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誕生》(書評):造夢者的修鍊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裡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箇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豆瓣鏈接:導演的誕生 (豆瓣)
當過作家和舞台劇演員的大衛·格里菲斯在32歲時仍前途未卜,高中輟學後的昆汀·塔倫蒂諾靠在錄像租賃店打工維生,詹姆斯·卡梅隆在踏入電影圈之前是一名卡車司機,朴贊郁認為自己性格溫和不適合從事導演於是選擇讀哲學專業……諸如此類,比比皆是,似乎導演並不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大概是基於這種認識,國內演得不怎麼優的演員和寫得不怎麼好的作家都爭先恐後地執起導筒,操縱著這台造夢機器生產出垃圾無數。未經潛心修鍊,怎敢自稱導演?如若好奇成為一名電影導演要承受何種修行,不妨讀一讀《導演的誕生》。後浪誠不我欺,此書的確「有趣有料、坦率至極」,通過訪談的形式讓我們了解「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導演」所歷經的種種。
書中以10位導演為訪談對象,作者斯蒂芬·洛溫斯坦的提問一定包含以下幾個問題:出身背景、成長環境如何?第一部作品的投資從何而來?拍攝前是否會創作故事板?是否會讓演員走戲?如何選擇場景?此外還會圍繞著這10位導演的作品展開具體的討論,從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出發,能夠讓讀者得以窺視成為導演的必備因素所在。毋庸置疑,家庭條件和童年記憶對每個人的影響都不可或缺,偉大的導演們同樣如此,譬如費里尼從小就對馬戲團和小丑情有獨鍾,他的電影中總會出現馬戲團里那樣叮叮噹噹的音樂。《導演的誕生》中提及理查德·凱利的父親曾為NASA工作,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何理查德·凱利為何在青少年時期喜歡閱讀科幻小說,並自編自導了《死亡幻覺》。而謝卡爾·卡普爾(《純真》)之所以想踏入電影圈,則是因為他有一位電影明星叔叔,「像是湯姆·克魯斯和大衛·貝克漢姆的合體,他受歡迎的程度讓人難以置信。」有趣的是,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踏上了導演之路,書中提及的這10位導演並非都接受過電影學院的專業訓練。理查德·林克萊特(《都市浪人》)因為心臟出了問題不願再接受棒球獎學金而毅然退學,北野武在接替深作欣二完成《凶暴的男人》導演工作之前是以漫才演員的身份名揚日本的,伊尼亞里圖(《愛情是狗娘》)雖然曾在電影學院就讀,但很快就厭倦於老師對於電影的過度解讀而選擇退學。因此,技術從來不是成為導演的壁壘,初執導筒時北野武叫不上設備的名稱,也不怎麼讓演員走戲,甚至需要場記跑來提醒他「如果拍攝繼續按照現在的方式進行,電影時長只有1小時」,於是加拍了「許多角色走動的鏡頭」。薩姆·門德斯(《美國麗人》)在電影開拍之前甚至問了攝影師這樣的問題——「當你開始搖攝影機的時候,我該做什麼?我什麼時候說『開始』?」即使他求教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得到建議也不過是「穿舒服的鞋」。
不過,無論是信心滿滿還是忐忑不安,踏上導演之路其實是充滿了宿命感的,迷影者的力量從來就不容小覷,為了拍電影,富二代梅里愛傾家蕩產,藝二代雷諾阿賣光了父親的畫作,《導演的誕生》中林克萊特借用赫爾措格的一句話來說明拍攝獨立電影的艱辛——「偷生膠片,偷攝影機,在色情行業工作,做一切你必須做的。」然而籌集資金算不上是拍電影的最大難題,電影的製作過程充滿了緊張和焦慮,盧卡斯·莫迪松(《同窗之愛》)坦言:「在一部電影里有許多事情可能出錯,所以如果你沒有遇到讓你痛哭流涕或者像上吊自殺的事情,你就算走運了。」除了承受巨大的壓力之外,想要成為導演還需要擁有大量的累積,或來自於廣泛的閱讀,或來自於舞台表演經驗,林克萊特雖然沒有讀完大學,卻修過很多有關文學寫作的課程,阿涅絲·雅維(《他人的品味》)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不僅是話劇演員,還創作出了頗受歡迎的話劇劇本,理查德·凱利則是學院派的乖孩子,不僅「上課很認真」,還嘗試著拍攝一部又一部的短片。不得不說導演這個職業真是奇妙,鑽井工人、漫畫師、電台DJ……無論此前從事著何種行當,都有成為造夢者的可能,構築出一方奇觀世界。推薦閱讀:
※《天機·富春山居圖》,一部關於蛋的電影
※電影《釜山行》中,流浪漢的角色起什麼作用?
※不想當明星的服務員不是好家教
※王寶強現在發家致富了,他身上的鄉土氣息會不會消失?
※怎樣的電影才算是電影化的電影?怎樣的是純電影文藝?