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你來一同寫書,關於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

昨天,出版社邀約寫一本原生家庭對子女影響的書,要求就兩個字:通俗。

而我內心對這本書的定位也就兩個字:專業。

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是很早就有的概念,到現在很多不學心理學的人都聽說了,也就是說這個概念火起來了。

原生家庭對子女有什麼影響,我們很多人都能說上幾句,但是具體是什麼影響,其實在每個人內心,都是模糊的。

我希望、甚至渴望,把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進行點對點的對應性關聯分析,也就是想非常清晰得找到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母的什麼,影響了子女的什麼,怎麼影響的。比如父母的溺愛,是怎麼定義的,為什麼會讓子女受挫能力弱,為什麼會繼而影響子女的自尊感、依戀關係上的焦慮感、依戀關係呈現的迷戀特質。

2子女的什麼,不是父母影響的,是什麼影響的。比如《心理訪談》里有一集,是心理專家認為年輕的受訪談者的心理世界不好分析,因為他的內心有龐大的精神世界的構建,甚至覆蓋了現實世界的成分。這其實就是當下心理學界很容易忽視的「幻想」維度。

有很多文章、理論都有相關的闡述,但是並不精確,並不系統。

在過去的三四年里,我帶隊研究了缺愛心理的成因和影響,主要研究成果在下列文章中:

缺愛心理的表現、危害和治療綜述 - 知乎專欄、

討好型缺愛者的特點--對朋友討好,對愛人苛刻 - 知乎專欄、

兩個人都是迴避型缺愛者有可能在一起嗎? - 知乎專欄、

逃避型缺愛者的「獨立」之路,竟變成「復仇」之路 - 知乎專欄、

抱怨型缺愛者--從不因為滿意了就停止抱怨 - 知乎專欄、

遺棄型缺愛者--破壞美好戀情,投身荒謬關係 - 知乎專欄、

敵意型缺愛者--SM(施虐受虐)和虐戀的成因 - 知乎專欄、

被忽視型缺愛者--孤獨的靈魂不怕鬼 - 知乎專欄、

《青少年抑鬱症成因新探》(摘要) - 知乎專欄、

缺愛之源:中國社會奇缺慈母 - 知乎專欄、

缺愛之殤:不接納父母,會多大程度害自己? - 知乎專欄

這些研究的本質也是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心理能量的影響。接下來,以此本書為契機,我希望在這個領域,把這件事做到精確。

當然,通俗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缺乏「通俗」的能力。所以我邀請了幾位朋友一同創作,但我意識到還需要有更多的朋友一同協作,才會有更好的科研結果和文學效果。

另外,在進行「原生家庭對子女影響」的分析過程中,我更傾向於進行標準化問卷調查和訪談模式,可以保證分析的文字得到真實的體現,而不是作者的自嗨,所以我也邀約了幾位朋友加入了標準化問卷調查和訪談。

所以,現在正式邀約「心理諮詢師」、「文學寫手」、「願意參加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志願者」,一同參與此事。

前提:希望您確實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有耐心,因為整個過程需要平靜、熱情和耐心。

1、邀請「心理諮詢師」參與理論分析探討的部分;在某個您熟悉的具體理論框架內進行有文獻可考的細緻化探討。

2、邀請「文學寫手」參與文學表達的部分;在某個表達目標下進行有感染力的文學表達。

3、邀請「志願者」參與問卷標準化問卷調查和訪談的部分,參加的益處是能幫你看到父母對自己各方面的影響,並且我會為你提供文字分析、支持和指導。在整個過程中,保密性原則是第一位的。你的所有信息可以隨時更改增刪,在你最後確認之前,不會有第三人看到。初定名額限制是20名已用完,有意願的仍可以加我。

有意者加我微信ilufugong,備註「寫書」,跟我交流之後,我會給你開放在線協作埠。所有參與者將獲得一定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

希望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最後,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源泉心理

感謝你為現代心理學做出的貢獻~

黃山市心理衛生協會法人 盧思行


推薦閱讀:

父母皆禍害?它給了我們一個示範
專欄 | 長不大的孤獨「巨嬰」,你是其中之一嗎?
看不到未來,還該繼續培養感情么?
親情債
如何處理男朋友家庭的複雜關係?

TAG:原生家庭 | 文学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