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拿下28億巨額融資:人臉識別與欺詐團伙,正展開一場攻防大戰

今天,就在剛剛,專註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AI企業商湯科技,宣布完成4.1億美元(約27.88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創下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

商湯科技4.1億美元B輪融資包括B1、B2兩輪。B1輪由著名私募公司鼎暉領投;B2輪由賽領資本領投,中金公司、基石資本、招商證券(香港)、華興私募股權基金、晨興資本、光際資本、尚珹投資、中平資本、東證資本、華融國際、東方國際、TCL資本、盈峰控股、著名投資人梁伯韜等近20家頂級投資機構、戰略夥伴參投。

獨角獸企業的浮現,是計算機視覺快速發展的縮影。

「人臉識別的精確度早已超過人工審核,達到千萬級別」,曾經好萊塢諜戰片中,充滿神秘技術感的人臉識別技術,其實與我們並不遙遠。

從2015年馬雲CeBIT上的刷臉支付、到普通APP刷臉註冊、再到7月4日,上海警方利用人臉識別抓拍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早已悄無聲息的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再是「CIA」、「阿湯哥」們的專利。

如今,在消費金融刀劍碰撞的貸前信審,信貸平台引入人臉識別技術,在反欺詐陣前摩拳擦掌。

道路坎坷,上線僅兩天,慘遭銀行叫停

人臉識別,是計算機視覺的具體應用,「早在九幾年理論基礎就已經十分完善,但人臉識別真正發展也就在近幾年」,有著將近兩年經驗的互金分析師Z先生表示。早前,人臉識別會在人臉面部選點,測量各點之間的距離,如瞳孔間距……依靠這種面部幾何比例數據,來識別人的身份。

「這種幾何學技術局限太大,人要是扭一扭、歪一歪,技術就沒有辦法準確識別了」,Z先生說到,「另外像光線、角度、微整容都會導致技術誤判,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人臉識別的精確度也只能停留在實驗室」。

確實,人臉幾何數據識別的體驗不佳,讓信貸平台對此敬而遠之。「人臉識別確實能夠降低信審成本,提高審核效率,但我們非常在意它的精準度和排錯率」,當被問道是否將會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時,某助貸平台CEO向清流消費金融吐露出了憂慮,「我們寧願多花費一些成本,也不希望因為技術不過關,造成壞賬損失和客戶流失」。

助貸平台對人臉識別的顧慮並非杞人憂天。2015年9月,招商銀行與依圖科技合作,在全國1500餘家網點及1200台VTM機上安裝依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用戶只需對準攝像頭刷臉,無需銀行卡,便可取款。

技術本該讓生活美好,但知情人士向清流消費金融透露,該產品僅在招行上線兩天,便因識別效果差,而慘遭招行叫停。清流消費金融嘗試聯繫依圖科技,試圖確認該信息,但截至發稿前,依圖科技並無回應。

技術革新,反欺詐陣線上的攻防戰

鑒於面部幾何識別的先天不足,目前計算機視覺公司普遍已採用機器學習技術,向模型輸入大量圖片,並對圖片的屬性標註,進而令演算法模型能夠自主對圖片的屬性歸納、分類。

「我們向模型輸入了大約1億張圖片,用來訓練它,目前模型已經完成了將近5億次的認證、識別」,LinkfaceCEO黃碩向清流消費金融介紹到,「大量圖片數據的輸入、訓練,才是人臉識別的核心要點」。據了解,目前Linkface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場景中識別精準度,已達到99.7%。

國內人臉識別技術,主要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商湯、face++、Linkface創始人,均為「湯派」。「一線人臉識別企業技術差距並不大,行業內的準確率普遍都已經達到千萬級別,但是技術好不好關鍵在於面對攻擊時的表現」。

即便技術理念從「人臉幾何特徵識別」升級為「人工智慧識別」,但作為信審的第一道防線,人臉識別技術在反欺詐的陣地上,與欺詐團伙之間的攻防大戰從未停歇。

起先,人臉識別專註人臉面部審核,確定「這個人是這個人」,即身份識別度;欺詐團伙在攝像頭前放照片,偽裝借款人欺詐;人臉識別公司升級防禦措施,加入「搖搖頭、張張嘴、眨眨眼」等活體檢測,確定「這是個活人」;欺詐團伙再次迭代升級,利用3D建模,做出3D動態圖形,動圖模仿「搖搖頭、張張嘴、眨眨眼」,甚至採用《碟中諜》里的人皮面具。

攻擊手段層出不同,人臉識別技術面臨考驗。「人臉識別現在主要加入人臉的三維動態識別和面部微表情識別,來應對新出現的欺詐手段」,黃碩向清流消費金融解釋道,「市面上的欺詐手段太多了,迫使我們也要快速迭代演算法」。據了解,目前Linkface演算法團隊共有30人,團隊每隔兩三個星期就要對模型迭代更新,以應對欺詐團伙的新招數。

人臉識別服務是信貸機構與技術商對接API介面,技術商按識別次數收取服務費。據清流消費金融了解,根據查詢場景及廠商用量的不同,在身份認證,活體檢測上,人臉識別價格差別較大,單次查詢,由幾毛到一塊多不等。「單價不高,但是未來使用量會非常大」,從業者對人臉識別在信貸市場上的應用,普遍比較樂觀。

大數據風控,人臉識別的另一扇大門

身份認證、活體檢測是人臉識別在貸前信審的傳統應用,但大數據風控時代的來臨,為計算機視覺識別打開新的大門。

利用社交軟體上的分享圖片,也能夠實現反欺詐。人臉識別識別申請人社交圖片,如朋友合照等,貸款申請人如果與行業黑名單用戶同時出現,該申請人欺詐、違約風險概率較大,信貸平台就可以重點審查。

除了反欺詐,計算機視覺識別也在信審環節蠢蠢欲動。據清流消費金融了解,目前部分技算機視覺廠商,正在訓練模型,接入借款申請人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賬號,對其社交分享的圖片信息進行識別、標註屬性,形成用戶標籤。

「一個人在朋友圈經常曬衝浪、爬山、滑雪,他的標籤就可以是:有錢、有時間、風險傾向型」,黃碩說到。而多家信貸平台的風控負責人都曾提及,「大數據風控需要的就是大量數據,只有更多的變數,在風控時,平台才能夠更多的評估依據」。

利用社交圖片反欺詐,形成變數標籤,目前該技術仍在測試階段,尚未商業化使用。就信貸領域來看,身份認證,活體檢測仍然是人臉識別廠商的主要服務。

市場起勁,創新不足

「市場比較大,各廠商都在開發自己的領域,所以細分市場重合併不嚴重」,一位一線從業者直觀感悟,「技術理念都已經十分成熟了,重要的是場景開發」。

清流消費金融了解,計算機視覺廠商都將信貸作為重要場景,紛紛推出相應垂直服務,而部分金融平台也已開始嘗試,如PPmoney、金融錢包、借貸寶、融360、美利金融……節省信審成本,提高效率。

面對起風的市場,黃碩略顯擔憂,「國內計算機視覺廠商多數模仿,創新能力不足」。


推薦閱讀:

醫生都難以完成的遺傳病診斷,這個面部識別技術卻做到了
你以為的人臉識別,其實是萬物互聯
基於AI神經引擎的Face ID,真能讓人放心嗎?
如何用SphereFace+純Python刷分Megaface
【AI美顏演算法】300行Python實現基於人臉特徵的美顏演算法

TAG:消费金融 | 人脸识别 | 欺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