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三年,每天預算30元,他要把一生奉獻在旅途中
辭掉工作,變賣家產,背包就是所有家當
他環遊世界,已經三年有餘
紮營荒野,風餐露宿,每天預算是30元
用7000元在日本騎行3個月
也用自行車輪丈量兩萬公里的歐洲土地
聽了他的故事,世間的其他「流浪」,全都變成了「度假」
他是梁二,一位流浪者
.
首發於公眾號Leantravel,可供朋友圈轉發的訪談原文在底部。
嘉賓:梁二 純徒屌絲 ,采編:魚丸
.A. 我們與世界
魚丸(以下簡稱Q):在辭職旅行之前,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梁二(以下簡稱A):我工作前後一共大概12年左右。辭職之前,在香港的一個英語教育公司工作了大概6年,其實挺普通的,工作本身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思。每天對著老闆,對著電腦,還是挺沉悶。
但是在其他方面,個人興趣愛好上面就不一樣了,我很喜歡戶外運動,爬山游泳騎車,喜歡閱讀,有時也寫寫東西。對外面的世界很感興趣,總是有時間就去旅行。在爬山、騎車時候,總覺得為什麼不能這麼一直做下去。尤其是在工作的最後幾年,我覺得工作完全滿足不了我對生活的需求和慾望,所以還是覺得應該辭職應該上路。
「辭職對我們來說很容易,因為在工作中看不到未來。但至今我們也不清楚所謂的職業前途意味著什麼,所以打算直接去做想做的事情。」
Q:你是怎樣變賣全部家當的,你的隨身行李里都有哪些東西
A:其實我辭職之後,有大概2年多的時候在澳門,我老婆Betty當時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最終當她決定也辭職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笑)。當時我們租的一個公寓,把公寓退了之後,有大概2個月的時間在賣東西,因為到時候沒有東西帶上路,基本上所有的東西都要賣掉。我們在樓下和大街小巷貼了很多街招,除了一些書,很少一點衣服和兩個電腦,基本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賣掉了。
「清理和變賣相對來說是一件麻煩事,不過做廣告是很有效的方法,我們臨行那天幾乎所有東西都賣掉了。包括車、傢具、電器、書、衣服、床單、被子、餐具、鍋碗瓢盆以及其他所有帶不走的東西。」
然後我們當時想說如果以後決定在路上的話,基本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就是我們背著的東西。我們一開始就決定要背包旅行嘛。有這麼幾個:帳篷,睡墊和睡袋是保證住的。春夏秋冬的衣服都要帶。一個爐子,兩個小鍋和兩個碗。
▲ 梁二的背包,65升,通常20公斤▲ Betty的背包,45升,通常15公斤除了這些之外,一開始還帶著個電腦,後來太重了因為那時候是徒步,電腦就也放家裡了。就是每人一個手提電話(iPhone),一個照相機,一個充電寶。基本上這些東西就夠了。能保證每天有地方能紮營,有東西煮著吃,就差不多了。
Q:為什麼會選擇徒步與騎行這樣艱苦的方式
A:一開始我們有旅行的打算的時候,在賣東西的時候遇到了一對在澳門的巴西的夫婦。說其實有很多方法,他們買了一個二手車,把車改造了裝了個床進去。當時我們也有這個打算,覺得這樣也可以。
但是後來開始旅行的時候,一開始是去雲南,在大理住了一段時間,當時是住小旅館,在麗江住了一陣子青旅。後來發現雲南天氣非常好,環境非常好,我們何不就開始徒步了呢。後來從麗江徒步到香格里拉,又徒步到雨崩,後來覺得哎這樣子挺好的,在路上非常非常開心。雖然在雲南徒步的時候還是挺辛苦的,但是後來發現我們還挺能適應這種徒步生活。後來覺得既然這樣幹嘛就不徒步世界呢(笑),當時太天真了。然後我們就開始徒步越南和柬埔寨。
在柬埔寨的時候實在太熱,每天走二十多公里就熱得受不了。後來看了其他人有騎自行車,不是那麼熱,那麼累,而且可以帶更多的東西。後來我們就決定,放棄徒步開始騎行。其實Betty學會騎行並不是很長時間。我們選擇日本是因為日本比較安全,先試試看,騎了一圈6000多公里,日本結束之後發現騎行是非常適合我們的一個方式,所以以後就都騎行了,現在在歐洲也是騎行。
▲ 在向日本最北端的宗谷角挺進,左邊海平線以外就是俄羅斯的庫頁島Q:你在路上多久了,目前走過了哪些地方
A:我們是2014年6月份離開家的,現在剛剛好三年。過去三年我們每年都有1-2個月會回去,我回南京,她回香港,其他時候全部在路上。我們走得其實非常慢。在雲南四川大概用了4個多月,越南3個月,柬埔寨1個月,日本6個月,現在在歐洲剛好一年多。
在歐洲其實我們是從德國開始,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希臘,現在是阿爾巴尼亞,每個地方我們都盡量待得越長越好。
解釋一下,之所以能在一個國家待這麼長時間沒有簽證問題,因為梁二夫婦持有的是香港護照。但香港護照在申根區一次最多也只能待90天,於是採用了申根-非申根交替,三進三出的旅行路線。n
Q:你在各地的預算大約是多少,有什麼省錢的技巧
A: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打算就是每人每天50塊人民幣,兩個人一天100塊,一年大概三萬多。然後後來不管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打算在這個標準以下,在日本也差不多,沒有超。後來到了歐洲我們發現這個標準太高了,現在每人每天大概30多塊吧(笑),其實基本上在每個國家我們花的錢都差不多。
說是省錢的技巧,其實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一種方式,錢大部分都花在食物上面,基本上三餐都是自己做,早餐吃麵包或者麥片,中午吃三明治,晚上燒頓飯。現在夏天還好點,有時候我們晚上有時候都不燒飯也吃三明治。這些都是從超級市場買來的,當地能買到的最便宜的食物。除了這些之外沒有其他的花費。
▲ 午餐通常是三明治比如說住,我們基本上80%以上都是自己紮營。然後我們每次到了大的城市,會利用沙發客couchsurfing或者warmshowers,有時候一些當地的騎行客會將自己的家裡提供出來招待我們一兩天。交通上騎車都是免費的,只有在希臘坐船用了一些錢。另外一個最主要的花費是博物館,每到一個地方我們會省一點錢出來去看博物館。除此之外就沒有花費了,每天最低最低的消費。我知道這對於大多數的旅行者來說不算什麼省錢的技巧啦。對於我們來說,習慣上了這種生活,沒有什麼不太方便的地方。
Q:除了動用積蓄,旅途中有沒有經濟來源呢,如果有,都有哪些
A:在日本有一次,在一個便利店門口,有一個美國人看到我們跟我們談了半天,最後要走的時候給了我們一千日元(哈哈哈哈)。這個算不算收入來源,這是唯一的一次。基本上我們在旅途中是用積蓄了。我們從日本開始,就有一些網站約稿可以賺一點小錢,後來我們開了公眾號(公眾號:流浪家梁二),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朋友讀者的打賞,這個對我們幫助挺大的,每個月一半的開銷都可以從這個上面提取到。
所以,對我來說就是希望以後寫多一點東西,讀者多一點,可以分擔一下這些開銷。
▲ 兩袋橘子是路人送的
Q:你似乎在同時自學好幾門語言,都有哪些,你用哪些方式學習它們
A:我其實沒有同時在學好多種語言,我是到了阿爾巴尼亞以後才開始學義大利語。因為我們打算在義大利待四個月,而且義大利有很多很多值得看的地方,我們希望學了義大利語以後,可以更好地溝通吧。之前在雲南的時候我學過大概2個月西班牙語,現在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每次看到西班牙語的郵件啊什麼東西還是能看懂一些的。我們之前打算每到一個國家都學一下當地的語言,後來發現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最主要學過的兩門就是日語和越南語。
越南語我是用網上的一個聽力教程學的,但是這個其實很困難,我覺得越南語很難,但是非常非常有用,學到了以後問價錢,討價還價,只需要知道說多少錢,他說多少錢你能懂。因為是亞洲面孔,我們把背包放在市場門口,自己走進去,用越南語和他們討價還價,那些小商小販都不知道我不是越南人,就能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一些蔬菜水果。
日語呢我是用一個叫human japanese的app學的,我日語口語不是很好,但是學了一些平假名片假名還有一些名詞,基本上在日本看路牌招貼都沒問題。還學了一些打招呼的用語,比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什麼地方玩,要找什麼東西。這些簡單的交流還是非常有用的。其實全世界都是這樣的,你用當地語言和他們交流,人們就會特別欣賞感激。雖然日本人不是很善於交流,但是在日本的經歷讓我覺得學習一門語言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騎行在日本,背後是富士山
然後我打算之後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是兩個主修。我是用一個叫duolingo(多鄰國)的app,iPhone和Android上都有。這個很好,你不需要藉助其他東西,每天像玩遊戲一樣,用1-2個小時,我估計吧在兩個月之內,可以達到簡單交流的目的。
Q:你覺得自己有旅行的風格和偏好嗎
A:呃,不能說風格和偏好吧……如果有就說明我是過分自省的一個人,我覺得自己沒必要做到這種程度。我從來不刻意地說這個是我的風格。因為我覺得人在旅行過程中應該更加outgoing一些,去看、聽、和理解,而不是去刻意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風格什麼的是我沒有想過的事情。
話又說回來,我覺得現在對我來說旅行就當作生活。我會不斷的反省在旅行中我需要找到些什麼。有一個……不能說叫目標吧,一種我希望能達到的最好的狀態。我能對每一個接觸到的人,接觸到的狗(笑),能夠花一點時間精力去真正做到一些溝通,做到和世界的關聯。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一種風格吧。
梁二:「院子後面是我們的小屋,院子前面是一塊空地。從空地到沙灘大約二十米的距離,沙灘之外是天和海,和這個世界。除了門口的三腳貓和兩隻拴著的狗,沒人會往院子里多望一眼。而我也願意想像,整個院子里發生的事件沒有帶給這個城市或這個國家任何丁點的影響。此時我存在於世的證明只是地球另一端手機屏幕上的寥寥數字而已,好在字句可以比身軀高大千萬倍。」
Q:你是如何決定一個地方要不要去的?在前往一個地方時,你會做哪些準備(物質與知識儲備上),用了哪些方式了解一個新到的地方,舉一些例子吧
A:我們其實,打算是去所有的地方,既然一生都要放在路上,地球也就這麼小,估計每個國家都會去到,會去儘可能多的地方吧。有些地方去不了是因為山高哈哈,我們騎車可能爬不上去,或者是爬上去了要下來太麻煩。這個其實是一個我們旅行上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山多,因為體力不夠而達不到。但是一些最著名的山我們還是去的,比如羅馬尼亞的一個叫Transf?g?r??an,是一個兩千多米的山,我覺得這個地方太牛逼了一定要去,所以才走到那個地方。
關於準備,還是這樣的,既然用了一生的時間去旅行,基本上其實一直在做儲備。我覺得我們在開始旅行之前,多多少少已經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一些了解了。比如每個地區簡單的歷史,20世紀後的現當代的發展情況。每一次進到一個新的大陸,我基本上都會挑選幾本書,一些電影啊電視劇啊,最多的還是wiki(維基百科),會去看一下。但是我覺得,專註在國家這個概念上並不是非常重要。
▲ 希臘Sounio,Attica的最南端
比如說歐洲,去了解某一個國家的歷史,其實往往是偏失重點的。你需要了解整個地區的一個歷史。打個比方,如果你有20年的時間去了解歐洲,你可能會慢慢慢慢開始。你會想,一開始是了解一下古希臘羅馬的歷史,然後是中世紀的歷史,然後是文藝復興,然後再慢慢到現代,再然後才會想要了解每一個國家的一些。比如說我們現在在阿爾巴尼亞,我們最主要是想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它怎樣獨立一點點建國的歷史,但是這些東西,是我們到了阿爾巴尼亞之後才開始的。
我覺得一個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日本是我們的鄰國嘛,我們都覺得對日本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我發現到了日本以後,去逛那些博物館啊古迹啊,然後再發掘當地的歷史的時候,很多東西是被忽略掉的。對我來說,只有置身當地,才能有更好的一個focus。就比如說,我們會在一些小店裡面會看到當地的電視劇,雖然不知道在說什麼也是很有意思。
所以我覺得所謂的知識的儲備也是在旅行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我們現在剛剛經過土耳其,我們打算一年以後再回到土耳其,到時候再回去的時候,可能有另外一種心境看法,會了解到更多新的東西吧。
B. 世界與我們
Q:目前回憶起來,你在旅途中最奢侈和最「窮」的體驗是什麼
A:我覺得最「窮」,最節儉——或者說最慘的時候,是我們在雲南到四川這一段。我們從麗江出發徒步到亞丁,大概用了兩個多星期的時間,過了瀘沽湖中間只有一個叫通天河的地方有補給,其他時候什麼都沒有。我們每天晚上燒點面,白天就是吃壓縮餅乾,也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周圍根本就沒有東西給你吃,當時我覺得還是挺慘的。
▲ 慘歸慘,但是有這樣的風景
然後有個小故事,是我們到了通天河那裡只有一條街,買了點東西,一袋火腿腸吧。當時還有三四天的路程才能到亞丁。然後我晚上四點多鐘醒來聽到旁邊有嚼東西的聲音,原來以為是老鼠,起來一看,原來是我老婆在吃火腿腸,我就說哎你吃完了以後我們之後幾天怎麼辦。後來就開始吵起來,氣得不得了,吵到我老婆都氣哭了,後來每次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都覺得很搞笑。
最奢侈的……我覺得是有一次我們在日本。日本的和牛非常出名嘛也非常貴。我們那時候基本上晚上都是買雞肉或者牛肉吃,但是從來不敢買和牛。有一次我們在日本最便宜的超市叫業務超市(業務スーパー),相當於批發超市,發現了一個600g的和牛是半價,3000日元。
600g其實很大一塊了,後來買了這一塊,回了營地用燒肉汁燒了吃,唉呀真是太好吃了!之前我們家庭旅行的時候,去過神戶也吃過神戶牛,但是沒有自己旅行的時候這麼好吃過。覺得人生中吃的最好吃的也就這一次了,今生今世可能也就這麼一次。而且我非常確定以後不會有這種經歷了。
Q:在旅途中,有沒有做過什麼回想起來很瘋狂的事情
A:我覺得是每一次當做一些決定,對後果沒有做出預料的話,都可能導致瘋狂吧。我覺得最瘋狂的一次呢,也是在我們那個雲南到四川的徒步。從石頭城到瀘沽湖的這一段是完全那種碎石路,我和我老婆就是在一個懸崖上面——其實不是那種萬丈懸崖,但是是那種碎石懸崖,全是小石頭,很容易陷下去。我有一段視頻是我們怎麼翻過這個懸崖。當時其實這個非常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跌下去,有種瀕死的感覺。
還有從我們現在開始,從希臘到阿爾巴尼亞這一段路程,現在夏天雷暴很多,我在帳篷裡面當外面打雷的時候我也挺害怕的。雖然不能算瘋狂,但每一次打雷我都覺得萬一擊中樹啊什麼的,導電把我們電死怎麼辦。
▲ 在教堂邊紮營
Q:你在途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人和事讓你深刻思考,或者強烈地動搖了原本的三觀,如果有,是什麼
A:我覺得基本上每一個跟我們聊天超過2個小時的人都有一些話語會引起我們深刻思考。沒有引起思考的聊天沒有太大意思。但我在公眾號上文章里寫過有一個德國小伙,他騎車環遊世界,身上是不帶錢的。這件事情對我算是顛覆三觀了。我們總覺得做一件事情會很難,需要很多準備,很多勇氣去做。見到他以後我發現其實有些事情只要邁出第一步就已經完成一大半了。
還有就是他的經歷讓我會重新審視人生,究竟我們需要些什麼。
其實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我們人生在世幾十年,想做些什麼,達成些什麼,想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覺得以前這些事情是一個很朦朧的概念。比如說你在學校裡面,會想說我以後要賺多少錢,做什麼樣的職業,卻從來沒有想過說以後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說到了四十歲五十歲,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
當然我們可能會對自己的事業有所著想,我當時想的工作是做程序員,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做一個程序員」並不是一個你想做什麼人,或者做些什麼的答案。比如說做程序員轉換成另一個意思是你想創作一些新的東西,想有一個creative的idea,或者說想改變其他人的生活,這些東西才是你真正想做的。而不是說啊「我想做一個程序員」。
所以就是,我覺得在路上和其他人的接觸以後,我會更多地去想自己想去做些什麼事情。後來我就想,說不定寫作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想去創作,我想去給這個世界,或者說至少給我自己,帶來一些新的東西。
Q:你在旅途中碰到過哪些和人們熟知的刻板印象不同的事情
A:其實我們遇到的所有人都和刻板印象是完全不同的,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覺得日本人挺夾生,不願意搭理陌生人什麼的。我覺得日本人是很熱心的一個民族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我們紮營的時候遇到過很多次有人走出來打招呼,給我們一瓶水,或者冬天給我們一瓶熱的咖啡,然後二話不說就走了,和我們印象中高冷的日本人很不一樣。
然後在土耳其,我們遇到過一些穆斯林家庭,也是和我們想像中完全不同。我們總是覺得他們在恪守傳統啊,比如說男女的界限啊。他們不會因為你是什麼人,或者因為你有什麼觀點而將你區別看待,他們會聆聽你的言論,同時想達到一些共識,我覺得這是所有熱心的當地居民都想做到的一件事情。
比如說,我們在土耳其住在一個特別傳統的家庭家裡,主人的叔叔是教宗教的,清真寺的伊瑪目。表面上看不出來很傳統,但一接觸還是能了解到。他媽媽在家裡面戴著頭巾,他爸爸有一個書房都是古蘭經啊默罕默德的語錄。他哥哥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有接觸到喝酒的人,發現有人喝酒很吃驚。在接觸時覺得他們和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同。他媽媽很活躍的,開一個超市家裡什麼東西都管,社區什麼活動都參加,唱歌跳舞,還組織了一個車友會。可能農村邊遠地區還有一些更傳統的家庭。但跟這家人接觸,我覺得城市裡普通的穆斯林和我們差別並不是很大。沒有讓我覺得不習慣或者極端恐怖的地方在裡面。我也看到祈禱啊之類的,都是他們私人的習慣。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遇到過政治上特別瘋狂或者說憤青的人。
還有一些所謂的刻板印象,比如我們在東歐,在羅馬尼亞、波蘭,我們總覺得當地的民風粗獷……可能對比西歐不是那麼精細,但是我們在羅馬尼亞碰到了整個旅行裡面最細緻、最有遠見和智識的一些人,使我對這些國家有不同的看法。
▲ 和土耳其南部的庫爾德人在一起
Q:你對宗教、難民和恐怖主義的看法,和當下很多人的觀點非常不一樣,這讓人很好奇,可以講講嗎
(題材敏感,這裡只貼出部分,完整全文可在底部的公眾號原文中查看)
A:我覺得,我們現在世界面臨的問題,有些是牽扯到意識形態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很實際的問題。比如說中東的局勢,西方和俄國的關係,穆斯林國家之間的衝突,內戰,恐怖組織IS啊,使這個事情變得非常複雜。伊斯蘭教在裡面是不是起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呢,我覺得不是,但是它在裡面好像一個標誌,使得大家都反對它。
我覺得宗教是文化差異其中的一種,一牽扯到意識形態,理論啊所謂的理性的分析都出來了,人們就可以舉起大旗去反對一群人,我覺得這是很不得要領的。現在伊斯蘭和西方,整個世界的對立,這個對立反而使得很多很多人有這個情緒,可能會變成恐怖分子。
▲ 在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學校
尤其是在一些政治觀念,道德觀念上,我覺得不是所有人都非常非常拘謹的,說啊我只信這個怎麼。所有人都是有一個範圍,他們是想聽其他人怎麼說,尤其是面對面的時候,你把對方當成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標籤去對待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妥協,或者說達成共識的。
▲ 攝於土耳其
Q:回顧這些年來的旅程,講講幾個你最喜歡的地方
A:喜歡的有太多地方了,我們很喜歡雲南的諾鄧,我們在那邊住了兩三天,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小村子。還有在越南的幾個山Phan Xi P?ng(番西邦峰,Fansipan),下面的小鎮子我們也非常喜歡,空氣好,民風淳樸。還有就是羅馬尼亞的Transilvania(特蘭尼西亞)地區有個小鎮子叫sibiu(錫比烏),也是我們很喜歡的地方,非常平和,人很少,風景非常非常好,就是這些小地方。
我們其實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土耳其,因為裡面的人太好客了。我們在伊茲米爾,跟三個大學生住了大概十天,真是太喜歡他們了。所以土耳其應該是我們至今為止最喜歡的國家吧。
▲ 在中歐和錫比烏騎行
Q:推薦一些你喜歡的文學影視作品吧
A:如果和旅行有關的。我最喜歡的電視劇叫Rome,它是一個大概20集的電視劇講古羅馬時代發生的事情。把當時凱撒時期前後大概二十年的事情都完完整整講出來。尤其是裡面的人物、布景、小動作、衣服和他們的態度,非常還原真實。同時他們這些人和現代人有那麼多相似之處,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覺得旅行也是一樣,我們在旅行中可以遇到這麼多人,可以這麼不同又這麼相像,一樣的七情六慾,但是遇到的環境,周圍的社會是非常不同的,他們的反應可能也不同,但是那些基本點是一樣的,這也是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吧。
▲ 帳篷里的日出
除了這個電視劇,我喜歡的是迷失東京。雖然我看得相對沒有那麼多(比如一些超級英雄片,mad max我大概看了七八次),最喜歡的文藝片是這個,原因就是,這也是一個關於旅行的故事。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怎樣和另外一個人發生共鳴,產生聯繫。你們有某一種類型的共同語言,這個不一定是我們說的語言,還是我們對某些事情的理解,感情,這種互通。非常非常喜歡。
▲ 在荒野中的朝陽下刷牙Q:你在一篇舊文里說,想把這種旅行即生活的狀態無限期延續下去,現在還是這樣想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呢,接下來準備去哪裡
A:對,我們其實一開始上路的時候想的是5年,但是現在已經過了3年,我們現在是比以前更加確定打算以後要這麼一直下去。首先這是一個可行的模式,我們在路上看了越來越多的東西,覺得我們可以學到更多,得到更多,比停下來好很多,我覺得這是一定的事情。
我們覺得可能到某一定程度,可能會換其他的方式,比如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可能會換成車吧,如果有可能的話。
之後我們可能每一年會回去一個月左右,或者每隔幾個月在某些便宜的地方停兩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就像我們在阿爾巴尼亞在一個小城市旁邊租了一個airbnb住了一個月,停下來休息,把東西全都洗了,我寫東西我老婆畫畫。所以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方案。
Q:最後你是怎樣知道極簡旅行的,我們在做的那些事情是你比較感興趣的
A:是因為阿若從知乎上把我拉進滿世界浪這個群,在群里了解到的極簡旅行,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公眾號,能帶大家看不同的旅行,不同的生活,哈哈~
.
以上。
配圖來自嘉賓提供
.
嘉賓:純徒屌絲 ,個人公眾號:流浪家梁二,歡迎關注
采編:魚丸
首發於公眾號:Leantravel,在公眾號的「人物訪談」目錄中,查看往期所有訪談故事
歡迎轉發朋友圈:流浪三年,每天預算30元,他要把一生奉獻在旅途中 | 人物訪談
.
梁二的知乎文章:
辭職背包的體驗:怎樣的旅行才稱得上「會玩」?
騎行環遊日本:日本旅遊自助會比跟團貴嗎?
長途騎行和露營的注意事項:一個人騎行長途,晚上露營應該注意什麼?
騎行工具清單:騎行時是否應該帶修車工具?如果帶推薦帶哪些?
徒步的注意事項:徒步一千公里,每天五十公里,二十天完成,會遇到什麼難題?
神器推薦:一個人旅行有哪些必備神器?
推薦閱讀:
※國內小眾的旅行網站不完全盤點
※爬火山,探部落,流連於超便宜的豪華美食——印尼,原來還可以這麼玩!
※背包客乞討東南亞,過度窮游惹爭議
※為什麼現在中國越來越多人喜歡一個人或幾個人一起背包去旅行,這樣的旅行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