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s背單詞系列一:如何高效背單詞
Amos背單詞介紹系列:
Amos背單詞系列一:如何高效背單詞
Amos背單詞系列二:功能與介紹
Amos背單詞系列三:使用指南
題記
最近3個月一直在備考GRE,雖然很專註很努力了,但是考試結果還是不理想。
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瓶頸,不論怎麼做題,正確率總是在50%-70%之間徘徊,偶爾會出現一個90%,也偶爾會出現20%。不穩定意味著基礎不紮實,而GRE的基礎就是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掌握。
而這門考試的難點就在這裡:
- 對時間壓力及其苛刻,30分鐘內需要完成大量閱讀和邏輯分析,保持專註、往複循環。以我兩次考試實際來看,每次考試要經歷5個小時。
- 巨量的不常用單詞和常見單詞的生僻意義,和邏輯上而不是意義上的同反義詞考察。
- 考一些單詞的細微語意和語境的區別,例如程度、褒貶、搭配等,這需要非常精準的掌握單詞,而不是光知道單詞的大概意思。
至於長難句在我看來並不是問題所在,因為看不懂長難句最主要原因在於不熟悉改變的語法、多個生詞和認知外搭配。
這中間語法是最容易掌握的,在經過系統學習和適量針對性的閱讀練習後,對句子的語法結構一般都能夠掌握。
難點還在於後兩者,假如一個句子的關鍵動詞或者形容詞是一個生詞,或者更常見的多個生詞,這就非但影響對句子的理解,還會產生一種心裡的暗示,讓人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至於認知外的搭配,例如某些介詞短語,合起來你都不認識,更何況拆開,頭一個尾一個?
於是這個長難句的問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單詞上來了。
我發現雖然好多機構鼓吹GRE並不是對語言的考察,而是考察一個人的邏輯和思維云云,然而事實上GRE卻對我們中國學生來講就是一門語言考察的考試。他考察的是對英語語言的高級用法,詞與詞之間的細微差別,以及對信息量巨大的句子的快速準確理解。也就是在英語世界內做科研的接收和傳遞信息能力的隱形門檻。
單詞
假如說GRE的基礎就是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掌握,那麼對單詞的掌握就是英語的基礎。
很多人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聽見一些關於背單詞無用的論斷,例如某某人把字典都背了還是看不懂紐約時報,例如單純的背單詞遠遠比不上從閱讀中學習。反過來講,對於我們漢語為天生母語的人,假如需要給一個學中文的外國人建議,肯定也不會說你好好背單詞,等你對每個詞的理解都到位了,你的漢語也就到家了。
然而事實上,對於英語學習,特別是考試的準備,在我看來,80%-90%的功夫都需要花在單詞上。或者說,以掌握單詞為目標,來進行閱讀、寫作等,而不是反過來。
但是「背單詞無用」的這種觀點是哪裡來的呢?最重要的是狹隘的解釋了什麼是背單詞,他們將對一個單詞的認識和對一篇文章的理解這兩種能力進行了割裂,覺得背單詞就是認識這個詞,但是認識了每個詞是不可能看得懂句子和文章的,因為還需要語法和語感。
語法確實重要,然而學的卻很快,因為這是成體系的一種知識結構。與單詞不同,不但量大,而且彼此沒有很強的關聯,分別記憶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這就要談到記憶的原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因為我對學習的理解大部分基於我們記憶里的運作方式,所以這會留到下一個內容單獨講。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對背單詞的正確理解,那麼我們在背單詞的時候究竟記憶的是什麼呢?如圖所示:
在狹隘的背單詞理論中,背單詞就是記憶詞型、詞義、讀音,並且將使用與記憶分割開來,似乎使用單詞進行對話或者寫作就是另一種能力。然而並不是這樣,對於同一個單詞,從第一次看到,到最終掌握它,我將這之間分成了九種遞進的學習目標。所以根據上訴導圖,一個人將字典背下來卻讀不懂紐約時報的人,我們可以推理他應該是背誦了大部分單詞的長度與字形,認識主要的意思,但是對大部分單詞來講卻並不知道它們的中級和高級的知識。
甚至一個我們熟悉的辭彙,在深入了解之後,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在課本之外的英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交流上的障礙就是因為我們對一個詞的掌握不夠導致的。這裡推薦下陳用儀老師的《英語常用詞疑難用法》。
在許多人的觀點中,學英語包括聽說讀寫,而單詞是不需要單獨學習的,只需要沒日沒夜的背背背,然後再到其他的學習中加深理解。這是一種經驗主義的學習方式,但其實與記憶的原理背道而馳,學習的關鍵是以一個核心節點為中心建立一張知識的網路,當一個知識點被多個其他的相關知識點關聯了之後才能夠被我們準確記憶甚至使用。而像我們通常背單詞的方式,也就是順著單詞表往下背誦,這樣其實是建立了單獨的無關聯的核心節點,也就更容易被遺忘。
由於這是個很重要的概念,作為靈魂畫手我畫了一副插圖。
再回到GRE考試,作為一門難出水平,難出風格,難出名氣的考試,只要在考試期間你對試題里的某個辭彙產生懷疑、似曾相識、莫名其妙等的感覺,那基本上考試時間是來不及了。只有在沒有了單詞層面的理解障礙後,一鼓作氣的從頭到腳,才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到邏輯上,在時間要求內順利完成考試,甚至考高分。
除此之外,英語單詞的另一個重要性體現在這門語言的特點上。與中文不同,英語是一種表音的語系。什麼意思呢?
我們的漢語是從甲骨文演變過來的,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偏旁從前都是一幅畫,日是太陽,水是流水。我看到了這個字,直觀的我就看到了意思,所以它表意。然而從字形上我並不知道這個字的讀音,甚至相同的偏旁也不能表示相近的讀音,還需要例如拼音、注音之外的方式來確定單個字的讀音。
而英語由26個字母組成,每個字母代表一個讀音,組合起來就可以將讀音合起來。所以可能存在一種極端情況,那就是我能夠將一篇文章朗誦出來,但是並不知道這文章講的什麼。與基本獨一無二的漢字相比,英語的一詞多義現象就會更加嚴重,演變的也會更加離譜。而一些沒有詞根的短詞也就根本猜不出它的意思來。而對於將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人來講,大量的同音詞、近音詞,讀出來差不多,但是差一個字母兩個單詞的意思就會完全不一樣,這會對學習者來說造成很大的困擾。
這種表音的拉丁語系與表意的漢語從根本上來講的不同,也是我們學習英語者的一大障礙。而作為句子基礎的單詞在英語中的重要性卻又要高於漢語。不過好處是你能記住讀音,單詞也就差不多了,雖然只是初級,然而關鍵是臣妾記不住啊。
記憶
記憶的原理與好多關於大腦的知識一樣,還是個迷。但這不影響我們通過實驗發現記憶的規律並且利用它。對廣大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有一個很熟悉的記憶實驗成果,叫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個背單詞軟體就愛用這玩意宣傳其功能,培訓班的方法論也不忘扯一句我這方法不是純經驗主義啊,是有科學依據的。啥依據?艾賓浩斯唄。
事實上我們背單詞和這曲線的關係並不大。
這個實驗最重要的成果是證明了人類遺忘一串不規則的字母組合是有時間規律的,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先塊後慢(遺忘曲線-維基百科)。然而這能夠指導我們的複習時間嗎?事實上是不能的,因為複習的學習原理是間隔記憶,並且當你到達了遺忘30%的那個時間點,你自己並不知道遺忘的是哪30%。或者它最重要的存在意義是當我們背單詞的時候,我們知道有科學實驗在後面作為支撐,它會帶來希望和自信心。
那背單詞的時候關係大的記憶知識是什麼?
一般我們將人的記憶分為三種,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感官記憶就是五官每時每刻接收的巨量信息,但在1秒鐘之後其中的99%你又會全部忘記,因為大腦覺得這些信息是無用信息。短期記憶可以在20-30秒的時間內記下7個位元組的信息量,例如電話號碼。可以看到,容量極其有限,遺忘的速度極快。長期記憶是那些大腦認為有價值的信息,一般記住了之後期限是永久。並且實驗表明,長期記憶的容量似乎是無限的。
這種記憶策略的關鍵就在於哪些信息可以由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背單詞或者其他東西的我們都一定會有一種經驗,那就是有些單詞與我特別有緣,基本上看一到兩次就記住了,但有些單詞就是八字不合,看10次20次還是閉眼就忘。事實上這種比例是基本固定的,假如把難背的單詞都抽出來,還是會有相同比例的單詞會相對更難記住。關鍵是要能夠區分,並且給予不同的關注和努力。
畢竟我的目標是希望在背誦的時候,能夠做到效率最優,以更少的精力和時間記憶更多的有用信息。
遺忘是記憶的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我們在背單詞的時候當然希望遺忘的越少越好。或許這也是艾賓浩斯曲線流行的一大原因:在忘記的節點進行補刀。然而背單詞與當初的記憶實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行為,首先單詞並不是單一的無意義的字母組合,不同的詞總有些你可以用來聯想到曾經的記憶的部分。其次在背單詞的時候,我們會同時背誦讀音和例句等,這樣就可以有協同記憶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遺忘的原因有許多,當我們回憶不起來一個單詞的時候,不一定是沒記住一個單詞,而是有三種可能性:
- 很大可能,在背誦的時候就沒記住,那就談不上忘記了。短期記憶的閥門開關是注意力,假如在背誦的那一瞬間沒有專心,而是眼睛看著單詞腦袋裡想著晚上的約會,這會導致在起點就沒有開始記憶過程,更談不上遺忘了。然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制的,每天的消耗有一個總量,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所以總有那麼些單詞,是在一開始就沒有註冊到大腦記憶庫的。
- 第二種可能性是記住了,但是卻無法回憶起來。這種現象在一些不常用的記憶上面很常見,你知道這個單詞,也知道你背過這個單詞,你能想起很多無關的細節,然而就是想不起來關鍵的意思。
- 最後是遺忘,大腦以一種我們不清楚的機制將這些信息從記憶庫中掃除了。
補充信息:How Human Memory Works
背單詞+各種app
根據我的出的結論,背單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每個單詞為目標,間隔重複記憶,隨時測試掌握進度,調整注意力。每天大段連續的時間結合碎片時間進行複習。
在記憶從STM到LTM的轉化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訓練間隔。在海兔上的實驗表明,如果持續高強度的不停訓練(massed training),是不能直接形成LTM的。唯有帶上一定的間隔(spaced training),才能有效將STM轉化成LTM。訓練的必要間隔時間,又是由另一種蛋白質控制的。
而細節,就要根據每個學習者的不同而進行調整了。例如每天背誦的單詞數量,複習的間隔,就要根據已經掌握的單詞數量和每次的學習效果和允許的學習時間來進行調整。例如辭彙表的選擇,就要根據學習的目標和本身的單詞掌握水平進行調整。
對於英語初學者來講,我在這裡強烈推薦各大詞典的初級核心辭彙列表,這些單詞是英語世界用的做多的基礎辭彙,這些單詞認識了,就可以查英英詞典了。除了辭彙表,更重要的是這些字典對這些詞的解釋。
- 韋氏的Websters New World Essential Vocabulary
- 柯林斯1-5星辭彙
- 牛津3000核心辭彙
- COCA的前10000詞頻辭彙
但是對考試黨例如GRE來說,像巴朗有4800個辭彙,佛腳有2800多個,3000+增補也有3200個,紅寶書有7000+。這時最好是需要好用的軟體進行協助,而不單單是拿個Excel或者靜態的辭彙書在那裡背,因為規劃背誦方案就會佔據好大一部分精力。
我個人試用了市面上的基本所有背單詞軟體,從傻瓜式的百詞斬、扇貝、墨墨,到需要動手的Super Memo、Quizlet、Anki,以及一些詞典軟體自帶的單詞本功能,總歸用的不是很趁手。問題有這麼幾個:
- 首先是釋義簡陋,除了歐路詞典我可以將我喜歡的詞典自己放進去,並且做筆記,其他的背單詞軟體在詞義上有很大的限制,釋義基本來源於簡明英漢詞典。尤其是百詞斬,一個單詞一幅圖,背的時候個人感覺良好,用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蒙圈的。這就使得即使背的再用功,對單個辭彙的掌握還是只能停留在初級的水平。
- 進度追蹤不力。常見的軟體會統計你哪一天學習了多少新單詞,複習了多少單詞。稍微給力點的例如Anki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應該複習幾個單詞。然而一個個背過的單詞在這些軟體的統計數據里都只是一個個的數字而已,我對每個單詞本身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都是未知的。而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每天我要做的決定無非是哪幾個單詞我要加強記憶,哪一些可以減少複習頻率。
- 單詞之間割裂。如上文提到的,學習的重要目標是要建立記憶簇,相關聯的知識點需要放在一起學習這樣效果才能最好。但是單詞軟體中頂多給你一個例句和一個所謂竅門,但是更重要的例如形近詞群、同反義詞、同音詞、單詞的重要程度(詞頻)、詞根詞綴、詞源信息等都是空白。而事實上,掌握一個單詞初級用法的最好方式,就是詞群一同記憶。
- 碎片時間利用不足。很多時候我們坐地鐵、排隊等的時候,其實都可以用來進行單詞的複習,但是現有的軟體都只有一個複習的方式就是看單詞卡。這種方式可能對有些人來講很管用,但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不容易專心。碎片時間產生的環境本來就不會是安靜的書房之類的地方,所以刷卡片的方式很多時候並不能獲得我足夠的注意力產生記憶的開端。這更多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表示我沒有浪費時間,專心背單詞了。但事實上,作為電子產品,手機軟體本應該有更好的表現來適應碎片時間記憶的需要,而不是單單作為紙片的電子化。
- 自定義單詞本不便。除了背誦軟體內置的一些單詞本,其實每個人更重要的是屬於他自己的那個單詞本,可以在平時閱讀和日常中進行積累,進而進行背誦。這一點很多專業背單詞的軟體都很不方便,反倒是詞典例如有道和歐陸可以進行自定義的詞庫。然而這些詞典的背單詞功能實在是不咋地。
最讓我感到無語的是有幾個遊戲化背單詞的軟體,例如有道和滬江。界面花里胡哨,背詞進度極慢,而且最搞笑的是沒有學習模式,上來就是複習。遊戲化本來是一件極好的心理學實用化的概念,然而只抄了個畫面而不考慮實際是不能被稱為真正的遊戲化的。這軟體上來就給你10個你準備背誦的生詞,問你認不認識,然後你告訴他一個都不認識,那遊戲就失敗了,這種體驗能好嗎?
結論
人的記憶有其客觀規律。
長期記憶的轉換與否取決於這個信息對你的重要性,重要性指的是注意力的指向、以及一個信息的重複次數。有人說閱讀是最好的背單詞的方式,這句話對也不對,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重要的單詞會反覆出現,並且與上下文關聯提供共同記憶,廣義上來講,這也是在背單詞。
而即使是重複背誦,也需要長時間間隔的背誦,例如一天看20遍的效果就沒有連續20天每天看一遍的效果好。
好好睡覺,有研究表明,睡眠是最重要的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的過程。
目標+方法+堅持=成果
下載鏈接:Amos背單詞-AppStore推薦閱讀:
※25%的法學院計劃接受GRE,這是為什麼
※GRE備考一戰152+168+3.0 短時突破心得!
※17天搞定GRE單詞背誦計劃時間表生成器轉載到GitHub的說明
※如何查詢GRE考試成績?
※GRE好學嗎?誰能推薦一些資料或課程的?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