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不講「升值」還能講什麼?
近期,筆者熟知的一位文學女青年,也終於禁不住誘惑,上了「古樹茶」的船。
能夠放下文化人的矜持,在朋友圈發布高價「找茶」信息,許是迫於上線的壓力,或者為生計所迫也未可知。但在一眾行內人面前玩這種既俗套又無聊的炒作遊戲,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這些年來,普洱茶炒作的套路並未有絲毫進步,即使打著古樹茶旗號的所謂「奢侈」品牌也不例外。炒作的指導思想便是「升值」、「升值」、再「升值」。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站出來「找某款茶」,當然,所「找」之茶無一例外都在自己人手上,價格就這樣一路被人為推高,這時再撞進來的就是理想中的獵物了。
無「升值」,不炒作。離開「升值」概念,下線便失去了囤貨的動力。僅靠槍手公司炮製幾篇「古樹茶」如何稀有的軟文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把「升值」的餅畫的夠大、夠吸引人才行,下線的配合「找茶」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於是大家可以看到,一款新茶從出廠價幾千元/件跳升到兩、三萬元/件,只需短短几個月時間。茶還是那件茶,「價值」就這樣產生了。
2007年茶市崩盤之後,珠三角有位老闆突發奇想,創建了一個「升值」普洱茶品牌,可謂用心良苦。可惜的是,「升值」的目標未能達成。在2013年底-2014年初的短暫好光景到來之前,這位老闆就把貨清完轉行了。「升值」普洱不升值,不能不說是行業的一個諷刺。
玩濫了的「升值」套路到今天依然有市場,足見坊間熱錢的饑渴與盲目。炒家總是健忘,但普洱茶除了「升值」還能講什麼?講品飲價值?快消?年輕化?恐怕極少廠家會有耐心真正沉下去做消費市場,他們最需要的是儘快找到金主囤貨,大批量地囤貨,前提便是令對方形成「升值」的積極心理預期。
廠商過度炒作「升值」概念,把行業引向了更大的不確定性。珠三角終端藏家的倉庫汗牛充棟,入市十年以上未能解套的大有人在,新茶貴過老茶的現象其實並不新鮮。
既然有些廠商如此推崇「升值」,何不到藏家的倉庫高價「找」一下自己的老茶?總是「找」來「找」去圍著新茶轉,你們好意思么?
至於弄文學的也來趟「升值」這坑渾水,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君子固窮,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安安分分做點能喝的茶,不好嗎?
文:老茶鬼 2017.7.21
推薦閱讀:
※普洱茶與「反脆弱」
※800元一公斤的古樹茶,竟這樣被輕鬆識破!
※普洱茶發酸是為什麼?你該怎麼破?
※「易武正山」是個什麼山?喝普洱茶必須知道
TAG:普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