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為什麼不用沃爾沃的發動機?

2010年8月2日,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最終交割儀式在倫敦舉行,吉利完成了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100%股權收購。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海外併購。

吉利成為沃爾沃的東家,就如同大眾與奧迪之間的關係相似,大眾與奧迪不僅很多零部件通用,連發動機、造車平台也都通用,既然這樣,那麼吉利為什麼不學習大眾,直接用沃爾沃的發動機或者技術平台?這種情況下,無論對於宣傳或者造車本身豈不都是有好處的呢?

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

早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之時,吉利就與沃爾沃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開啟了雙方深入合作的大門。但是鑒於中國車企海外併購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讓吉利在借勢沃爾沃方面一直小心翼翼。

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前有上汽收購韓國雙龍汽車事件,上汽贏得了開頭,卻輸了結局,結果導致上汽損失42億人民幣。因此,為避免重蹈復轍或其他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吉利一直強調「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至今這個初衷仍沒有變。

資金「輸血」換來技術反哺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目的不僅僅是讓沃爾沃「放虎歸山」、重振旗鼓,讓吉利汽車借勢沃爾沃有更好的發展也是應有之義。

然,根據當初的協議,不管是沃爾沃向吉利轉讓技術,還是雙方開展技術合作,都不會違反知識產權協議,既不會違反之前吉利收購沃爾沃時簽署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也不會損害沃爾沃的利益,會按照市場規則來辦。

於是我們後來看到的是,吉利動用多方力量、資金向沃爾沃投資、大筆輸血,在此一年多後,沃爾沃全球銷量開始猛增,而中國國產項目也基本落地,在此形勢下,沃爾沃開始反哺吉利,通過技術向吉利「輸血」。

再之後,我們看到的是,吉利收緊品牌戰略,「回歸一個吉利」,如此一來,吉利旗下的品牌就形成了三個層級。沃爾沃定位豪華品牌,處於品牌最頂端;其後是吉利在消化、吸收沃爾沃的技術之後,創立的全新自主品牌,定位高端,也就是我們看到的LYNK&CO領克;再之後是吉利品牌,定位大從化。這已經成為當前國內自主車企發展中最完善的品牌布局了。

吉利為什麼不用沃爾沃的發動機?

首先,是擔心降低沃爾沃的檔次級別。沃爾沃是世界豪華品牌,吉利是一個大眾化的品牌,如果吉利應用沃爾沃的發動機,表面上看著好像吉利沾了光,但無形中卻對沃爾沃造成了傷害,這樣無疑會降低沃爾沃的檔次級別,因此,還是按最開始說的: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兩者必歷區分開來。

其次,吉利造車會增加成本。吉利有吉利的造車體系,沃爾沃有沃爾沃的造車體系,兩者截然不同,是斷然無法直接進行技術對接的。因此,如果改造生產線,不僅耗時較長、而且投資巨大,沒有任何成本優勢。在沒有實現技術對接之前不能貿然使用沃爾沃的發動機或平台。

再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使吉利使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但是吉利還是不會造高級的發動機,所以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之初,就派遣了數百名技術人員去往瑞典沃爾沃汽車工廠學習技術。 但是我國汽車技術與國外汽車技術相差太遠,一時間根本不能將所學投入到實際生產中,而且研發一個新發動機的成本太高,另外,吉利目前使用的發動機技術,尚能滿足市場需求,綜合考慮,吉利目前沒有投入新發動機,而是作為一種技術儲備。

最後,我們用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一句話結束本篇,其中也似乎挑明了本篇題目的主旨:「我們不能依靠競爭對手來幫助我們實現願望,只有自己強大起來,只有和競爭對手勇敢地展開競爭,以科學的態度去展現參與全球公平競爭的姿態,以負責任的態度很有信心地和競爭對手開展依法、公平、透明的競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走向強大。」

推薦閱讀:

為何中國沒有像法拉利和布加迪這樣的跑車品牌,是技術沒有達到還是商業模式等其他原因?
從A、B、C到E,這款引擎代表了半個梅賽德斯
最後一公里,是摩拜單車還是無人駕駛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2017北美最佳性價比性能車 – 道奇挑戰者地獄貓
為何摩托車的馬達聲音要比大多數汽車聲音大?

TAG:汽车 | 汽车选购 | 汽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