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桂枝湯」來使「鼻竅不通」的癥狀少難受一些?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n特別說明,文中方劑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n經考古人員考證,漢代中藥一兩,可以換算為今天的15.625克。

感冒時最讓人難受的癥狀,非「鼻塞」莫屬

有的人把感冒看成一種養生病,因為感冒本身有自限性,如果保養得當,很快就會好,而且感冒後,找個借口跟老闆請請假,躺在家中軟軟軟綿綿的,看看視頻,聊聊天,似乎很舒坦。

可惜這僅僅只是「似乎」,因為感冒會有一系列讓人難受的癥狀,比如流涕,咳嗽,發燒,最最教人難受的是「傷風鼻塞」,此時,患者流涕不已,噴嚏,鼻竅不通,因難以呼吸,所以嘴巴張得大大的,像魚一樣。

如果幾天之後,病情痊癒,那還算好的,可惜,有部分病人會轉為慢性的鼻塞,此時,鼻塞時輕時重,雙側鼻孔此起彼伏,反覆堵塞,經久不愈。晚上更是難受,因為鼻子不通,總感覺有鼻涕在堵著,但是又找不到鼻涕在哪兒,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如果病情拖延下去,還會出現嗅覺失靈,中醫叫「鼻窒」。

當然,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方法可以讓鼻塞的癥狀緩解。例如進行劇烈運動,去泡泡溫泉,用生薑或艾葉熬湯泡腳,鼻子會感覺一下子通了,這是由於肌表的微循環得到改善的原因。但是,這種改善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一旦你停下運動的腳步,停止泡腳,鼻子很快就會再次擁堵不堪。

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可持續的,能鼓舞體表機能,改善氣血循環之道。

所以,這是屬於「桂枝湯」的地盤

「傷風鼻塞」的主要病理特徵是鼻粘膜腫脹淡紅,鼻內肌膜紅腫,正邪交爭於肌表,若轉為慢性,邪毒久留不去,久病必淤,還會出現氣滯血瘀。

而解肌發表,恰恰是桂枝湯的強項,所以,這類疾患屬於桂枝湯的領域。

桂枝湯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組成。

「桂枝」能推動人體的「氣血」由脾胃向「肌部」供給,同時能引諸葯上行,推動營血的循行。如果大家對《傷寒論》熟悉,就會知道在經方的使用中,藥物是有方向感的,比如「桂枝」的作用是向上向外,芍藥的作用則向下向內。若加大桂枝湯中「芍藥」的劑量,「桂枝湯」就成了治療「腹滿時痛」的桂枝加芍藥湯。

所以治療鼻竅不通,桂枝的用量一定要大,至少不能低於15.625克,這樣身體的肌表才會有血行通暢之感。

但是光用桂枝不行,還要用甘草,大棗補胃氣,守胃氣,生津;生薑促進胃氣的生成,並將胃氣全方位輸出;也就是說,甘草,大棗,生薑,就如同發動機一般,在脾胃持續地,生成氣血,而桂枝將其引入「肌表」,使不通的氣血得以流通,正盛邪退,鼻塞的癥狀就能得以持續地緩解。

芍藥也必不可少,因為芍藥有一定的引肌表之濕迴流的作用,對於祛除肌部濕邪有很好的效果,只是用量不應過大。

那麼,還需要加點什麼藥效果才好?

經方不宜盲目加減,但是也不應該套用成方,而應隨證治之。

「桂枝湯」最適合治療的是「太陽中風證」,這證也叫「傷寒表虛證」。這個證型的特點是患者肌表腠理疏鬆,細皮嫩肉,容易自汗出,若遇到風邪,風邪一下子就突破了皮部衛氣的防禦,竄入肌部了,所以叫「中風」,這個過程就像箭瞬間命中靶子一般。

如果,患者肌表結實,衛氣充足,寒邪只能外束皮部,進入不了肌部,這就是「麻黃湯證」了。這時正邪鬥爭於皮部,皮下是充溢的被鼓舞的氣血,會郁而生熱。所以說,身體平素強壯的人外感風寒時,容易出現高燒,素體虧虛的人,反而不易發燒。

而且麻黃解表祛邪的力量比桂枝強,所以,若患者皮膚緊湊,素體強壯,遍身疼痛,用「葛根湯」(即「桂枝湯」加上葛根,麻黃)的效果比用「桂枝湯」的效果好。即使患者身體較弱,也可以短期加少量麻黃以祛邪解表,通透鼻竅。不過長期而言,還是要用桂枝湯。

此外,還有一個葯我覺得很有必要加,那就是「薄荷」。使用經方,我們一定要在腦中拋開「風寒」,「風熱」的概念,覺得薄荷是風熱解表葯,不能和桂枝合用,要知道這些「概念」實際上是上個世紀生造出來的。我們引用薄荷熬的水後,咽喉,鼻竅會覺得很爽快。薄荷有暢通口鼻的作用,能讓鼻子更加舒服一些。

最後提醒,使用「桂枝湯」治療,時間一定要足夠長,否則效果是不會好的。不建議長期使用辛夷花,蒼耳子之類的藥物,以免耗氣傷陰。

最後,請背下來,桂枝湯原方,原劑量: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n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n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n-----------------《傷寒論第十二條》

本文原創,其他署名一律為盜版。


推薦閱讀:

現今的中醫醫術水平與100年前、500年前比,是高了還是低了?
中醫的盲區:藏在中藥里的麩質
神秘東方力量:老外,你服不服?
一則關於中醫的簡短笑料

TAG:中医 | 中西医结合 | 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