓手》騰訊視頻上就可以看,送給每一個努力成為大師的人。


推薦閱讀:

【課程】樂理知識講重點第九課(節拍與節奏)
這種風格的電吉他聲音是用什麼效果器做出來的?
電吉他上的按鈕怎麼用,各自有啥功能?
有請各位大神解答一下電吉他單雙問題?

TAG:爆裂鼓手电影 | 音乐 | 吉他架子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