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經典讀書筆記(前言篇)

今天是7月份的第一個周六,我們按照計劃啟動之前跟大家講好的讀書筆記系列。

因為7月份有五個周六,而計劃里是每個月四篇內容講解一本書推薦書籍的要點,另外我也在複習推薦書面中的內容,同時再找一些和書中內容有關的,有趣的題外資料來豐富內容。

所以本周這篇先寫一篇前言,和大家聊一點讀證券投資類書籍時需要克服的難點和需要注意的要點,以及我自己之前在讀這類書籍時的一點心得和經驗,以方便大家的預習和自習過程。

上次分享書單的時候,剛好是6.18,我看了留言和評論,很多小夥伴趁著6.18各大網站打折已經把書單上的書籍買回來了。估計很多小夥伴在新書到手的第一時間,已經迫不及待的翻閱起來了,我想問大家讀這些書的體驗還好么?

反正我自己第一次讀這些書籍的時候,還是比較吃力和感覺枯燥乏味的,畢竟那個時候我的交易經驗和對市場的認知和現在相比相差很遠,而且現在每次再重讀,都有不同的收穫。

但是不得不說,讀這些證券投資技術類書籍的過程,尤其是第一次仔細閱讀的過程,還是很艱難的,經常會出現讀幾頁就困得厲害,或者有些章節讀了不知所云的情況。

那麼我們就先聊聊為什麼讀這些經典投資類書籍會這麼痛苦。

——————投資類書籍的閱讀障礙————————

我自己總結的原因有這麼幾項,

1,濃濃的翻譯腔。

因為很多投資類書籍,尤其是技術類書籍的經典之中,都是外國人寫的,即使有部分書籍的譯者水平很高,但是畢竟翻譯內容和母語寫出來的內容,在可讀性和流暢性上就有天然的差異。

2,原著作者的文化水平低。

很多投資大師,尤其是1970以前成名的技術分析和交易大師,往往都是草莽出身,沒有接受過太多正規的教育和比較高的學歷。那個年代的華爾街還不像現在都是非學霸們難以進入的地方,也不像現在專業機構林立。那個時代的華爾街是資本大鱷和冒險家們的樂園。

比如江恩就是當年連語法學校都沒讀完就出去闖生活的孩子,江恩很多原著的句子我估計能把英文專業的小夥伴讀哭。

所以不要指望他們寫的內容能詼諧幽默,流暢自如。原文水平能做到條理清晰,表述精準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相比之下,記者出身的一些投資類書籍的作者寫出來的內容就很好讀,1970年之後的投資類書籍的作者整體文字表達能力也隨著專業能力和學歷的門檻提高而好轉很多。

3,厚重的年代感。

江恩的《華爾街選股術》是1930年寫的。而中國的1930年,別說新中國,連長征都還沒開始。即使是距離現在比較近的《以交易為生》的作者—亞歷山大.埃爾德,成名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呢。

因此很多書籍中厚重的年代感也是讓很多讀者深感頭疼的問題。

4,明顯的市場差異。

這些投資大師寫的內容當時是基於自己參與的市場,而歐美市場和中國股市有很多差異。

比如很多書中提到的「空頭回補」引發的市場反彈這種表述,對大學時代的我來說就很難理解,直到後來工作中接觸當時A股剛開放的「融資融券」業務,才完全理解這個概念。

說白了,所謂「空頭回補」就是投資者在不看好某隻股票時,先向券商融券賣出做空,之後等股價跌到他們預期的價位之後,買回股票歸還給券商的這個過程。

這個操作在A股之前的20多年歷史里是沒有的,即使今天有了「融資融券」業務,A股市場的做空力度和範圍也和歐美市場有明顯的不同。

所以這些市場差異造成的生僻辭彙也是令讀者感到不解的閱讀障礙。

5,專業辭彙的涵義不統一。

畢竟證券投資分析,尤其是技術分析,不是一個非常公認的「學科」,所以很多相關的專業名詞的涵義並沒有教科書一般的統一和一致性。

比如說,短期趨勢,中期趨勢和長期趨勢,這三個辭彙。說起來大家都知道,而且每一本投資類書籍中都會提到。但是每個作者都沒有精確的定義這個短中長的時間範圍,而每一個讀者理解的時間範圍也有差異。

再有我之前在專欄里講過的下跌分很多種,有的書籍中對一切下跌都用同一個詞表述,有的書籍中卻細分為調整,回調,下行,下跌和恐慌性下跌等不同的表述。

辭彙的涵義不統一就很容易造成閱讀和溝通過程中的分歧和錯誤,這個是我一直夢想要去解決的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我能有足夠的資格和話語權,我估計我第一件要乾的事就是把所有關於技術分析的辭彙涵義明確下來,並進行統一。

———————技術分析是「經驗科學」———————

就連《日本蠟燭圖技術》的作者史蒂夫.尼森也在書中吐槽了我上述的類似問題,他吐槽的是日本人的語言方式。

另外在這段吐槽中,也點明了技術分析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技術分析飽受質疑的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技術分析並非絕對精確的法則,不過他把技術分析說成「藝術」有點略微誇張,在我的理解中,技術分析能像是一門「經驗科學」。

經驗科學和精確法則的差異體現在哪?

比如1+1=2符合精確的數學法則,條件確定的情況下,輸出的結果一定是精確的。

而在技術分析中,往往是出現情況1+情況2=大概率會出現某個結果,而不是數學那樣精確的必然等於2。

所以而很多人往往追求技術分析能像1+1=2一般精確,因此對於技術分析結論不能完全精確而感到不滿,於是嘲諷技術分析是「玄學」。

其實不然,技術分析更像是老司機的駕駛經驗,學會了更讓新手更安全更便捷,但是不能完全精確的預測未來。

或者是像賣瓜人隔著瓜皮拍拍摸摸就能選出甜美的好瓜,而大多數路人卻做不到這種「經驗」。

—————————形態與實例結合————————

史蒂夫.尼森還在書中特意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形態和實例的結合。

因為技術分析中的觀察對象或者是觀察到的形態,放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發揮的效力不同,一定要理解為什麼K線或者指標會走出這樣的形態,這樣的形態反應了當前市場的那些特徵,這樣的形態和特徵有可能怎樣影響後續的市場行情。

而不是死記硬背口訣,然後就在不理解的形態與市場實際關係的情況下生搬硬套。

比如說,對於MACD的用法,很多人的理解總是局限在「金叉買入,死叉賣出」,「頂背離看跌,底背離看漲」這種口訣式的記住和用法。

而實際上,類型形態的頂背離,在市場大環境強勢和弱勢的情況下,破壞力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這點是我們整個讀書筆記系列中,會不斷的用各位大師的心得和實際案例來給大家解釋和普及的重要關鍵點。

————————價格形成機制————————

最後要說的是,無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

厚此薄彼或者糾結於孰優孰劣是沒有意義的。

在股票市場中,價格的形成機制其實是有三種推動力的,

首先——物以優為貴——對應基本面分析,這是純理性分析的結論。

其次——物以稀為貴——對應技術分析,這是在市場非理性時的跟隨法則。

最後——物以知為貴——是兼有基本面情況和供求關係情況共同影響結果。

這個時間有限,大家先思考一下,下周我們展開講K線和這三種價格形成機制。


推薦閱讀:

2016.8.24 到底借不借殼?
2017.09.18 注意一個關鍵形態
市場估值 的波動範圍的 解釋(極重要)
2016.7.22 能力提升的代價
2016.12.26 證監會——只要穩定

TAG:投资 | 股票 | 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