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工OR設計師?

在設計行業多年,常常有初入行的人問我,為什麼有時自己被人叫做美工而有時又被稱呼為設計師。叫的多了,自己都有點暈。這兩個詞到底是不是一個意思?如果不是又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就我個人而言可大可小。

可小:

無論美工還是設計師,對於個人而言只是一個稱謂。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不是一個在稱謂上較真的人,大可不必因此煩惱。就相當於,你的家人對你習慣稱呼小名。而你的同事大都喜歡稱呼你的大名。但是為了解開一些人的疑惑,我們還是要講一下這兩個詞官方是如何解釋的。

美工:一般是指對平面、色彩、基調、創意等進行堆砌的人(重在技術--做)。

在中國把設計師稱為美工,這個叫法也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的遺留稱呼。因為在以前,我國把很多藝術工作者尤其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工種都習慣稱為美工(從事美術方向工作的工人)。典型的就是以前手繪廣告的,不只是要懂藝術還要有一定的繪畫技術,而且這個詞更多的給人強調技術的感覺。特別是對於學習藝術的人來講,這個「工」字聽上去太過技術與藝術的感覺相對離的較遠。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美工一詞所包含的含義也越來越不符合當下對設計行業人員的定位。美工這個詞中的「美」更多強調的是藝術與效果,而「工」則強調技術與技法。但設計行業是以設計創意為主而非技術,這也是很多設計師反感稱呼自己為美工的原因。因為「技術」是一個體力活兒(我們不生產圖,我們是圖的搬運工),而「創意」是腦力活兒(我們不只生產圖,以用戶需求出發,用設計手法解決用戶問題),這完全是兩回事兒。

設計師: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技術性的創作與創意活動的人(重在創意--想)。

其實對於設計師的定義是有很多的,但大多的定義主要突出兩點。一個是突出設計的目的性,設計師是運用設計的手法來解決問題的人。一個是突出創意,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創意。也可以說,設計師是運用創意(創造性的思維方式)的設計手法來解決問題的人。

但是在眾多的定義中,我很喜歡王受之老師(設計理論和設計史專家,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給出的定義,設計師是解決人與物之間關係的那個人。

在設計師的定義之中,有一點是很重要的,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點——設計目的性,設計是要解決問題的。這便是很多人不明白「美工」與「設計師」區別的原因。因為很多人認為,設計師就是把圖做好、把產品做好就對了,判斷一件設計作品的好壞常常是從視覺效果入手的。而這種思維恰恰是一種「美工」的思維方式。而設計師則是要用設計作品去解決問題,而視覺效果的好壞則是一個次要問題(除非這個設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突出視覺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做的圖很漂亮,卻最後沒有拿下設計項目的原因。只顧著做效果了,而沒有幫甲方用設計解決問題。

並且在解決問題時「設計師」所考慮的範疇要比「美工」寬廣的多。設計師可能要思考成本問題、設計的進度問題、設計的可實施性問題等。而美工常常只要做好手中的事就可以了。也可以說,設計師所進行的工作範疇包含了美工。

這個滑鼠的設計有創意和突出的視覺效果,但如果推向消費市場一定會失敗,因為這樣的設計連最基本的使用問題都沒有解決,更談出上好的用戶體驗了(看的都手疼)。這種只求效果,不考慮使用問題解決的設計就是一種典型的美工思維。

可大:

「美工」與「設計師」的稱呼區別往大里說,那問題就可以上綱上線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那未來可想而之。這是一個可怕的問題,當不明白自己是誰是,我們在未來的發展中常常會迷失自己(往往一個稱呼便指明了自己未來要奮鬥的方向)。

別看同樣是對一個人的稱謂,但這背後的含義卻遠了去了。

例如:A:程序員 與 開發者

B:戲 子 與 演 員

C:攤 販 與 商 人

D:工 人 與 工 匠

E:美 工 與 設計師

上面的例子都不陌生,就拿C來講,「攤販」是「商人」嗎?一定是。但這兩者的含意卻大不一樣。「攤販」大都只是為了求生糊口,在有限的生存條件下不大會有一個長遠的商業規劃。更多的關心的是當天的貨賣的好不好,明天的天氣可不可以出攤。而「商人」呢?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大都有著長遠的發展藍圖,不少還抱有改變世界的理想,例如:埃隆·馬斯克(SpaceX)、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Google Inc.)等。

「美工」的稱呼更多的表達了對一個人藝術與技術方面的認可。

「設計師」的稱呼則更多的表達了對一個人創造力方面的認可。

而對於一個人不同的能力的認可,也代表了對這個人價值的認可。對與設計師而言,技術只是一個工具,只要努力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水平。而創造力則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鍛煉。而且創造力的培養沒有速成的方式,它和一個人的閱歷與經驗還有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些都需經花時間去積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專業都有少年天才的誕生,而設計行業的成熟卻大都在40-50歲。設計是複雜的,很多設計的原理都要有經驗去慢慢消化,且每個人由於對同一個原理的不一,便會誕生完全不同的設計作品。也正因為設計的複雜性,所以很多設計的問題要通過感覺去判斷,而不是大量的理論份析(但並不是說不分析)。這就好比騎自行車一樣,其實騎的過程是很複雜的,要保持車的前行同時還要保持時刻的穩定,且還要不斷的判斷路況等等,我們是如何完成這複雜的過程的呢?感覺。而這樣的感覺你是如何形成的呢?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政治經濟學中,我們都學過,一個產品的價值與其生產這個產品所消耗的資源成本有關。也就是說,付出越多得到越多。

「美工」相較於「設計師」的培養與付出是少的多的,同時兩者解問問題的能力與方向也有很大的不同,所產生的價值也有很大的區別。

例如:一名設計總監,可能用了一個小時就想出了一個不錯的點子,而為了這個點子美工卻做了3天的圖。從時間上來講,美工的付出要遠遠大於設計總監。但是設計總監的工資要遠遠高與美工,可能一個是一個月5000另一個則是30000。

因為,培養一名設計總監的成本要遠遠高與美工,設計總監雖然用了1個小時就想出了方案,但他越是用自己30年的經驗做出的。而美工做圖所用的技術可能只學了半年。其次,對於設計來講重要解決問題,設計總監的方案只要對,其表現的形式會多種多樣。所以創意在這裡起主導作用。設計總監的價值遠遠大與美工。

「美工」與「設計師」的出發點不一樣,未來也註定不會一樣。它們之間的區別,將從一個稱呼開始,隨時間的變化越來越大。

一個稱呼,有時不只是稱呼那樣簡單,它可能代表了一個人對自己未來的定位與渴望。就像父母給我們起名一樣,小小的稱呼之中,蘊含了太多的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設計師,不停的為了這三個字奮鬥一生,就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對保護它。決不允許別人用「美工」來代替它的位置。

綜合多方面(未來的發展、收入的增長、社會的地位、思考的範圍、解決的問題、創造的價值等)的比較,「設計師」的價值要遠遠高與「美工」。但只就對自己價值認可這一點而言,我還是建議叫自己設計師吧!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 PM 、設計師、開發之間的關係?
一個設計師可以擁有怎樣的人生?
有沒有類似《城市意象》的設計方法?

TAG:设计师 | 美工设计 | 创意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