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在「深度學習」的時代我們應當如何工作

1

我有幾位朋友在一家大公司的品牌部門工作,這家公司的老闆是中國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這家公司的新媒體特別熱衷於分享的內容之一就是老闆密集的工作行程。和許多成功人士一樣,他成功的秘訣之一絕對在於充沛的精力。

例如2016年11月30日,他在早晨4點起床,在6點之前吃完早餐出門趕往機場,在接下來的13個小時里,他趕往2個國家的3個城市,飛躍6000公里,參加了兩項儀式,簽訂了價值500億元的合同。

這份行程表在那一天的朋友圈裡「刷屏」了,人們紛紛轉發並驚嘆:「比你富有的人都這麼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我對這樣的觀點卻有幾分懷疑。一天工作13個小時,飛行6000公里,儘管非常辛苦,但是假如是為了一份價值500億的合同,大多數人還是會願意支付這樣的代價的。

事實上,並不是這種忙碌的安排決定了工作的價值,相反是工作的價值支撐著這種忙碌。

那麼,工作的價值從何而來?

2

根據卡爾·紐波特在他的新書《深度工作》中提出的觀點。類似長途商務旅行、會議、回復郵件、參加公關活動等等形式的「工作」,都應當被歸類為「浮淺工作」(Shallow Work)。這些工作既不要求很高的認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強度的智力投入,它們操作簡單,容易被複制和替代,價值有限。

如果仔細審視那位老闆的工作日程,我們應該能想到,他不會等到自己坐在政府要員的對面時,才開始思考自己想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這樣的思考應該早在雙方確定見面之前就已經完成了,那是建立在長期的調研、詳盡周密的工作報告和充分思考推敲之上的結果;至於會談的風格和談判的底線,也早已進行過預演。

同樣,某個項目的簽約儀式,也只是展示給公眾和媒體的一種表演。雙方的利益早已在談判桌上經過幾輪的交換。促成這一結果的,不是一次遠途飛行,而是整個工作團隊幾個月的持續工作。

決定工作價值的,並非那些瑣碎浮淺的表象,而在於「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

卡爾·紐波特認為在這個時代,「深度工作」是稀缺和有價值的,並且能為人帶來真正的成功。相對「浮淺工作」,深度工作需要的是連續不間斷地高度投入、需要調動人的認知和思考能力使其儘可能逼近極限,從而得到不易得到的創造性的、具有高價值的工作結果。

「深度工作」之所以是稀缺的,不僅因為它更加困難,更是因為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事實上更加鼓勵「浮淺工作」——我們習慣於用參加了多少場會議、回復/發送了多少封郵件、完成了多少系統指派的工作任務以及其他可以被「量化」的指標來評價自己和其他人的工作。在這種環境下,似乎一個人工作的價值只和他是否看起來足夠「忙碌」有關係。

這種包含著謬誤的文化如今在我們的社會中佔據著統治地位。那位商人的故事的流行,多少證明了這一點。

3

如果你問一個人在工作上他做過些什麼,大部分人都會夸夸其談、對答如流,熟練地羅列自己完成或參與過的一長串的項目列表。他們基本上都是真誠的,在「忙碌」文化的驅使下,許多人都習慣於用工作日程、會議安排、文書工作和SOP把自己的時間表填滿,他們的確為工作傾盡心力。

但問題在於,他們對工作的貢獻也往往比自以為的小得多。

如果你想在一場面試中把那些稀少的「深度工作者」從廣泛存在的「浮淺工作者」中區分開來,那麼你需要做的是向他提出如下幾個問題:

  1. 在你的工作中,你做過什麼?

  2. 你覺得你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3. 你認為你的工作實現了這些目標嗎?

  4. 你如何衡量你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些目標?

  5. 如果你實現了目標,你覺得你做對了哪些事情?

  6. 如果你沒能實現目標,你覺得你做錯了哪些事情?

事實上,如果你按照這個列表向某人了解他的工作情況,你會很快發現,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工作是缺乏深度的認知和思考的。面對3號問題時的一些典型的糟糕回答包括:「我們內部覺得不錯」、「領導很滿意」、「我感覺討論這事兒的人挺多的吧」。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躊躇之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最後我們拿到了項目激勵的80%,所以我想效果應該是不錯的吧。」

一個人沒有真正投入在工作上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而這樣的人絕非少數。我們都很清楚,對一個公司傷害最大的那些人,其實不是那些無所事事的人——他們很容易被辨認出來並清除出去——而是那些看上去終日忙碌卻對事情毫無貢獻的人。

正如卡爾·紐波特所說,你永遠無法通過重複、累積的「浮淺工作」得到「深度工作」的工作結果。

4

曾經有一位網名叫「FiletOfFish」的程序員在Reddit上發帖講述了一個關於他自己的頗有諷刺意味的故事。他曾受雇於一家科技公司,從事軟體測試方面的工作。在入職後不久,他發現,他的這份工作重複性很高,而且並不複雜。接下來他花了8個月開發了一套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自動完成他的測試工作。在完成這件開發工作之後的6年時間裡,這位程序員幾乎沒有在做任何工作。不幸的是公司最後還是發現了他的行為,並把他解僱了。

在我看來,這家公司的做法不太高明。FiletOfFish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把一系列的、永無止盡的「浮淺工作」轉化為一件需要在8個月的時間裡,持續投入精力和智力的「深度工作」,並成功地解決了所有問題。

相比之下,FiletOfFish身邊那些按部就班地進行人工測試的程序員們或許更配得上自己的工資,但FiletOfFish的工作才真正具有價值。而前者的工作,都可以被後者創作的程序批量地、永久性地替代掉。

這個故事實際上反映了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中表達出的另一重擔憂:在今天這樣一個技術驅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浮淺工作」已經不再是社會所必須的了。計算機開始能在越來越大的範圍內代替那些簡單、可重複的工作崗位。而像「FiletOfFish」這樣能夠通過「深度工作」代替大量「浮淺工作」的人,將會贏得其他人所失去的一切東西。

隨著AlphaGO的所向披靡,一個與人工智慧高度相關的術語——「深度學習」——也開始在媒體間流行開來。這理應是一記響亮的警鐘,因為這意味著機器所能替代的,甚至已經不僅是「浮淺工作」,而是開始包括一些「深度工作」本身。

「深度學習」和「深度工作」在構詞上的相似並非偶然。AlphaGO的「深度學習」是一種基於統計數學的方法論:通過獲取人類對弈的記錄,以及直接與人類或自身對弈,AlphaGO能夠獲得大量用於統計分析的「學習樣本」。通過對著子紀錄和勝負關係進行數學分析,AlphaGO可以逐漸理解在不同的棋局裡哪些下法更容易贏、哪些下法更容易輸。接著,她用分析得到的策略去和人類對弈,或者和自身對弈,保留更優的著法。

她觀察、分析、訓練、總結……不知疲倦。這正是在任何領域獲得成功的人類所共有的、對自身加以刻意訓練的方法——一種真正的「深度工作」。

5

在卡爾·紐波特向人們提供的工作建議中,有一項被稱作「鏈條工作法」的哲學,在原理上和AlphaGO的「深度學習」頗為接近。這種工作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喜劇演員Seinfeld,一次在他向某位年輕的喜劇演員傳授經驗時講到了這種工作方法。他認為要寫出好的笑話,唯一的方法就是長期堅持創作。

每當他想出一個笑話並記錄下來時,他會在那一天的日曆上畫上一個×。重點在於,宋飛會爭取不斷地寫下去,保持日曆上「×」的序列連續不斷,越來越長。

這種做法表面上看來和「浮淺工作的累積不等於深度工作」的原則產生了衝突,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隨機地產生靈感並把它記錄下來是一回事,為了一個長期目標而持續激發腦力進行創造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卡爾·紐波特在書中給出的最有啟發的建議是人們應該「忽略靈感」。也就是說,不把自己的工作結果寄托在偶然、隨機的靈光一閃上,而是要為了某個既定目標,持續、專註、足夠長期地付出腦力:「等待靈感來襲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計劃……任何做創造性工作的人都應該忽略靈感。」

那麼一項行之有效的計劃該是什麼樣子呢?卡爾·紐波特的建議是,它應該能很好地回答以下一系列問題:

  1. 你將在何處工作,工作時間多長;

  2. 工作開始之後你將如何繼續工作;

  3. 你如何支撐自己的持續工作。

如果你無法回答全部的三個問題,意味著你並沒有為一項長期展開並需要保持專註的工作做好精神和物理上的準備。假如讓你猶豫的是三個問題中的一個或兩個,則意味著你可能經常在工作過程中遭遇困擾,被迫打破思想上的連續性。

當然,「深度工作」的稀缺程度,絕對要甚於「工作計劃」的稀缺性。原因在於工作本身是枯燥的,而深度工作又要比大多數浮淺工作枯燥得多。人們時常說「不要把愛好變成工作」,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偶爾下一盤圍棋或者看一盤圍棋或許很有意思,但要像職業棋手一樣日以繼夜地看棋、下棋就比較難以忍受了。至於一天要下幾千盤棋的AlphaGO,更是人類所幾乎無法模仿的。

在卡爾·紐波特的建議中,最難做到的一項大概會是「擁抱無聊」。

6

在《深度工作》一書中,卡爾·紐波特向我們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提議。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之外,也有一些建議是沒有完全令我信服的。

其中可能引起很大爭議的一點在於,卡爾·紐波特認為,互聯網是對「深度工作」的重大威脅。在他看來,連續、專註的工作中,是否能夠保持「免於干擾」是決定「深度工作」能否帶來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互聯網帶來的碎片信息和無處不可進行的消遣,正是「免於干擾」的大敵。

在書中,卡爾·紐波特用了相當多的篇幅來指導現代的辦公室一族,如何正確地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網路工具、如何節約自己花在網路上的時間、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需要專註工作時完全屏蔽網路對自己的影響。

基於非常類似的原因,卡爾·紐波特也在書中表達了對時下流行的「開放式辦公室」的不滿。在他看來,人來人往,交頭接耳的辦公室絕對是「深度工作」的大敵,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密集而碎片化的信息交換在他看來絕對是弊大於利的。

自我看來,這一點顯然和當下世界的主流趨勢有著嚴重的衝突。實際上,過去十數年間備受推崇的商業領袖、尤其是科技精英們,幾乎都同時是上述兩種文化的支持者。開放辦公室自矽谷濫觴,喬布斯甚至經常會通過私人郵箱回復普通人的郵件,扎克伯格則狂熱地追捧VR技術——一種讓人24小時在線的科技。

卡爾·紐波特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專辟了一個章節,來論述,為何像傑克·多西(Twitter的前CEO)這樣的人會把時間分割成非常細的碎片來投入到大量的「浮淺工作」中卻仍然能收穫成功。他認為,現代商業領袖是唯一一個能夠通過「浮淺工作」獲得成功的群體。

這個觀點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事實是,過去數十年間,世界經濟、科技的極大發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整個世界信息流通速度的提升。在一個現代公司內部,高速的信息流通和交換絕對是保證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商業領袖則必須要在這種現代式的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好「神經中樞」的角色。

在我看來,他們並非耽於「浮淺工作」,而是掌握了必要的新式技巧,能夠在高效處理「浮淺工作」的同時,能對這些瑣碎工作之後的邏輯,進行具有戰略「深度」的思考和整理工作。

7

在卡爾·紐波特看來,對「深度工作」來說最理想的工作場地是貝爾實驗室那樣的模式,結合了古典的私人辦公室和長長的共享走廊。這一結構讓「密集的信息交換」和「不受干擾的工作狀態」結合在了一起。

這一點其實很值得繼續挖掘,網路帶來的信息高速流動從整體上看是有益的,但對於個人的作用,絕對千差萬別。有些人在紛繁的「浮淺工作」的壓榨下屈服了,成為信息網路中可有可無的一個節點。但也有一些人在應對信息爆炸時遊刃有餘,仍然能夠在水面下進行「深度工作」,這種工作方法也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當然,儘管在一些方面可能引起爭議。但卡爾·紐波特對於「深度工作」的洞察,在我們身處的時代絕對是深具價值的。和以往不同,由於計算機技術乃至人工智慧的普及,可以被輕易替代的「浮淺工作」的價值將會降低到歷史的新低點。

另一方面,卡爾·紐波特給出的藥方在許多工種上是行之有效的。他在書中列舉的成功案例大多數學者、作家、劇作家、工程師等等專精於某一特殊技能的工作者,相對於密集獲取信息,保持完全的專註對他們的成功而言意義更大。

至於如何將快速處理信息的「浮淺工作」與持續專註的「深度工作」完美地結合起來,或許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由於無法觀察到足夠數量以及可以復現的成功案例,任何人都難以給出有意義的答案。

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一代工作者所需要面對和回答的時代命題吧。

本文作者:劉晨

高顏值新媒體專家

頭條號三金冠自媒體

請關注我的公眾號和知乎專欄:

字典序列

你也可以通過「在行」約見我

推薦閱讀:

適合初級設計師看的十本基礎入門書
除了《洛麗塔》,關於戀童這個主題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零秒思考」是個神話,不過這款筆記術你值得擁有
如何理解一種決策藝術,關於公共政策的探討與推薦
我心中的女神為了這本書,也去拍了個小視頻 | 章魚讀書群七月作品

TAG:职场 | 书籍推荐 | 书籍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