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及財富管理市場創新趨勢(2017年2季度)

轉眼2017上半年已經結束,又到了階段性總結和展望的時點。

開了這個系列之後,很快就覺得給自己挖了坑。以季度為周期去觀察全行業的變化,時常覺得飄忽,長期趨勢顯然不是以個把季度來計量的,要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去搜尋一些可以代表中短期趨勢的東西,也不簡單。

另外,今年以來證券基金行業適當性管理愈加趨嚴,全行業都收起了「創新」議題,線下交流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答:忙著適當性補課。

這次不如就從監管的話題開始,先來談一些直觀的現象。

除了7月1日正式實施的適當性管理辦法以外,還有兩份徵求意見稿,當下還未引起充分關注,但相信未來會顯著影響證券、基金行業內外的經營環境。

其一是5月5日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雖然是個徵求意見稿,但是裡面有很多全新的東西,比如它將擬規範的機構分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專項業務服務機構以及信息技術服務機構三種,對各自的職能和義務做了清晰的界定,尤其對於後兩者,提出了禁止性的行為。

大體上,它體現了監管對於券商、基金公司前後台生態(包括互聯網證券)的完整認知,這將直接影響它們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下文中間我們會討論一些為券商、基金提供第三方信息技術支持的公司,顯然《辦法》對於這類公司是有顯著約束力的。

其二則是《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徵求意見稿。市場關於新規的解讀已經比較充分,要點包括聚焦主業、強化風險管控能力、重視信息系統建設等等。除了這些,還有這麼兩塊需要強調:

  • 分類監管的實際應用範圍更廣。此前分類監管的影響主要在於創新業務資質授予、風險類券商的業務關注程度(或者叫監管資源分配)等等,但很多傳統業務受評級結果影響並不大;修訂後,很多常規業務、傳統業務,都會受到影響,這個不能單看新規,分類監管會體現在一系列細化的業務規範當中,比如證券業協會《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當中就提到「公司債主承銷商資格與分類評級結果掛鉤」,中小券商無論在分類評級還是業務排名上都不佔優勢,這項業務就會很吃虧。

  • 監管未來會繼續加強執法力度。《規定》至少有兩處細節體現監管思維的改變,一來常規監管措施扣分減少,二來券商違法違規事項僅影響一個評價期。不過這些並不意味著監管會放鬆監管措施,相反,它將引導監管部門提高常態化監管措施的使用頻率。

所以事實上除了適當性以外,未來我們還會面臨更多未知的政策因素,影響行業創新趨勢的走向。

接下來我們回到市場,看看2017年二季度相關領域的創新情況。

如果你還有印象,在上季度的回顧中我引用了CB insights的一張圖表,它展示了證券投資及財富管理市場的全景,包括B2B、B2C的各類創新創業公司。這次要分享的內容更聚焦一些,主要涵蓋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中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方案或替代性方案的那些,也就是to B類的公司,CB insights將這些公司分為前台型、中台型和後台型。

所謂前台型公司,主要指的是那些直接觸達客戶的、提供業務執行方案的平台,具體包括機構間的交易撮合平台、提供給投顧使用的組合管理工具、支持對沖基金進行高頻交易的業務平台,等等。

中台型公司主攻的領域是為投資機構的投資決策提供風險預估、數據支持和研究參考,知名的智能投研平台Kensho就屬於這一類。

後台型公司涉及面非常廣,具體如智能反洗錢/KYC解決方案、虛擬客服解決方案、投資機構的行政外包方案等等。

參照上面的圖表,我們也可以大致畫一下過去一兩個季度比較活躍的中國公司。這張表的繪製主要參考了IT桔子、投資界的VC/PE數據以及36Kr的一些報道,不求全面,僅作參考。後續的研究,我會不斷去完善它。

除了一季度的總結里提到的類型化資料庫、金融機構後台業務外包以外,to B領域,我們發現一些前台型公司開始變得活躍,優礦、聚寬、米筐分別與國內不同證券公司達成了合作,同花順也順勢推出了「i問財量化策略平台」,包括寬睿科技這類技術公司在內,服務於量化投資機構的投研和交易平台頗受關注。

在to B的圖譜裡面,還有一塊是之前沒怎麼提及的,就是做業務智能化(Business Intelligence)、二級市場投研的平台,算中台業務,像鼎複數據、圖略家這類。在成熟市場,這樣的公司俯拾即是,但對於國內的投資機構來說,投研這些事情本身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做到精細化、智能化,短時間還看不到清晰的邏輯。

在零售市場,舊的概念在消退,新的趨勢還沒有顯現。

一些VC投資人朋友聊起最近在看的項目時,紛紛表示to C市場還在延續去年的思維,看著過去的一些公司。

其中的原因,我想比較核心之處在於Copy to China的各種模式都經補位完畢,跟隨交易、組合投資、智能投顧等等,經過兩三年的試煉以後,發現政策、市場都會使這些模式陷入尷尬境地。在一個人人都想成為大師的市場,唯有資訊和選股才是最接地氣的入口。

拿智能投顧來說,在風風火火、甚囂塵上了一年以後,大家冷靜下來,發現它最大的缺陷在於投資者的認知。智能投顧傾向於用資產配置的理念來解釋自身,但買者更多還是拿它當一款金融產品來看待,既然是金融產品,互相之間就需要進行比較。收益率、費率等等,多數智投產品都不具備優勢,如何能對整個市場的基本盤有信心?

趨勢雖然難捕捉,不過我們可以試著用一些新近發生的事件去描繪。螞蟻金服正式推出了財富號,從「產品超市」向「金融機構連接器」的角色轉變,把自身的競爭維度向上提了一層,這個做法,無論對於金融機構還是其它產品銷售渠道來說都是值得思考的。這裡面有監管環境的外部原因,但同時也可以看到,大公司們已經開始對純流量競爭的模式進行改造。

華信證券對其在售基金的申贖效率和手續費進行了大幅升級,實現所有公募基金產品申購費率全面一折(股票、混合型申購金額0<M<100萬0.15%,債券型申購金額0<M<50萬0.08%);通過墊資,實現非貨基贖回速度最快t+0到賬。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就是不斷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從而提高市場集中度,把動作滯後的競爭者擠出局。在市場整體創新不足的情況下,這種競爭手段會長期持續下去。


推薦閱讀:

什麼是智能投顧?

TAG:互联网证券 | 智能投顾 | 证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