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批判性思維,究竟有什麼用?
如果我們一輩子不和外國人打交道,那學外語有什麼用呢?
如果我們一輩子專註於買菜,那學高等數學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我們一輩子都不接觸古文,那學文言文除了應付考試,還有什麼用呢?
如果我們打算一輩子就做一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人,不想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那學會批判性思維確實毫無作用。
如果我們只打算表達自己的意見,接受他人的意見,不打算講邏輯、講論證、講道理,那學會批判性思維確實毫無作用。
如果我們打算一輩子都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一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就完全依賴他人,那學會批判性思維確實毫無作用。
批判性思維是一套思維工具包
無論是做木匠活還是鐵匠活,我們都需要鋸子或鎚子等工具,空手是做不了這些技術活的。
同樣,當我們想要完成文章寫作,數據處理,幻燈片製作等任務,我們就需要Word、Excel、Powerpoint等軟體工具。一台剛剛出廠的電腦,不安裝這些特定的軟體,也是完成不了多少工作任務的。我們總不能用Windows自帶的畫圖來代替Photoshop吧?
我們的人腦在許多方面和電腦一樣。剛出生時,每個人的腦袋裡都空空如也,除了哭喊和喝奶等本能之外,不再具備多少實用的軟體技能。等我們長大後,一些人學會了編程,一些人學會了英語,一些人學會了酒店管理,一些人學會了商務談判。彈鋼琴、下圍棋、演話劇、劃賽艇,所有的技能,全都是後天學來的軟體,沒有人是生來就知道的。
在諸多從文化中下載的軟體中,我最為推薦的一種,就叫做批判性思維。它是一套思維工具包,可以提升我們的一般性思維能力。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標準化的批判性思維軟體,不同的軟體公司設計的批判性思維軟體各有不同。北京大學的劉壯虎老師和清華大學的楊斌老師都開批判性思維課程,然而課程設計卻很不一樣。前者側重於非形式邏輯,後者則側重於從倫理學討論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認真想的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課程分為兩個部分,共八個模塊。
基石課程:
高效率地學習: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從而在進行思維訓練之前,將柴刀磨利。
認識你自己:對人類和自己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明確自己的目標與需求。
思維與信息素養:訓練具備更高的信息素養,也就是更高效率地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並初步判定信息的優劣。
思維訓練課程:
清晰思考的必備條件:準確定義概念是難度最高的模塊,它就像是一把思維的手術刀,可以對概念進行精確的分析處理,而這也是學會清晰思考的必要條件。
邏輯分析的論證能力:正確地講道理一節課,會介紹了若干種推理類型,還會詳細講解圖爾敏模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論證套路,一旦熟練掌握,論證能力將大大增強,分析性閱讀和分析性寫作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識別謬誤不再人云亦云:邏輯謬誤可以看作是詭辯,它是看似有效是則無效的推理過程。識別邏輯謬誤後,我們將不會被他人的詭辯所誤導,自己也應該自覺不使用詭辯來誤導他人。
理解人類的思維方式:認知偏誤是由隱藏在人腦中的認知機制所導致的思維錯誤,它會導致我們做出許多錯誤的選擇和決策。但它無法被完全避免,我們可以在了解認知偏誤後,在事前或事後進行預防或反思。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在「科學研究與綜合應用」中,我們會介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思路,還會介紹雙盲實驗的設計,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最後還會將本次課程所學的所有知識和技能綜合起來,分析一個案例。
這門課程適合哪些人呢?
其實在設計整套課程時,我並沒有想過某個特定學員群體。原以為,只要有初中學歷就能聽懂整套課程,後來發現,哪怕有本科學歷也不一定能聽懂整套課程。幸運的是,我們在不斷改進課程的內容,加入更多的案例,從而讓學員們更好地理解這些複雜的內容。
整套課程原本是想讓那些批判性思維能力與通識教育素養較差的學員補足自己的劣勢。然而,我們發現這樣的人,要麼沒有學習的意願,要麼是基礎太差而學不懂。所以實際上來參與學習的學員,批判性思維能力已經達到了不錯的水平。從學員們的反饋中,我們還發現,似乎能力越強的學員,從課中的收穫反而越大。
這讓我聯想起了2012年,MOOC獲得大眾的關注,全世界的人都能通過一個又一個MOOC平台學習到世界頂尖大學開設的課程。然而,MOOC平台並不是學渣逆襲學霸的機會。對於那些原本就會主動學習的人,MOOC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渠道。那些原本就不愛學習的人,還是不會主動學習。這點其實我早該想到,制約人們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並不是那些資源太少,而是願意付出辛勞去主動學習的人太少。當然,MOOC課程所提供的證書不具備社會認可度也是原因之一,我在各個平台共有22張證書,然而它們除了在簡歷里一筆帶過之外,並沒有什麼用。
所以,這門課究竟適合哪些人呢?
我不知道。
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我儘力在課程里融入多個學科的知識,哲學,邏輯學,心理學,語言學,統計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這些內容是否離現實生活太遠了呢?畢竟,並不是人人都想要成為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而且在今天這個高度分科治學的時代,也沒有人能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了。
我想,它適合所有希望提高自身理性思維水平和通識教育素養的人。n
大半年來的改變
2017年1月份,辭職之後,我開始全身心投入到課程的設計中。我把幾乎所有市面上能買到的批判性思維書籍都買來,然後看完。同時,我還在調查所有已有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參考其他人的設計。這算是我做事情的習慣,總是想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看看別人已有的經驗教訓。
其實,做這些背景調查中,我最大的收穫倒不是發現了什麼特別值得借鑒的課程設計框架。我最大的收穫,是發現批判性思維教育產品並沒有標準化的模式。於是我就放心地在課程中混入許多我的個人風格。這可能就是俗話說的,看到大家都不會,我就放心了。
2017年2月份,我完成了初級課程內容的初步設計,開始了課程內測。內測結束後,並沒有加入太多的新內容,就開始了第一期的正式課程。
第一期課程人數很快就達到了60人的上限,最終完成7次作業從而獲得100元獎學金的小夥伴,有20多人。每次為了批改這二三十份作業,都要花一個通宵還多的時間。從學員的評價和反饋來看,我對課程的整體質量挺滿意,雖然部分作業設計得太難了。
第二期課程相比第一期課程,有了大概30%的優化。主要是在重難點上增加內容。這導致課程變長了不少,學員連續聽2個多小時的直播課,應該很累吧。
自己製作的內容,總是不忍心刪減的。所以第三期課程我讓曉嵐來講,她不僅僅讓PPT課件變得美觀了不少,還在內容上做出了許多優化改進,有增有減。曉嵐的語速適中,口齒清晰,而我講話速度就太快,有時候也顯得不那麼耐心。綜合來說,學員們的上課時的感受應該變得更好了。
期間還插入了持續6個星期的中級課討論班,每周讀一本書的部分章節,涉及哲學、邏輯學、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經濟學、社會學這6個學科。綜合來看,討論班的效果不錯,只是難度太大,許多學員並沒有讀完指定的章節。討論時太依賴作為主持人的我,有時候都不是討論,而變成講課了。下一期中級課程會做出很大程度的優化。原本沒有設置作業,以後會要求所有學員都寫6篇文章。這樣的課程只能做非常小班的規模,所以它不會考慮盈利了。價格設計上,應該會提高學費,同時將大部分學費作為寫完文章的獎學金。
第四期初級課程會在7月19日晚上開始,7月18日就截止報名。它在第三期的基礎上,又做出了相當大的改進,其完善程度已經相當高,可以稱之為完全版了。
而且,新加入的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討論活動,已經在7月13日晚上進行了第一次討論,主題是關於「王者榮耀是否應該設置防沉迷措施」。討論效果達到了我的預期,我期待這樣的討論活動能讓學員們明白,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隱藏了那麼多複雜的相關問題。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臨時附註:認真想初級課程第四期正開放報名,名額有限。詳情請點擊:你可以更擅長理性思考。
轉發分享此文的朋友,可以聯繫客服索取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電子版一份。這就是由美國哲學協會1990年就批判性思維做出的德爾菲報告,算是學術界對批判性思維的共識性理解。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推薦閱讀:
※莫言:感到自己跟一頭豬、一條狗沒有什麼區別
※明知可能電死人,為何「老師」還是選擇接通「學生」身上的電極?
※芬蘭幼兒教育--全球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