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知識才會繁衍知識
據估計,知識付費行業在2020年有望具有320億收入規模,與之對應的平台盈利有近50億的潛力。
以30倍的估值計算這個全新行業,有望支撐一家1500億市值的公司。
我是今天在某科技媒體上看到的這段話。
我同意「知識付費」背後反映出了人們旺盛的學習需求,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一定會存在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我比較懷疑現在的產品形態是不是最好的滿足人們學習需求的產品。
我想借著聊「學習」這個話題聊一下一點個人的經歷。
早在四五年前,當時著名心理學和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 才出版著名的《思考:快與慢》沒多久,我就去讀了這本書。
我讀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內容,且能比較順暢的理解。但接下來的內容讀起來很艱澀,我就沒有繼續讀了。
在1年後,我又翻起這本書,這次全部讀完了,並且能比較透徹的理解所有書里的內容。
在這1年里發生了什麼,讓我能津津有味的把這本經典消化透徹呢?
其實很簡單,在這一年裡,我讀過好幾本其他的書。比如Dan Ariely的《怪誕行為學》,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裡面有一部分講人類誤判心理學),Robert Cialdini 的《影響力》等。
這些都幫助我建立了理解《思考:快與慢》的基礎。
再舉一個例子。
為了整理我對於學習的理解,我最近把市面上近幾年出版的關於學習的書都讀了一遍。
每一本書大概我都用1小時左右就翻完了,我也能很快判斷哪本書都是垃圾(書名我就不說了)。因為在讀這些近期出版的書之前,我讀過:
- 《刻意練習》,Anders Ericsson
- 《學習之道》,Barbara Oakley
- 《如何高效學習》,Scott Young
- 《深度學習的藝術》和《精進》,采銅
- ……
從個人的經歷里,我總結出關於學習的一個規律:決定一個人對於某一個領域理解程度的最關鍵變數,是這個人之前對這個領域有多了解。
不管是數學、計算機、投資還是其他商業領域,都是如此。
知識會繁衍知識,只有知識是知識之母。你對一個領域研究越多,你理解得就越快。
Anders Ericsson 就在《刻意練習》里提到過這一點:
你對某個主題研究得越多,對該主題的心理表徵也變得越細緻,也越能更好地消化新的信息。n因此,國際象棋高手可以看懂棋譜,那些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數據,比如1.e4e52.Nf3Nc63.Bb5a6……n而且,高手還可以理解整盤棋。同樣,職業音樂家可以看懂一首新曲子的樂譜,並且即使沒有彈奏過它,也知道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n如果你是一位已經熟悉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讀者,或者已經熟悉學習心理學的更廣泛領域,那麼,你可能比其他讀者更容易消化這本書的信息。
清楚「只有知識才能繁衍知識」,有什麼進一步的啟示呢?
我想講的觀點很簡單。
首先,學習在一開始積累知識的時候,註定不是讓你身心愉悅的。這時候你就像站在一個一望無際的冰川上,你的目標是打破冰川,看到下面的海洋。
你不知道哪裡冰更薄,你也不知道冰層有多厚。你要做的事情是投入其中,不問結果的敲出第一錘,第二錘……
我不覺得學習很容易娛樂化。我有看到一些平台在做知識類的直播,我覺得知識直播的每一個特點都違反學習的本質。
受不了鑽研之苦,就不要學習,何苦讓自己沉浸在學有所得的幻覺里呢?
其次,學習是非常個人的事情。《信息簡史》的作者,也是牛頓和費曼傳記的作者 James Gleick 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從牛頓、費曼還有其他偉大科學家身上看到的共性。
牛頓和費曼都是科學天才,他們在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的。n牛頓是一個隱士,不喜歡社交,生活得不是很開心甚至有一些痛苦,經常和朋友以及觀點不同的對手爭吵。n費曼是很愛交際,很有趣的一個人。他是一個很棒的舞者,很愛女性。n這裡看不出他們有任何相似之處。但另一方面,當我試圖進入他們的腦海,理解他們為什麼如此有才華時,我發現他們在某些方面是非常像的。n他們都是「一個人」(aloneness)。n很明顯牛頓是這樣一個人,但其實費曼也是。雖然費曼是一個偉大的老師,但那是對一群人講解。他是一個善於和人溝通的人。n但是在科學領域做出重大發現的時候,不管是費曼還是牛頓都是一個人。n這不僅適用於他們,也適用於我在《信息簡史》里寫過的其他有巨大貢獻的天才: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艾倫·圖靈(Alan Turing),阿達·洛芙萊斯(Ada Byron)。n他們都有一種獨自聚焦的能力和把事物抽象化的激情。這些讓他們很難和別人進行溝通。
雖然這樣解釋這段話很膚淺,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更高階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世界前五大公司,市值高達4200多億美元。但這家公司的員工極少,主要決策者仍然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其中查理·芒格都只是巴菲特的顧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巴菲特是一個人。
每一個領域,走到比較深的地步,都是一個人的旅程。
一個人要走的路,是不是可以由別人幫你走完?
那些幫人「拆書」、「說書」的人,又能在一個人學習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呢?
知識是一個很容易售賣,但很難讓人滿意的商品。
很容易售賣,是指定價幾百塊上千塊,甚至有些課程定價幾萬塊,都有很多人願意購買。
但花了這麼多錢,是購買的一種幻覺,還是真的學有所得?
最後,想講講一些我最樂見其成的「知識付費」趨勢。
現在的非虛構類好書里,有95%以上都是美國出版,翻譯成中文的。
我想我們應該有更多像國外一樣嚴謹專業的非虛構類作者,寫出真正經典的好書。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報告,中國成年人平均每年讀書4本多, Pew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顯示美國是12本多,聽說日本和以色列人均能達到四五十本。
我想我們可以把一部分「知識付費」的錢,拿來多讀幾本書。
如果你還是有「學習焦慮」的話,我與你分享另一個真相。
人群中讀書量的分布是這樣的。
如果你這一輩子能認真的讀1500本好書,那你一定是這個柱圖的最右面那一根。
100倍於左側那群人。
***
關注微信公眾號求智集(roadtowisdom)獲取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
※如何讀懂任何一本書:值得閱讀的好書(二)
※請教自學大學數學物理的學習材料?
※如何提升自己IT行業競爭力?
※[自我介紹]關於我們和我們的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