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重要但沒那麼優秀的人才
昨天在「賣桃者說」寫了一篇「一封內部信」,其中一段話是這麼寫的:
和優秀的、重要的員工面對面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期望,了解他們的想法,為他們設計上升通道。重要的員工不一定優秀,但真的很重要,不要忽視他們。
有讀者問:重要的員工指的是哪種類型的員工,希望池老師解釋一下。我淺顯的理解是雖然技術能力不一定很強,但是在團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團隊凝聚力,以及有擔當的人。
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我決定在 MacTalk 上寫一篇公開信。
人類為了更好的認知世界,降低成本,會對萬事萬物進行分類和標籤化,包括自己。人類對自己下狠手的程度遠遠超過世界萬物,比如人的分類方式就五花八門,層巒疊嶂,其中包括:血型、運勢、星座、屬相、性格、行為等等。還有一些公司或機構會讓你回答幾個模稜兩可的問題,在你糾結不清的情緒中打出一記黯然銷魂掌:嗷,你是猶豫型人格。比如有一次面試,候選人說自己是貓頭鷹型的人格特質,直接把我干懵了,我說你平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為什麼要打標籤和分類?我在「為什麼老闆更願意聽信外人的意見?」和「王堅和吳軍」曾經寫過,貼標籤會幫助人們降低行為成本,本質上就是萃取信息,收集數據,然後建立自己行為上的規則。比如你去一個富人區散步和路過以危險著稱的髒亂差街區,心境和行為反應一定是不同的。這種應用無處不在,它有效的避免了我們的大腦陷入大量選擇和判斷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有效的分類和標籤在工作中和生活里會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比如在職場中,我們可以把人群分為:
一、優秀並重要n二、優秀n三、重要n四、既不優秀也不重要
什麼是優秀?如果你是老老實實經歷了中國教育的所有階段,你不得不承認,你已經沒那麼優秀了。等到進入工作狀態,你會驚奇的發現,我靠,自己竟然是個普通人!牛人去哪了?暗黑的教育體系無恥的創建了各種科大少年班,網羅了中國最聰明的一批孩子。當我們在中學瞎晃的時候,他們已經大學畢業了,當我們在大學談戀愛的時候,他們已經博士或博士後畢業了。還有一些野生的天縱奇才,當你還在利用工作前三年尋找方向的時候,你發現這些野蠻生長的傢伙已經第二次創業了,並且做的不錯。
怎麼辦,以時間長短論英雄。人生是長跑,不贏在一時(其實想贏也贏不了),選擇好方向,持續積累和輸出,升級認知,五年或十年後再看,也許離他們更遠了呢?但總有極少數普通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堅韌不拔的毅力,迎頭趕上,甚至超過這些天賦異稟的人群。這兩種人,都同樣優秀。
優秀的人從來不擔心找不到事做,但他們不一定能夠找到最重要的事做。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程度優秀的人,如果業務類型和技能棧不匹配,優秀的人就是「overskill」的,讓有能力的人總是重複做一件事情或者簡單的事情,他遲早會離職。我在洪恩的時候,遊戲部門(祖龍工作室)里彙集了一群優秀的程序員,這些人都是那個時代頂級的遊戲研發人員,但對公司當前業務沒什麼幫助。因為盜版,遊戲基本賣不上錢,那時候又少有 VC 能看穿未來,只能用賣教育軟體的錢養著。這些人在公司的那個階段就是 overskill 的,那時池宇峰的做法充滿遠見卓識:你們願意干點啥就干點啥吧,意思就是我也不知道你們能幹什麼 —— 後來這些人成了完美時空的遊戲研發班底。
對於優秀但與公司業務不匹配的人,大致就這麼兩種情況,一種是離開,一種是在公司內部開闢一個沙盒,讓他們願意幹嘛幹嘛,也許會有奇蹟發生呢。
企業中真正的中流砥柱是那些優秀而且重要的人,他們即有雄心壯志,又能腳踏實地,有好的創意,也有切實可行的做法,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在這種人的帶領下向前發展。他們不僅優秀,而且重要,同時做著重要和正確的事情。
一個公司只有這些優秀且重要的人是遠遠不夠的。運轉良好的機構需要每個環節都有效而順暢,而這些環節是那些靠譜和踏實的人去推送和完成的。他們不一定那麼優秀,但是如此重要,你交給他一件事,辦成了,然後交給另一件事,又辦成了。應了二爺的那句話,讓正確的事持續發生。這樣的人不一定能夠確立公司的方向,甚至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是一旦方向確立,他們是能夠讓正確的事持續發生的人。
重要但沒那麼優秀,他們是公司的中堅力量,不要忽視他們。
那麼既不重要也沒那麼優秀的人是不是都該開掉呢?並不是,他們同樣在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只是相對那些重要的、優秀的員工來說,可替換成本沒有那麼高罷了。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僅需要設計架構、基礎設施和鋼筋骨架,一磚一瓦同樣不可或缺。
你在工作中是哪種類型的員工呢?別告訴我是變色龍型的。
推薦閱讀:
※99%死的很難看的項目團隊,都犯這3個錯誤
※團隊管理方法給用戶運營的啟發
※怎樣的空降領導,才不會逼走原來團隊的核心人物?
※空降的主管如何快速融入原團隊並帶好團隊?
※如何有效進行員工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